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開竅早,知道好好學,有的孩子都上了初中和高中了還不開竅,還不好好學?

7798888777


為什麼有的孩子開竅早,知道好好學,有的孩子都上了初中和高中還不開竅,還不好好學?

我認為所謂的“開竅”是一種啟發打開心智的東西,也許是一個畫面,也許是一句話,也許是一張紙。

佛教說一種狀態叫“開悟”,和“開竅”有異曲同工之妙。“開悟”是一種頓悟,都是因為某件事或某個場景得到覺醒,覺知,最終達到覺醒自然,身心合一,人的力量與智慧都發生了根本性升級的能力開發狀態。

那麼,不“開竅”的孩子,就是還沒有找到這個物質。

歸根結底,他們還沒有找到好好學習的內心驅動力。

我 女兒上小學,我們為了她有一個好的起點,是做了跨區擇校的。但我在入校時交贊助費時對她說:我們家長能做的,也就是這一步了,以後考高中有中考,考大學有高考,我們是沒辦法幫忙的,只能靠你自己的成績了。你自己能做主的第一次選拔,就是小升初,能進一個什麼樣的初中,也是完全靠你自己了。這個初中決定著你的高中,高中決定著你的大學,大學可能就決定著你的人生了。加油吧,孩子!

不知道她是不是聽懂了,反正每次考不好,我也會拿這番話來鞭策她。她一直很努力,小升初通過提前選拔進了一個不錯的初中實驗班。

一直到現在,雖然偶爾也會嘆氣說“我太難了”,但我感覺她始終是知道自己的目標的,也對自己有要求。所以家長就沒有太費力的去督促。

其次,因為所處環境的原因,他們可能對於知識,沒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只在書本上看到,也沒有什麼興趣去進一步探究。

我在上初二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著迷於看小說和畫畫,對那枯燥的數學尤其是平面幾何,一點兒不感興趣,尤其是囉嗦的數學老師,一聽她的聲音我就犯困,很多時候,我的幾何課,都是在打盹走神的過程中度過的。

期中考試,數學成績不及格。不久,小鎮上來了一個江蘇木匠,他走街串巷給各個家打傢俱。但這個木匠很年輕。他個子很高,眉毛很濃重,黑眼珠尤其烏亮,說得一口軟糯的江蘇話,有一口潔白的牙,這種形象,在軍工廠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他在生活區給這家打個衣櫃,那家打個書櫃,一直輾轉著工作,然後來到了我家。

沒事兒的時候,我就新奇地看他工作,用墨斗畫線,一張張木板,被刨子刨的又平又直,一個個棍子,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框架,然後,像搭積木一樣,一個書櫃搭建起來了,在我眼裡,這工作充滿魔力。

然後,我好想像忽然開竅了,對於平面幾何的點、線、面,忽然有了感覺,有了認識。在升初三的暑假,媽媽又找了一個北航畢業的同事給我補了一下數學。從那以後,數學再也沒有拉過分數。

如果那時候有樂高,可能我的幾何也不會這麼差吧?哈哈哈。

所以,孩子身處的環境和見識,有時候限制了他的眼界。這也是倡導人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原因吧。

沒有內心驅動力,認為學不學都一樣,可能是因為他們無法預見“學霸”“學神”的人生;認為學好學壞都一樣,可能是因為他們周圍都是這樣的人,也可能是對自己太失望了,覺得不可能學好了。所以,針對每一個人的內心去挖掘原因,才能打開心扉,找到不想學不好好學的問題。


圍雪夜讀


但凡家長,對於學習不開竅的孩子,心急如焚卻也無可奈何。

我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一上課就幾乎處在一種夢遊狀態,老師的聲音忽遠忽近,更像催眠師。神奇的是,一下課我立馬精神氣十足,玩兒的時候十分的投入。

可是,只要一回到教室,一開始上課,我就完全不在狀態。

我是小個子,做第一排的那種小個子。

可想而知,每當老師看到我在她的課堂上打盹犯困走神的時間,她是多麼的痛徹心扉和備受打擊。

我現在都記得那個留著披肩捲髮皮膚極白長得很漂亮的數學老師,她的聲音很好聽,她還很溫和,極少批評體罰同學。

有一天,我在她眼皮底下幾乎睡著了,她走過來,揪住我的大衣領子,把我拽了起來,她氣極了,真的她太生氣了,她講得那麼好,可是我卻是一個不開竅的學生。

她打了我一巴掌。

我哭了,並不是她驚醒了我,而是,她嚇到了我打疼了我。


這種情況持續到了初二下學期開學,我的成績一團糟,可我居然毫不在意。

某一天,初二下學期的某一個早上,我在數學課上居然搶答了老師的一個問題,居然還答對了!老師愕然的看了我一眼,我意識到了教室裡面如此安靜。而我,第一次認識到老師講的題我全部給聽懂了,一點都不難!


從那時,似乎我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睡醒了。我不僅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考入了高中,而且高中三年,所有功課成績一路上行。

我就像一顆發芽很晚的種子,一旦萌發,勢不可擋。


好多年以後,我知道了,我就是初中二年級下學期那一年開竅的。


學習,尤其是自主學習,靠的是內在的力量;與外在的壓力沒有太大的關係。

與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與父母的愛好、早期的興趣培養有密切關係。

一旦這些都沒能成功的影響到孩子去喜歡上學習,那麼,就只能等待,等待那顆種子在某一天的某個時候,突然甦醒。


有的人早一些,有的人晚一些。

或許不能及時長成父母期待中的樣子,但他總能在甦醒之後,奮起直追。

一個開竅的孩子,內在的動能馬力十足。


而每一顆種子,都有他自己的季節。


芯媽心語


我理解的開竅就是頓悟。一旦頓悟,內在動力就被打開,小孩子就不再需要家長操心學習,有些專家說開竅就是定心,有些專家說開竅要靠大人的引導等等,但我認為開竅完全是偶然的,有些人很小就能開竅,有些人成家以後才開竅,有些人一輩子都沒長醒,或許這就是一個人的命運問題。

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是十六歲開竅的。我小學初中上學就從來沒怎麼上過心,長期不完成課後作業,但我的成績還好,一直在班上還是中上水平,老師最後都懶得管我了。初中時期我就喜歡上看武俠小說,但那個時候還有老師管,後來我初中畢業考了中專,當時九十年代的中專還是挺吃香的,到了中專以後就沒老師再管你看什麼書了,我一個學期把學校書報亭的所有武俠小說都給讀完了,在乎就沉迷在書中的世界,基本上不怎麼參加班級和學校的活動,也不怎麼與同學交往,非常內向,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管束,我當時完全沒想過一直這樣下去我以後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就對武俠小說失去了興趣,小說的套路我一下子全明白了,所有的懸念都不再有趣,然後我放下了武俠小說,大量的課餘時間我就去參加各種活動,學習踢球,參加辯論賽,參加羽毛球賽,沒想到這些我從沒參加過的活動都取得了好名次,辯論賽我們獲得了亞軍,混雙羽毛球賽拿了冠軍,這讓我明白了只要敢去做去,或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慢慢的我的性格變得開朗,和同學們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後來才明白,性格的轉變對我意味著什麼,但這種頓悟只能靠自己去領悟,外力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我只能感慨這就是命!


花匠元鋒


就我的兩個孩子觀察的結果是:還是家庭的問題,當時兒子小時候我們家條件差,我和老公做生意,就沒時間管孩子,只要他能吃飽就好,學習的事只知道不好就會打他,只上個專科。後來有了女兒我們的生活好很多,有時間陪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她成績很好,我們經常陪她一起玩、一起看課外書。現在女兒上初二了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問她是什麼時間開竅的她說在上小學一年級第一次月考的時候她的拼音字母才考90分的時候,她就想著下次一定考第一。她說她那時候開的竅。呵呵


疏影寒梅暗香


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我的一位老師,他是這樣告訴我的“現在的孩子啊,就是享的福太多了,沒吃過什麼苦頭,才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他說這個話是有原因的,在他們那時候要想以後不和土地打交道,只能拼命的學習,幸運的是,他考上了,成為了一名教師,可他面臨著和現在好多家長一樣的困擾,那就是孩子不好好學習,一天就知道玩,完全不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他是怎麼做的呢?他對孩子說“你想不想每天玩?也不用去學校,也不用學習?”他孩子一聽忙高興的點頭,然後我的這位老師就真的讓他孩子一個學期沒上學,那時他孩子五年級。

他孩子在家的日子也並非過的那麼舒坦,剛開始還好,整天活蹦亂跳的,可時間一長便感覺到無聊了,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別人都去上學了。因為不上學,家裡的家務自然是他全包,掃地、拖地、洗衣服、刷碗……全歸他管,這可把這個小孩愁壞了,這還不算完,每到農忙時節,還要回去給他爺爺奶奶幹農活。

大概到了兩個月的時候,這個小孩就不想幹了,和他爸提條件,說想回去讀書,一定好好學習之類的話,他爸沒搭理他,繼續讓他在家待著,並且還讓他去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給他們放羊放牛,總之就是幹不完的活,既然你不想念書,那你就提前嚐嚐生活的苦!

這個學期終於完了,他孩子也受不了了,只好求著他爸想去讀書,他爸見目的已經達成了,就讓開學後重新上了一年五年級,成績也慢慢的趕上來了。(當然我不建議大家用這種方法)



現在的小孩確實是生在蜜罐子裡,你給他說學習多麼多麼重要,他也只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他不知道以後面對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所以要想早早開竅好好學習,簡直太難了,唉,吃不了學習的苦,以後就要吃生活的苦!


陽陽爸說教育


我對學習開竅的理解是:包括思想的意識的開竅和學習方法的開竅。題主說的應該是指思想意識的開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懂事。好好學了,但不明白所以然,是方法沒有開竅。有些人方法開竅了,但沒有好學的態度,依然學不好。有些人有好好學的態度,如果沒有方法開竅,也學不好。兩種開竅我都經歷過,下面說說我開竅的經歷:

一、思想意識的開竅

我是在除二時,才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做到自主學習。小學時,那個年代也沒什麼玩的,學習上老師安排的就學,沒有要求的就不會主動學,所以成績也平平。真正讓我認識到必須努力才有出路是在讀初二時,那時農村的的孩子10多歲就要參加做農活,做農活真的太幸苦。是在苦中讓我認識到我必須好好學習,不好好學習就要在農村苦一輩子。

我覺得現在一些孩子思想不開竅,也是因為物質條件太優越,沒有吃過苦。如果有機會,創造條件讓孩子吃一下苦,可能思想就開竅了。

二、方法的開竅

在學習態度上,我初中、高中都很努力,很認真,但是成績也不拔尖,怎麼學也算不上學霸,最多是一個偽學霸。我的高中考的是普通高中,大學也是一般的學校。努力了沒有好的方法,依然不能出類拔萃。在大一大的第二個學期,我在學習方法上才開竅。也是機緣巧合情況下,期末複習時一天晚上沒電,但複習又緊張。於是用手電筒複習,為了節約電池,我只看一眼問題或者標題,就去回憶書本的內容。不知不覺中,一個晚上我盡然複習完了一本《無機化學》,而且對知識記憶得比較牢固。知識在我大腦中就象放電影一樣,對學習突然頓悟的感覺。

得到了只“看一眼”,就去放電影的啟發,以後的複習即使在白天,我也只看一眼,又去回憶。這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全部90分以上,大學畢業時一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在後來工作後的考證生涯中,學習就象開掛一樣。無論是本專業還是外專業,學起來都很輕鬆。方法開竅後學習的體驗真的很神奇。


冰晨學習


跟你說,你說的這種不是上了初中跟高中還沒開竅,照這樣下去這輩子也不會開竅了。現實中確實有好多初中跟高中孩子每天無所事事,打遊戲,我這邊商場的一個遊戲廳,沒到週末全是孩子在哪裡玩遊戲。玩遊戲玩的一溜一溜的你能說孩子沒開竅。難道是吃喝玩樂都開竅了,只有學習沒開竅。但是玩遊戲也需要學啊!有好多遊戲可能大多數人都未必學會,可是就是這樣的孩子學會了,說明學習也開竅了。只是沒用在學習家長學校認為的文化課上學習。就是好好的上課不上,反正沒開竅,慢慢等待開竅。

我們都從孩子上學走過來,也知道有時候學習不是別人說的,主要靠自己。記得自己上學時,小學根本沒人管學習,相反有事需要自己幫著做的話,那是學習就是次要的。每次作業是否寫完都沒人管,但是小學知道好好學習上初中。但是上初中,因為沒人告訴還能考什麼,所以上初中就不怎麼用心學習了,但是為了那個名次也學習,只是不那麼努力了。

孩子能早知道好好學習,跟孩子自己的性格跟家庭教育有關,有的家庭沒有灌輸孩子學習的內容,每天都是吃喝玩樂,孩子總覺得這就是自己的生活。根本沒有學習的概念。

那些初中高中如果是沉迷遊戲的,不是不開竅,是教育問題。再就是別說玩遊戲孩子喜歡,大人也無法控制,因為不需要用腦子思考,而學習每天枯燥的老師講課,寫作業,考試,誰也不願意啊。


陪著孩子一起學


我小時候爸媽都要做生意,沒人管我。有時候也去媽媽店裡做服務員,那時候我才三歲,我已經會照顧客人,拿出椅子請人坐了,並且會轉達媽媽不在讓客戶稍微等一會兒。在幼兒園我經常喜歡做小幹部自發的想做。搶著發小紅花,搶著發餅乾,搶著給同學講故事。因為我的個子比較高,在一次排舞過程中我只能做小草,不能做蝴蝶,那是我最難過的一次,回家後讓爸媽做小草,自己偷偷用圍巾披上做了翅膀飛了幾圈。可是依然很不開心。在小學一年級自己去報道帶上51元錢學費。小學一年級沒有被選入做班幹部,但是自己拉了一個四人幫成為小領導,經常輔導其他成績差的孩子。三年級我成績優異競爭成為宣傳委員負責出黑板報,我特別高興成為班幹部。然後到了初中也一直對學習總是很想要,必須要考好。直到現在有了孩子,孩子成績問題我都自己分析問題。

可是看我孩子那個開竅,還是沒有我小時候這樣,他對一切都非常安全感,儘管記憶力,理解力比我們那時候強,可是對待那種比拼爭取,還是沒有我小時候濃烈。有次我們班級有個媽媽打電話和我說我兒子碰到了對方的孩子,語氣裡面有一些藐視和看不起,因為在語言裡面我聽到的意思不用一起玩,我們成績不好。我兒子那次聽了以後知道我很傷心也很難過,同時被班主任叫去罵了一頓當著孩子的面,我自小沒有受過這樣的委屈,突然間從那天起他讀書的態度變得認真了,變得更加別人對待我的態度了。最近成績也一步步上升,才小學二年級。

所以我想人要吃一點苦,被人要嘲笑一翻,被人貶低一番,真的是好事。我們自己也是因為不夠優秀才努力積極勇敢前進,生活好了,可是精神上的不放棄不拋棄永遠可以延續。也可以永遠影響。

所以在我看來,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他的道理,接受所有的不公平,或者任何困難。當我們經得起這個考驗的時候,我們就是成功的。


AnnaF156126605


關於學習好壞,各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我呢上學幾乎不需要父母操心,學習在小學中上,初中中等,高中沒上過,分的太遠不幹了,回家務農了。

我們那一批同學,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初中或者以下的學歷,小學畢業就刷下來三分之一,這些沒有考上初中的人,早早回家務農了。初中畢業的人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不再上學了,各找各的事情幹。

什麼叫能學好或者不能學好呢?興趣不在學習上,就很難學習好,我的同學有好多人都是這樣的。

有個女的同學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不上學了,反正就是學不好,不知道啥原因,最後就不來了。

有一天,數學老師課堂上提到了她,說:“×××,我看到她在菜市場裡賣菜,沒想到數學那麼差,賣菜的時候算賬倒是精的很,幾毛幾分都算的清清楚楚的,算的一點都不慢,稱好秤馬上就算出來了!”

這個同學就是一個我們那時候的一個典型的縮影,很多人都是三年級,四年級的小學沒畢業的人。我的一個表哥更加厲害,他比我大一歲,早一年上學,我上五年級時,他還在三年級混,一年級幹兩年,二年級幹兩年,成了班長,三年級幹兩年,出了名的老班長了,升到四年級就不上學了。

小學畢業的,能夠初中畢業,那時候父母就算是有個交代了,能供孩子上個初中畢業,不想上學就算了。記得我們屋後的黑蛋小學沒畢業,死活不上學了,他老爸用竹條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頓,只有初中畢業才行,不然就揍你個癟犢子!

打了一頓後,也算是同意了黑蛋不上學了,也就是說就這樣了,回家拜師學藝,那時候民以食為天,只有吃好了才能算好,他學的是殺豬,有肉吃。說實在的,那時候跟現在不一樣,我們家一個月吃不上一頓肉,殺豬的幾乎經常有肉吃。

叫我說,這個學習,我考上高中第五中學的時候,不是單單說遠了不上的,還有就是心裡覺得已經有不想上學的念頭了。父母說,反正初中已經畢業了,想上繼續供著上,我自己決定不上學了。


乙丙丁6


這個問題出現的例子很多,但原因很難尋覓,需要身邊的人敏感懂教育可能才會發現其中的訣竅。我想先研究一下我身邊的人∶

我自己∶小學三年級之前曾經被老師攆回家,不寫作業,老師問為什麼沒有寫,就說媽媽讓看管弟弟、讓幫忙燒火做飯、不給買本子種種理由,好像我媽當時只感覺好笑,那時候對孩子學習沒有任何要求。記得媽媽買了很厚一沓本子,我當時什麼心情不記得了。再有深刻記憶的時候已經是五年級了,把我們班一二年級學習好的那個女生遠遠超過了,因為她退步了。從此學習一直可以,也不是死學型的。。

想想原因∶一、我當時上學是班級最小的,開始因為年齡差近半年不讓上,後來找熟人上的,連書都沒有。二、母親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只有小學水平,可出生於大家族,見多識廣,嫁給貧窮家庭的父親,是當時相中了他學問高(高中,50年代農村),還教書(我都不記得他教書)。從小我就是在父親的晚間讀書和母親的神話傳說中長大的。以旁觀者來看,這種孩子純粹屬於上學太早貪玩,不願意專注學習,稍微指導一下就能開竅。

我的老公∶他小學的經歷會讓很多家長頭疼,三四年級之前都座不到教室,家長送過去剛一走他就跑了,後來誇張的是要把他們班的前後門鎖上,不幸的是年幼的他這時候失去了父親,但這並沒有改變他多少,後來他的一個老師給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幫助,找他談心,輔導他學習,就這樣慢慢地他成為大家眼中的學霸,苦學死學,初中畢業就考入了一個很好的師範學校。(那時候上師範類比省高中分數高,鐵飯碗麼)。

以旁觀者來看這種孩子屬於中等,又有些難管教,家庭變故沒有打倒他,在老師的引導下反而突然成長成熟了。優秀有責任心的老師永遠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

我的大女兒∶小時候除了說話晚,其它都可以,10月份出生的,在班級屬於大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是老師的小助手,上小學作業什麼的都是獨立完成,我們從不陪寫 ,考試成績一直不錯。有時候我都覺得她是那個"別人家的小孩"。

分析原因∶一、我們帶孩子屬於完全放養型,並且自己帶。一歲左右的時候有一天她爸爸很驚奇的說這孩子什麼時候會走了。學爬學走都是自己隨便,我們不經常抱,也不牽著走,從爬到走都是自己扶牆扶床。女漢子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所以在幼兒園疊被子、打掃衛生、管理小朋友等等都不在話下。

二、上學時她的年齡在班級一直屬於大些的孩子。

三、行為的放養不代表無規則,我和她爸爸都是做教育的,屬於嚴厲型父母,規則性比較強。

我覺得開竅早晚和智商沒有關係,但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都會影響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