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高強度運動,為何籃球運動員比足球運動員體能消耗大?

烏雲後是陽光


我想要了解這個問題的實質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一、場地對比

籃球場長度為28米,寬度為15米,足球場長度100-110米,寬度64-75米。

從這個場地上我們就能看出來,籃球運動緩衝地帶很少,幾乎就是十個人不間斷的身體對抗。

而足球場足夠寬、足夠長,因此有一個可以緩衝地帶,說白了踢累了你還可以慢點踢倒倒球,但是籃球不行,每時每刻都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對抗強度對比

籃球的身體接觸是要高於足球的,足球場地空間大,籃球場地空間小,所以從球發出來那刻起所有球員都要攪拌在一起,即使無球球員也是被對方死盯,所以無時無刻不在做身體接觸。

足球比賽相對於籃球身體接觸少一些,只有在定位球時才是身體接觸最多的時候。

所以從對抗強度上看,籃球也要高於足球。



|進攻頻率上對比

籃球的進攻頻率要高於足球,籃球是以毫秒來計算時間,足球是以分鐘計算時間,籃球最快進攻回合是幾秒鐘,最多二十四秒,足球每次進攻都不需要時間點掐的那麼準,是根據場上形式和戰術要求才發起進攻的。



|綜上所述,籃球比賽空間狹小,身體接觸更多,進攻頻率更快,所以雖然都是高強度的運動籃球運動員所消耗的體能要大於足球運動員,當然這只是廣義的比較,並非狹義比較。


醉眼觀世


籃球和足球作為最受關注的球類運動,他們都要球運動員有著極高的身體素質和專業技巧,但是相比較而言,籃球運動比足球運動對體能的消耗更大。

籃球比賽:NBA每場48分鐘,分為四節,每節12分鐘,節間休息為5分鐘,上下兩個半場之間的休息為15分鐘。國際籃球比賽每場40分鐘,每節10分鐘,節間休息5分鐘,中場休息15分鐘。另外籃球比賽還有若干個長暫停和短暫停,長暫停一般為60秒和100秒,短暫停為20秒。足球比賽每場90分鐘,傷停補時一共7分鐘左右,上下半場之間休息時間為15分鐘,但是沒有暫停,也就是說,球員要在整場比賽整場比賽在球場上不停地奔跑。

籃球運動在每場比賽的攻防次數更多,要求運動員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籃球運動運之間的身體對抗也更強,特別是內線球員,一個個都是肌肉怪獸,相傳前NBA第一中鋒奧尼爾我退最高達到了220公斤,這樣恐怖的力量才能保證他在NBA具有統治力。

足球運動員相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更要求球員的技術和身體素質,對於對抗和爆發力等要求的並不多。因為在足球場上,場地面積更大,攻防回合數更少,球員和球員之間的接觸不會很多,但是他們來回的奔跑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

詹姆斯和C羅都是各自領域的頂級球星,他們都非常的自律,並且訓練刻苦,這也是成為球星的必要條件。


小周談球


籃球比賽比足球比賽體能消耗大?得出得出這個結論的人怕是對這兩項運動有什麼誤解。一場足球比賽下來消耗的體能要遠遠高於籃球比賽。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籃球比賽可以背靠背連續打比賽,而足球比賽兩場之間必須有至少3天左右的間隔,沒見過哪有正式足球比賽連續踢的。



從比賽時間看,一場籃球比賽四節共40分鐘,時間打下來要耗時一兩個小時。籃球比賽中可以不斷地請求暫停、換人,說白了就是打一會比賽休息一會,體能可以迅速得到回覆。而足球比賽常規時間是90分鐘,淨比賽時間在50分鐘到1小時左右,歐洲高水平足球比賽的淨比賽時間很多時候都超過1個小時。足球比賽換人名額只有3個,且不能主動暫停,即便有人受傷,傷員下場治療的時候,比賽也會繼續進行,體能消耗再大也得堅持繼續比賽。

從場地上講,籃球比賽場地非常小,兩個籃筐之間距離非常短,根本不需要衝刺跑這樣體能消耗最大的動作。而足球比賽場地比較大,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經常需要衝刺跑,而且這種衝刺跑是根據場上形勢決定,並不是你想跑就跑、不想跑就不跑。很多時候這種衝刺跑都是局勢逼迫的,對手反動快速反擊,你就比賽快速跑回自己的防守位置,不然就是可能導致丟分。這種衝刺跑是無氧運動,是非常消耗體能的,且比賽中沒有暫停,根本沒有休息、恢復體能的時間。這才是足球比賽體能消耗大的重要原因。


當然,足球比賽中由於場上位置不同,分工不同,每個位置上的球員體能消耗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門將的體能消耗和翼位球員相比肯定是相差很大的。總總體對比看,足球比賽對體能的消耗要遠遠大於籃球比賽。當然,這裡說的足球比賽是指11人制足球,要是五人、七人制就另當別論了。


仁人愛蹴鞠


其實很難說足球和籃球哪個消耗體力一定更大

先紙面分析一下,籃球一場48分鐘(以NBA規則算),分成4節,場上一隊5個人,可以相對自由的換人,可以叫暫停。足球一場90分鐘分成上下半場場上一隊11個人,正式比賽一隊有三個換人名額,沒有叫暫停的說法。

但是籃球在進球后,死球后,暫停時,或者裁判要看錄像討論的時候,都是要停表的,所以48分鐘是實打實的。而且因為24秒進攻的規則,場上節奏非常快。大部分球員的體力無法支持打滿全場,一般來說場均40分鐘就是絕對主力+體力怪了。

足球一場比賽的時間90分鐘,幾乎是籃球的兩倍,但是除了個別極為激烈的比賽,場上的節奏和強度沒有籃球快。但是因為場地大,運動員的跑動距離明顯多於籃球,而且做一個半場衝刺的體力消耗其實非常大。當然,也因為球場大,所以也不是所有球員都需要同時在場上飛奔,總會有可以趁機歇一會兒的時候

籃球的身體對抗絕對強於足球,足球的跑動距離又穩穩超過籃球。而且這兩項運動對身體的側重要求都不一樣,籃球更需要靜態的力量,足球更需要關鍵時刻的爆發力,技巧性的問題不在討論之列

最後,業餘水平的人,就別妄自斷言足球和籃球哪個更累了,不親自上場感受一下,只看電視是無法想象職業比賽對身體的恐怖要求的。我去附近大學的籃球場,經常能一打就是幾個小時,如果還得在場上抗衡一個100多公斤的肌肉棒子,那估計撞兩下就要散架了。足球也是一樣,都不說腳下功夫,跟著場上跑幾趟折返,做一兩次衝刺,後邊基本就可以在自己半場叉腰防守了,哪兒有體力一直追著球去


CHER168858850


誰說的,可以站出來嗎,我想問問,明眼人都知道籃球的對抗強度和體力消耗完全不能和足球相提並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說法,不要人云亦云,聽風就是雨。

首先我們知道足球是第一運動,這個不用多說。每場比賽的時間是90分鐘,上下半場都是45分鐘,整場下來,每個球員都要跑7到8公里以上,這是什麼概念,有人說足球運動員都會在場上散步。而籃球不用,足球運動員每次拼搶和衝刺,比籃球的拼搶消耗的體力要大很多。

另外就是籃球運動員可以頻繁的換人和休息,而且場地不大,唯一消耗的就是攔截,這對於足球運動員來說是小兒科,看看足球運動員的衝刺速度,跟百米短跑沒有任何區別。再說一場足球比賽只能有三個換人名額,需要堅持90分鐘,這對於經常換人的籃球來說,是無法比的。

直觀一點,足球比賽賽場最密集的時候,也是三天一場比賽,不能在壓縮成兩天,因為運動員的體能只能維持三天一場,這是對年輕,體能出色的運動員來說,如果是30以上的球員,根本無法應付高強度的密集賽程。而籃球可以一天一場比賽。這完全可以說明一切。


老樂說球


說足球消耗大的有道理,說籃球消耗大的也有道理。足球看你怎麼踢,也看你打什麼位置,也看對手是誰,如果是守門員,那消耗可以說不怎麼大,尤其是對著弱隊。中國隊對巴西德國這些球隊,對方守門員可以拉個躺椅出來曬太陽喝茶,打一場比賽下來,對方守門員的鏡頭估計都沒幾個。如果是二三十年前的足球理念,前中後場相對脫節,前鋒衝刺後衛散步,後衛防守前鋒散步的話,90分鐘下來也平均休息了不少時間。但現在講究全攻全守,無球跑動,這一招用不上了。不過足球可供“休息”的時間還是找得到的。籃球則完全沒有場上偷懶的時間,五對五,一人失位馬上被爆,而且進攻完畢馬上需要轉入防守,完全沒有偷懶摸魚的空間。所以足球場上一隊總有至少8個人可以踢滿90分鐘,甚至120分鐘連加時帶點球。但籃球48分鐘一秒不歇不被輪換的球員幾乎沒有。不過反過來說,足球賽要是全力打,絕對要比籃球累,畢竟場地擺在那裡,跑動距離要大得多,同時比賽時間放在那裡,同樣也長的多。所以足球基本沒有背靠背連續踢的,但籃球可以。所以綜合來說,籃球是上場時間消耗大,但恢復的也快,就像無氧運動,做的時候很累,但做完歇會又緩得過來;足球則是全場時間很累,恢復得慢,正如有氧長跑,時間單位內沒有那麼累,但能扛下來的人不多。


第三根肋骨的門神


籃球更傾向於無氧,而足球有氧無氧都很多。足球至少有8個人要堅持九十多分鐘,籃球全場才48分鐘,且能頻繁換人。職業球員也會出現比賽結束體能不足的情況,籃球運動員就是打幾個加時也照樣。足球是個有百年曆史的運動,它的起點低,但想玩好很難,它的規則有很多不靈活的地方,但也正式這種古樸的特點使足球這項運動充滿挑戰和內涵。籃球是現代運動,它的規則更細緻更理性更科學,也更適合商業化,籃球比賽進球多,看著更過癮。但籃球運動缺乏一些對極限的挑戰和隨機性,教練更容易調整戰術,門檻比較高,基本上只有有錢的美國人喜歡,其他國家可能出幾個好的球員,但很難出nba水平的球隊。


傲笑紅塵97


籃球單位時間消耗的能量較高,但是足球一場下來總能量消耗的體能較大


Rodriguze


籃球比賽見過幾個抽筋的?骨折的哪個多?可見過拼搶中死在賽場的?雖然足球場地大有散步空間但籃球換人次數多啊。


romeowang


不知道怎麼得出的結論,踢養生球的當然消耗小,在場上散步,眼神防守,跑都不跑,大氣都不用喘,真要是高強度對抗,足球消耗比籃球大多了,反覆衝刺幾十米,身體衝撞,一場下來跑動距離每人差不多十公里,抽筋,跑吐的都是常見的情況,你見過幾個打籃球抽筋的?籃球換人不限制,足球只能三個,沒有暫停規則,籃球可以一週幾次比賽,甚至背靠背隔天打都沒問題,足球最多一週雙賽中間還要隔幾天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