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油画笔触具有审美意义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沁屿


笔触可以形成结构。

这种结构,从画面整体看,可以是点线面的笔触节奏区分;从单个物体的塑造,可以借助笔触对物体进行塑造(比如说,竖着的东西横着用笔,比如画树,横着用笔可能更结实,具体要看对象进行分析);从空间而言,笔触可以产生动与静的差别。

不同形状的笔,作用是不同的。扇形笔画大面和扫过度比较匀,方形笔画快面,圆头笔可以用来戳点点。很多时候,还是画画用材料自己顺手了,有了自己的经验,会得心应手。


清美熠丽


油画笔触的重要性,是从19世纪中后期后才得到油画家重视的,因为笔触可以表达画家奔放、粗犷的个性,渲染热烈、激动的主观情绪,能让画面生发出一种流动性的节奏感,产生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从这个时期之后,如何使用笔触深受画家推崇。

鲁本斯《芙尔曼与孩子们》

实际上,早在文艺复兴末期,德国籍巴洛克风格绘画大师鲁本斯(1577年——1640年)就曾经探索过笔触的审美意义。他主要的探索方法是把笔触从细腻转向粗糙,多采用扫、擦、砌、刮等技法,把笔触痕迹比较鲜明的露在色块上,而古典画法常采用涂、揉、挫等技法,以把笔触掩藏在画面色块和造型中为目的。

雷诺阿《侧卧的姑娘》

因此,观看鲁本斯的油画作品,就能感受到笔触的运动痕迹,能透过笔触领略到他画画时欢快和激动的情绪。

鲁本斯之后,洛可可艺术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都参照鲁本斯的探索方法对笔触进行改进过,但总体成就不如鲁本斯那么突出。

雷诺阿《手拿雏菊的年轻女孩》

直到19世纪中期后,印象派开始成为油画领域的主流画法后,笔触的魅力才真正释放出来。此时,出现了两位对笔触贡献非常大的油画大师,分别是雷诺阿(1841年——1919年)和梵高(1853年——1890年)。

雷诺阿直接把笔触糅合进波浪形的光影明暗关系和稍显变形的造型中,塑造出了一种如同中国画大写意那样的画面效果,既有动与静的对比,又有饱满的色彩对比,非常吸引眼球。

梵高《岩石》

梵高对笔触的改造更为彻底,他常常采取不打底稿的直接着色法来画油画,完全凭个人瞬间的感觉来指挥着笔,以螺旋形的笔触和线条来造型,喜欢在画面中堆砌具有暖色调意味的大块面色块,同时,进一步忽略造型感受,直接勾勒出轮廓完成对画面的塑造,总体感觉是一种直抒胸臆式的挥洒,极大推进了油画向现代性的转变。

梵高自画像

由此可以看出,要体现油画笔触的审美趣味,必须舍弃对造型的渲染,让感性思维压倒理性思维,因为把过多精力和技巧投入到造型上,势必要助长理性思维,在理性思维下,画家都是以客观审美角度来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符合大众心中的形象,有许多审美共性。而在感性思维下,画家对个性的追求更为强烈,画画能放开,不受拘束,以塑造个人心中形象为主,所以,能让个人情绪调动笔触自由挥洒起来,展现出一种情绪化的韵律感。


鸿鹄迎罡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节奏韵律,个人拙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大海的波涛,星空的运转,山峦的起伏,河川的蜿蜒,梯田的层层叠加,街道上人流的川流不息,人们走路的步伐,人们感情的悲欢起伏,都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节奏韵律

由于艺术创作,比如绘画创作,其创作素材,灵感来源于生活,那么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节奏韵律,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画家们在创作中,表现画面节奏韵律的素材,灵感

如许多画家,喜欢以房舍的重叠,白墙黑瓦的江南小景为素材,经过艺术化处理,组织,形成画面的节奏韵律感

个人粗浅的理解,一条直线,不会形成节奏韵律感,而一条波状线,其高低起伏的波动,形成了节奏韵律感

油画创作,其油画中的笔触,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因为创作需要,在画面上营造的主观痕迹,油画中的笔触,不仅仅是画家创作风格的体现,同样是画家艺术修养,艺术才华,个性特征的体现

那么,如何通过油画中的笔触,表现节奏韵律美感?


油画创作中,笔触的绘画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如梵高画中激荡,汹涌,旋转的主观化的笔触

如伦勃朗油画头像中,那浮雕般厚重,苍劲的笔触

如德库宁画中粗犷,狰狞的笔触

如雷诺阿画笔下,那随着阳光般色彩活跃跳跃的笔触

不同表现形式的笔触,会给观赏画作的人,不同的节奏韵律感

如朱光潜曾谈到:“音乐的节奏,是长短,急缓的关系,高低起伏的节奏韵律,时时变化,听者的内心起伏,也会随着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而变化。

如同听一首高亢悲壮的曲调,听者内心也会产生高亢悲壮的活动,听一首平和舒缓的曲调,内心会产生平缓的活动。”

那么,油画创作中,如何通过笔触的不同表现形式,表达不同的节奏韵律?

1创作前,画家的一幅创作就已经达到了胸有成竹,了然一心的境界,创作前,画家必然要思考清楚,创作这幅画,其创作的主题,想要表达的意图,想要给观众传递什么样的视觉效果,什么样的感受。

如蒙克的油画创作意图,是表达压抑,沉闷,阴暗,对死亡恐惧的内心世界,其作品《呐喊》,其激荡,旋转的笔触,特别是画家对画面中的云彩,变形为波浪的流水笔触,形成画面动荡不安的节奏韵律,成功激起了观众动荡,起伏,不安的内心活动

而画家雷诺阿的绘画艺术,创作意图是给观众呈现一幅幅阳光明媚,温暖唯美的乐观的理想家园

所以雷诺阿画笔下的笔触,随着画面阳光般的色彩,欢快跳跃地在展现青春的活力,生命的激情。

2都说,绘画创作,需做到内容主题,形式语言统一和谐

对于油画中笔触的艺术表现力,也要贴合画面主题的表达

如画家雷诺阿的绘画艺术,呈现一个画家乐观的情怀,为世界创造欢乐的情怀,所以雷诺阿画中的笔触,同样是欢快,跳跃的,无时无刻呈现生命的律动

而油画中的笔触,不仅仅存在于写实油画艺术中,还存在印象派,抽象派,表现主义油画中。

对于写实油画,个人粗浅的见解,是先有构图,再有画面的大色调,整体大关系,然后笔触,是深入刻画时营造的艺术视觉效果,然后再调整收尾

所以,如果一幅画,失去整体的构图,章法,那么你的笔触,表达得再成功精彩都是徒劳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艺术狂人2


要是油画笔触具有审美意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就要借助和联想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所表现出艺术的韵律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犹如音乐美妙的旋律,而感染人们审美情趣的艺术享受。

一、油画笔触具有音乐节奏感的韵律感所表现出油画艺术的审美形象。油画艺术虽然不能象音乐直接表现韵律感,但它能借助音乐和舞蹈间接地表现油画艺术的韵律感的美。为人们提供了在欣赏绘画中,以刺激人们的视觉而直觉地感受出油画作品的人物形象、自然景观造型美,而获得的油画艺术的韵律感的审美。

二、用油画笔触表现人体艺术,是展示女性柔美多姿,美丽动人的情态的韵律美感。女性人体艺术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犹如清风飘逸、幽林曲涧、珠玉之辉的意境之美。人体艺术中的女性如同自然界绚丽多彩的鲜花,是百花争艳的奇葩,是柔情似水、梦幻念想的世外桃源。

三、女性人体艺术如同音乐节奏感的韵律美,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所反映出女性神韵的审美境界,是欣赏者体验出女性妩媚神韵的仙境。油画艺术是体现出人体艺术境界的韵律感的静与动、高与低、快与慢节奏感的和谐美。


黄智637


将“光影明暗对比、空间透视效果”发挥到极致的“照相式写实主义”油画,或是放弃传统写实透视法的抽象派,这些流派的油画作品都是有笔触痕迹的,只是或轻或重,或细腻或粗糙而已,问题来了:如何使油画笔触具有审美意义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使油画笔触具有审美意义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所谓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音乐艺术中会比较形象真实,当然了,艺术是相通的,在一幅油画艺术作品中也会体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要使油画笔触具有审美意义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首先要熟悉了解各种色彩的特性和视觉感受,这话很容易,油画画面的笔触是由色彩形成的,连贯性的笔触才会有节奏感,

而油画作品的主体和背景中的色彩,是相互协调统一的关系,自然而然笔触也是一样,如果油画色彩搭配协调不好,笔触也没意义了,色彩是一切情感情绪的表达,笔触同样也是如此,笔触可以引导观赏者去感受体验画作人物的情感情绪,

其次用光影来修饰表现色彩轮廓,使得形态柔和,与主体周遭景物巧妙融合,制造出如浮雕般的效果,或者说让画面笔触呈现波浪形状,从视觉效果上就可以让人感受到节奏感和旋律感,即便是印象派油画有粗糙的笔触,如果这些笔触没有光影的修饰,也就显得很干涸,给人断断续续,不连贯的感觉,

要注意的是,开篇已经提到了,照相式写实主义油画也是有笔触的,极度细腻而已,但是笔触依然具有审美意义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它是用强烈的光影明暗对比,来呈现出来,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有助于深化画面意境,有意境感的油画,自然就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夜城主


油画连环画和历史题材的画能做到。故事连续和大场景能做到。伦勃朗油画情节的戏剧风格做到了:《夜巡》、《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布商公会的理事》;另外列宾故事画、梵高的冥界画做到了。


智慧书法


用线条和色彩展现节奏与韵律,说白了就是进行时空转换,用空间表达时间。节奏与韵律是时间的长度与频率,转换为空间,则是长短宽窄及其更替重复。也可叫做听觉转换为视觉,把握好视觉的改变尺度与频率,节奏和韵律效果就出来了。

上面的回答写在上头条的第一天,以为把问题回答好就行了,完全不懂头条还要求字数。这条回答不仅是可操作的艺术理论,也是本人独立感悟。虽未被头条选中,却也有上万人阅读,万幸。


通用汉语研推


首先要形成自己的个人绘画语言,然后绘画语言也是跟着自己成长过程及个人魅力,还有对艺术的理解融合诗歌,散文,音乐,戏曲等元素,笔触,韵律都随着元素渗透,可以加上情绪等,这样画面通过构成,色调,主客观,绘画语言结合,自然而然笔触就充满诗歌般唯美浪漫,像音乐般悦动




艺术大芬


大色块堆积塑造视觉冲击质感,看大家的经验


卓哥视界


笔触本身就是美的,和物像产生某种连接,随感而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