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委以重任,自己拒絕了,領導會怎麼認為,以後該怎麼應對?

王170415871


不是領導自己人,你就會被邊緣化,你不想擔重任,你就做一個佛系人,心無所求。如果是領導自已人,一切都好說。


無為278633186


領導委以重任,職工卻拒絕了?只能說明,這份“提拔”是偽命題,無法切實提高職工的滿意度,不值得擁有。

單位有個同事與您的情況很相似。他是個碩士高材生,入職以來一直從事工藝研究,成績十分出色。今年9月份,部門工會換屆選舉,領導想提拔他擔任分工會主席。

同事思慮再三,認為不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於是主動找到領導,表達了不願擔任分工會主席一職。

其實,領導也知道這份工作佔用時間多,而且吃力不討好。他見同事心底十分牴觸,就默認許可了。

後來,同事“逃脫”一劫,繼續一如既往按領導指示辦事,領導也當做什麼都沒發生,一如既往的信任依賴他。

而擔任分工會主席的另一名同事,整天各種事務性工作不斷,搞得他多個項目延期,相當後悔。

有些重任,興許是坑,職工還是要拒絕的。

一般情況下,職工們巴不得領導給機會,施展才華。但是,提拔也是分很多種的,有些重任可能就是坑,大概分為以下幾類:

1、名為提拔,實為降職,比如把職工從科研生產崗提拔至機關輔助崗。

2、替某個項目找背鍋,比如項目延期,臨時安排負責。

3、兼職從事非崗位工作,偏離了職工職業發展方向。

這些看似委以重任的提拔,其實對職工的發展不利,一定要明確拒絕說"NO",當然推脫地理由務必充分合理。

符合企業主責主業的提拔才能稱作重任,其他工作安排,想清楚再做決策。

所謂的重任,應該是雙贏的,即領導認可、職工滿意。而職工滿意的前提是委以重任能夠實現職工的訴求。我認為,不以職工利益為前提的提拔,80%都是耍流氓。

實際上,領導視角與職工視角天然對立,領導希望職工多服從、少抱怨;職工希望領導多給機會、少畫大餅。

這也決定了,符合企業主責主業的提拔才能稱作重任,其他可以叫做假重任、偽提拔,並不能為職工提供令人信服地增值空間。

因此,當領導委以重任事,職工應該儘量結合自身的職場規劃,詳細篩選、仔細剖析,再做決策。

職工有選擇的權利,只要理由充分合理,領導不一定會怪罪,反而認為職工職業規劃清晰,自我認識明確。

領導與職工是對等關係,只是工作層級不同而已。面對職場生涯規劃,大家選擇的權利都是一樣的,應該相互尊重。

如果職工認為領導的任命不符合自身的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那就勇敢的說出來。有些時候,領導可能不瞭解職工的個人情況,導致好心辦壞事。

這個時候,職工可以主動找領導談心對話,立足崗位職責、自身定位、未來發展等方面,詳細敘說自己並非是最佳人選。同時,藉此機會,與領導認真溝通、探討自己的職業規劃,或許效果更好。

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會讓領導真正委以重任。

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努力做好分內工作,已屬不易。只要職工們把工匠精神發揮極致,塑造核心競爭力,就能成為企業最大的閃光點,領導才會真正委以重任。

朋友單位有一個勞務派遣制員工,某項技能水平很厲害,在今年系統內部企業競技中獲得了冠軍,一回來就提拔至管理崗位,各種獎項拿到手軟。

因此,職工要想得到實質性的提拔,還是要增強自身工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努力學習。知識更新速度快,只有持續性的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


  2. 遵紀守法。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是優秀員工的前提條件,一個職工整天遲到,領導肯定不喜歡。

  3. 刻苦鑽研。匠心精神,攻克難題,才能有匠心貢獻;

  4. 行動說話。光說不練,嘴巴子,領導評判職工的好壞,在於做了多少、有多少貢獻。

見微而知著,職工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過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領導有依靠、可信賴,這樣才會真正委以重任。

綜上所述,領導委以重任,職工拒絕了,只要理由合理充分,領導也會尊重您的選擇的,不用特別在意。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還是發揮工匠精神,努力要做好崗位工作。


HR拾壹


既然拒絕,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事情過去之後,一定要和領導保持有效溝通。

把握好擔當重任的時機

被領導委以重任,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升職了就應該高興,這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本人就有這樣的經歷。

在一傢俬企的時候,新產品開發不及時,原有的老產品已經進入衰退期。

領導始終認為產品銷售不好,是人的問題。

一年之內換了三位經理,市場下滑的趨勢還沒有扭轉,他要把我提拔上來,希望能夠扭轉局勢。

我當場沒有回覆,而是下班之後找領導深談一次,然後委婉的拒絕了。

把握被提拔的時機很重要。

如果在產品成長期,只要把握正確的方向,加上個人努力,做出成績很容易。

而在產品衰退期,市場需求發生變化,產品老化,產品佔有率下降,公司不從根本上改變,僅靠個人努力,即使你有各種方法,也是在修補一條漏了的船。

最後也確實證明,公司破產,老闆負債。個人很惋惜也無可奈何。

權衡利弊,延遲滿足

想在職場上又快又好的發展,能力與機會匹配是關鍵。

首先要懂得審時度勢,能力與機會相當再做決定。

其次,要懂得延遲滿足。

你有8分的能力,就去做7分的事情,然後朝9分的方向努力,始終控制好自己的狀態。

面臨升職時,個人能力與機會要大體相當,才能在職場上走得穩,走得遠。

就比如你是一名主管,安排到總經理的位置上,一旦不能勝任,怕是連原來的基礎都會被打破。

如果你晉升為經理,在這個位置上鍛煉出做總經理的能力,以後的發展就會順利很多。

總結:

並不是所有的升職加薪都是好事,一定要根據個人情況。

要懂得延遲滿足,適當的慢和穩,是為了將來能走的快和遠。


智者互聯


被領導委以重任,你拒絕了,領導肯定不高興。一是會認為你不擔當,不能勇挑重擔,關鍵時刻不能衝上去,不是組織倚重的力量,以後不能作為骨幹來培養。二是會改變領導對你的印象,領導本來對你印象深刻,覺得你工作能力強,願意付出,所以關健時刻想到你,要對你委以重任。而沒想到你會拒絕,這樣他會覺得對你之前的印象是錯的,判斷也不對,原來你的能力也很一船,工作起來挑三揀四,領導會覺得錯看你了。

事情已經發生了,領導不會對你再沿用原來的判斷了,會把你低看一頭。但是你要想改變現狀,一是和領導解釋清楚你上次拒絕的原因,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態度問題,而是事出有因,情非得以,讓領導原諒你。二是要加倍努力來證明自己,懇請領導繼續對你委以重任,積極擔當作為,用十次的勇敢履職來彌補一次的猶豫失誤,用能力證明自己,做出價值,找回信任和尊重。


憑上


太公望封於齊。齊有華士者,義不臣天子,不友諸侯,人稱其賢。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誅之。周公曰:“此人齊之高士,奈何誅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諸侯,望猶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棄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為教首,使一國效之,望誰與為君乎”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不用我翻譯吧?

明白沒有,老闆怎麼管理人?賞罰而已,簡單點就是胡蘿蔔加大棒,下面人希望得到胡蘿蔔,懼怕大棒,他才有權力,

你拒絕封賞和拒絕懲罰一樣,都是老闆不允許的,他想提拔你,你居然拒絕了,這是對他面子的侮辱,也是對他管理的挑釁。

劉皇叔說過,“芳蘭當門,不得不鋤”,不能為我所用的人才,那就必須除掉他。

你們老大當時不會除掉你,但是,你侮辱了他,你說會怎麼樣?


南朝居士


你擔心自己拒絕以後,領導會對你有成見,這是沒必要的。畢竟一個成熟的領導不會強迫下屬去做他幹不好的工作。

如果你裝作自己能扛下來,放棄溝通和抗爭,接下了這個工作,其實就是為自己的離職製造倒計時。

領導的所謂“委以重任”,自己不能幹的,肯定要堅決拒絕,否則,這個“重任”只能變成一顆不祥的種子,只要遇到適宜條件,都能夠製造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殘酷禍端。

領導在大事上面一般是個果決的人,有時候他也會以己之心來揣度別人,你接下了這個工作,可是在領導那裡,他會認為你是完全胸有成竹的接下來,可是不行就是不行,與其做了一番之後,讓領導說你不行,不如當初就說自己不適合這項工作項目。


夢裡瀾濤


領導委以重任,你拒絕的原因是什麼呢?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那你大可放心。其實晉升和招聘是一樣的標準,60分及格即可。領導委以重任正是看重了你的某種能力,相信你是可以勝任的。

工作中需要一些勇氣,不要總覺得自己不配、不能,一次拒絕不會有什麼大礙,但是如果總是拒絕領導的信任,在領導心裡也會覺得你不堪大任,不敢擔責,長此以往,你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崔姐職說


不明白樓主的情況,既然被委以重任為啥要拒絕?說明你對重任不敢興趣,沒有太大的追求!領導在意不在意也就無所謂了!首先領導能夠委以重任,說明領導看的上你的能力,張給你更大的舞臺。其次,領導感覺你不錯,提拔你,作為自己人。被你拒絕了。首先領導很失望,看錯人了。其次感覺你沒有上進心,不堪大用。最後,機會不會再主動給你!


申嘉亭1012


首先自己應明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做一個普通的合格工人或是有一番作為的成功人士?如果是前者,應向領導說明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想領導會理解,自己也不用糾結,以後正常工作即可。如果是後者,自己就該好好想想,向領導做個合理的解釋,同時做好後續安排。


龍山草民


已經賦予你重任,卻被你拒絕,好遺憾啊!原本是讓自我成長的好機會,原本也是獲得領導信任的好契機。領導對你的看法,就是不願擔當。

已經發生了,只好作出反思。以後面對領導委以重任,要勇敢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