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青島的城建很差,你認同嗎?

馬賽迴旋748


這就是網上黑青島的主要命題,沒有人覺得差,只有那些噴子在不停的抹黑青島,中國乃至世界就沒有城建完美的城市,那些天天為自己城市城建好搖旗吶喊而去貶低其它城市的人,本身就是變態心理。幾個高樓幾摸綠化不代表你城市高大上,吃老本坐井觀天的想法就是讓你坐以待斃。青島在不斷髮展進步,那些歷史遺留的老舊城建也在不斷完善改造,推舊出新這就是歷史在前進。那些黑青島的人每一天都會被青島發展的腳步碾踩在腳下。


哎呀來280


你這話說的,我生活在青島可幸福了!每天起來第一件是看看窗外種的到處是樹,想起一句老話,少生孩子多種樹!上班的時候,看看馬路上呼呼的小汽車,心裡想啥時,我能騎著馬在馬路上溜達溜達!到公司了,看看錶,我去今天又遲到了,這該死的交通,堵的跟蝸牛爬一樣!中午吃飯了,擼起袖子,衝進人群中,大姨你手別抖好不好,大姨說,小夥子,少吃點,長那麼胖,當心找不到對象[流淚]!好不容易下班了,整理一下,繼續擠地鐵去,司機師傅,你慢點,擠頭了![呲牙]


茶葉蛋撻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與十強城市相比,城建或有不足,但是用很差來形容,純屬為了黑而黑。

青島曾經被稱鑲著金邊的抹布,於是有人一直喊著這個口號嘲諷青島。但是這裡必須說明,這句話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流傳開來的,當時市北為居住區,四方為工業區,城建的確不好,然後彼時大力開發前海沿線,五四廣場周邊高層拔地而起。形成了金邊,於是被一些人認為“徒有其表”。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市北和四方大面積整改,多個商業區和商務區落成,眾多老舊房屋已經成為一座座高層,容顏早已不同往日。嶗山、李滄、黃島更不用說了,這倆地方以前都是人口密度很低的區域,開發起來很容易,現在遍地都是高樓大廈以及寬闊的馬路。

此外,青島的綠化面積連年上升,是國內僅有的幾個“園林城市、花園城市、森林城市”大滿貫成員,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全國第十,在建里程全國第一。如此條件之下依然有人冷嘲熱諷,試問哪個城市是全城建設水平都跟天際線一樣?北上廣也一樣有很多尚未改造的老舊片區,難道這能說北上廣城建差嗎?

很多人一輩子沒去過幾座城市,去的都是人家最好的地方,然後就拿人家最好的地方比青島這些欠開發的老舊區域,這種心理本身就是陰暗的。就像有外地人來青島玩,只逛前海一線,當然也會覺得青島城建一流。

至於說青島馬路不好的,建議去學習一些常識和歷史。青島是丘陵地形,路必然是高低起伏寬窄不一。很多老區塊,當時建設房屋都沒有進行丘陵地貌改造,直接把房子建在上邊,這種情況很分佈廣泛,其中一些是歷史風貌保護區。再有就是的七八十年代大規模老社區,都是小多層,當時人口密度低,也沒多少機動車,路本身就窄,路兩邊就是幾十棟宿舍樓,不遠處就是工廠,就算有錢徵收房屋,也得考慮這些人遷走的同時如何保障生產?所以這些難題只能一點一點攻克,不是有些人說的進行整體拆除重新規劃那麼簡單。再看看上述情況之外地方對比一下十幾年前的變化,難道還有理由質疑城建嗎?青島城建即使算不上十強,也絕不會跌出前20,如果這樣的水準被認為“很差”,那試問還有還多少城市不差?

這些人沒事多出去走走,看看自身的變化和別人的變化,不要為了黑而黑,多肯定別人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城市發展報告


說青島城建差,那是沒到過山東濟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作為山東副省級城市之一,青島城建一直都是山東的標杆,青島建設都不行,其他城市更不行了。但是,如果拿青島和上海、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比較,青島確實不行,但是如果和濟南、淄博、濰坊這些城市比較,立馬分出高下。

不過,青島也有一個外號,叫做鑲著金邊的抹布。如果沿著海邊旅遊線路看青島,那叫一個乾淨與舒服,但是再往裡走走,看看城陽,李滄等,其實和普通城市也沒啥區別。

城建好不好,不是看樓高不高,路直不直,而是看城市有沒人情味,能不能留住人。高樓再高,建設再好,對於我們這些打工者,立不下根,買不起房,我們都是過客,城建再好與我們有何干系。


鳶都龍城


未來五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濟南新興產業跨躍式佈局,國家中心城市的落地,濟南在山頭龍頭地位會凸顯出來。青島過去二十多年超常規發展有自身地緣優勢價值體現,但更多的是國家和山東省政策優先支持的結果。從國家層面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青島作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試點,享盡了宏觀政策的助力與支撐。山東省舉全省之力,打造青島沿海開放新高地,把青島的發展作為省內各片和參與更廣泛市場競爭的橋頭堡,使青島在飽償政策惠顧及全省人民的鼎力相助,終於在山東半島打造了出了經濟強勁的美麗海濱城市。與青島飽享政策惠及和立體支持的不同,濟南承載著山東老區人民奮力脫貧的重任,負重前行,傳統老工業基地長期困感於結構調整和低效值的技術改造之中,新興產業引資注資疲弱,許多企業經營陷於困境,錯過了經濟轉型的最佳機遇。黨的十九大以耒,山東省著眼省域經濟平衡整體快速發展,把省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又一次放在了龍頭位置,政策資金再次向濟南傾斜,並通過濟南萊蕪一體化,厚重濟南發展體量,濟南重振雄風邁出了新步伐。發揮濟南青島雙核騰飛引領作用,山東沿海與內陸協同發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了新佈局,在穩步推進青島優勢發展牽動作用的同時,全力打造濟南經濟增量新優勢,形成一體兩翼,雙核牽引,假以日時,在濟南青島協同發展能量無限釋放時,山東經濟再上新臺階尤為可期,讓我們試目以待吧!


角落kkdsbxjd


青島的城建太差了,來李滄區,和四方區看看就知道了!不要只看沿海一帶的金邊。驢糞蛋子表面光。


針織梭織面料


今年去青島四次,本月還要去一次,青島有山有水有海自然風光優美,但是城建細節確實有點問題!

青島站至青島北站路邊還有破舊不堪的廠房,為什麼不拆除?我住的是湖南路的酒店,在垃圾箱旁竟然有大便,太噁心了!

還有那個科技街附近的小吃店,衛生條件太差!

還有城市郊區農村的房子需要改造提升啊!

希望青島的官員多出去走走,把青島建的更美好!


梅園畫梅


青島的城建水平不至於差,但是和全國前十幾名的城市比的確是很一般。主要體現在:1、高樓建設相對落後,至今青島已完工的高樓還沒有一座超過260米的,注意是己完工,這已經是相當落後的水平了!2、城市道路大多較窄,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香港中路算是寬的了,但是和其它城市CBD主路一比就有差距了!像市北區CBD的延吉路,是本人見過的最窄的二線城市CBD主路了! 3、城建南北差距明顯,北部至今仍有大片棚戶區,髒亂差的地方也不少!


永遠的小馬哥123


青島市佔地面積比不上國內一些省會城市,你比不上北上廣。

城市建設和城市規劃,一般都是根據這個城市的自然地勢和抗自然災害能力而設計出來的,我感覺青島的發展,跟城市規劃是分不開的。畢竟它是個省地城市,再加上地緣地貌的限制。有些建築肯定比不了國內一些大城市,它作為山東省的省下市,在全國省下市裡還是遙遙領先,屈指可數的。

我感覺從08年奧運會以來青島的發展更快,城市建設更是日新月日。



A0晴朗的天空


不能片面地說青島的城建差,只能說青島市的建築規劃不太好,這主要是由於青島市的先天條件決定的,青島市的地勢高低不平,市內全是丘陵地區,道路只能隨著山勢的變化來佈置,這就造成了青島市區很難規劃,顯得有點亂,讓外邊來的人經常找不到北。青島市的單體建築不算差,在山東應該算一流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