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我一直一個人承擔著一個部門的工作,感覺無法勝任,但無法推辭,如何是好?

小雨中的玫瑰


【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解析:你的這種情況的出現,最大的可能是因為你的領導運用了“疊加砝碼”的管理方法。理由有二:


第一,你一個人承擔一個部門的工作,持續了整整三年,從工作能力而言,你肯定是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的。不然,領導也不會把你放在這個位置上“三年”這麼久,早就用別人或者新招人選替代你了。


第二,你說“無法推辭”,應該是領導給你安排工作時,總是“名正言順”或者看起來是“職責以內”的工作,但你做起來卻經常感到“力不從心”。這是因為領導安排的這些“工作”,難度不知不覺在逐漸增大。


我的觀點:有些領導喜歡給下屬“壓擔子”,挑戰下屬的“能力極限”,以獲得最大的人員效益。所以會採用一種“疊加砝碼”的管理方法,就像在天平上放砝碼一樣,放一個,覺得下屬能承受,那就再放一個,覺得下屬還可以承受,就再放一個,如此下去,直到下屬完全不能承受。

下屬經常處於“力不從心”的狀態;但由於砝碼是逐漸放上去的,下屬幾乎感受不到“任務加重”,反而會覺得自己“漸漸不能勝任工作”。


如果你的領導在對你採用“疊加砝碼”的管理方法,你會慢慢感到“力不從心”“無法勝任工作”,但又感覺領導給你的工作卻又貌似是“合理”的。


應對領導“疊加砝碼”方式的管理,通常有兩個常規方法:第一、明示限值,告訴領導自己已經到了“極限”,再放“砝碼”就要崩潰了!第二、資源談判,告訴領導自己需要更多資源來完成工作。

判斷你的領導是否在使用“疊加砝碼”管理方法,關鍵看兩個點:第一、工作內容是否固定;第二、績效指標是否固定。

領導是否對你採用了“疊加砝碼”方式的管理,區分方法並不難,重點集中在工作內容和績效指標這兩個方面。


任何一個工作崗位,都應該具有明確的JD(崗位描述)和KPI(績效指標)。JD用來框定你的工作內容,KPI用來衡量你的工作成績。


舉例:

比如小王是某公司基層的銷售代表,其JD主要有三項,分別是:

  • 完成公司規定的區域內的銷售指標

  • 傳達公司對經銷商客戶的各種政策

  • 管理經銷商客戶,收集市場反饋


其主要KPI也是對應的三條:

  • 年度內完成區域內1000萬元的銷售任務

  • 在規定時限內傳達並執行完成公司總部對區域經銷商的各種促銷活動,提交相應報告

  • 每月第一週提交客戶分析報告以及市場渠道報告各1份


如果一個工作崗位,其JD是不明確的,也就意味著其工作內容充滿著無窮可變性,領導可以安排任何工作,任何一種工作都可以說成“你的本職工作”;其KPI是不明確的,就意味著其考核指標充滿著無窮可變性,領導可以對你隨意進行考核。


小結:

一個崗位,如果其工作內容不固定,考核標準也不固定,就意味著這份工作充滿無窮的可變性。領導可以任意給你“增加砝碼”!理論上,任何一項工作,領導都可以交到這個工作崗位,並宣稱“這就是你的本職工作,如果完不成,就會影響你的考核”。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工作內容不固定”、“考核標準不固定”的工作就一定是領導採取了“疊加砝碼”的管理。而是說,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工作崗位,是最有可能被“疊加砝碼”的。

應對方法一:明示限值!明示限值有兩個小技巧:顧此失彼的小技巧、功虧一簣的小技巧。

一旦感覺到自己被領導進行了“疊加砝碼”管理,就要謹慎的進行應對,否則的話,砝碼會源源不斷的疊加,直到加到你不能承受的“最後一個砝碼”。而常用的應對方法,就是明示限值,告訴領導“我已經到了工作量的極限”!


明示限值需要用行為來明示,而不是語言來明示!在實際的職場裡,用語言向領導明示限值幾乎是無效的,因為領導喜歡依據下屬的“真實行為”作出判斷,而不是依據下屬的“語言”做出判斷。


明示限值的兩個小技巧:

1、顧此失彼

領導交代兩項工作,選擇把其中一項工作做到極致;而另一項工作則選擇性放棄,也就是幾乎不做。其中一項做到極致,代表你工作能力是優秀的;而其中一項幾乎沒有開始,說明你時間和精力是不夠的。


經常性顧此失彼,領導會不由自主的反思,是不是給你的工作量太多了,導致你時間精力根本不可能同時完成兩項或者多項任務。


2、功虧一簣

領導交代你幾項工作,而且對每項工作都進行了及時追蹤,使你很難“顧此失彼”,此時,你的方法應該是幾項工作齊頭並進,但每項工作都保持“進展”狀態而不是“完成”狀態。“進展”說明你確實在“做工作”,沒有“完成”說明你時間精力不夠用!


經常性功虧一簣,領導就會從工作績效方面進行考慮,指導你儘量先完成“重要且緊急”的工作,而對其他的工作可以“暫緩完成”。


小結:

如果你不“顧此失彼”或者“功虧一簣”,領導就會不停的給你“疊加砝碼”,導致你嚴重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直到“無法勝任”,但領導交代的這些工作又個個“名正言順”,實在“無法推辭”。而“顧此失彼”或者“功虧一簣”則在行為上向領導明確表明“我已經到了工作量的極限,請不要再給我疊加砝碼”。

應對方法二:資源談判!資源談判需謹慎使用,包括附加資源談判和主體資源談判。

所謂“資源談判”,就是告訴領導,這些工作我完全可以完成,但有一個前提:我需要你提供給我更多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附加資源,比如人員、物料、資金、甚至政策支持等;也包括主體資源,即個人的升職加薪(主要是加薪)。


三年來,你一直一個人承擔一個部門的工作,除非你所在的公司規模非常小,很多部門只有一個人,“人人都是總監”。否則,一個人承擔一個部門的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而你在這三年裡,好像並沒有和領導進行“資源談判”。


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擇機和領導開啟“資源談判”:


1、附加資源談判

附加資源談判,通常最容易開啟的就是“權力談判”,就是要求領導賦予你更多的權力,能夠調動公司內的物料、資金等其他資源。通俗而言,就是審批權大一點,這對開展工作是很有利的!


事實上,很多時候職場人覺得“工作不能勝任”,並不是“能力不能勝任”,而是“領導沒有賦予你足夠大的權力”。


最難的則是“附加人員談判”,也就是“head count”談判,即讓你招聘幾名下屬,來輔助你的工作!


我建議你一定要從最難的地方下手。因為談判最後總是折中的,你要求的是“高”,最後得到的是“中”;你一上來就要求的是“低”,最後肯定什麼也得不到。


2、主體資源談判

你自己負責一個部門三年了,工作量漲了不少,可你的薪資漲了多少呢?成不成比例?這是最現實的問題!


領導給你“疊加砝碼”,你就要求領導給你“疊加薪資”,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邏輯!職場裡,對於自己應該獲得資源,如果你不主動提出,領導一般都會選擇性“遺忘”。


我建議你先從“工作的思維”中跳出來,不要思考自己“是否勝任工作”,因為你肯定是勝任工作的;也不要思考“無法推辭”,因為你也不清楚哪些是可以推辭,哪些是不可以推辭的。你要做的,就是向領導主動提起“疊加薪酬”。


小結:

坦率講,不論是附加資源談判還是主體資源談判,在職場裡,都是比較敏感的話題,但既然領導對你採取了“疊加砝碼”的管理方法,你再使用資源談判法,就順理成章了,你完全不必有任何心理負擔!


最後的總結

根據你的描述,我的觀點傾向於認為:現在這種情況的出現,是你的領導正在對你“疊加砝碼”的管理,而不是你“能力不足”或者“無法勝任”工作。


即使你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了工作,後續還會有無數繁重工作壓過來,因為領導根本沒有給你“明確的職責”和“明確的考核”,從理論上來講,給你什麼工作都是“順理成章”的。


我給你的建議:首先,用行動進行“明示限值”,告訴領導,我真的已經到了“極限”,不能承受更多更重的工作量了;其次,你可以考慮啟動和領導的資源談判,通常第一次資源談判都是無法達成協議的,但卻會讓領導清晰的意識到你的需求,這對你以後開展工作會很有優勢!


總之,先放下手頭的工作,跳出來看問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才有可能是最真實的職場世界!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
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2家管理諮詢公司的創始合夥人,為你深度剖析職場問題,全部原創,助你職場再出發!


職場再出發


這是個前後矛盾的問題,三年來一直一個人承擔著一個部門的工作,證明你至少有著承受這份工作的能力;感覺無法勝任,但無法推辭,很明顯就是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又不想放棄。我個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題主應該趕緊對自己以往三年的付出做一個整體覆盤。


我們單位曾經就有過類似題主這樣的員工,他的工作能力極其優秀,但是身邊沒有可對比的人選,使得他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極大的懷疑,因為那段時間單位並沒有什麼晉升空間,所以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做得並不好。在他向單位提出辭職的時候,領導們都表示十分的震驚,連續的去為他做思想工作,最後才發現他是對自己沒信心,於是採用了覆盤的方式,將他的自信心都給找了回來。


畢竟有句話叫做口說無憑,唯有真實存在的東西,才是對以往所做的一切最好的證明,

通過整體覆盤,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以往三年的工作當中,你做出了多少成績,收穫了多少回報,犯下了多少錯誤,得到了多少教訓。


其實題主已經在問題中說出了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你在這三年間,獨自一人擔起了一個部門的工作,這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的。有可能你沒有取得你想要的成績,但你要想想你憑藉一己之力,讓一個部門存活了整整三年,其實這就已經是你取得的重大成績,完全沒有必要對自己失去信心。


再者,一名職人如果不願意呆在一個職位上,有一百萬種方法可以逃離,而題主你並沒有對此而採取行動,則證明你自身是希望留下來的。只要堅持下去有前途,那麼完全沒有必要考慮自己能不能勝任的問題,因為你早已經做到的,你在當下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作戰能力,讓接下來的工作變得更好。


以上回答供參考!


羨秋


你這個情況就是說你的部門就你一個人,你既是部門領導,又是部門員工,部門的一切工作都由你一個人做,而且堅持了三年,現在你感覺無法勝任工作,應該是感覺工作太多力不從心吧,害得你整天忙的不可開交。

其實你這種情況能夠反映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比如從你的工作情況來看,我大概可以分析出你的公司是一個小公司,規模不大,所以你一個人可以承擔一個部門的工作,但問題在於,你即便承擔部門所有的工作,你可能不是真正的部門領導;其次,你遇到的這種情況還反映了你的公司組織架構不健全,需要調整和改進

所以有鑑於此,我給你提供兩種比較可行的應對方法:

調整部門組織架構,增設新崗位,從而分擔你的工作

在我看來,你可以向領導或老闆建議對你所在的部門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具體就是增設你部門的崗位。

  • 如果你的資格能夠勝任部門負責人工作,那麼你可以建議給你招一個助手分擔你的一些基礎工作調整部門組織架構的具體做法就是在你部門下設一個助理崗位就夠了

  •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管理能力還不夠強,可能無法勝任部門管理責任,那你可以建議領導或老闆新招一個部門負責人來主持工作,你協助新領導共同開展部門工作,這樣你也能夠減輕工作壓力、減少工作量。此時,調整部門組織架構的具體做法就是增設部門經理崗位,把你的崗位明確調整為經理助理崗位,這樣一來,部門也可以分工明確,你也可以減少工作量和工作壓力

總之,你要做的就是建議並說服領導或老闆對你的部門增設崗位,新招一名員工,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共同承擔部門工作,這樣你就沒那麼累了,怎麼著也可以完全勝任工作量,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辦法,也是很實際的解決辦法。

綜上,你三年前可以一個人承擔部門工作,但三年後沒精力一個人承擔部門工作,這說明你們公司有所發展和壯大,你部門的工作量增大了很多,所以你的部門應該要調整部門組織架構了,也就是要增設新的部門崗位。

離職,然後去別的企業應聘管理崗位工作

這個做法的前提就是上面我說的你找老闆建議調整部門組織架構被拒絕之後,你實在不想一個人苦苦支撐工作了,你已經做了一切的努力但還是不能改變現實,那麼你可以選擇離職,然後重新找工作。

當你決定這麼做的時候,那麼我建議你一定要找管理工作,不要再找基層員工的崗位工作。因為你已經一個人負責一個部門的工作三年了,你其實完全有能力做部門的管理者,所以這種情況下,你必須要讓自己做更高階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職級,以便有更大的作為,同時也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

總之,當你一個人無法承擔一個部門的全部工作了,你就要想辦法增加人手分擔你的工作,也就是調整組織架構、增設部門崗位來解決你面臨的問題。如果這條路行不通的時候,那麼你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離開,找更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平臺和工作,如此而已,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和交代。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Sir聊HR


您辛苦了!在看似不合理的人手安排中,從公司的角度有其合理之處,需要從個人角度則需要根據兩大因素分析。

一個人承擔著一個部門的工作,從人力安排上,實在是十分不合理,沒有哪個公司會這樣安排,這簡直是壓榨員工的勞動力。不過,題主居然還幹了三年,而且公司也沒再增派人手,也就是說,這個部門的工作確實是有可能有一個人來承擔完成的。

這種情況,如果是在小公司,而且又不是特別重要的部門,確實是有可能發生的。不過就是對在部門工作的人來說,比較辛苦勞累。

因此,如果是從公司成本控制的角度來看,這種人力的安排就顯得比較合理了。

只不過,既然我們是負責這一部門的工作,就要從個人的角度來考慮,是否合理。

  1. 工作薪酬如何,三年來是否漲過薪酬,是否能滿足我們生活需要
  2. 職位是否有發展的空間,還是隻能一直待在同一崗位

一、付出和薪酬同等,薪酬能夠遞增,則崗位相對合理

我們已經幹了三年,那麼在這個崗位上,我們的薪酬情況是如何,有沒有績效獎金、年終獎,薪酬和福利在同等崗位上對比起來是否有優勢(畢竟我們自己就撐起了一個部門)等。

通過這些問題,判定我們的付出是否有獲得相對應的薪酬和獎金福利,如果我們的薪酬比同等崗位要高一些,至少說明崗位的薪酬設定還是比較合理的。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糾結的就是,薪酬是否有發展的空間,如果沒有,那麼就要為長遠發展考慮了。

二、職位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部門也會擴大發展,從發展的角度來說則相對合理

我們選擇一個崗位,肯定也是希望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而現在我們一個人就撐起整個部門,那就很尷尬了,因為說明我們就相當於是部門主管了。所以,我們要從角度分析,在這一崗位上的發展:

  1. 是否有跳出部門,往上發展的可能。這點可以從公司的職位發展架構去看,部門主管往上發展是什麼,要求是什麼,我們有沒有可能往上發展。當然,小公司可能沒有這麼完善的架構制度,所以我們大可主動和領導聊聊自己的職業發展,看看領導的建議和說法,如果有發展,則可以考慮。
  2. 部門是否有擴大發展的可能。另外一個角度,如果部門有可能擴大發展,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發展。這點就要看看公司的發展規劃,對這一部門的規劃了,亦是可以主動請教領導,從而確定是否有發展的可能性。

從這兩個角度,如果薪酬福利不錯,又有遞增的空間,且崗位有發展的可能性,我認為就算一個人撐起一個部門,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感覺無法勝任,或是提升自己,或是建議公司擴大人手

在部門已經負責了三年的工作,也就是說,我們其實是有一定能力,能做好部門工作的。但在這種情況,我們仍感覺自己無法勝任,更多的原因應該是來自於外部,我們幹得一直比較吃力,同時公司也在發展,工作越來越多,所以才會有無法勝任的擔憂。

針對這種情況,其實我們主要就兩條路走:

  1. 學習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掌握更多工作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讓自己對部門的工作更得心應手,不再感到吃力。
  2. 主動向領導說明部門工作情況,提出自己對部門工作已經有些吃力,為了更好地推動部門發展,從而跟上公司發展的步伐,並建議公司為部門增派1名人手,哪怕是實習生也可以。

其實呢,最好還是能夠建議公司增派人手,因為我們不說,公司永遠覺得我們一個人就能搞定部門所有工作。其次,部門遲早也要發展,增派人手是必然的決定。

我是學習委猿,10年職場高管經歷,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們一起職場進化。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委猿是個鼓勵!

學習委猿


我想知道,您是怎麼渡過這三年的?

三年都過來了,應該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也有了很多思考,不妨找一個好地方,坐下來,靜靜地思考一下,仔細評估一下現在的狀況,再設想一下未來,問問自己到底想怎麼樣渡過餘生,然後,行動!

大多數人不是沒有夢想,往往是欠缺行動力或者羈絆太多,自己又缺乏魄力,所以,很多年過去,他/她,依然如故!

真的,很可怕!

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想去的地方,始終未曾謀面。


枯枝嫩芽


我認為,你沒能力,是謙虛之說,你主要是心累了,才說這句話的。你在人手不夠的公司工作,對老闆有感有情,為了幫助老闆,工資不理想也幫助幹著。但你有家庭,要吃要奔小康,夢想始終在心裡揣著,一年希望一年好,你對老闆說:再苦再累我都會幹。你是個硬漢,老闆聽了喜笑眉開。但三年了,老闆給你工作和生活未帶來更好的希望,而你已經給老闆付出了很多,如果勤奮努力著,能看到希望你也能,再一年辛苦努力又何彷?因為你是個有血有義的男子漢!但前路迷茫,付出了很多,該如何向前走?

人在奮鬥過後仍然迷茫,這種累是特別累的。你是個有夢想有能力有情義的人,老闆勝任你,仍然要幹下去。你跟老闆是有感情的,從敘述背後,老闆跟你已融為一體,你要跟老闆好好切磋切磋,為什麼工作開展不起來原因~繼續幹吧!


做人要做真


三年了,一直一個人承擔一個部門的工作,不得不說,題主是個很能扛的人。

這三年來想得都是無法推辭,而不是去要求漲工資或者辭職,只能說,題主又是一個忠實的愛崗敬業的人。

只是,能扛抗壓和愛崗敬業並不能彌補無法勝任和一個人苦撐一個部門的艱難。

這是一個怎樣絕望而又無法自拔的痛苦呢?作為過來人深刻的體驗過。我想問幾個問題:

1. 你的苦,是否你的領導同事們都知道?還是你表現的很完美,表面上讓人覺得你很能幹,但背地裡哭鼻子?

2. 你的能力是都被放大,領導清楚麼?有沒有就部門招人跟領導提過?

3. 如果以上這兩點全中的話,為什麼不早點提?職場上的自保是一種學問,而為自己爭取利益更是學問。

4. 是否加了工資,找了助手就能勝任了?

那不是個人勝任不勝任的問題,主要還是工資待遇不匹配和工作量過大的問題。

所以,這幾點都考慮好,給自己一個答案,再勇敢的邁出去領導辦公室要工資要人的第一步。

只有這樣主動提要求才能讓領導知道你想的,而不是覺得別人都能懂你,都應該考慮你忙不過來。但你的表現是已經堅持了三年,人家以為你很能幹,人狠話不多,工資不高幹得挺好,你不說誰知道你幹不過來呢?

曾經,耿哥也有過這樣的日子,一個人帶一個項目組,別的項目組至少5-6人的配置,而那會又是一個用人荒,我多次表示了無法支撐一個項目組運轉,但換到別的項目組客戶又不認,只希望我能帶隊。沒有兵的項目經理工資再高也沒什麼用,畢竟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

最後跟領導要了一個特權,公司所有項目組的人,除了主力,其他的認我挑。人是挑完了,工資也漲了,怎麼把這些抽調人員擰成一股繩又成了新的問題。

我的情況跟你還有點區別,以我個人的經驗,你需要做這樣幾點:

1. 儘管你可能是個正能量的人,但該表現負能量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表現。在不是很方便跟領導溝通的情況下,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一些狀態,訴一下苦,不知道自己一個人能堅持多久類似的話。

2.找機會,跟領導深聊幾次,表達一下自己的需求與苦惱,希望領導能給出建議,招人漲工資,以示對自己過去工作的肯定。

3. 換個地方工作吧,這樣的抗壓能力換個地方都能當副總了,何苦自己為難自己?

我的建議完了,希望對您有用。我是職場耿哥,一個20年工齡的中年大叔👨🏻‍🦱,分享職場乾貨,助你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加油,每一個為夢想打拼的人!

2.


職場耿哥


這種情況於公於私都不好!於公,人員少,工作多,頭緒多,很容易忙中出錯,出了很多力,有可能還出錯,最簡單的概括跳水多勢必打碎罐子多。於私,透支了自己的身體,影響了自己的健康,也減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所以應給領導開誠佈公的說明實際情況,這也是為工作負責,別自己硬抗。


精神大盾


一個人承擔著一個部門的工作,自己感覺無法勝任,但是仍然做了三年。那麼要了解你這三年做的工作成績如何?如果說沒有成績,公司也不可能讓你一直做,早就把你換掉了。因此,你自己感覺無法勝任的情況下,仍然做了三年,就說明其實已經能夠把這個工作做好。

但是既然你自己有無法勝任的感覺,也就是說這個崗位要求或者難度實際上超出你的個人能力上限,或者你自己內心其實對這項工作比較抗拒。

至於你無法推辭,因為不瞭解更多詳細的信息,無法判斷。公司交給自己一項工作,如果自己無法勝任,直接推辭又怕公司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遭到開除,不知道是否是這層顧慮。

根據你的情況,給出一些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一、部門加人。

一個人承擔一個部門的工作,並且堅持了三年。是因為你工作能力突出,公司覺得你一個人就足夠,還是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只安排你一人?

無論出於哪個層面的考慮,尤其是你自己感覺無法勝任這個工作的前提下,更需要在部門裡加一個人,分擔一些工作量。

因為你雖然覺得無法勝任,但是做了三年,說明還是有做出一些成績的。你如果說有這種無法勝任的感覺,有可能是因為整個部門只有你一個人,感覺忙不過來。

所以,跟公司提加人的要求,看是否得到同意。

二、評估自己在部門的工作。

職場中,有些時候我們其實已經做得很好,只是自己不自信,所以一直覺得無法勝任當前工作。如果有這樣的情況,你就要讓周圍的同事情乃至老闆來評估你在這個部門的工作表現。是否達到預期,又或者是真的一塌糊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通過別人的分析觀察,你能對自己的工作有個更好的瞭解。

三、客觀分析自己對當前工作的接受度。

如果說別人認為你做得挺好,但你自己仍然覺得無法勝任,那麼有可能是你自己對這份工作產生了抗拒心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還在原來崗位上一定是無法做好工作,心理上也將承受極大煎熬。因此,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要跟公司協商能否轉崗。


關注@筆記先生 分享更多職場觀點!


筆記先生


這算什麼 九年了 足足 九年了 我也是一個人一部門 竟然習慣了 也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