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油畫筆觸具有審美意義上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沁嶼


筆觸可以形成結構。

這種結構,從畫面整體看,可以是點線面的筆觸節奏區分;從單個物體的塑造,可以藉助筆觸對物體進行塑造(比如說,豎著的東西橫著用筆,比如畫樹,橫著用筆可能更結實,具體要看對象進行分析);從空間而言,筆觸可以產生動與靜的差別。

不同形狀的筆,作用是不同的。扇形筆畫大面和掃過度比較勻,方形筆畫快面,圓頭筆可以用來戳點點。很多時候,還是畫畫用材料自己順手了,有了自己的經驗,會得心應手。


清美熠麗


油畫筆觸的重要性,是從19世紀中後期後才得到油畫家重視的,因為筆觸可以表達畫家奔放、粗獷的個性,渲染熱烈、激動的主觀情緒,能讓畫面生髮出一種流動性的節奏感,產生相當強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從這個時期之後,如何使用筆觸深受畫家推崇。

魯本斯《芙爾曼與孩子們》

實際上,早在文藝復興末期,德國籍巴洛克風格繪畫大師魯本斯(1577年——1640年)就曾經探索過筆觸的審美意義。他主要的探索方法是把筆觸從細膩轉向粗糙,多采用掃、擦、砌、刮等技法,把筆觸痕跡比較鮮明的露在色塊上,而古典畫法常採用塗、揉、挫等技法,以把筆觸掩藏在畫面色塊和造型中為目的。

雷諾阿《側臥的姑娘》

因此,觀看魯本斯的油畫作品,就能感受到筆觸的運動痕跡,能透過筆觸領略到他畫畫時歡快和激動的情緒。

魯本斯之後,洛可可藝術風格和浪漫主義風格,都參照魯本斯的探索方法對筆觸進行改進過,但總體成就不如魯本斯那麼突出。

雷諾阿《手拿雛菊的年輕女孩》

直到19世紀中期後,印象派開始成為油畫領域的主流畫法後,筆觸的魅力才真正釋放出來。此時,出現了兩位對筆觸貢獻非常大的油畫大師,分別是雷諾阿(1841年——1919年)和梵高(1853年——1890年)。

雷諾阿直接把筆觸糅合進波浪形的光影明暗關係和稍顯變形的造型中,塑造出了一種如同中國畫大寫意那樣的畫面效果,既有動與靜的對比,又有飽滿的色彩對比,非常吸引眼球。

梵高《岩石》

梵高對筆觸的改造更為徹底,他常常採取不打底稿的直接著色法來畫油畫,完全憑個人瞬間的感覺來指揮著筆,以螺旋形的筆觸和線條來造型,喜歡在畫面中堆砌具有暖色調意味的大塊面色塊,同時,進一步忽略造型感受,直接勾勒出輪廓完成對畫面的塑造,總體感覺是一種直抒胸臆式的揮灑,極大推進了油畫向現代性的轉變。

梵高自畫像

由此可以看出,要體現油畫筆觸的審美趣味,必須捨棄對造型的渲染,讓感性思維壓倒理性思維,因為把過多精力和技巧投入到造型上,勢必要助長理性思維,在理性思維下,畫家都是以客觀審美角度來進行創作,這樣的創作符合大眾心中的形象,有許多審美共性。而在感性思維下,畫家對個性的追求更為強烈,畫畫能放開,不受拘束,以塑造個人心中形象為主,所以,能讓個人情緒調動筆觸自由揮灑起來,展現出一種情緒化的韻律感。


鴻鵠迎罡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節奏韻律,個人拙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大海的波濤,星空的運轉,山巒的起伏,河川的蜿蜒,梯田的層層疊加,街道上人流的川流不息,人們走路的步伐,人們感情的悲歡起伏,都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節奏韻律

由於藝術創作,比如繪畫創作,其創作素材,靈感來源於生活,那麼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節奏韻律,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畫家們在創作中,表現畫面節奏韻律的素材,靈感

如許多畫家,喜歡以房舍的重疊,白牆黑瓦的江南小景為素材,經過藝術化處理,組織,形成畫面的節奏韻律感

個人粗淺的理解,一條直線,不會形成節奏韻律感,而一條波狀線,其高低起伏的波動,形成了節奏韻律感

油畫創作,其油畫中的筆觸,是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因為創作需要,在畫面上營造的主觀痕跡,油畫中的筆觸,不僅僅是畫家創作風格的體現,同樣是畫家藝術修養,藝術才華,個性特徵的體現

那麼,如何通過油畫中的筆觸,表現節奏韻律美感?


油畫創作中,筆觸的繪畫表現手法,豐富多彩

如梵高畫中激盪,洶湧,旋轉的主觀化的筆觸

如倫勃朗油畫頭像中,那浮雕般厚重,蒼勁的筆觸

如德庫寧畫中粗獷,猙獰的筆觸

如雷諾阿畫筆下,那隨著陽光般色彩活躍跳躍的筆觸

不同表現形式的筆觸,會給觀賞畫作的人,不同的節奏韻律感

如朱光潛曾談到:“音樂的節奏,是長短,急緩的關係,高低起伏的節奏韻律,時時變化,聽者的內心起伏,也會隨著音樂節奏的高低起伏而變化。

如同聽一首高亢悲壯的曲調,聽者內心也會產生高亢悲壯的活動,聽一首平和舒緩的曲調,內心會產生平緩的活動。”

那麼,油畫創作中,如何通過筆觸的不同表現形式,表達不同的節奏韻律?

1創作前,畫家的一幅創作就已經達到了胸有成竹,瞭然一心的境界,創作前,畫家必然要思考清楚,創作這幅畫,其創作的主題,想要表達的意圖,想要給觀眾傳遞什麼樣的視覺效果,什麼樣的感受。

如蒙克的油畫創作意圖,是表達壓抑,沉悶,陰暗,對死亡恐懼的內心世界,其作品《吶喊》,其激盪,旋轉的筆觸,特別是畫家對畫面中的雲彩,變形為波浪的流水筆觸,形成畫面動盪不安的節奏韻律,成功激起了觀眾動盪,起伏,不安的內心活動

而畫家雷諾阿的繪畫藝術,創作意圖是給觀眾呈現一幅幅陽光明媚,溫暖唯美的樂觀的理想家園

所以雷諾阿畫筆下的筆觸,隨著畫面陽光般的色彩,歡快跳躍地在展現青春的活力,生命的激情。

2都說,繪畫創作,需做到內容主題,形式語言統一和諧

對於油畫中筆觸的藝術表現力,也要貼合畫面主題的表達

如畫家雷諾阿的繪畫藝術,呈現一個畫家樂觀的情懷,為世界創造歡樂的情懷,所以雷諾阿畫中的筆觸,同樣是歡快,跳躍的,無時無刻呈現生命的律動

而油畫中的筆觸,不僅僅存在於寫實油畫藝術中,還存在印象派,抽象派,表現主義油畫中。

對於寫實油畫,個人粗淺的見解,是先有構圖,再有畫面的大色調,整體大關係,然後筆觸,是深入刻畫時營造的藝術視覺效果,然後再調整收尾

所以,如果一幅畫,失去整體的構圖,章法,那麼你的筆觸,表達得再成功精彩都是徒勞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要是油畫筆觸具有審美意義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就要藉助和聯想音樂節奏的高低起伏所表現出藝術的韻律感,給人們的視覺帶來猶如音樂美妙的旋律,而感染人們審美情趣的藝術享受。

一、油畫筆觸具有音樂節奏感的韻律感所表現出油畫藝術的審美形象。油畫藝術雖然不能象音樂直接表現韻律感,但它能借助音樂和舞蹈間接地表現油畫藝術的韻律感的美。為人們提供了在欣賞繪畫中,以刺激人們的視覺而直覺地感受出油畫作品的人物形象、自然景觀造型美,而獲得的油畫藝術的韻律感的審美。

二、用油畫筆觸表現人體藝術,是展示女性柔美多姿,美麗動人的情態的韻律美感。女性人體藝術的節奏感和韻律感猶如清風飄逸、幽林曲澗、珠玉之輝的意境之美。人體藝術中的女性如同自然界絢麗多彩的鮮花,是百花爭豔的奇葩,是柔情似水、夢幻念想的世外桃源。

三、女性人體藝術如同音樂節奏感的韻律美,是藝術家的思想情感所反映出女性神韻的審美境界,是欣賞者體驗出女性嫵媚神韻的仙境。油畫藝術是體現出人體藝術境界的韻律感的靜與動、高與低、快與慢節奏感的和諧美。


黃智637


將“光影明暗對比、空間透視效果”發揮到極致的“照相式寫實主義”油畫,或是放棄傳統寫實透視法的抽象派,這些流派的油畫作品都是有筆觸痕跡的,只是或輕或重,或細膩或粗糙而已,問題來了:如何使油畫筆觸具有審美意義上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使油畫筆觸具有審美意義上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所謂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在音樂藝術中會比較形象真實,當然了,藝術是相通的,在一幅油畫藝術作品中也會體現出節奏感和韻律感,要使油畫筆觸具有審美意義上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首先要熟悉瞭解各種色彩的特性和視覺感受,這話很容易,油畫畫面的筆觸是由色彩形成的,連貫性的筆觸才會有節奏感,

而油畫作品的主體和背景中的色彩,是相互協調統一的關係,自然而然筆觸也是一樣,如果油畫色彩搭配協調不好,筆觸也沒意義了,色彩是一切情感情緒的表達,筆觸同樣也是如此,筆觸可以引導觀賞者去感受體驗畫作人物的情感情緒,

其次用光影來修飾表現色彩輪廓,使得形態柔和,與主體周遭景物巧妙融合,製造出如浮雕般的效果,或者說讓畫面筆觸呈現波浪形狀,從視覺效果上就可以讓人感受到節奏感和旋律感,即便是印象派油畫有粗糙的筆觸,如果這些筆觸沒有光影的修飾,也就顯得很乾涸,給人斷斷續續,不連貫的感覺,

要注意的是,開篇已經提到了,照相式寫實主義油畫也是有筆觸的,極度細膩而已,但是筆觸依然具有審美意義上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它是用強烈的光影明暗對比,來呈現出來,強烈的色彩對比效果,有助於深化畫面意境,有意境感的油畫,自然就有節奏感和韻律感。


詩夜城主


油畫連環畫和歷史題材的畫能做到。故事連續和大場景能做到。倫勃朗油畫情節的戲劇風格做到了:《夜巡》、《杜普教授的解剖課》、《布商公會的理事》;另外列賓故事畫、梵高的冥界畫做到了。


智慧書法


用線條和色彩展現節奏與韻律,說白了就是進行時空轉換,用空間表達時間。節奏與韻律是時間的長度與頻率,轉換為空間,則是長短寬窄及其更替重複。也可叫做聽覺轉換為視覺,把握好視覺的改變尺度與頻率,節奏和韻律效果就出來了。

上面的回答寫在上頭條的第一天,以為把問題回答好就行了,完全不懂頭條還要求字數。這條回答不僅是可操作的藝術理論,也是本人獨立感悟。雖未被頭條選中,卻也有上萬人閱讀,萬幸。


通用漢語研推


首先要形成自己的個人繪畫語言,然後繪畫語言也是跟著自己成長過程及個人魅力,還有對藝術的理解融合詩歌,散文,音樂,戲曲等元素,筆觸,韻律都隨著元素滲透,可以加上情緒等,這樣畫面通過構成,色調,主客觀,繪畫語言結合,自然而然筆觸就充滿詩歌般唯美浪漫,像音樂般悅動




藝術大芬


大色塊堆積塑造視覺衝擊質感,看大家的經驗


卓哥視界


筆觸本身就是美的,和物像產生某種連接,隨感而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