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疫中”震盪企穩 姚餘棟稱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經歷了節後開市首日的震盪,A股市場2月4日開市逐漸企穩。

對此,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表示,中國經濟彈性高且任性大,雖然短期可能受到疫情衝擊,但中期會迅速反彈。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春節期間我國餐飲、旅遊、影視、交運等行業受到影響,節後企業復工延後等因素也給我國一季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壓力。” 姚餘棟表示,“但需要指出的是,只要疫情能夠及時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可能表現為需求端的短期衝擊,並不影響經濟的潛在產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

在其看來,此次疫情帶來的消費增速驟降,可能導致2020年GDP增長影響在0.3%以內,而2020年經濟增長保5.7%“沒有問題”。

難改A股結構牛

“消費需求受到短暫抑制後,還會明顯恢復反彈的。” 姚餘棟強調,“可以說,只要疫情能夠迅速得到控制,將對經濟的影響控制在一個季度內,我相信,疫情對今年經濟增長影響不會太大。中國經濟彈性高韌性大,短期受損,中期會迅速反彈。”

事實上,A股市場的確出現了短時期的大幅調整。2月3日收盤,上證指數收跌達7.72%,而多個股指期貨品種也悉數跌停。不過在2月4日早盤,A股下跌趨勢得到控制,滬深三大股指也已全部翻紅。

姚餘棟對此指出,短期的市場調整不可避免,但只要疫情得到及時控制,2020年股市結構牛的趨勢仍然不會改變。

“春節休市期間,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海外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降低,國內投資者對國內股市表現有所擔憂。誠然,短期內的市場調整的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餐飲、旅遊、影視及交運等行業遭受了直接影響。”姚餘棟表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只要疫情能及時得到有效控制,這個小插曲難改今年股市結構牛趨勢。”

“‘新冠疫情’的發生,短期內加劇了行業間的盈利分化,促使政策層面提供更強的貨幣財政支持,但不會改變各行業中長期發展的核心邏輯。”姚餘棟指出,“未受到疫情直接影響的行業或者企業實際上可能面臨更好的融資環境和更強的政策支持。危險與機遇並存,2020資本市場仍大有可為。”

應關注中小企業

在姚餘棟看來,要緩和短期衝擊對股市的影響,需要政策進行對沖,特別是及時的貨幣政策響應,而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空間仍然較為充足。

“從全球範圍內看,歐央行、日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美聯儲正通過QE操作,避免滑向負利率狀態。”姚餘棟指出,“我國是唯一仍然實施常規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既沒有直接從市場上購買債券,也沒有實施零利率乃至負利率政策,貨幣政策空間充足。”

姚餘棟同時指出,疫情對企業復工時間的延長,可能導致部分企業出現招工難、復產困難等情況,此外受到直接衝擊的行業面臨現金流及債務償還壓力,部分企業可能面臨較為嚴峻的生存壓力,直接影響經濟生產運行及就業穩定。

對此其建議當對中小企業和居民就業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

“中小微企業或者服務業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卻容納了大量就業人口,在本次疫情受到的衝擊程度大於大企業,政策上面需要考慮出臺救濟性政策,防止失業率明顯上升。”姚餘棟表示。“貨幣政策方面可進一步發揮TMLF等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給予中小微企業更多的定向金融支持,財政政策方面可對於特定行業或者企業,考慮減免部分增值稅或者財政補貼,以及推遲社保繳納或降低社保費率等方式,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