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農村孤寡老人!飲食非常不衛生!反而長壽無病痛?

幸福來自心態


不衛生並不等於吃到或接觸到有害細菌病毒,農村環境動植物不復雜,不易產生有害細菌病毒,病毒是多種複雜的蛋白結構,農村環境連蛋白質都不多,複雜不起來,人類長期固定一處環境也適應與該處的細菌病毒相處,不怕細菌病毒最怕不適應。人體缺乏免疫。


霜葉9975


我也發現這個問題了!我姨就是特別典型的例子,我姨比我媽大三歲,老人家一直生活在農村,老人非常勤勞,八十三歲了還特別能幹,養豬養雞養鴨養鵝,種園子裡的菜,出去撿秋,整天都不閒著,可能因為養的東西太多,家裡的衛生也不是特別好,我姨屬於那種黑黑瘦瘦的體格,但是我姨的身體卻比我媽好很多!我感覺比我都好,八十多歲的人夾著五十多斤的糧食走的飛快!我姨從來不講究吃,有的時候一天就吃一頓飯,飯菜看著簡單的無法下嚥,還有就是我姨特別喜歡喝白糖水,一年得喝掉好幾十斤白糖,老人還特別愛吃雪糕,喜歡喝冰水,冬天的時候直接喝井裡的水,特別涼!按理說這些都不是好的飲食習慣,但是我姨特別健康!吃了那麼多糖也沒有糖尿病什麼的,老人家腿腳特別利索,她家孩子都反對她養那麼多東西,但是管不住,其實我姨夫是退休的鄉村教師,每個月有四千多退休金,他們並不缺錢,但是兩個老人都生活簡樸,勤勞能幹。我姨夫八十四歲了,除了眼睛不太好,別的啥毛病都沒有,那麼大歲數了,還騎著自行車到處跑然後。

我媽從十七歲考上大學就離開農村了,我爸爸是大學教師,家裡條件不是多好,但是衛生習慣都特別好,雖然我媽身體也不錯,但是和我姨比起來還是差很多,我媽屬於白白胖胖的老人,現在我媽什麼活都不用自己幹,整天就是看電視、玩平板、逗小狗、養花、養魚,就連遛狗都不用我媽,但是我媽的身體卻沒有我姨的身體好,經常感冒不說,還總是頭暈,所以我姨經常想把我媽接到她家去住,但是不僅我們不放心,就是我媽自己也不習慣,不是嫌棄我姨家髒,主要是真的不習慣那樣的生活環境了,最主要的是衛生間就不習慣,夏天還好說,冬天去室外衛生間真的是不適合老年人了。

我覺得農村老人身體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勤勞,老人一直都在運動,飯菜清淡,吃的東西都是綠色食品,這樣的環境哪怕衛生不太好也對身體無害。


天河水29209501


農村老人有句格言,不乾不淨,不生雜病。我媽就屬於那種不乾不淨的人,什麼東西都不講究,什麼菜都吃,有時把飯放在太陽下曬酸了再吃,什麼活都幹,從不閒著,一般情況下晚上,一年四季早睡早起,晚上5點就趟床上,早起四點就起床幹這幹那,但每天早晨起床啃吃一塊生薑,到九十歲那年還自己做飯,什麼都能自理,到了九十歲生日後的二個月還好好的,第三個日就有病了,找醫生看病,也沒查出什麼病,血壓還比年輕人正常,不到兩個月無痕壽終,駕鶴仙去。我體會很可能就是不乾不淨,日常勞作,規律休息,和日吃生薑有關,低抗力,免疫力增強造成了長壽和健康。


東方張老師



李志宇老驥識途


這就是迴歸自然的原理。

我生養小孩的那個年是八十年代,當時的經濟條件很差的,雖然是農民,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現象也曾經有過。生了三個小孩,可以說小孩在米湯中長大,那個時侯的農民買點肉吃也不是經常的事,一月半載或三月兩月買兩三斤肉己經很不錯了,三個孩孑最好的待遇也就是兩元伍角錢的麥乳精,煉乳,其次就是三頓飯,可以說是粗茶淡飯。可是三個孩子的身體特別好。說個茁壯成長全不為過。現在呢?生活確實太好了,大魚大肉,反而人們的各種病痛又特別多,反而讓人覺得難處多了。想想過去,看看現在,本人的結論是,欲少貪小求平凡,

生活追求圖清淡,莫望天上大餡餅,人道原本歸自然。所以,農村中部分高齡老人主要體現在無貪少欲,迴歸自然,純潔陽光盡情曬,一日三餐米和菜,種天種地大田野,語無深處樂開懷。





用戶董永華


說起這個事,我院子裡就有一例。有一老夫妻,生活很是甘苦,也特別不講衛生,也時常生病,大家都以為他倆會短壽,曾笑話他倆的人卻相繼離世,他倆卻活到九十多歲才離世。

特別要講的是那女的,也是我的二奶奶。這個二奶奶在我記憶裡特別深刻。不因為別的,因為她死了很多次,也嚇壞了很多人。還有,她穿的褲子總是扭的,一直是院裡的笑柄。特別是,她做的飯菜是相當的不衛生。

據我爸媽說,在我哥出生後不久,大約是74年75年時,二奶奶因為一次感冒,卻很意外的死了。當時很多人在她家裡幫忙,甚至給她穿了壽衣,因為沒有棺材的原因,在堂房中擺了三天,還在第三天傍晚準備把她放進棺材的時候,可能是由於擠壓,從她口裡吐出了一物,她居然活過來了。當時嚇壞了大家。這是她第一次死。

後來她又接連死過幾次。

當我17歲時,96年,剛以學校回來,也是傍晚的時候。忽然院裡人說二奶奶死了,因為有了前幾次的事驚嚇了大家,所以大家決定多去些人去壯膽。我也去了。

當時大家測了下她的呼吸,並聽了聽她的心跳,也測了一下體溫,確定她已死亡,然後幫她穿了壽衣,並擺在了堂房中。突然,停電了。大家驚慌地朝外跑了。

後來,二爺爺找來了火把,大家才聚在階沿上烤火聊天。

大約十五分鐘左右,一直膽大話多的堂哥正聊的起勁卻突然不講話了,眼晴發直,全身發抖。我們發現了不對勁,正準備問他時,他用手指著堂房裡。

微光的堂房裡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戴著壽帽穿著壽衣的人慢吞吞地朝我們走來。當時我們嚇得忘記了逃跑。

後來二爺爺走過去,確定二奶奶依然活著,並幫二奶奶取下壽帽脫了壽衣後,我們才回過神來。

後來我外出做買賣,聽說二奶奶又死過好幾回。直到2008年,趕上大雪凍,她才直的死去,壽年91歲。二爺爺2010年也跟著逝世,壽年94歲。

他倆的飲食:他倆特別喜歡吃紅薯。我們煮紅薯吃那是一定要把紅薯洗乾淨的。但他們不是,只把紅薯過下水,他們吃的時候紅薯上面還有泥巴。他倆說這是他倆長壽的秘決!

他們一般是不進醫院的,在家躺幾天就行了。除非高燒的特別嚴重,家人強制性才去醫院吊瓶水,只要有點好轉就回家了。他倆說他倆反正年紀大了,不用冤枉錢,死了就算了。

他倆一直是大家討論長壽的謎!


時聞快車


我講一件真實的故事,我哥嫂倆人年令都83歲了,一生都生活在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已種糧、種菜、養雞、養羊,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他倆身體非常健康,子女成家後都各自生活,現家中就他倆相依過日子。雖說年令大了,但仍然勞作不息,還下地幹活,我哥趕集、走親戚還能騎電動自行車,家裡人怕車速快出事,給換成了人力自行車。我嫂每日三歺定時操作,還管屋內外衛生、洗衣服等活。我比他們小6歲,今年77歲了,從20歲參加工作就一直生話在城市,可我比哥嫂身體差遠了,全身都是毛病,每天吃六七種藥保命,我認為這與生活環境和飲食品類、習慣有很大關係。


終南釣叟


我是74歲農村人,有資格回答。農民身體健壯,是從小孩時就練出來的,小時一群人在外偷吃(饑荒年代)瓜果之類是不乾不淨的,有點病是不治的,十四五歲就成生產隊勞動力,青壯年治山治水起早摸黑,吃的包菜或大蒜煮羅卜,一個月也吃不上一次肉,油也吃的少,一年人不到兩斤,一直到改革開放才好轉,那時就四五十歲了,好身體就是那麼煉就的。當城裡人享受60歲退休金的時侯,也就是我奮鬥的大好時代,我60歲進城一直幹到70歲(孩子們不讓幹)才歇下來。現在村裡比我大10多歲的很多,都是吃過苦的,身體都很捧,而且都能吃能幹活,都挺時毛的,不是題主說的很髒,住的全是小三層樓,比城裡不差,。我本人一生沒病過,沒體檢過,沒參加合作醫療,能吃能幹活。老了健康才幸福,子女也高興。


球探38z


這個提法欠妥,為什麼不講衛生還會長壽,這你只看了表象。不講衛生,顯然不能長壽,但講了衛生,不一定長壽。我的外婆就很講衛生,因為摔跤原因無疾而終,享年93歲。我的母親隨我外婆影響,也特別愛乾淨,八十多歲還掃樓道,擦樓道扶手,同樣90高壽,也因摔跤原因去逝。農村人因生活間陋,並不代表不講衛生吧?所以本人認為,講衛生一定會長壽,當然與兩位老人心態,知足常樂有很大關係,從來沒有與家人、鄰居紅過臉,我的外婆一生都是在農村中度過的,我才有親身體會這麼講,所以不論在任何環境中都要講衛生,衛生也不只是擦香抹粉。


倚天劍2213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從農村岀生的,只見過農村的生活習慣。農村可跟城市不同,因為條件限制。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居住在農村的孤寡老人,飲食方面非常不衛生,反而健康長壽無病痛?

我們農村老家隔壁就住著一位孤寡老人,無兒無女,老伴十幾年前就去逝了。現在也有8O多歲了,是個老奶奶。有一天我去她家看望她,她正在做午飯,做飯還是用以前老式的高壓鍋,而且還是燒柴火的那種。老人不會用電,還是燒柴火。因為燒柴火,整個鍋身鍋蓋都是黑的,也不知道有多久沒洗了。吃飯的碗筷也隨便放那裡,也沒洗。也許就是自己一個人,到吃飯的時候就去衝一下。碗裡還剩飯殘留。到做菜時,鍋也不洗,就放一點水,等水開了就把菜放進去。因為是農村,也只有一個青菜,大白菜那種。大白菜可能是託人到鎮上買的。他年紀大了也不可能自己種。煮菜時還不蓋上蓋,已經有些柴火灰掉進去了,看到白菜上有黑點點。我說有菜裡有黑點不能吃了,他說那是柴火灰沒事的,沒有毒。吃飯前,手也不洗。當時我就蒙了,心裡有點擔心,老人長時間這樣飲食,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但對眼前的這位老人,也不像有什麼病痛的樣子。當時我還特意問一句:“奶奶你現在感覺身上有哪裡不舒服嗎?以前去看病過嗎?”。她說沒有哪裡不舒服,去看病那是前幾年前的事了。有時天氣好還會到外面走走。她自己燒的柴火都是自己撿回來的。

有些朋友就那悶了,為什麼農村的孤寡老人長期不注意飲食衛生,身體健康還沒病痛?我認為有幾個原因,第一,農村空氣好,沒有圬染。第二,長時間如此,身體自身免疫力增強了。為什麼有些乞丐天天吃拉圾桶裡的東西也不見生病,也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