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代新疆風景,塔克拉瑪干沙漠河流綠洲,喀什城墨玉縣


【喀什噶爾老城】有文字記載的喀什噶爾歷史已逾二千年,為傳統的邊城重鎮。公元前六十年,朝廷設立西域都護府,其境域劃入我國版圖。喀什成為最早的西疆門戶、交通咽喉、國際市場;為東西方的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喀什噶爾老城】老城區位置在該市的中央區域,面積逾四平方千米。老城區佈局靈活、街巷縱橫;傳統的民居多為磚木、土木結構。清朝乾隆二十四年,清軍統一了新疆。清朝駐喀什官員奏請另築新城,為駐喀官署;朝廷准奏,徠寧城落成。

【喀什噶爾老城】當時,本地人將徠寧城稱為滿城或新城。清朝乾隆五十九年,該城建造了大量的商肆店鋪,由內地的滿、漢人在此經商。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喀什城西拓至徠寧城邊;駐喀清軍在城西築門、與喀什舊城相接且相隔。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風景】其位置在我國天山以南​地域,排名全球第10位,為我國的最大沙漠。沙漠東、西長度約為一千公里,南、北寬度約為四百公里,面積逾三十萬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為山下大荒漠之意,被人們稱為有入無出、死亡之海。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河流】流淌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上的河流,多為源於融雪的內流河;秋冬時節乾涸、春夏時節氾濫;內流河終點通常形成湖泊。較大的河流主要有塔里木河、車爾臣河、和田河等等;內流河終點的湖泊有羅布泊等。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綠洲】因河流經過,沙漠邊緣往往有大小不一的綠洲形成。季節河床上,即使進入沙漠腹地數百公里,仍有很多小綠洲分佈;部分維族鄉、村,常年就定居於此 。較大的綠洲主要為吐魯番綠洲、和田綠洲等。

【喀拉喀什河風景】此河流屬於和田河流域,其發源在喀喇崑崙山,是融雪補給河流。墨玉河名來於和田墨玉縣,以產出墨玉出名。清朝之前,中國玉基本就是泛指和田玉。從古至今,和田玉以溫潤自然、含蓄內斂,非常深入人心。

【和田地區墨玉縣】漢唐時期,今墨玉縣境隸屬於闐國;公元前二年,于闐國歸屬漢王朝。北宋景德三年,喀喇汗王朝佔領墨玉縣境。宋朝嘉定五年,今墨玉縣境隸屬於西遼王朝。元朝建立,該地區成為元朝直轄地。

【和田地區墨玉縣】乾隆二十四年,今墨玉縣境隸屬於和闐辦事大臣。民國八年,墨玉縣成立。1950年,墨玉縣隸屬和闐專員公署。六十年代末期,墨玉縣歸屬和田地區管轄。《新疆老照片,1927年-1928年。攝影:埃米爾·特林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