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見蠟燭都未捻後,為何確定是太監要作亂?

少俠一號


《康熙王朝》中,伍次友應該也算得上是一個人物,他滿腹才華、憂國憂民又不畏權貴,敢寫《圈地亂國論》批判權貴,是少年康熙的老師,他和康熙的感情很好,還和孝莊太后的貼身侍女蘇麻喇姑互相傾心,有過一段感情,只是結局很遺憾,一個人隱退,一個人帶髮修行。

因為當伍次友知道康熙和蘇麻喇姑的真實身份後,當伍次友知道康熙也喜歡蘇麻喇姑後,面對康熙的“要人要物都可以”的試探,他怯步了,說自己一無所求,從此隱退江湖,但是卻出來了他的兩個學生:李光地和周培公,這兩個人一個比一個有才。

今天要說的周培公曾經是一個落魄書生,卻運氣好遇見了微服私訪的康熙帝,得到康熙重用後也是戰功赫赫,先是率領三千家奴平定察哈爾叛亂,接著又西征擊敗王輔臣,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不過卻在“平定三藩”大功告成的時候被康熙招了回去,被任命為盛京提督。

周培公死在了任上,臨終前將自己耗盡心血所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獻給了康熙,推薦姚啟聖平復臺灣,他的舉動讓康熙感動和愧疚,最後親自為周培公守靈。

周培公這樣的結局是淒涼的,不過他自己看得很淡,“我終究只是一個漢人”,但是這個人還是很有才學的,還心思縝密。在《康熙王朝》22集的時候,他看著太監拿來的蠟燭都沒有捻後,馬上就斷定這些太監要作亂,果不其然這些太監還真的拿著兵器衝了出來,只是被早已有所準備的胡太醫等人給撲滅了。

周培公是伍次友的學生,拿著伍次友的舉薦信到了京城,科考不順利卻運氣好遇見了微服私訪的康熙,開啟了自己的仕途。

周培公是伍次友的學生,我個人覺得他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了,伍次友最開始並沒有識破微服私訪康熙的身份,但是周培公卻能一眼就識破康熙乃當今聖上了。

周培公運氣很好,先是做了伍次友的學生,搭著便車進京考試,雖然在考試中忘了將皇帝的“玄”字缺筆而被趕出了考場,落魄的他不得不棲身在破廟中,可是說是非常落魄了。

可是他在閒逛的時候,在給一位賣豆腦的小丫頭寫唱詞伸冤的時候居然遇見了來喝豆腦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賞識他的才學,直接將他帶了回去重用,沒有經過科考,就調入上書房,讓他與索額圖、明珠、陳廷敬一起出謀劃策,共同商討裁撤三藩的大計。

周培公心思縝密,當發現太監拿來的蠟燭都沒有芯的時候,馬上斷定太監要做亂。

周培公非常謹慎,有次在和眾大臣商討國事到深夜,眼看著蠟燭沒有剩多少了,太監又送來了一批蠟燭,可是周培公看著送來的蠟燭就覺得不對勁了:“哎,蠟燭怎麼都沒芯兒啊?”

周培公也就這麼一問,拿蠟燭的太監卻溜了,這情況就不妙了,很明顯太監是心虛跑路了,周培公把送來的蠟燭細細看了看,發現這些蠟燭居然都沒有芯了,他馬上大喊了一句:“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

這也很好理解,沒有芯的蠟燭怎麼燃了?要是有一根蠟燭有問題還很好理解,可是都沒有芯就不正常了,要知道這可是在皇宮了,皇宮用的東西自然都要經過細細檢查,現在出現這個情況,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太監是故意這麼做的,沒有芯的蠟燭不能點燃,可以趁機作亂。

朱三太子在宮中潛伏多年,如今趁著吳三桂叛亂,打算在宮中殺死康熙後自己登基,陰謀被周培公識破,作亂被撲滅。

周培公當然沒有猜錯,這些都是朱三太子的陰謀,他潛伏在京城多年,宮中有很多太監都是他的眼線,一直試圖反清復明了,覺得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了。

吳三桂為首的三藩掀起叛亂,已經席捲半壁江山,北邊的察哈爾等蒙古諸王公也在蠢蠢欲動,自己要是除掉康熙那不就可以登基做皇帝了,於是細細安排,就打算在今夜刺殺康熙。

周培公等人在商議事情,朱三太子讓太監送去沒有芯的蠟燭,原本想著是蠟燭燃盡的時候就作亂,哪裡想到周培公很謹慎,已經發覺送來的蠟燭沒有芯,提前就大喊了“當心太監作亂”

康熙皇帝其實也不傻,自己也早有準備,早已經派小毛子打入敵人內部。

果不其然,蠟燭燃盡的時候,作亂的太監就拿著兵器衝了出來,好在周培公已經察覺到今晚有作亂大家都有了準備,再加上孝莊太后其實早已佈下天羅地網,這場作亂最終還是被撲滅了,大部分作亂的太監都被殺死,朱慈炯還是喬裝打扮後才趁亂逃走了。

雖然周培公很聰明,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康熙其實也不傻,14歲就能擒住鰲拜,當然也清楚宮中的爾虞我詐,他早就和太監小毛子演了苦肉計,讓他加入“三郎香會”,打探情況了。

只是很遺憾的是,雖然周培公這麼機警,也立下很多功勞,最終的結局還是不太好,怎麼說了?只能說伴君如伴虎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湘西小木魚


清皇室所用的蠟燭和其它日用品都是由專門的作坊來生產的,由皇室管理機構人員也就是太監來監製,有專門一套嚴格的監管和使用制度,來不得半點馬虎,要是出了問題,就是嚴重的事件,輕則各種處罰,重則砍頭。所以正常情況下是很少出現問題,況且是所有蠟燭都這樣。

電視劇中出現了所有蠟燭都無燭捻,說明這不是一次製作過程的疏忽,而是有意行為。因為古代人夜間照明完全依靠蠟燭,如果有人故意讓蠟燭點不著,那就是有所企圖,而且這個蠟燭是由太監管理的,說明問題出在太監身上,由此判定是太監作亂。

周培公天性聰明,且此時他正全力協助朝廷削藩,對削藩可能產生的問題也早有警覺,所以一發現這個問題,立刻聯想到可能發生內亂,他立即著手部署平亂。


華哥雜談


其實周培公判斷出太監作亂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發現蠟燭沒有捻,而是送蠟燭的太監趁亂逃跑了,他才得知宮中的太監們已然開始逼宮行動,而周培公早已從臥底太監小毛子口中得知,一個關於朱慈炯密謀了數年的驚天陰謀,他在宮中編織了一張“網”,而這張網的可怕之處是因為網的本身是由一群不要命的“殺手”組建而成,為等待殺康熙的死命令而沉睡多年。

為什麼周培公直到發現蠟燭沒有捻才大喊出讓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呢?

其實周培公早知知曉禁宮中會有太監作亂,只是不知道他們的行動時間,就在太監送上無捻蠟燭趁亂逃走之時,周培公幡然醒悟,大聲告訴胡太醫。

“哎,蠟燭怎麼都沒年啊?” “胡太醫,注意太監作亂”

不知大家在看這個橋段時有沒有發現,周培公告訴眾臣蠟燭無捻時旁邊遞送蠟燭的太監急忙轉身離去,而且桌臺上的蠟燭幾乎燃盡,太監們知道這正是燈下黑下手殺康熙的好時機,周培公話音剛落,潛伏的太監們已然換衣帶刀衝殺而出。

胡太醫帶領太醫院的將士們從救死扶傷,被逼成了殺敵猛將,可想而知康熙的處境是多麼悲慘,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連太醫院的太醫們都願站出來替康熙擋一刀,可見康熙氣數未盡,帝王之氣還是在向康熙這邊傾斜。

康熙以苦肉計為為影,成功把太監小毛子送入朱慈炯的臥底之中,打探出宮中確實有太監為朱慈炯的同謀,待機而發。

殺鰲拜時康熙已然知道在對自己不利和自己不相信的人行列中安插眼線臥底,更何況現在的康熙帝也算是經歷盡磨難,看盡朝中百態之人,怎麼能沒點心機果策?

不是康熙太“狡猾”,而是朱慈炯太愚蠢。

當時的康熙是如此的看重周培公,怎能不把此時告知周培公呢?

所以周培公由此才準確無誤的斷定此時太監們必有所行動,大喊:胡太,醫小心太監作亂。

可惜人算不如康熙算,更不如孝莊太后神算,早已在宮中佈下天羅地網,引蛇出洞,群聚而殲之。

圖海帶領久經沙場的手下和胡太及其下屬聯動行動,內外包夾,分散剿滅,在兩者聯動的情況下將宮中的造反的太監及朱慈炯的蝦兵蟹將被殺的支離破碎,片甲不留。

朱慈炯及其信徒未能堅持到吳三桂大軍的到來已然兵敗,只能趁機讓手下故作佯攻,自己扮作小兵趁亂逃走。

朱慈炯及吳三桂等人太過於輕視康熙及孝莊太后的情商和智商,貿然行動,首尾未能呼應,而且兩人也是心懷不軌,互相利用,最終自食惡果。

我是追溯歷史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咋說呢?這事咱的往前了說,整個背景出來,畢竟掐頭去尾的說道,咱也說不出個味來。

背景

話說康熙年輕,屬於活力四射的範疇,但一開始就遇到了阻礙。就那個鬍子一大半,頭髮眉毛都快白了的鰲拜,你說你一個輔佐大臣,把持個朝政死活不撒手,這也叫個事?

沒得辦法的康熙也只能隱忍,處處退讓,最後弄了幾個孩童,玩了幾把布庫,就把鰲拜治理的服服帖帖。

這事辦的敞亮,這就是開門紅啊,所以康熙這信心是噌噌的往上長,轉手他就要削藩。

話說削藩這事,辦好了名垂青史,這要是辦不好,一傢伙就要陷到無底深淵。

但康熙有鰲拜這成功的案例,感覺這削藩難度是有,但不至於別人想的那麼難,再加上吳三桂這幫人天天挖滿清的牆角,這要不拾掇好了,現在他的日子也不好過。

所以就把削藩提上了日程。

好吧,這小風往出一放,這天下可就炸了鍋了。但雙方的耐心還是有的,這就相互的試探。

吳三桂這也算老奸巨猾,問康熙要土地,要了土地要種子,要了種子要農具,就這番騷操作下來,這有人就認為吳三桂這真的打算回去當農夫去了,這削藩也太容易了。

康熙雖然也懷疑吳三桂的舉動,但內心深處對於這事還是信多餘不信,弄個朱國治過去監視。

這事似乎順順利利的就要辦完了。

可事與願違啊!吳三桂回頭就把朱國治給殺了祭旗,說反就反了。其實也是,吳三桂這輩子的反叛還少嗎?後腦勺那反骨可不是一塊兩塊的。

就這麼一下把個年輕的康熙擊懵圈了,畢竟整個滿清說道根子上,被劃拉成了好幾塊。

南北兩大塊,南邊就控制在吳三桂一幫子投降過來異姓王手裡邊,而北邊這塊,除了不安靜的蒙古大草原,還有西北這塊的王輔臣。

這是明面上的,暗地裡的打著恢復大明王朝的朱三太子,那是層出不群,你殺了一個來一雙,殺了一雙來倆對,沒完沒了,壓根就湊不到頭。

這下好了,吳三桂這一造反,所有的事就得擺到了明面上了。康熙也就明白過味來了,為嘛順治就沒有把削藩這事納入到他的政事當中,寧願拿出天下賦稅的一多半去養這三番。

就是想等著這三番老了,死了,兵不血刃的拿下南方,然後對其他地徐徐圖之。

可這事被康熙像擠膿包一樣給擠了出來,滿清的朝堂可就亂了,那麼滿清就要面對各方面的夾擊,而滿清的八旗大兵現在是啥狀態,康熙跟明鏡似的。

所以康熙這就有點絕望,畢竟年輕人嗎?這頭一回遇到挫折,還是這麼大的挫折,他甚至有了退位的打算。

就這,孝莊知道了,氣的夠嗆,但你還能咋樣,這又不能罵,只能是給康熙打氣,給一幫子傻眼的大臣大氣。

所以就這時間點上,滿清就只有一個女人來撐著。

那麼朱三太子,蹲在牆角里可就要發難了,這就開始啟用紫禁城裡邊的太監,這就要鬧事,這矛頭直指康熙和孝莊。

所以題主這事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生的。

蠟燭的事

話說這天,康熙已經沒主意了,還得讓孝莊打氣呢?所以周培公和一幫子大臣,蹲在一邊商量討伐吳三桂的事。

就在這個時候,周培公就發現這送過來的蠟燭,咋就沒有捻子呢?你說一根沒有,這是疏忽,可根根都沒有,這就奇葩了。

這要是一般人,一拍桌子:“胡鬧!趕緊的還一批過來!大人們還要商量事,這就過去了!”

周培公那是一個心眼八個竅的人,一下子就整明白了,這是要出事了,而且這事就和太監有關,所以就向胡太醫說道:“小心太監作亂!”

這不胡太醫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一傢伙就把這危機給化解了。

那麼咱作為馬後炮都知道,後邊發生的事,可週培公為嘛就能猜出有事發生,而且還是太監要作亂呢?

其實也簡單,這紫禁城裡邊,您就說吧,吃喝拉撒睡有哪一樣能離開太監。所以這蠟燭理所當然的也就只能是太監辦理。

蠟燭沒有捻子,這可不是小事,畢竟這東西到了晚上,不僅是皇上,各個宮裡邊的皇帝的大小老婆都在用,這就是眼跟前的事,這是往各位貴人的眼睛裡杵沙子呢?這最次一頓板子是少不了的。

而且這蠟燭要從庫房裡弄到各個宮裡邊用,這得倒騰幾手?這當中間就沒一個人發現?逗樂呢吧!

所以這隻能說明要出事,而且就是太監這幫人裡給你整事。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你沒個光亮,黑燈瞎火啥也瞅不見,這就方便一些人幹一些見不得人的事。

您就說吧,在紫禁城裡邊這麼大張旗鼓的幹事,還不讓你瞧見,這除了殺人,還能有啥事,而殺人這事,除了康熙和孝莊這塊,就沒有啥值得他們弄這麼大動靜。

這麼些個彎彎繞,周培公腦子轉兩下這就明白了。所以也就讓康熙免了一場刀兵之災。

其實康熙能平三藩,懟噶爾丹,拿回臺灣島,這都是有漢族大臣的鼎力支持,但康熙終其一生對漢族大臣的態度是,用則用以,不用就丟。

所以很多漢族大臣都沒個好,包括周培公。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從看到蠟燭沒有捻,就確定太監要作亂。反應了周培公的對局勢的預見性;對事情變化的敏銳性;處理複雜事情的條理性;決斷事情的果斷性。也見證了周培公的不世出之才。

康熙遇到了自“擒鰲拜,乾綱獨斷”之後最大一次挫折。

康熙自從扳倒了鰲拜後,可謂意氣風發,乾綱獨斷。但是在不知不覺中,人生的第一個巨大到足以令其崩潰的挫折也悄無聲息匯聚一起悄悄襲來。

康熙決定撤藩,朝廷一片譁然,與朝臣、吳三桂互相試探,幾個回合以後,朝廷內也幾乎沒了反對的聲音了;而吳三桂開始問康熙要土地、耕具、種子,一副完全服從朝廷決定積極撤藩的樣子。成功竟然如此容易,康熙也因此有點漂了。在太監黃敬的帶領下,私自出宮,還把歌女紫雲養了外宅。真是事業愛情雙豐收阿。


但是現實立刻打臉,而且相當沉痛。吳三桂殺了朱國治反了。這種毀滅級的“失誤”使得康熙產生了心魔,康熙對自己失去了自信,一度想退位。孝莊無奈之下,只能出面站臺穩定朝局。然而真正的政事卻只能交給索額圖、明珠和周培公三人來處理。

然而一個巨大的陰謀即將被揭開,陰謀一旦得逞,便再無大清。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聯合朱三太子楊啟隆要外宮中行刺康熙,引起朝局大亂,以配合三藩在雲南起兵。


而朝廷一旦混亂,便立刻是天下大亂的格局,南邊有三藩號召恢復漢室;北邊有察哈爾等蒙古諸王公的蠢蠢欲動;西邊有陝甘總督王輔臣的虎視眈眈;東邊有臺灣明鄭勢力的不斷襲擾。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而就在這最艱難的時刻,一個小小的意外,讓周培公敏銳地發現了“宮中爆亂”發生的準確節點,和需要防範的主要對象。

“哎,這蠟燭怎麼都沒捻啊?胡太醫,注意太監作亂”

其實並不像電視劇裡穿幫的棉線芯洋蠟,在清朝蠟燭沒有捻是很正常的,因為那個時候用的蠟燭,可以參考現在寺廟裡用的蠟燭,他的捻不是棉線做的,而是實心蘆葦杆做的,時間長了中間的蘆葦芯容易蛀掉,而點不燃。


而且用的蠟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無煙蠟,燒出來黑煙比較多,所以要有人專門伺候著剪燭花,這是下人乾的活,外宮中自然就是太監乾的活。所以宮裡晚上一般都不會去商議軍政要務,因為這個場合避免不了太監的參與。

而周培公等人已經在此辦公好幾天了,太監們也在這伺候好幾個晚上了,對宮內的情況和形勢也瞭如指掌了。此刻康熙已崩潰,正是可以趁亂行動之時。


正是這沒捻的蠟燭給了周培公發現問題的機會。

蠟燭沒有捻,天黑就看不清臉,太監正好可以趁黑動手。而此刻桌上蠟燭就要燃盡,太監拿來的卻都是沒捻的蠟燭,這說明太監們即將動手作亂。


宮裡的太監大都是前明留下的,很多人都秘密參加了“三郎香會”。雖然此前康熙用了苦肉計讓太監小毛子臥底“三郎香會”,已經掌握了情況。但是康熙此刻一連串的打擊,康熙現在的主要精力還在對付難以敵對“心魔”。


而此刻宮內一應應對全權交給了周培公。周培公並沒有像康熙那樣提前布過局,但是就從“蠟燭沒捻”就判斷出了今晚要出事,從細節中發掘問題的發展程度以及轉機,難怪周培公可以在種種逆境之中,抓住機遇,不斷地扭轉危局,挽狂瀾於既倒,對大清功同再造。


這也是後來康熙敢不顧朝局反對,乾綱獨斷,讓周培公出任“撫遠大將軍”,帶著孝莊的三千家奴去平叛的主要原因。


炒米視角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可以說是一個不能忽視的角色,他以聰明才智呈現在世人面前,而且他的一生都忠於康熙,連死都殫精竭慮贈送給了康熙一副大清地圖。

雖然說康熙一生從擒獲鰲拜、平定吳三桂到收復臺灣和遠征格爾丹締造了一代大帝的赫赫威名。但是在平定三藩之前,康熙也經歷過一段至暗時刻。

為什麼周培公看見蠟燭沒有捻兒,就確定太監要作亂呢?

一、周培公對當前局勢的正確把握!

這個時候的大清已經處於於危難之中了。心高氣傲的少年康熙擒獲鰲拜,頓時覺得自己要成為千古一帝,所以緊接著他就想要平定三藩。

但是他沒有想到事情遠遠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康熙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而周培公作為不世出的人才,自然知道現在是最危難的時刻,康熙遲遲沒有下定決心,而吳三桂那邊已有反意。

康熙這邊沒有動作,不代表吳三桂沒有動作,吳三桂作為前朝的舊臣,心懷鬼胎已是很長時間了,老謀深算,老奸巨猾是少年康熙萬萬比不得的。

所以周培公的神經變得小心翼翼,一點反常的事情都會引起他的注意。

蠟燭的事情自然逃不過他的法眼!

二、周培公對太監這一底層人物的深刻理解!

皇城裡面的太監大多是前朝遺留下來的,並沒有遣送。所以這些太監們個個心懷鬼胎,而且有些太監參加了有反清目的的集會。

周培公此人厲害就厲害,在此處他不僅有對大局勢的判斷,對小人物的一舉一動和心理太能把握的八九不離十。

在這段時間裡,康熙皇帝心緒難平,遲遲不能定下決心,而作為大臣的周培公也在皇宮裡面辦公。已經連續好幾個晚上了,他知道這些蠟燭都是太太監們負責提供使用的。

而當他看到沒有捻兒的蠟燭時,就知道這些太監肯定沒有幹好自己的正事,轉念一想這些太監連提供蠟燭這樣的事都沒有幹好,必定要作奸犯科。

周培公通過對底層人物的心理瞭解,知道蠟燭之事必有陰謀。

三、周培公對康熙皇帝狀態的擔憂先慮!

少年康熙擒獲鰲拜,扳倒了不可一世的權臣,這是他親政以來乾的第1件大事,幹完這件事之後,康熙肯定意氣風發,覺得自己能夠成就一番帝王的偉大事業!

所以在沒有準備好的前提下就決定了平定三藩,結果沒有想到引來吳三桂強烈的反撲,騎虎難下,此時的康熙心裡已經沒有了主意。

周培公了解康熙現在的境地,想必吳三桂也略有耳聞,老謀深算的吳三桂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他懂得先下手為強的道理,周培公也能猜到,所以此時皇宮之內,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有大事發生。

所以太監們提供的蠟燭沒有捻,周培公綜合種種,知道必有大事發生!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一個相當厲害的角色,可謂漢族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他的突出特點,是善於提前思考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電視劇中,"朱三太子"楊起隆的造反當晚,他臨危不亂,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


那麼,周培公是怎麼從太監手中沒有燈捻,判斷出宮中可能大亂,太監可能造反呢?

原因就是:他早就想到了這種可能。

有人要造反,這點已是共識。

從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出,康熙與"朱三太子"楊起隆為代表的三郎香會的矛盾,已不可調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康熙派到楊起隆身邊潛伏的小太監小毛子,已經把楊起隆的造反計劃告知康熙,只是時間未曾確定而已。康熙和眾親信大臣早已有準備,外鬆內緊,守株待兔而已。

要造反,必然要趁晚上,儘可能製造混亂才行。

皇宮歷來是重兵把守的,高手如雲,一般人在大白天攻進去無疑痴人說夢。《鹿鼎記》裡面華山派的超一流高手歸辛樹夫婦,武功多麼牛,氣勢多麼霸氣。結果呢?還不是死得不要不要的。楊起隆只要腦子沒進水,就不可能光天化日進攻皇宮。

那麼,現在是晚上了,月黑風高,便於蒙面,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自然也不是。尋常人家,可能晚上只點幾盞燈,可皇宮是什麼地方?又豈會差這點燈錢?所以,哪怕晚上,皇宮也是燈火通明的,別說人,一個蒼蠅都飛不進去。

那麼,要攻進去,只有在燈火上做手腳,趁著一片天黑,伸手不見五指,立即攻進去。以有準備,對付無準備,這才能有獲勝概率。

除了燈火,還需要有一個條件:必須有人在皇帝身邊,趁黑行刺。不然,就三郎香會那點人,可能都攻不到康熙身邊,就被全殲了。堡壘麼,自然是內部攻破最容易。

以周培公的能力,雖然不知道叛軍何時起兵,但上述兩個條件,肯定想得到,且不止想過一次,連叛亂髮生後,如何處理都肯定胸有成竹。

所以,才能果斷出手,迅速殺拿蠟燭的太監,集中親信侍衛到康熙、太皇太后身邊。只要叛軍抓不到這兩位,天就塌不下來。


總結一下:周培公是一個富有謀略,有預見性和高度行動力的大臣,對叛亂早有準備並做好了對策。所以,叛亂看似鬧哄哄,其實一直在康熙和其掌握中。如果沒這點能力,如何成為後來的撫遠大將軍,揮師二十多萬……


執著的放牛娃


周培公也是個苦出身,從小父母雙亡,一路坎坷,經過多年的磨難,終於獲得了康熙的賞識,成為皇帝身邊重要的謀臣。

題主所問的問題,正值三藩作亂之際,朝廷內外一片混亂,北方還有蒙古諸部、西北王輔臣虎視眈眈,南方半壁江山盡入三藩手中,怎麼看當時的時局,大清都是風雨飄搖的孤舟一般,隨時都有可能傾覆。

在這個最絕望的時候,年輕的康熙皇帝甚至都想著退位來逃避了,而一路呵護他長大的孝莊太皇太后自然是痛心疾首,不斷地給他做思想工作,同時還得給內外的朝臣們打氣,此時的孝莊,壓力空前之大。

而外邊的朱三太子,經過多年的秘密培養,已經在宮裡面安插了很多內線,許多太監都成了朱三太子的人,先行潛伏,待時機成熟舉事。

因為和吳三桂在一些條件上談不攏,朱三太子索性自行舉事,組織宮裡面的太監作亂,在亂局中殺掉皇帝和若干重臣,以成大事。

正在太監們蠢蠢欲動準備舉事的時候,周培公和其他大臣們商討平定吳三桂的事情,無意中發現蠟燭一根根的都沒有捻,眼看黑燈瞎火的,政治嗅覺靈敏的周培公迅速向胡太醫大喊:小心太監作亂。

這樣當太監們潛伏出動的時候,胡太醫組織起力量進行反擊,避免了措手不及的窘境,化解了一場潛在的巨大危機。

當時清宮裡的太監們負責紫禁城的大多數後勤事務,包括蠟燭,如果蠟燭沒有捻,那只有2種可能性,要麼是負責採購的太監們貪汙吃回扣,買了一堆沒有捻的蠟燭,但這蠟燭是每天都要用,皇帝妃嬪等主子們天天都看得到的東西,聰明的太監不可能在這個上面揩油水。

那另一種情況就是太監故意讓蠟燭沒有捻,畢竟在沒有電的時代,照明主要還是得靠蠟燭,一旦沒有蠟燭,夜晚的紫禁城那就得一片黑燈瞎火的啥也看不見,那某些人如果要幹一些事情就方便的多了,而在漆黑一片一下,肯定會越搞越亂,越亂自然越好。

因此,周培公憑藉多年的經驗直覺,尤其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亂局之中,敏銳地察覺到一絲不對勁,畢竟要杜絕一切潛在的風險,於是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朝胡太醫大喊“小心太監作亂”。

後來,周培公又自告奮勇,主動請纓,進入蘭州城勸降了當時清廷西北大患王輔臣,為康熙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將其派到地方任職,周培公因個性問題,與地方官員合不來,幹了幾年就辭官回鄉賦閒去了。

直到1690年,噶爾丹舉兵反清,已經在家賦閒近十年的周培公希望復起,寫信給康熙皇帝,呈上了一些“平叛良策”,大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採納,康熙還安排他去盛京做提督,為大清守邊。

1701年,周培公死於任上,享年69歲。

相比較張廷玉、李光地、姚啟聖,周培公的官做的不算大,死後享受的待遇也不算高,總體中庸,總體還好。


雲中史記


《康熙王朝》作為歷史正劇的高峰之作,塑造出了無數的經典角色,而這些角色的塑造往往是通過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來完成的。如康熙身邊的智囊臣子中就塑造出了幾個性格迥異的人物,但是惟有周培公符合我們對一個儒將的一切想象。他出身貧寒,卻盛負才名,得康熙帝師伍次友推薦卻不寄人籬下,只想富貴直中取。一封給宰相的推薦信也抵不過他與小姑娘的貧賤友情。幸被康熙發掘,破格提拔,進入上書房行走。

而周培公在發現送來的蠟燭都沒有捻的時候,很快就反應出來是太監要做亂,並及時加以防備,將這場宮廷逆亂鎮壓在了萌芽狀態。當時的形式晦暗不明,三藩王剛剛造反,朝廷大軍節節敗退,康熙對自己的獨斷專橫生出愧意,決意廢掉自己的帝位。而外面又有三郎香會的叛賊,這時的大清王朝風雨飄搖,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

為什麼周培公能那麼快就判斷出是太監在搗亂呢?眾所周知,有清一代設立了內務府來掌管宮廷大小事宜,並把太監分為十二監,各有所司,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而這些太監中恰好有一司是負責宮內日常物品的採購與監造,而上書房的蠟燭通通沒捻,說明這絕不是偶然。因為負責此事的太監是要對採購(或監造)的蠟燭負責的,就像修建長城的磚石上要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樣。所以這個時候所有的蠟燭都沒捻,說明這些太監連死都不怕了。他們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要造反。

而自從秦王掃六合之後,太監就在中國的政治局面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無論是趙高矯旨,還是東漢的十常侍禍亂宮廷。歷朝歷代的宮中政變和政事更迭,背後總是少不了太監的參與,所以想到太監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此時的大清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些太監將蠟燭中的捻通通毀掉,目的便是要讓宮殿中漆黑一片。因為在燈火通明的地方,這些太監很容易就被一網打盡。所以不難推斷,這些太監要造反,而目標則是康熙皇帝和孝莊太皇太后。所以周培公判斷出了太監的意圖,在康熙的寢宮外設下埋伏,便將這些太監通通一網打盡。

通過這件事就可以充分證明周培公此人絕不僅僅是一個會讀書的讀書人,他還精通文韜武略,是文武全才。並且反應靈敏,為他日後平察哈爾王和吳三桂埋下了伏筆。但是也為他日後被放逐盛京做足了鋪墊,因為周培公不會收斂鋒芒,畢竟上書房大臣都在,自己就和胡太醫把事情給搞定了。有時候國家的安危不重要,自己的祿位才更重要,能力強的同事是會被人記恨的。

可憐一代儒將,因為滿漢之分,被康熙放逐在那樣一個冰天雪地之中,抑鬱成疾,遺憾終身。

以上。


逆流時代


周培公是誰,能在民間一觀康熙氣質就能猜中是聖上的人,毫不誇張的說,此人大智若愚,當初連康熙都以為此人沒認出自己,實則,人家都把你看穿了,就差你不承認掀開身段看下穿的是不是真龍衫。

康熙身邊的謀臣-周培公

康熙與周培公的相識是在康熙私訪民間時偶遇,也正因為這次偶遇,讓康熙發掘了這位人才,也正因為這次偶遇,也讓周培公知道,當今聖上是位體恤民情的君主,而非昏君,是乃值得效忠的聖主。

周培公效忠康熙後,在康熙十三年間就為康熙立下大功,當時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還聯動了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北方一起反叛,而作為康熙的心腹,這位大學士不顧自己的性命也要為康熙這方爭取一線生機。

如果當初周培公勸降失敗,可能大清王朝又是另一番景象,為何?

首先吳三桂就已經夠康熙吃一壺,作為陝西的王輔臣更是以驍勇善戰聞名已久,雙方同時叛亂,給康熙的壓力非常巨大,稍有不慎,王朝即刻傾覆。

王輔臣當初造反,多數清將都怕他導致不敢出兵,可見這陝西藩王威懾力多大,而且造反後,康熙派遣了十萬清兵,但王輔臣都毫無懼色,可見是個打仗狠人。

當初周培公勸降,一是因為事情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必須拋開個人生死,二是因為他恰好與王輔臣手下兩員大將是同鄉,勸降的幾率比任何人都大,而且很大可能王輔臣願意給自己機會,讓自己從頭到尾把厲害關係梳理一遍。

事實也證明,周培公的自告奮勇,的確如設想般,王輔臣給了他這三寸舌蓮開講的機會,如果不然,真是請纓前的那句:“如果前去說服了王輔臣,那是大學士的福份;如果遭遇不測,自己則死也無怨。”

自此後,這位周培公在朝廷開始平步青雲,由於身份清白,康熙尤為看重周培公,凡大小事均要找這位謀臣商議一二,這些大小事不僅沒讓周培公居功自傲,反而幫周培公養出了一種細緻入微的能力。

就拿當初太監拿蠟燭出來,唯獨少了捻,這位善於觀察的謀臣當即就知道情況不對,為何不對?

其因皇宮制度非常嚴格,進出都需要合符,這還是緊急情況下,晚上更是鎖閉紫禁城,任何人都禁止出入門,御林軍更是嚴密防守。

除開合符憑證,還需要出示腰牌,該腰牌記錄的就是姓名、年齡、所屬衙門、相貌特徵等一系列信息,兩者缺一不可。

既然城門處不可能出現問題,那麼問題可能就出在這屋裡,為何?因為太監心虛先出去了,其二是皇室用的東西都是一層一層篩選,不可能在捻這等事上犯下大錯,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太監作亂。

綜合以上要素後,周培公一經判斷就知道是亂在其內,篤定就是太監作亂,當即就提醒了胡太醫,提醒後不久,果然燈熄就內亂開始。

但一切均被周培公提前預警,此次作亂最終被化解,從以上點線面可看出,謀臣就是謀臣,心思細膩,如果沒有周培公提醒,康熙與孝莊也有安排,但是康熙那不一定能安全不受傷,畢竟,這場內亂,也是有人替康熙流了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