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強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文物價值過億

從古至今,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幾千年的改朝換代,而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有盛世,也有亂世,可無論是盛世還是亂世,古董和文物都少不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意思是說,在亂世的時候人們收藏黃金;一到了盛世,古董反而比黃金的升值空間要大。而時至今日,我們國家的發展是蒸蒸日上,也越來也強盛,很多人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都會選擇去收藏古董,所以當今時代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很多富有餘錢的人,都選擇去收藏古董。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強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文物價值過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其實收藏古董除了能夠獲得更大的升值空間,另一方面,他也能夠陶冶情操,瞭解更多的歷史事件;畢竟收藏這一件古董,就應該知道它的朝代了歷史故事等等。當然,收藏古董還能更好地保護文物,有時候甚至能將流失海外的文物帶回國內,有不少的收藏家就致力於挽救海外流失文物,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鼓勵的行為。每一件流落他鄉的文物,都是想要回到故鄉的,就像每一個四處漂泊的遊子,都想要回到家鄉一樣。在文物收藏的過程中,也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一件小小的文物,遇到懂行的人,就能夠散發出它的價值;而要是賣的人剛好不識貨,往往就會被“撿漏”。

馬未都收藏撿漏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強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文物價值過億

美國蘇富比拍賣會上出現過的一個碗,可以說是文物撿漏的最佳代表事件,因為買家買下它的時候,僅僅花費了3美元,而出手卻一下子拍賣出了一千三百多萬的天價。文物撿漏光是說說,就能感受到它背後巨大的價格落差,而這樣的撿漏神話,在我國也出現過,這一次慧眼識珠的人是收藏家馬未都,他買下的是唐朝唐玄宗收藏庫中的一個碗。說起來這個碗的來頭也不小,但就是沒有人識貨,所以也一直沒有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唐玄宗的收藏癖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強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文物價值過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喜歡收集前人的文物,堪稱收藏狂魔的乾隆皇帝,一收集到新鮮的玩意,就喜歡在上邊留下自己的大章。不久後拿出來看看,發現了新鮮的點,又啪的留下了自己的印章,所以後人也將乾隆稱為“蓋章狂魔”。今天要說的這件文物,也是皇帝的收藏品,但不是乾隆的,而是唐玄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玄宗在位時,唐朝也是一個盛世,百姓在安史之亂髮生之前,都還是安居樂業,國庫也相當的充盈。唐玄宗自己也有一個庫房,裡邊收藏了很多的文物,以及金銀珠寶,他還給自己的庫房起了一個名字,為“大盈庫”。

碗小,來頭大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強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文物價值過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大盈庫中所有的珠寶上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文物身上都會有一個“盈”字。上個世紀就是年代初期,馬未都到香港的古董街上的古玩店中閒逛,那時候很多收藏家都喜歡去香港的古玩店中挖寶,也就是在這裡,馬未都發現了令他終身難忘的寶物。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強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文物價值過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某一家新開的古玩店中,馬未都看到一個普普通通的白碗,渾身光潔,也有些破舊,看起來像是有些年代了,拿起來一看,更是不得了,碗底刻了一個“盈”字。他內心有些欣喜,但表面上還是一臉鎮定,問了老闆這個小碗的來歷,老闆說是從鄉下收來的,來歷也不知道,還反問了馬未都是不是認識,馬未都說不認識。

古董撿漏,忍不住仰天大笑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強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文物價值過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但老闆也看出來了馬未都對這個碗的喜愛,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馬未都以極低的價格,買下了這個碗。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想,他回到家,又查閱了很多的古籍,果不其然,這是唐玄宗“大盈庫”中的文物,而今流傳下來的碗,全國也不過十幾個,文物的價值可能已經過億。這件古董就這樣被馬未都“撿漏”了,他後來回憶說,當時買下這件文物的時候,還強裝鎮定,一出古董店的們,甚至就要忍不住仰天大笑了。這件文物好在是遇到了馬未都,不然流失海外,又是我們的損失了,也不得不佩服馬未都這樣的眼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