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前,德國只有10萬部隊,如何在一年內擴軍800萬的?


首先,大家要知道,納粹德國的兵力不是在一年之間就可以從十萬,擴充到八百萬的,雖然在這個國土中,只要有人,就會有兵源,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擴充自己的兵力,是需要突破多種多樣原因的掣肘。

背景原因

因為德國的不可一世,冒然挑起了第一次的世界大戰,在這次的世界大戰中,德國在前期簡直是所向披靡,可是越到後面,便越感受到了這種侵略式發展的阻力。侵略式發展和普通的經濟發展不同,前者需要依靠的是很多的重工業, 以及侵略,所以說侵略式發展便是通過:以暴力的方式,來掠奪別國資源,從而達到本國發展的目的。正是因為這樣的模式,他們的國家可以不用考慮自己今年的糧食生產量是否很好,不用擔心自己國家的GDP,所要擔心的便是,今天攻打的這個城市經濟發不發達,後天將要拿下的那個城市糧食產量充不充足,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是一種掠奪式的發展,這種發展的方式是畸形的,是原始的,同時也是野蠻的。

而後者的發展,是通過加強本國經濟方面、農業方面、科技方面等多種元素混合的發展方向,他們是通過以一種較為正常的手段去謀發展,以一種和別國平等共利的地位去謀合作。這種發展的方式是正常、高效的,同時也是文明的。

正是因為德國以這樣最為原始的方式進行發展,才導致了它在一戰中的失敗,也進一步導致了他們會在戰後簽訂《凡爾賽條約》,導致了他們曾經象徵光榮、象徵精神的普魯士傳統軍隊,會因為他們的失敗而土崩瓦解。

在這個條約上,等於是“閹割”了德國的軍隊,除了將他們正常的國防軍人數降低到了十萬外,還限制他們擁有重武器,最為過分的是德國的一些領土,他們的國防軍還不能去把守,甚至為了不讓這個野心勃勃的國家再度崛起,戰勝國還規定德國不能再組建空海軍,從一定的程度上徹底約束了該國在後來發展的可能。

可是在希特勒上臺後,這樣的局面打破了。首先阿道夫利用英國首相的妥協,一步步的將德國這個被束縛了很久的戰爭機器打開,從最初的放寬軍隊人數,到後來的閃電戰波蘭,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英法兩國“縱容”的結果。

也正是在納粹把持著政權後,德國的軍隊開始了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

德國軍隊的變動

大家都知道,一口氣是吃不了一個胖子的,所以該國軍隊力量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的時候,阿道夫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將德國的軍隊增加了很多的兵種,從當初單一的步兵和騎兵,到後來的裝甲師、山地旅。而兵力也從原來的十萬人,擴充到了五十萬人。

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德國的兵種變得更加的多種多樣了,除了後來的裝甲師、山地旅外,還有了摩托化師、輕裝甲師、山地師,人數也從五十萬人,一舉擴大到了一百五十多萬人。而在這個時候,納粹不僅著手建立和強大了陸軍,也趁著這個契機將海軍和空軍一併發展了五十萬人,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計算德國總兵力的話,應該是有兩百多萬人。

而德國兵力達到七百多萬的時候,也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的時候,那個時候,德軍的軍事實力已經得到了完善,不僅在海軍、空軍以及陸軍上,還有黨衛隊的發展。


木劍溫不勝


希特勒沒有“撒豆成兵”的本領,不可能在一年之內把軍隊從10萬人擴充到800萬之眾,納粹德國軍事力量的重新武裝和擴軍歷程,其實是分波次進行的,大致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階段,直到1941年5月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德軍總兵力才擴充至大約720餘萬人,但仍舊沒有達到800萬這個數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只能保留10萬人規模的陸軍,且不得有重武器(mg42成為通用機槍就是這麼逼出來的)。同時必須解散作戰指揮機構總參謀部,更不允許擁有海空軍。不過規模被壓縮至很小的陸軍,反而使這支小型部隊成為了“精兵”:只有普魯士精英軍官和軍士才能留在軍中,這種濃縮版的武裝力量在納粹德國後來的擴軍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1933年希特勒上臺時,德國國防軍只有兩個軍司令部、7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共計十個師的正規軍。從1935年開始希特勒秘密進行擴軍,到1936年完成第一波次24個野戰步兵師的增編,同時新編3個裝甲師、2個騎兵師、1個騎兵旅和1個山地旅,加上原有的10個師,德軍規模達到41個兵團單位約50萬人馬,並且這些師旅都成為日後納粹軍隊繼續擴編的基幹部隊,番號靠前。



隨著納粹德國逐步開始武裝擴張,先後吞併萊茵蘭、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區,戰爭資源和可動員人口進一步得到增強,希特勒擴大軍隊規模的腳步加快,至1938年底第二波次基本完成,德軍已經有6個集團軍司令部、21個軍級司令部、35個步兵師、4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5個摩托化師、3個山地師、1個騎兵旅。上述德國野戰陸軍共有156萬餘人,如果再計算海空軍的話,當在200萬人以上。

此時德國陸軍另有39萬左右的後備軍,加上黨衛軍、衝鋒隊等準軍事武裝,德國可動員兵力有330萬人,遠遠超過了一戰後凡爾賽和約的限制,而對這種擴軍,其實英法等西方大國是基本掌握的,只是他們奉行“禍水東引”的綏靖政策,對德國的違約睜一眼閉一眼。



時間進入到1939年以後,希特勒對波蘭的戰爭已箭在弦上,於是第三帝國進行了第三波次的軍隊擴編,希特勒決心動員700萬人分批入伍。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時,德國陸軍已擁有108個師230萬人,投入波蘭戰役的約為150餘萬;1940年,德軍發起西歐戰役時陸軍野戰部隊再度加強,總兵力大約為350萬人,德軍投入作戰的為136個師330餘萬人,三軍總兵力在450萬人左右。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德軍已經完成第四波次的擴軍,總兵力已達到723萬餘人,擁有坦克5639輛、飛機萬餘架、火炮與迫擊炮6萬餘門、艦艇217艘,其中野戰陸軍兵力約500萬人,共214個師又2個旅(含19個裝甲師和14個摩步師)。



另有空軍168萬人,由五個航空隊、國土防空軍和空降兵組成。海軍兵力為40.4萬人,此外還有武裝黨衛隊15萬人。也就是說,從10萬人的陸軍擴充至700多萬人的武裝力量,希特勒整整用了六年多時間。

納粹德國直到1943年以後才進行總動員,兵力再次膨脹終於突破800萬人,高峰時期大約1200萬人(1700萬是總動員數字),即使是在情況急劇惡化的1944年後期,第三帝國的軍隊仍然有900多萬,所動員的兵力佔全國總人口的21.5%,這個比例已經非常之高了。


度度狼gg


從10萬部隊,到800萬軍隊,希特勒耗時六年,經過了三個階段才完成

德國作為一戰發起者,他們在失敗後,簽訂了《凡爾賽協定》。

希特勒上臺前,根據協定規則德國陸軍部隊只有10萬人,並且不準組織空軍。

如此背景下,希特勒是如何在幾年內,完成了從10萬軍隊到800萬軍隊的擴軍之路?

第一個階段、1933年到1937年,從10萬人到50萬人

希特勒上臺後,便開始發展軍工產業,並且,為了最快發展起來,他在訓練10萬軍隊的時候,特別要求以軍官的標準去訓練他們。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軍官是軍隊的核心枝幹,士兵是綠葉,只要先把枝幹修整好,等到時機上來,可以迅速配合綠葉成長為參天大樹。

對希特勒而言,有了這10萬軍官預備役,等同於已經組建好了軍隊的框架,到時候只要徵召士兵,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兵源的裂變。

第二個階段、1937年到1938年,50萬人到300萬人

1938年,是希特勒決心和英法攤牌的前夕,他已經決定通過戰爭的手段,去換取所謂的生存空間。

這個階段,希特勒動員的兵力,主要是國內的青壯年,這個時刻幾乎到了全民皆兵的階段。

第三個階段、1938年到1944年,300萬到1500萬兵力

希特勒的三次擴兵,最有特色的是第三次。


當時,希特勒將國內的兵力調動到了極致,這個時刻,他就將眼光轉到附屬國,希特利又從這些國家調了300多萬士兵。

如此,希特利才完成了,題目中所說的800萬擴軍任務。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受《凡爾賽合約》的約束,軍隊數量被控制在十萬人以內。並且不得擁有空軍,重炮,坦克,軍校,潛艇等。希特勒上臺後,為了發動戰爭,他於1935年3月16日宣佈實行普遍義務兵制,並確定陸軍人數為36個師。1936年3月,公然撕毀了《凡爾賽合約》,走上擴軍備戰的道路。

到了1939年二戰開始前,德國陸軍已經發展到二百七十萬人以上,還擁有一百萬人的後備軍人。到了蘇德戰爭時,德國陸軍發展到五百萬人,加上空軍和海軍,共達到七百多萬人。因此,德國軍隊並不是一年內從十萬人擴大到了八百萬的。

德國把《凡爾賽合約》當做奇恥大辱。一個傳統的軍事國家被剝奪軍事權力,更是被這個國家不能容忍的。因此,在一戰結束後,德國軍方就在偷偷摸摸的為重整軍備而努力。希特勒就是順應了這個要求,才得到了軍方的支持。

有人說,德國是利用了那十萬軍人實現了重組軍隊,並想當然的猜測他們都是軍官。這也對也不對。這十萬軍人是德國重組軍隊的種子,但是他們並非都是軍官。因為到了蘇德戰爭的時候,德國軍官團才編成有70524名軍官,其中的現役軍官為21768名,預備役軍官48756名。根本也也沒有達到10萬軍官的數量。

因此那種認為,象摻白開水一樣的擴充,用一個軍官就能夠帶出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的觀念是錯誤的。在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悲劇。蘇德戰爭前,蘇聯進行了大規模的擴軍備戰,大批的人員和軍事裝備被補充進部隊。

可是,這些部隊在補充進新的人員和裝備後,卻因過度擴張失去了戰鬥力。這使得蘇軍在戰爭初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些沒有戰鬥力的龐大數量的軍隊被德軍輕易消滅。德軍的擴充採取的是另外的方式。它走的是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擴軍之路。

德國的軍事力量之所以強大,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全民尚武的傳統,二是精幹的軍官團,三是軍事理論研究單位。在這裡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軍事理論研究單位。大批的院校,全世界最先進的思想體系,造成了德國在軍事理論研究上遙遙領先於全世界。這雖然不是這個問題的主要答案,但是,它造成了德軍重組時的編制變化和戰略戰術的變革,所以在這裡提一下。

德國陸軍的核心是國防軍陸軍。儘管受到凡爾賽和約限制,國防軍陸軍仍然以人員素質極高著稱,在軍隊教育和專業訓練方面,大大超過了它過去的敵人。由這些人員組成的為數眾多的“教導分隊”成了動員時組建新軍隊的骨幹。而重炮和坦克部隊則是重新組建的。通信兵、工程兵和其他專業兵種增加的人數,要比諸兵種合成兵團增加的人數多得多。

德國陸軍能夠保有戰鬥力擴大的秘密是:它按照普魯士傳統保留了世界上任何其他陸軍都沒有的士官,這些士官為數眾多,軍容整齊,訓練有素。正是士官成了運用從國防軍那裡學來的人員選拔、教育和訓練方法的典範。儘管陸軍持續擴大,但是士官作為軍隊訓練的基礎始終保持了很高的素質。此外,戰前從士官隊伍中培養了許多合格的軍官(戰時更多),也能證明他們的素質。

德軍對軍官的要求自然是很高的。但是,擴大他們的數量,要比擴大士官的數量困難得多,因為新建的空軍要求從國防軍陸軍現有3500名基幹軍官中抽出500名給它,於是,許多恢復現役的原德皇軍隊的軍官及暫時在警察部隊中服役的人,大多被任命為連,營長。後備部隊的軍官則要完全重新培養。適於擔任此種職務的幹部,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比較年輕的軍官。

同時,由於是重新組建的軍隊,德國軍隊因禍得福。德軍可以實驗它新研究出的戰爭理論成果。德軍採取了新的,適合它的“閃電戰”理論的編制,在後來的戰爭中取得了很大的戰果。

海軍的擴大和陸軍差不多。它只是缺少艦艇。而且它的擴大並不是德國的重點。因此,直到二戰爆發,德國海軍都沒有能夠做好應付戰爭的準備。

而德國空軍在1920年就被解散了。為了將來重建空軍,德國保留的陸軍軍官裡,就包括了少量戰時曾在空軍服役的軍官。而空軍的頭等重要的事是在訓練飛行幹部方面不能落後於其他國家。

根據1926年巴黎航空協定,原來的敵國准許德國陸軍和海軍每年訓練36名運動飛行員。由於實行經短期訓練後退人預備役的特殊制度,所以能訓練出少量駕駛員,並讓他們在國外進行補充戰鬥訓練。到三十年代初,凡爾賽和約的條款已經過時,在德國的民航駕駛員學校也可以開始訓練飛行幹部了。

不過這裡仍然不能進行戰鬥訓練,德國飛行員只能在國外進行訓練,而且就是這種訓練也不是大規模的。但不管怎樣,到1933年前還是從陸軍和海軍人員中培養了大約2500名飛行員。這些都成為重建空軍的基礎。

在撕毀《凡爾賽合約》後,德國的軍事工業蓬勃發展,為德國軍隊提供了大批的先進武器裝備。而德軍的大批專業軍事人員迅速武裝起來,形成了由先進軍事理論和武器裝備武裝起來的現代化軍隊。最終,德國走上了戰爭之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希特勒上臺,是在當時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德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蕭條,大量德國企業倒閉,大量的德國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鼓吹民族主義而上臺的。希特勒在1933年上臺任德國總理之後,在短短的6年時間裡就把當時的德國擺脫了經濟危機,並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題目所說的德國一年內擴軍800萬實際是錯誤的,德國軍隊達到800萬人是在戰爭後期的事情,在戰前1933年也就是希特勒剛上臺的時候是10萬人左右,直到後來蘇德戰爭前夕德軍總人數才達到了將近800萬人,直到1943年軍隊人數才突破800萬人,所以說一年內擴軍800萬這個說法不對。

不過這也說明德國的擴軍能力非常地強,原因就在於,希特勒在1933年上臺以後,使德國迅速擺脫了經濟危機,德國工業生產迅速恢復並實現了快速增長,使德軍獲得了擴軍的能力。

希特勒擺脫經濟危機

一是實行政府幹預市場的政策,由政府投資興建大量的基礎設施,刺激了經濟的增長,類似於當時的羅斯福新政。

通過政府大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了經濟需求,如鋼筋、水泥的需求,同時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也就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當時德國興建了許多世界一流的高速公路和港口等設施,很多至今仍然在用。

在經濟學裡面有個乘數效應,比如100萬的投資,用在了基礎設施建設上面,那麼就能夠拉動100萬的建材消費,如鋼筋、水泥等,同時要僱傭大量的工人參與監舍 ,同時生產鋼筋水泥工廠的工人因為企業有了效益而增加了工資,這些人的收入增加了,消費自然就增加了,為他們提供消費的商家自然就能賺錢了,而這些商家僱傭的人員收入也增加,他們也會增加消費,等等,所以經濟學認為100萬元的投資往往帶來的是500萬元的效益,羅斯福新政就是基於這個原理。

二是廢除了一戰以來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主要是一戰以來簽訂的各種賠款條約全部廢除,這樣德國就不用交錢給一戰的戰勝國了,財政負擔就自然減輕了許多。

三是鼓吹排猶主義,掠奪猶太人的財富

希特勒鼓吹平排猶主義,將大量的猶太人關進了集中營,同時掠奪了他們的財富,而猶太人是最會做生意的民族,積累了大量的資產,希特勒得到了這些資產之後,就用來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擴張軍備,總之有錢就好辦事了。

四是當時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尾聲。

實際上,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因為市場在繁榮的時候容易催生人們的貪婪,因為發現幹什麼都好賺錢,於是人們大量地追加了投資,大量投資的追加就大量地增加了社會的產能。比如鋼鐵,由於產能太多,社會實際上不需要這麼多產能,就必然有大量的鋼鐵產能不能被市場消化,說白了就是賣不出去。除了鋼鐵,其他各個行業當時都出現了大量的產能過剩,美國還出現了把牛奶倒到河裡的事情,(說明當時美國牛奶產生嚴重過剩,要是能賣出去可能為了保價而倒掉麼)而經濟危機的爆發,實際上就去掉了過多的市場產能,大量的產能必然在這個過程中逐步退出市場。從1929年到1933年希特勒上臺,實際上已經過去5年了,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過多的產能已經被市場基本去化掉了,剩下的都是市場實實在在需要的產能。

近年來也有很多學者認為當時羅斯福新政實際上沒有必要,即便羅斯福什麼都不做,美國也已經走出了經濟危機。所以,從這點上來說,希特勒是遇上了好運氣——實際上他上臺的時候經濟危機已經過去了,正迎來經濟復甦期。

五是希特勒在當時德國人心目中的個人魅力實在太大,凝聚了德國人的人心

一個有魅力的領導人就是如此,因為人們都相信他,相信一個人,而這個人成為了國家領導人,那麼人們就會對國家重新產生信心,這種信心化為了建設的動力,那麼對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促進作用的,再加上希特勒上臺後德國人的生活確實慢慢地改善了,於是這種信心就更為強烈,煥發出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國家自然也就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因此,希特勒上臺執政後,德國迅速擺脫了經濟危機,國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工業能力迅速恢復並增長迅猛,同時廢除了一戰時期的“不平等條約”也就解除了德國擴軍的限制,這些都為德國迅速擴軍打下了基礎。

二戰時期擴軍的基礎——工業生產能力

二戰時期,一個國家軍隊的人數並不完全由人口總數所決定的,最重要的是工業生產能力。實際上在二戰時期,一名士兵的裝備,就拿簡陋的來說,至少要有一支槍,同時在作戰的時候要有一定數量的子彈。如果軍隊的戰鬥力要更強,就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槍支、彈藥還要有足夠的輕重武器。對於當時戰鬥力最強的國家來說,普通部隊在裝備了足夠的輕重武器(如大炮、迫擊炮、重機槍)還要有運輸車、裝甲車、坦克以及飛機、艦艇等,這些都是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

就拿我國來說,比人口的話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大約4.5億人口,而當時中國軍隊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就570萬人。相對來說,人口比我們少的多的日本,人口數為7800萬人,軍隊最多的時候有700多萬,而德國大約8000萬人口,軍隊最多的時候800萬人,動員人數達到過1700萬人。

就拿1941年的鋼鐵生產能力來說,德國為3000萬噸,蘇聯1870萬噸,美國為6000萬噸,日本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而中國只有4萬噸。

所以綜合本題來說,1933年希特勒上臺執政後,他使德國迅速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迅速發展了德國的經濟,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復的高速的發展,這些都使得德國能夠將軍隊規模從1933年的10萬擴充到最高峰1943年的800多萬。


老威觀史


德軍從來沒有從10萬人在一年內擴充到800萬過。

在納粹上臺前,德國陸軍員額為11.5萬人,編有7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正式宣佈德國開始重新武裝。從希特勒宣佈德國重新武裝開始,德國陸軍花了17個月將原來的10個師擴充為36個師,根本不存在什麼一年內擴充到800萬人的問題。



實際上即使在魏瑪共和國時代,德軍就一直在偷偷為重新武裝做準備,魏瑪共和國時代,德軍被禁止採取徵兵制,並且禁止組建總參謀部,而德軍也沒有束手待斃,而是儘可能把11.5萬的條約員額玩出了花,一方面德軍對現役軍人進行各種超標準的培訓和訓練,使其能夠勝任未來重建所需的高級職務另一方面,通過滲透和扶植警察和各類準軍事力量(黨派武裝)之類,保存離開部隊的陸軍骨幹人員。同時,通過國際合作和國外投資收購的方式,在國外研製和測試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國擁有的坦克,重炮,飛機,潛艇等裝備。



所以在希特勒宣佈德國重新武裝之後,以魏瑪時代的德國國防軍“十萬大軍”作為骨幹,很快就搭起了36個師的架子,同時恢復徵兵制,通過徵兵將這36個師的架子填滿,剩下的就是對新徵新兵進行訓練,並在17個月內完成了36個師的組建和訓練。

魏瑪時代的德國陸軍

這之後就是再從這36個師裡選拔骨幹進行高一級培訓,再以這些骨幹搭配以新徵士兵組建新的師和軍,同時抽調人員通過援助弗朗哥,來檢驗新的戰術,獲取實戰經驗,19378月年德軍又組建了兩個軍,1938年又新建4個軍,應該說,德軍在從1935年3月正式宣佈重新武裝開始,到1941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動員擴軍步伐一直走的非常穩(和平時期動員到波蘭戰役前,波蘭戰役到法國戰役以波蘭戰役老兵為基礎走進行了動員擴充,法國戰役到巴巴羅薩之前再次進行了動員擴充),除了第一步從10個師擴充到36個師的步子比較大之外,一直都是在不影響現有部隊實力的前提下逐步擴充而來,根本並不存在什麼1年時間從10萬擴充到800萬的騷操作,實際上,德國陸軍整個二戰期間動員員額也不過1300萬左右而已。


DDG的老船塢


二戰前夕,德國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爆兵數十倍,首先是因為德國自身的工業基礎實在雄厚。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以德國戰敗告終,儘管這讓德國損失慘重(損失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但一戰的戰火併沒有燒到德國本土。因此,德國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所積累的雄厚科研、技術和工業實力,實際上都得到了保存。

而這些基礎的工業實力,為日後德國的迅速爆兵提供極大的支持。要知道,二戰打的其實主要就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誰的工業實力更強,就能生產更多、更先進的軍事裝備,從而才能支撐起更龐大的軍隊。

比如日本,雖然是當時亞洲唯一的工業化國家,但其工業水平卻遠不如歐美等傳統老牌列強,因此日本二戰總動員兵力才不到900萬,而人口與之相當的德國卻能夠動員1700萬人。

如果工業實力更差的國家,即便人口再多,動員能力也是不高的,比如我們中國,雖然當時也擁有四億多人口,但由於工業落後,二戰時期的動員能力就更差了,也就只動員了700多萬人。

除了工業實力外,德國軍隊能夠迅速爆兵還離不開一個人,他便是一戰後的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漢斯·馮·塞克特。

塞克特是德國的軍事貴族出身,是德國著名的軍事家,更是一戰後改組德國陸軍的核心人物。他的國防建設思路,對一戰後德國國防軍建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為德軍日後的快速擴編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關於塞克特的國防建設思路,我們通過他於1933年訪華期間所提出的《陸軍改革建議書》中也能窺視一二。當時他給蔣介石提出了三大軍隊建設要點:1、軍隊為統治權之基礎;2、軍隊之威力在於素質之優良;3、軍隊之作戰潛能在於軍官團教育之培養。

其中的第2、3點,正是德軍得以迅速爆兵的要因。一戰後雖然德軍只能保留10萬人的規模,但在塞克特的建設下,這10萬人可都是德軍的精華,他將每個士兵都培養成為日後的預備軍官。擁有這樣優良的軍官團隊,日後只要裝備到位,人員的快速擴編成軍自然不是問題。



這些歷史要讀


二戰前期,德國要想在凡爾賽體系下增兵,不僅需要爭取一個寬鬆的國際環境,還需要一個強大的工業體系支撐,軍工科技的繁榮。

一戰結束後,德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在經過雙方的討價還價後,最後定為德國的賠償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分為每年支付20億金馬克的固定賠償,和交付德國每年出口值的26%的不定賠償。

到了1922年,德國馬克匯率暴跌,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在德國支付不了賠款的情況下,法國聯合比利時等國,出兵佔領德國的魯爾區。然而法國的行為卻讓其國際聲望大降,法國法郎在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價值下跌25%。德國的鋼產量則下降了80%,煤產量下跌了85%,鐵路運輸和礦山交通喪失了70%。



此時的德國已經無力再償還賠款,法比兩國的行為無異於殺雞取卵,所有協約國都無法獲取賠款。為了讓德國的經濟好轉,讓其有能力支付賠款,1924年8月16日,協約國在倫敦通過了由美國金融專家查爾斯·威爾斯主持起草的道威斯計劃。旨在通過向德國輸入國外貸款,使德國經濟恢復後,按德國的償付能力重新確定賠償款。

德國通過英美的貸款扶持,渡過了一戰後的經濟,政治,外交危機。大量的外國資本湧入德國,1925年德國的經濟便開始止跌回升,到1928年,其工業資本已經超過戰前1倍多,電力生產比1913年增加了6倍,鋁的產量增加了31倍。1929年,德國國民收入已達到了759億馬克,為一戰前的150%,黃金儲備已經達到了22.6億馬克,超過戰前的1倍多。



(查爾斯·威爾斯)

經濟的崛起讓德國有了謀求增加話語權的底氣。1924年9月29日,德國政府向戰勝國發出了一份照會,提出了三項要求,包括讓德國加入國際聯盟,並給予常任理事席位;免除德國的戰爭責任;取得殖民地委員會統治和修改凡爾賽和約中關於德國在軍備方面的不平等狀況的軍事條款。

1926年9月,德國獲准加入國聯,並躋身國聯常任理事國席位,在國際地位上實際已經和英美法平起平坐。而德國在軍事實力的訴求儘管沒獲得准許,但是英美出於平衡歐洲,避免法國的一家獨大,以及抑制蘇聯的崛起考慮,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凡爾賽體系下,德國儘管不能在總人數上突破,但是它採取了曲線的強軍道路,德國國防軍通過培養大量中低層軍官,為以後的擴軍儲備基層的訓練人才。一旦德國打破《凡爾賽條約》,就可以無縫銜接,迅速擴軍。希特勒上臺之前,德國就已經獲得了發展軍事實力的土壤。

1932年以後,德國陸軍的軍官名單每年都不再對外公佈,以免由於軍官名單人數過多,而引起國際社會對德國擴軍的猜疑。1933年2月20日,剛上任三個星期的希特勒會見了德國大約20位工業巨頭。1934年初,納粹批准了約24萬家工廠來供應戰爭訂貨的計劃。僅在希特勒執政的頭三年,就有300多家兵工廠投入生產。在1929年到1939年間,德國軍火生產力增加了9倍,飛機制造增加了約22倍。在入侵波蘭前夕,德國的工業產量僅次於美國和蘇聯,在全球排名第三。

德國主要槍炮製造商克虜伯軍工廠,以及伊·格·法本化學工廠是德軍擴充後的主要裝備來源。雖然協約國禁止克虜伯在1919年以後繼續從事軍火業,但是卻管不了它對槍炮在圖紙上的設計。克虜伯在1942年德國橫掃歐洲時稱,坦克上炮塔的設計,在1926年就已經搞出來了。而德軍在1939年—1941年使用的槍炮,最重要的種類在1933年就已經設計齊全。

而伊·格·法本化學工廠在一戰初期英國封鎖切斷了智利對德國正常的硝石供應後,發明了利用空氣製造人造硝酸的方法。二戰前夕,這家化學工廠從已經在1920年代中期,實現從煤裡提煉出汽油,在1933年以後,納粹政府命令伊·格·法本公司把人造汽油的產量到1937年實現提高到每年30萬噸。與此同時,該公司也發現瞭如何從煤和德國有充分儲藏的其他物產中提煉人造橡膠的方法,並實現大規模生產人造橡膠。



除了石油還需要大量進口外,德軍的武器和發動戰爭的基本戰略物資,已經悄無聲息地完成了戰前的準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佈德國實施普遍軍役制,並規定為德國和平時期建立12個軍和36個師的軍隊,大約50萬人。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實際已經名存實亡,除非英法兩國立即採取行動,遏制德國擴軍的趨勢。然而,英法只是象徵性地表達抗議和失望之後,就沒有然後了。

5月21日晚上,希特勒在德國國會發表了關於倡導和平的演說,並提出了維護和平的13點具體建議,用以矇騙世人,以及塑造其和平者的形象。



到了1939年9月1日,德軍的陸軍總數已經達到了275.8萬人,裝備有各型裝甲車3200輛,反坦克炮1.12萬門,迫擊炮3340門,以及大量工程,通信等裝備和器材。

由於希特勒對空軍的發展高度重視,40%的擴軍備戰經費應用到空軍。到了1939年8月二戰前夕,德國空軍擁有1.5萬名軍官,士官和士兵37萬人,有21個飛行聯隊,302個飛行中隊,作戰飛機4093架,成為閃擊戰的中流砥柱。

德國作為陸權國家,一直以來對海軍都不夠重視。而希特勒在其自傳《我的奮鬥》中已經明確提出,要利用其長期以來在歐洲大陸搞平衡政策的心理,極力拉攏英國,而不是對付英國等海上強國。而這也麻痺了英國,裡賓特洛甫與英國進行德國海軍建設談判時,英國竟同意德國建立一支像英國海軍噸位的1/3大的海軍。



於是在英國的同意下,德國在1938年10月底,曾提出建造軍艦數量的最終目標,即10艘戰列艦,15艘裝甲艦,5艘重型巡洋艦,24艘輕型巡洋艦,36艘小型巡洋艦,8艘航母和249艘潛艇。然而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受限於缺少技術熟練的工人,以及軍費開支,這些目標直到二戰爆發時都沒有實現。在1935年z計劃剛動工時,德國海軍只有2艘戰鬥巡洋艦,3艘裝甲艦,2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34艘驅逐艦和魚雷艇。也就是說,在德國閃擊波蘭前,由於軍艦建設週期長,德國能拿出來的全部家底大概就這些了。1939年時德國海軍約有5萬人,1945年時約有70萬人,整個二戰期間,德國海軍服役總人數約有150萬人。

因此,即使滿打滿算,德國二戰前夕的三軍總人數也就464.3萬人,而不是800萬。德軍儘管在閃擊波蘭前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但是還不足以同時對付英法和蘇聯,也就有了後來希特勒拉攏蘇聯,共同瓜分波蘭的交易。

總之,德國在二戰前的擴軍不是一蹴而就的,通過前人的“努力”,雄厚的工業基礎,爾虞我詐的算計實現的,也脫離不了英美的助攻。然而這波神級操作,最終也擺脫不了邪不勝正的歷史規律。或許正應了這句老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梓蕤


德國在一戰戰敗之後,被簽約了《凡爾賽條約》,條約中規定德國的軍隊不得超過10萬人,英法就是為了防止德國報復,對於這樣的條約,可以說是德國的恥辱,簽訂之後,不僅僅自己的國家軍隊被大大的削弱,而且很多的海外殖民地也被剝奪,雖然戰敗了,但是德國還保留了很多的工業,也是德國可以發動二戰的根本。

一戰的戰敗德國非常的不甘心,英國法國的不斷壓迫,德國暗暗的發誓,一定要要推倒英法,統治歐洲,希特勒上臺之後,就把這10萬人的軍隊訓練成精英,1935年的時候,希特勒就開始在德國內成立青少年團和國家勞動貢獻團,為了不違反《凡爾賽條約》,德國以野外考察和參加國內建設的名義,對很多的青年人進行軍事化的訓練和管理,青年人素質和紀律已經有很大的提高,為二戰做好準備。

一邊是從青年人開始入手,一邊又從隊伍軍人上入手,把很多的隊伍軍人召回,於是德國成立了很多的防衛區,後面把這些防衛區開始慢慢的變成步兵師。

在二戰前,德國的海軍和空軍是比較差的,雖然也在不斷的增加兵力,因為《凡爾賽條約》原因,限制了德國海軍和空軍的發展,後面德國的海軍以各種身份進入到了各種軍事機構,德國的主要方向還是以陸軍為主,空軍和海軍為次要發展,德國攻打英國的時候,在面對英國的強大海軍吃了很多的虧,而當時的德國海軍是世界第一,德國在丟失了制空權和制海權之後,強登英國,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德國就開始兩線作戰。



前面我們也說了,在一戰戰敗之後,德國的工業還算比較完整,而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大力的發展工業,而軍隊可以發展的那麼快,背後都是因為有強大的工業支撐,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很多的軍事企業變為民營企業,就是要逃過英法的眼睛,當時英國和法國為了限制蘇聯,也對德國進行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德國企業也得到發展。


希特勒把10萬的士兵訓練成很多優秀的士官,通過優秀的士官在訓練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士兵,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因為利用自己優秀的演講能力,德國上下的凝聚力更加的強,希特勒手下很多優秀的將領,因為希特勒給他們一個很好的平臺展現機會,所以這些人都一直跟隨著希特勒,為德國播種播下更多的種子。

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煥然一新,失業率可以得到很大的緩解,再加上工業的發展迅速,很多人從希特勒身上看到了德國的希望,而且在希特勒的洗腦下,很多的年輕人更加的崇拜他,所以很多年輕是年輕人紛紛的加入,德國的招士兵招募進行非常的順利,德國的軍隊人數開始快速的提升。


工業發展很快了,那麼就要製造坦克、飛機、摩托車,擁有機器之後,那麼還要人去駕馭它,德國又以俱樂部的名義訓練飛行員,還有坦克駕駛員,閃電戰術中,飛機的轟炸和地面裝甲部隊是閃電戰術的核心,閃電戰術中裝甲隊為主,飛機轟炸為輔,飛機先對前方的基礎設施進行轟炸,然後再結合地面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所以德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軍隊人數可以得到很快的增加。


風暴吳逖


這個只能說來源於德國的文明優勢!德國是日耳曼人,這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僱傭兵民族。他們的孩子從小便在軍人的薰陶下成長,他們很小的時候便要接受專業的軍事訓練,在德國,只要是男人,就可以立馬變身成戰士,這才給了他們這麼快的成軍速度!日本曾於1931年派武官到德國學習,對德國人的預備役管理方式非常震驚,回來便成立關東軍,並按德國的管理方式去操作。

日耳曼人從事僱傭軍工作已經有2000多年曆史了。在歷史上,德國所在地區是農耕禁區,極端惡劣的氣候使得日耳曼人不得不以軍人為職業,到處受人僱傭打仗,這使得他們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練兵制度。

在日耳曼人區,每個孩子從9歲開始就要接受軍事理論,從11歲開始便要正式參加軍訓,14歲開始則每年需要到軍隊裡去服役兩個月,接受專業的軍事技能訓練,從事後勤類軍事操作,到18歲時候則正式參軍。也就是說,德國人在加入部隊服役以前實際上已經是有9年經驗的老兵了, 他們一加入軍隊就可以形成戰鬥力,而其他國家的兵則是完完全全就是新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柏林戰役的時候,平均年齡只有15歲的希特勒青年團竟然可以重創蘇軍百戰將士,打出了1比2.2的傷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