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醉墨客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塵埃。”這句話出自六祖慧能的《菩提偈》,收錄於《壇經》,是六祖慧能開悟的標誌,又稱“得法偈”


一、背景故事

五祖弘忍禪師年事已高,準備物色接班人,此事重大,必須謹慎,他要選一個悟性高的弟子作為衣缽傳人。弘忍禪師把眾弟子召集起來,簡單講了幾句,就讓他們回去一人寫一段偈語。

眾弟子領著作業回去後,經過苦思冥想,最先交作業的是弘忍禪師的第一高徒神秀,為了表現自己的謙虛,他將所作偈語半夜偷偷寫在禪寺南廊牆壁:“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慧能聽說後,請人將自己的偈語寫在了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禪師先看到神秀的偈語,給出的評價是:“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後來看到慧能的偈語說了四個字“仍未見性”,然後就用鞋子把慧能偈語擦掉了。其實,看過偈語弘忍禪師非常欣賞慧能,已決定把衣缽傳給他,只是為了保護他,而故意說了反話。畢竟慧能之前是不識字的樵夫,弘忍禪師擔心他被人所害,可謂用心良苦。


第二日,弘忍禪師找到慧能,暗示慧能三更時去找他。那天夜裡,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弘忍禪師為慧能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開悟道:“自性本自清淨、本無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物”。弘忍禪師認為惠能自己開悟,於是傳衣法於他,封其為禪宗六祖。併為他的安全著想,令即南歸,慧能謹遵師命,南下設壇講經,開創了南禪宗。

二、偈語的淺析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這段偈語意思是人的身體如同菩提樹,人的心靈如同明鏡,應該時時刻刻勤加拂拭,別讓它沾染上世俗凡間塵埃。揭示的道理是人的心靈,只有不斷地陶冶和洗滌,不斷地修煉和淨化,才能保持純潔,最終修成正果。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塵埃。”慧能這段偈語意思是人的本性本來就沒有什麼菩提樹可言,先天純潔清淨的心靈也並非如同鏡子,既然原本就沒有一種有形體的東西存在,塵埃還能沾染哪裡呢?”揭示的道理是自心具足一切,先天賦予人的本性和心靈都是盡善盡美的,成佛不過是自我本心或本性的顯現,一切隨緣。

神秀在偈語中就物言物,雖然能以物表達自己極高的修為,但就是離不開物相;六祖的偈語就物而不覺物,已可以體驗到無物相。見物即不見性,不見物即見性。人覺悟後的清淨自性狀態,就是空無一法一物,卻含有萬法萬物,人與物一體,人無物,物無人。


煮酒辯春秋


背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著名的佛門揭語,乃佛教禪宗六祖慧能所做。說起慧能,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位神人,這位神人就是神秀。

話說禪宗五祖弘忍,這位老兄的五祖稱號,當然是後人給封滴。弘忍老兄收了眾多弟子,其中比較著名的弟子就是神秀同志。這位神秀同志,那管理能力,簡直是槓槓的,弘忍老兄非常滿意。

一天,弘忍老兄想將他的衣缽傳給弟子,可弟子眾多,誰能最大限度的弘法呢?算了,出個題目考考吧。因此,就對眾弟子說:“都說說你們悟出來什麼了,誰說得好,誰就是掌門”。

神秀同志當仁不讓,馬上作出一揭:“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其他眾弟子齊齊鼓掌。

當時,還是毛毛兵的慧能同志,也作出一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老兄一聽,心中一驚,表面故意不露聲色,面無表情,什麼也沒說。

當天晚上,弘忍老兄找到慧能同志,傳其衣缽,並囑咐:連夜下山,能跑多塊跑多快,能跑多遠跑多遠。

實際上,弘忍老兄是擔心神秀同志勢大,加害於慧能同志。

那麼,為什麼弘忍老兄僅憑神秀同志與慧能同志的揭語,就馬上決定要傳位於慧能同志呢?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菩提,實際上是佛教修行的一個境界,佛教的專有名稱稱之為三摩地或者無上正真。

那麼,在達到無上正真這個境界之前,首先要明心見性。所以我們慢慢來,先解釋什麼是明心見性,再解釋什麼是菩提。

明心,就是使心明,怎麼使心明呢?聞思修。通過聽到的修行道理,然後再經過自己的思考,開始修行。這叫明心。這是實修實證的第一個階段。

見性,使性被見到。性是什麼,性是真我。真正的我。因此,修入無我之地。這個無我指的是自己認為的我。

明心見性就是通過實修實證使真正的我被見到。

已經使用了最白的大白話了,不曉得讀者能不能看懂。

達到這一步,也就達到了心經的第一個字,觀。用什麼觀,用真正的我觀。觀什麼?上觀天,下觀地,中道觀。

什麼又是菩提?

終於發現,自性與宇宙無二,宇宙與自性無二,叫做菩提。此為佛教之不二法門。

為什麼又叫菩提樹呢?神話傳說,玉皇大帝呆的那個地兒,有一顆非常非常高的樹,叫菩提樹,且是倒著長的。引申為證到無我之境。

因此,境界立馬見分曉了。慧能同志已經證到自性無我之境,神秀同志還在自我身體階段呢。

弘忍老兄不傻啊,神秀你雖然業務能力槓槓的,但是水平不如毛毛兵慧能同志啊。

明鏡,用明亮反射出光的鏡子比喻自性展現出來的光輝,猶如好多個太陽般的明亮。臺,指的是放鏡子的檯面。

順便說一句,這是心經中“照”的含義。

心的自性,自由自在,潔白光亮,又哪裡來的放置鏡面的檯面?完了,完了,神秀同志再輸一成。

沒辦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一溜便知。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性,自性,本來就是渾然天成,不垢不淨,又哪裡來的塵埃,還要沒事就擦擦?

哎,神秀同志輸的怕連褲子都要當了。

佛教禪宗講究頓悟和漸悟。慧能同志屬於頓悟,神秀同志屬於漸悟。沒有什麼好與不好之分,頓悟之機,可遇而不可求;漸悟屬於循序漸進,有章可循。當然,從弘忍同志傳位的立場來看,在當時的那個時間段,一定會傳給修行水平更高一些的慧能同志,這一點,無可厚非。


老祖宗的智慧


"菩提"怎麼沒有"樹"?"明鏡"又不是"臺"?這首畿子(有禪意的詩)初看覺得讓人感覺似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所云。其實這裡"菩提"指"菩提樹,"明鏡"指"明鏡臺",樹和臺都是簡稱,那麼第一句的意思就是——菩提樹,本就沒有這種樹,明鏡臺,也不是明鏡臺。於是接下去,就是,本來這世界上就空無一物,哪裡來的東西粘上塵埃,塵埃又粘在哪裡?

那麼這句話講了什麼意思呢?我想先講述一個故事:

應該是在南北朝的時候吧,佛教的禪宗傳到第五祖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開壇講學,手下弟子有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為神秀大師,是共認的禪宗衣缽繼承人。此時漸感老去的弘忍大師告訴眾弟子,讓他們各自做一首畿子,最優者當之無愧為衣缽傳承者。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的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無一不說好,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他不認識字,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得到了弘忍大師的衣缽。

1、"菩提樹"和"明鏡臺",各有什麼寓意?

菩提樹下,是意指佛祖當年"成道"於菩提樹,在佛教界被公認為"大徹大悟"的象徵。也當然成了頓悟的象徵。明鏡臺,表達自己"心如明鏡"的佛之境界。神秀"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意為人是頓悟的人,有一顆潔淨的心,但是會沾染塵世的塵埃,要時刻清掃,是一種入世保持潔淨的態度。那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明顯就是針對神秀所作,意在表達,佛家是講究空無,為何一定要認定身體是悟道工具,心是明鏡,防止塵埃,其實這是刻意追求,實則自己終究不是"菩提""明鏡"罷了。

2、"空"之境,方為頓悟

其實這首詩還是不夠全,也就不能很好理解他的思想,原文如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從這裡可以看出,全詩是一詠三嘆式的,再加上了最後的一嘆——前四句,是對於神秀的反駁,佛性常清淨,沒有有塵埃!有,只是未達到佛性,是沒有悟,還有世俗的雜念。中四句,是對於"明鏡""菩提"的肯定,並不能為了駁倒神秀,而否定"菩提"是悟道之身,"明鏡"是洞觀之心的道理,後四句,再次回到慧能自己的觀點,雖說佛理如此,但是不能過於執著,道理是講究悟道,明白,但是刻意追求,反倒是道了過來!所以末尾四句,他緊接著說:都在內心,而不是在外界,外界的什麼?塵埃呀,也就是入世帶來的髒東西!

空之境——就是"以大寂為至樂,無為為滋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所有世間規定命名的東西,其實都是不存在的,你可以叫他菩提,也可以叫他提菩,這都是人為的多餘之舉。但是有都是存在的,是自然造物出來的的,不然你怎麼看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想的到?所以,人與自然和諧,互不干擾,你就自然一部分,一切都不存在,都是自然,你又是你,一切又都有了,和你區別開。所以,做好自己,迴歸本真,便是那菩提樹,明鏡臺,刻意為之,終是淪為笑柄!


一往文學


儘管故事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還是得先鋪墊一下。

佛門五祖弘忍知道自己即將圓寂,便決定以徵偈的形式傳位,一日,喚齊門人,說道:

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數日後,其大弟子神秀在牆上題了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又過數日,牆上多出一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原來,是出身貧苦的惠能,聽到其他弟子吟誦神秀一偈,認為還未見本性,便託人幫忙將此偈題於牆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惠能接受了衣缽成為佛門六祖。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神秀尚未見悟,故未能得到弘忍的肯定,持此觀點的多引用《六祖壇經》中的語意。但我覺得這有點過份褒惠能、貶神秀了。



且不說神秀之偈為原創。就內容上,也是兩位大師出於對佛法的領悟,提出了各自“見性成佛”的方法論,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

事實上,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主張“拂塵看淨”,並因此成為佛門北宗的開山祖。“漸修派”,也成為佛門的重要流派。

而惠能主張的“本來無一物”,實際上就是說“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因惠能主張“見性成佛”,又被稱為“頓悟派”,是惠能所創佛門南宗的主要法理。

而說回題目,心無所住,無所掛礙,即是無心無塵。這便是六祖藉此偈說的佛理。 其認為,心本不生不滅,遇境似有、境滅還無。心之所以有掛牽,是因為心對萬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會有煩惱,會產生貪嗔痴。這樣便無法明心見性,得到真正的自在。


詩詞書院


禪宗五祖弘忍傳經的故事

《六祖壇經》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禪宗五祖弘忍打算將自己的衣缽傳給眾多弟子中的一個,為了試探弟子們的佛性,弘忍讓他們每一個人寫一個佛偈,類似四句話的禪詩。

夜晚,作為大師兄的神秀禪師,走出禪房,在月光下靜靜思考,最後提筆在白牆上寫下了自己的佛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輕拂拭,勿使惹塵埃。

第二天一早,有人看到了白牆上的字,大師兄的手筆果然不凡,師弟們紛紛叫好,認為師父的衣缽,一定非神秀莫屬。

這時,有一個小師弟慧能,他還不會寫字,正在廚房裡幹活。當他從別的師兄那裡聽說了大師兄神秀的佛偈後,脫口而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竟然要和大師兄一較高下,眾多師兄弟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沒想到師傅弘忍看過兩人的佛偈後,認為慧能對佛家的禪悟境界更勝一籌,於是授予慧能《金剛經》,慧能也因此而成為禪宗六祖。

慧能與神秀誰更勝一籌?

佛教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在北魏的都城洛陽創立佛教禪宗,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作為宗義。

神秀和慧能的佛偈,其實都有禪宗的“頓悟”在其中。

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我自己就是菩提樹那樣安靜平穩,我的心就是明鏡臺那樣乾淨澄澈。

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菩提樹不是菩提樹,而是智慧本身,明鏡臺也不是明鏡臺。

所謂“菩提樹”,指的是佛祖釋迦牟尼頓悟的那棵樹。“菩提”在梵語中本意是“頓悟”的意思,因此佛家講求“悟”,即心有靈犀,領會佛門至高無上的哲理。

神秀心中有樹,是佛家的“見心即佛”;慧能心中無樹,是佛家的“非心非佛”。

神秀:時時輕拂拭,勿使惹塵埃。——我要經常反省,嚴格修行,不要讓自己的內心被世俗所擾動。

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的心本來就是清靜的,又怎麼會被被世俗所擾動呢?

神秀主張“修身”;慧能主張“修心”。神秀偏執於“有”,慧能偏執於“無”,其實都是犯了佛家“執念”。但是“心”無疑高於“身”,超然於物外,無牽無掛,顯然慧能更符合佛家“四大皆空”的主張。

慧能接受衣缽後,擔心神秀一派迫害,逃走南方,創立“南宗一派”,而神秀禪師也在北方創立“北宗一派”,南北對峙,後來“南宗北漸”,影響更大,而神秀的北宗,慢慢地失去了影響。

END.


博書


這是六祖慧能大師的一首無相偈。六祖慧能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第三十三代祖師,後由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傳進中國,中國稱初祖,由他下傳五代,慧能大師在中國稱六祖。

也沒有菩提樹,更沒有明鏡臺,本來什麼都沒有,更沒有塵埃所落之處了,也就沒有塵埃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是虛妄假相,若見諸相非相,若見什麼相都不是相,即見如來,就是見到你的如來本性了。

物非物,事非事,人非人,什麼都不是,都別當真,全都是假的。生活是因緣和合而成,全都是討債還債而以,所以沒有好人,壞人,沒有善惡美醜,沒有對錯,都是因果帳。有一面之緣都得了。

世間一切物相都是假相,別爭別鬥,一切都有因果等著,所以不可胡作非為,種什麼種子結什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用戶和言悅色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首詩發生的時代是唐朝武則天時期,湖北省黃梅縣有一位叫做弘忍的高僧,這位高僧有一天想考察一下弟子的佛法水平,然後其中一位弟子叫做神秀,也就是後來的北宗禪的創始人。

當時的大弟子神秀當時就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而當時弘忍高僧還有一位弟子,叫做慧能,也就是後來的六祖慧能。他不識字,拜入師門後,總是被派去磨坊幹些體力活。然後得知師傅考察弟子佛法,也託人在牆上寫一首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然後弘忍高僧看到慧能的詩後,大驚,半夜偷偷把慧能叫到禪堂,向慧能傳授佛法,並傳給他衣缽。

後來禪宗分為兩脈,慧能高僧為南禪創始人,神秀高僧為北禪創始人。

這個故事被記載在《六祖壇經》中。

這兩首詩用白話翻譯,神秀大師詩中,他用“菩提樹”比喻眾生,用“明鏡臺”比喻眾生追求的佛法,用“塵埃”比喻人們追求領悟佛法中的重重阻礙。所以他說應該“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刻苦修行,去除擋在我們追求佛法時的阻礙,才能真正的開悟成佛。

而慧能認為,萬物之間的區別,我們對萬物起的種種稱謂,都是我們妄想產生的種種概念,所以“菩提樹”“明鏡臺”“塵埃”根本就都不存在,所以這些都是我們虛妄的概念。

所以慧能高僧的詩中說,這個世上就沒有“菩提樹”和“明鏡臺”,所以也不存在塵埃,既然沒有,我們更不用拂拭。

所以這告訴我們,當你產生“我與佛法之間有距離的時候,我還要努力修行”這種思想的時候,這個思想的本身就是阻礙你開悟的妄想。所以修行中的虛妄,行為,慾望,都是你開悟成佛的阻礙。只有當你放下這種全部的這些想法,才能破除這些阻礙,方能修成大道,開悟成佛。





墨琰易道


我既不知道,也不知佛,更不曉禪。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是比較為難的。但是,這首連同另一首關係密切的禪偈,是我多年前就見過的。因為我感覺它意義深刻,所以一直記得。

有位禪師叫弘忍,他的弟子中有兩位比較優秀。一位叫神秀,一天,師傅要考察一下他修行的境界,就叫他做首詩。神秀詩云: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另一位弟子叫慧能,本來不識字,聽到這件事後,就請別人幫忙也寫了一首在牆上。其詩云: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根據兩位弟子的詩偈,看來都修行的不錯。特別是慧能,他不識字,師傅以為他不行,只讓他幹些粗活。但是沒想到,他的所作按禪家的要求而言,還比神秀有所勝出。

剛才我說過,我對佛道禪之類是一無所知的。我只能總說一句:這兩首詩都是寫得不錯的。但是,我想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來分析一下這兩首詩。

先分析神秀的:

“身”、“菩提樹”、“心”、“明鏡臺”,這些都是物質,或曰都是物體。世界、宇宙,都是物質構成的,物質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就算我們看不見的,聽說還有暗物質。身心都是自己的,用菩提樹、明鏡臺比喻自己的身心,可見自己的身心非常寶貴。物質是存在的,身心也是存在的,菩提樹明鏡臺也是存在的。而“塵埃”也是存在的,所以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塵埃”是什麼?金錢、地位、美色、名譽、豪車、華房,等等等等。只有時時把這些“塵埃”拂去,才有可能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誠心誠意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像最近所看的電影劇《激情的歲月》中的鐘培林、王懷民、黃凱華、鍾心、彭雄飛等科技英雄那樣,萬事皆空,心中只有祖國。根據這樣的分析,就好象神秀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一般。不論他是不是,按照我的這種辯析,就象他是一樣。



我們再來分析慧能的詩:

“菩提樹”、“明鏡臺”,本來是存在的。就算世界上真的沒有菩提樹,但一經虛構之後它就存在了。明鏡臺,就更不用說了,是很平常的物件。明明存在的東西,怎麼能說“本來無一物”呢?當然,如果真的“本來無一物”,那就確實“何處惹塵埃”了。但是,我們可以反過來來想:就是金錢、地位、美色、名譽、豪車、華房等等,如果我們不把它看得太重,甚至於如有些人說的那樣,視之如糞土,那麼,“菩提樹”、“明鏡臺”不就不那麼重要了嗎?這樣的人,就會達到“無我”的境界。如此的話,萬物皆空,萬事皆空,我也皆空。但是,總得剩下點什麼吧!有的——那就是祖國,就是祖國的前途,祖國的未來!上面所說的那些科技英雄不就是這樣的嗎?

以上是我的歪解,不知道會不會被朋友們大批特批,我正等著呢!

20191124


用戶60397079085


一、神秀與慧能

據《六祖壇經》,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令弟子作偈(jì,偈是梵語Gatha的省音譯,一般以四句為一偈,韻白交替,或似說唱文學,或似詩歌),參照本心,體悟般若妙智,如有真正領會佛法真意者,便將衣缽與禪門教法交付予他。

是夜三更,神秀作偈,書於南廊壁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意謂:我的身體如同菩提樹一樣,我的心靈就像是一面明鏡,我要時刻勤加擦拭,不能讓它受到塵埃的沾染。

眾人見了,都讚歎神秀之偈做得好。過了兩天,慧能在舂(Chōng穀子去殼)米房,聽聞童子在外邊唱誦神秀偈,覺得作偈之人尚未體會到真如本性,於是另作一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意謂:菩提慧覺之性,並不執著於樹木之相,清淨澄澈之心,並不執著於明鏡之相。本心原本就是空靈無一物可以覓得的,又哪裡會沾染塵埃呢?

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釋迦尼牟在此樹下成道,故稱之為菩提樹。“菩提”,是梵語音譯,覺悟之意。

神秀與慧能兩偈中,皆以“菩提樹”為譬喻。陳寅恪大師曾作《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一文,批評“菩提樹”這個譬喻不恰當。一些學者則認為,“菩提樹”是“佛法身”的象徵,神秀與慧能兩偈的譬喻並無不妥。

關於禪宗的思想發展史,傳說是菩提達摩來華後,將釋迦“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教外別傳”傳授給慧可,再經過僧璨、道信,傳至五祖弘忍。弘忍弟子神秀與慧能北南兩派並峙,最終南派慧能佔據優勢,後來都推崇慧能為禪宗六祖。但這種說法缺乏歷史文獻支持,人們未免半信半疑。

當然,慧能與神秀兩偈所體現的禪學思想,在有據可證的歷史典籍中,我們可以確鑿的發現,早在公元四、五世紀,在道生及僧肇時期,其理論基礎就已確立,大約並不需要仰仗一百年後達摩大師的十年面壁的。

二、道生與僧肇

神秀偈所說,正是道生的思想。慧能偈所說,正是僧肇的思想。

在中國佛教歷史上,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的成就和影響都很大。羅什在長安譯經的同時,還培養了許多佛學人才,傑出者如“四聖”、“八俊”、“十哲”等,均對佛學作出了巨大貢獻。道生與僧肇,即是“四聖”中的兩位。

道生淵博而善辯,據說他講經時,頑石也不禁點頭。道生有一個重要的理論主張,即“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一切眾生不自知自有佛性,就是“無明”。實則眾生皆有佛性,然後經過學佛和修行、領悟,見出本心中的真如本性,便是“涅槃”。神秀偈所說,就是此意:即心即佛。

僧肇本是研習《莊子》的高手,為僧後則有著名的《般若無知論》,主張佛智並非知識,而是懂得“無”的真意。“無”超乎想象,欲識“無”,別無他法,只能將身心與“無”融為一體。慧能偈所說的,正是這個“無”:非心非佛。

三、優與劣

一般認為,慧能偈的“非心非佛”優於神秀偈的“即心即佛”,因為是慧能得承五祖的衣缽教法嘛。但也有不同意見,如大圓的《論能秀兩大師》則闡述神秀偈優於慧能偈。

慧能是唐代高宗時期人,唐宋以來,《壇經》版本眾多,文字各有差異。特別是1923年日本學者在大英博物館發現敦煌文獻中的《壇經》唐代抄本,其中的慧能偈卻是兩首,文字也略有差別,有學者據此指出,《壇經》中的神秀偈是偽造的。

平心而論,神秀偈與慧能偈都未能明心見性,妙悟真禪。因為兩偈皆有所“執”,不免成“迷”。如果說神秀偈執著於“有”,那麼慧能偈就執著於“無”了。所以,慧能作偈後,五祖弘忍還要為他講授《金剛經》。《六祖壇經》記載: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這時,弘忍才將衣缽教法傳與慧能。


莫安排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是六祖慧能法師說的,它的意思是: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哪裡染上塵埃!簡而言之,就是一切都是虛無的,什麼都是浮雲,什麼都別放在心上,就不會有煩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是虛妄假相,若見諸相非相,若見什麼相都不是相,即見如來,就是見到你的如來本性了。

物非物,事非事,人非人,什麼都不是,都別當真,全都是假的,生活是因緣和合而成,全都是討債還債而以,所以沒有好人,壞人,沒有善惡美醜,沒有對錯,都是因果帳。有一面之緣都得了。

世間一切物相都是假相,別爭別鬥,一切都有因果等著,所以不可胡作非為,種什麼種子結什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