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中雙子塔只是被撞了頂部,為什麼整座大樓會坍塌,不是應該只是崩塌頂上的那一部分嗎?

一人獨守一夢


從建築結構的角度來說,美國在“911事件”中被撞擊的雙子塔遭到猛烈的撞擊不會導彈整座大樓坍塌,雙子塔卻在襲擊後出現整座坍塌的現象,確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外!

“911事件”之後,美國對此事進行調查,查出的結果顯示,雙子塔整座大樓坍塌,和建築的結構和地基沒有任何關係,雙子塔不是被撞坍塌的,是燒燬之後才坍塌的。2001年9月11日,對於美國人來說,這一天就是一個噩夢,一天之內發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多架客機被劫持。

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中,恐怖分子劫持一架飛機撞擊美國國防部所在的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局部損毀,並沒有出現坍塌。恐怖分子還劫持了兩架客機,先後撞向美國位於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的一號樓和二號樓,90分鐘之後,兩棟樓先後坍塌,並導致周邊的5棟樓跟著坍塌,導致2996人遇難,美國的經濟損失達到2000億美元。

美國的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的設計要求很高,抗震抗颶風,在波音767客機的撞擊下,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並沒有坍塌,只是局部損毀,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細節,波音767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時候,載有50噸燃料油,在撞擊一號樓和二號樓的過程中燃油洩漏,在大火焚燒的作用下,鋼結構的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經不住1200高溫的焚燒,鋼結構遭到破壞之後,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全部坍塌,並導致周邊的5棟大樓坍塌。

如果波音客機上沒有50噸燃料油,就憑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的設計,波音767客機不足以讓其坍塌。美國認為,這次“911恐怖襲擊事件”是本拉登所為,但是塔利班卻聲明,此事和本拉登無關,不是本拉登發起的恐怖襲擊。

“911事件”中,確實存在很多疑點,這些疑點指向美國,容易讓人懷疑是美國自導自演的一齣戲。波音767客機被劫持之後,美國空軍早就發現了波音767客機的異常行為,並派出戰機尾隨其後進行觀察,波音767客機已經進入紐約禁飛區,空軍不確認客機被劫持,美國的空管部門沒有說波音767客機是異常行為,美國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波音767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大樓。

“911事件”已經過去了18年,阿富汗戰爭已經18年,本拉登已經被擊斃,至於誰才是“911事件”的策劃者,還有待查證!


老鱷魚觀天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世貿大樓不是被撞倒的,而是被燒倒的。

大家注意,拉登也是知道世貿大樓的堅固程度的,所以使用2架飛機先後撞擊了兩棟樓。

看來,拉登的目的就是讓世貿大廈嚴重受損。

奇怪的是,被撞擊1個半小時內,世貿大廈大體完好。

隨後卻突然倒塌,造成3000多人死亡。

很多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撞擊大廈其中一架飛機,是龐大的波音767,於上午8:46撞擊北樓96層。

當時它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預計至少在630公里的時速。

然而,世貿大廈在如此沉重的撞擊下,竟然頂住了。

後來計算,專家計算飛機對大樓的衝力為3260萬牛頓,而大樓結構設計是可以抵抗颶風的5840萬牛頓。雖然飛機撞擊比颶風厲害的多,但大樓還是支持住了,沒有因為撞擊而倒塌。

飛機衝入大樓,撞斷了35根外牆鋼柱,但150多根外牆柱和內部核筒都未受破壞,大樓96層以上的樓層重量依然還被支撐著。

可惜,當時波音767並沒有飛出多遠就被劫持。該飛機可以運載50噸燃油,當然還剩下大部分燃料。

撞擊時,世貿大廈雖然沒有當場倒掉,然而有3層樓受到嚴重破壞,支撐的大部分鋼柱損壞。

同時幾十噸燃油沿著樓層流到電梯井和管道井裡,在整個建築的上半部分引發了大火。

航空汽油不用於普通燃料,它可以產生高達1200度的高溫。

普通鋼鐵在這種溫度下,最多10到15分鐘就會變形,扭曲,導致大樓垮塌。

好在,大樓鋼柱都包有防火的隔熱層。

在如此高溫的燒灼下,隔熱層和鋼柱支持了1個半小時。最終樓層支持鋼柱被燒軟,無法支撐上面幾萬噸的重量,導致斷裂。


可見,世貿大廈本身的設計還是過硬的。在當時,它已經是老建築了,卻仍然算得上非常堅固。

這次世貿大廈的倒塌也超出拉登的預料,後者本以為只是會撞壞一部分而已。


薩沙


說到美國的911事件,觀景真是印象非常的深刻,當時我正在看鳳凰衛視的新聞節目,在北京時間晚上八點50分左右,電視畫面切換到了美國的世貿大廈,這個時候剛剛發生了一起飛機撞上世貿大廈一號樓(北塔)的事件,通過現場直播看到了滾滾濃煙,高層建築在鏡頭拉近之後,依稀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人在等待救援。



更讓人感到恐懼的是在北京時間9點鐘剛剛過去沒多久,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快速的撞向了世貿大廈二號樓(南塔),那一刻爆炸聲不絕於耳,火光沖天,整個世貿中心都籠罩在濃煙之下,不但是大廈裡的人驚恐失措,就連在下面觀看的很多群眾都抱頭痛哭。

美國世貿中心在被飛機撞擊時,是美國時間早上九點鐘前後,正是上班時間,這也是這次恐怖事件人員傷亡較大的原因之一。當時觀景看直播時,看到很多高層無助人員在熊熊烈火的威逼之下只能跳樓,其慘烈之狀今還歷歷在目。

如題主所問,911事件中的雙子塔只是被飛機撞擊了頂部,為什麼會整棟樓都坍塌了呢?其實美國雙子塔不是被撞塌的,它是被大火給燒燬的。你可能認為觀景是在開玩笑,但雙子塔確實是被大火給燒燬的,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世貿雙子塔在被飛機撞擊後,所幸的是沒有直接倒塌,堅持最短時間的南塔大約支撐了57分鐘,而北塔則堅持支撐了大約122分鐘後才倒塌,這給飛機撞擊樓層的下層人員有了充足的逃生時間,這是不不幸中地萬幸。雖然當時飛機撞擊大樓時的衝擊力非常大,但仍然被雙子塔的主體結構成功的分散了力量到其他支撐點上,如果沒有大火,那麼美國世貿中心將一直屹立在世貿廣場上而不倒。

撞擊世貿中心雙子塔的兩架飛機都帶有30–50噸的航空燃油,這個航空燃油可不是一般的普通燃油,當它燃燒時會產生上千度的高溫。如此的高溫就會把大樓頂部建築的支撐點燒化,隨後就會一層一層往下砸,到了後面,下面樓層實在是經受不住上面樓層的重壓,不用燒它也會一砸到底。

世貿大樓最終坍塌的原因是因為支撐整座大廈的鋼筋在航空燃油的高溫燒烤之下,慢慢融化變形,再加上飛機撞擊時就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加上頂部樓層的重力,整個頂部在不堪重壓之下,就往下砸。做過建築的同學就知道,當上一層往下砸在下一層的樓板上,樓板還是有鋼筋支撐,它是沒法進行塑性變形,所以樓板能吸收的壓力是極其有限的。

當上層砸下來的重量超過樓板所能支撐的重量時,往下壓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世貿大樓樓板一層層往下砸,重量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動能也越來越大。這就預示著世貿大樓沒有任何生存的可能性。

還有些朋友會問,同樣是飛機撞擊,那麼為何北樓要多堅持了一個多小時呢?第一個最明顯的原因是撞擊南樓的飛機至少要比撞擊北樓的飛機時速要高出很多。因此南樓受損是比北樓要嚴重的,撞擊樓層比較靠下,上部重量過大。


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原因,在1993年,美國世貿大樓曾經遭遇過炸彈襲擊,之後,這兩座大樓一直在進行防火加固工作,將鋼樑的防火層由原先的1英寸增加到1.5英寸。在911事件發生時為止,北樓共有18層進行了加固,南樓則是有13層進行了加固。北樓被飛機撞擊的樓層是被加固防火處理樓層,而南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它被飛機撞擊的78層是沒有進行過防火加固的,所以這就南樓先比北樓快一個小時坍塌原因所在。


觀景說史


911北座大樓撞擊部分在88-94層間,南座大樓撞擊位置在78-84層間,所以撞擊的不都是頂部。

北座大樓撞擊位置接近頂部,但南座大樓是在中間偏上的位置

但結果是一樣的,兩座大廈都塌了,所以大樓的坍塌可以認為不是運氣差。飛機撞擊大廈後帶來了兩部分能量,一個是飛機本身的撞擊動能,動能幾乎100%被大廈吸收了,由於鋼彈性模量高,應力傳遞也比較好,相當於整棟大樓都跟著做震動來吸收這個動能,這是好事,相當於應力分散了;但飛機本身攜帶了大量燃油(估計又3.8萬升),撞擊後立刻燃燒,由此演變為無可控制的火勢。大家都知道現代的大廈其實都是鋼筋混凝土以及鋼架子的結構。雖然鋼的熔點很高,但鋼鐵在高溫下的機械特性和常溫是有很大差別的,在高溫下,即便鋼鐵不融化,也會變軟。所以反覆搖晃增加的內能以及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的火勢引起的高溫,足以使鋼筋和鋼架變軟變形,起不到支撐作用。

世貿中心的設計師是美籍日裔設計師山崎實設計,在設計之初,他就考慮了大廈受到飛機撞擊的可能性,因為以前就發生過美軍轟炸機誤撞帝國大廈的事故。說明這個設計師其實還是很嚴謹的。世貿中心南、北大樓均由鋼興建,其支撐點設於大樓中間來加強結構強度。但我估計設計者顯然沒有把飛機的燃油這一項給計算進去,僅僅是單純地計算了動能。而如果把波音767的燃油也給計算進去,恐怕當今人類還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夠在撞擊+燃油持續燃燒的情況下撐著不倒。所以這也不能怪設計師。


紙上的宣仔


在微信上看到過一個連載,說是經過一年的調查得出的結論,這就是美國軍火鋼鐵捆綁了美國政府的一次陰謀。現在能記得起結論有這些:第一,撞擊頭一天,突然有很多檢查。第二,有部分高官被通知不要去世貿大樓。第三,值班戰鬥機前一天突然被調走。這裡是禁飛區,有F16戰鬥機24小時值班,但前一天被調走參加北美防空演習。第四,將撞擊錄像放慢看,飛機撞上大樓前一秒時間,飛機下方有火光出去,這隻能是導彈。飛機是鑽進去的,並不是撞上去的。第五,大樓結構問題。中心鋼柱非常粗,不可能下部都壞掉。第六,如果是撞擊,大樓廢渣不可能那麼碎。從電視公開片段看,都可以看到都是粉末。這是高爆炸藥一類物質才能做的到。第七,倒塌方向。第八,大樓倒塌速度。第九,廢渣數量並不多,與大樓不符合。第十,大樓倒塌後半年,廢渣內部依然在燃燒。大概就這麼多了!


紅崖


本拉登因“911”事件而一鳴驚人,遠比當初承建這座樓要聞名得多,2001年,正是本拉登策劃的“沖天一撞”,讓美國舉世聞名的雙子塔毀於一旦。然而令不解的是,當時飛機撞擊的只是樓的頂部,為什麼會導致整座大樓坍塌呢?

首先,有備而來。紐約雙子塔採用鋼結構模型,耗時7年,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竣工,本拉登家族參與了建設,故而對塔樓的內部構造一清二楚。

其次,設計不周。美國自以為除了蘇聯,強大無比,不可能想到日後會發生駭人聽聞的恐怖撞擊行動,故而消防設施落後,其所用材料也不可能達到堅不可摧的高度。

再次,熱效應。紐約南北兩座雙子塔在遭受滿載燃料的波音大型客機的猛烈撞擊時,由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所產生的溫度瞬間可以超過一千度,使得鋼材經不住高溫的洗禮而變形,而飛機在衝撞塔樓時,對準的高度都是處於要害的“脖頸”部位,距離110層最高處還有20-30層,這樣在受力不支的情況下,不堪重負,只有倒下。

最後,重視不夠。據今日俄羅斯、俄新社等諸多媒體9月6日報道,在恐怖襲擊發生前兩天,普京總統曾特意打電話給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稱得到可靠情報,阿富汗境內有股勢力要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希望美國做好應急準備。與此同時,英美情報部門也曾發出多次預警,指出危險將很快開抵達美國,白宮應趕快作出應對措施。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承認,普京的確對白宮透露過,表示恐怖分子將讓美國受損慘重,可她反應冷淡。

如果不是傲慢引起的仇恨和無知的鄙視,恐怖襲擊或將不會發生,即使來襲,也會將其攔截,扼殺於搖籃之中,悲劇往往就是自己的愚蠢自大造成的,以致於付出不必要的近兩千億美元損失、約3000人死亡的高昂代價。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911恐怖襲擊雖然過去這麼多年,但是圍繞在它身上的疑團,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它的討論和猜想也很多,也有科學家對此進行過實驗,也證明過911恐怖襲擊造成雙子樓倒塌,是因為飛機撞上大樓之後,飛機內大量的燃油傾倒進地下室,引起的熊熊大火將地下室的鋼結構給融化了,從而引起了整棟大樓的坍塌。



但是大樓倒塌的方式很詭異,他像是從天而下的瀑布,就那麼一層一層的碎掉迅速落下來,這種撞擊難道不應該發生一些斷裂傾斜嗎?就算是底部鋼結構因為高溫軟化,也應該是從地步歪倒,像這種一層層碎裂傾瀉下來的倒塌方式很詭異,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美國自導自演了這一齣戲,為了防止大樓倒塌造成更多的損失,或者為了掩蓋什麼陰謀而做的定向爆破,美國有一名特工在臨終前表明自己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中,曾經隨一個四人小隊對雙子樓進行過爆破,我想他說謊的可能性並不是很高。



先說說鋼構軟化。

局座張召忠也曾經說過,自己研究了十一年的911恐怖襲擊,最終研究出的結果就是雙子樓的倒塌,完全是因為飛機撞上大樓之後,油箱中的油順著電梯井流到地下室,而地下室的部分是鋼結構在高溫的作用之下,這些鋼構工程開始變軟,所以大樓財倒塌的。

一般燃油會產生高達1100攝氏度的高溫,致使鋼鐵軟化,因為鋼鐵在425度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軟化,650度時會喪失一半的強度,大樓那麼高,有很強的壓力,所以當時剛剛飛機撞上大樓時,大樓當時沒有倒塌,但是,大樓各樓層之間的連接件以及部分螺栓受到損毀,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燃燒之後使樓層的結構逐漸失去了承載能力。



雙子樓是兩座110層、高約415米的鋼框架套筒高樓,由密集的鋼柱支撐,有強大的抗水平載荷能力,是當時最高的摩天大樓之一。“911事件”中,雙子樓被擊中的是上部,位於大樓北面94-98層之間,南樓被撞擊的是78-84層處,然而兩座大樓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完全倒塌。

一開始是塔樓上約20層樓的位置作為一個整體向下墜落的,一批建築學家認為,僅憑飛機洩漏的燃油是不足以燒化大樓鋼結構的,更像是一次非常專業的定點爆破。

除此之外,七號樓沒有被撞,但是卻以自由落體的方式倒塌,官方解釋是什麼衝擊樸和火燒,但是這種解釋有點太牽強附會,特別是有一名前CA僱員在臨終之前透露過,自己曾和一個四人小隊參與過爆破七號樓,在這座大樓裡,有很多美國公司的壞賬,而且在事發前一天,許多猶太僱員都不約而同的請假,說是要參加什麼猶太教會的活動,而且商的保安也全部被撤換,安保系統也做了臨時變更,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都很好的說明了這可能不是撞擊這麼簡單。



陰謀論就認為,當時飛機撞五角大樓的缺口直徑與飛機直徑並不相符,而且聯合航空93號班機的碎片和截機者的生死等眾多疑點都指向美國政府自導自演,為了維護美國的國際地位控制世界而做的一次大戲。

另外,當時BBC在進行現場直播決要要實時報到時報中心七號樓已經坍塌,但是在鏡頭內,7號樓還是好端端,提前20多分鐘報道的,這是預謀失誤。

也許會有人問,美國會所的下這麼大的血本,犧牲那麼多人的生命值得嗎?可能嗎?其實在政客的眼中,許多人的生命並沒有太多意義,它們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成為自己政治上的墊腳石。


琅琊利劍


911事件已經過去18年了,在給美國帶來巨大傷痛的同時,也給世界留下了很多謎團。其中雙子塔只是被撞了頂部最後卻導致整座大樓倒塌也困擾了不少人。其實這個問題和建築力學有很大關係。

下面分析一下具體原因:

紐約雙子塔是美籍日裔設計師山崎實於1966年設計,最終於1973年建造完成,整個建築是用鋼架構,而非一般人所瞭解的鋼筋混凝土。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該建築是由沙特最大的建築建造商本拉登家族承建的,沒看錯,就是911事件幕後策劃者本拉登所在家族。

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除了有和蘇聯開戰的威脅,國內一片祥和,根本不會有大規模恐怖襲擊的風險,所以當年的建造規範和標準根本不需要考慮反恐因素,更不用說大型客機故意撞擊的可能,而且當年的建造材料和工藝也無法和今天媲美。

雙子塔分為南北兩座樓,高度分別為417米和415米,樓層都為110層,但當時北樓是被滿載69噸航空燃油的波音767大型客機以每小時490英里的速度撞擊,撞擊部分為94~98之間,南樓則是被滿載燃油的波音767飛機以每小時590英里的時速撞擊,被撞部分為78到84層之間。都不是最高層部分被撞擊。南樓被撞擊部分離最高層至少還有26層近百米高度,當建築物鋼架構被撞擊後在大量燃油作用下持續燃燒,現場溫度一度達到上千度高溫,而一般鋼材只能承受500多度高溫,如果在沒有消防滅火條件下只能支持15分鐘,鋼材嚴重軟化變相加上上面還有上百米的建築壓力,南樓堅持了將近57分鐘時間終於不支倒塌。

南樓由於撞擊飛機時速更快約100英里,而且被撞擊樓層更低,加上當時消防系統還未更新,而北樓消防系統已更新,所以雖然被撞時間比北樓更晚16分鐘,但卻比北樓更早約半小時倒塌。

雖然雙子塔分為南北兩座塔樓,但地下部分卻是連成一體,以便共同受力,一起承擔。在南樓倒塌以後,由於共同受力的因素加上北樓也遭遇恐怖襲擊情況下,北樓也在被撞擊102分鐘之後倒塌了。

單純撞擊並不容易導致這類龐大堅固的建築大樓倒塌,真正原因在於大量燃油被撞擊點燃持續燃燒,產生的高溫導致鋼材軟化變形,加上上面樓層的壓力,導致了南樓先倒塌,由於南北兩座樓地下部分連在一起,互相承受壓力,在壓力共同作用下,使得北樓也難以倖免。


四十五度歷史


美國的建築有一個特點,這個特點造成了美國建築結實,抗震性能好,建設週期快,但是也帶來了其他方面的一些問題。

在這裡,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的長河,回溯100年前。奠定美國建築這些特點的,是一位偉大的人物,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卡內基1835年出生在蘇格蘭,父親是個織布匠,母親為別人縫補鞋子賺取微薄的收入。13歲那年,卡內基來到了美國,他從給別人當童工開始,白手起家打造了一個鋼鐵帝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卡內基鋼鐵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

而紐約當時成為世界的經濟和金融中心,隨著城市的快速擴張,建築業蓬勃發展。在卡內基鋼鐵龐大的產能的支持下,美國建造了大量的以鋼結構為主的高層建築。

由於鋼結構建築全部可以在鋼鐵企業內定製裝配件,施工單位只負責在現場組裝就可以。不需要混凝土等攪拌設備,並且很少用到腳手架和塔架,因為鋼結構本身就是腳手架和塔架。除此以外,鋼結構不需要混凝土的凝固時間,幾乎不需要用水,施工場地的清潔性,施工速度,工地產生的噪音較鋼筋混凝土建築有巨大的優勢,非常適合在狹窄的空間操作。

在美國這種土地私有化,法律嚴苛的國家,在城市擁擠的街道上安靜快速的搭建一座建築物,用鋼材是最好的選擇。從此,鋼鐵成為美國摩天大樓的首選建設材料。

》前世貿中心的雙子塔,就是鋼結構建築。

該建築是上世紀70年代初設計和建造的,高出地面411米,基礎深入地下21米。

每一個單獨的塔樓中心結構都是一個鋼桁架,這些獨立的鋼柱分佈在27米×40米的矩形範圍內,貫穿建築全高度,支撐建築物的全部重量。每一層樓都是“掛”在這個鋼架上的。在建築物的外圍還有間隔一米的方形中空鋼柱圍繞。整個鋼結構非常強大,不僅承擔著5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結構重量,還可以抵禦5000噸的側向風荷載和9級地震。

由於鋼結構的強大,所以整棟建築的建築材料只佔到整體體積的5%,其餘95%是空氣。這個比例和一個雞蛋殼佔整體雞蛋的比例差不多。

這也為後面的災難埋下了隱患,因為整個結構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充滿空氣的燒烤架。

》2001年9月11號,美國當地時間上午8:46,美國航空公司11號航班撞擊世貿中心1號塔(北塔);17分鐘後,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175號航班撞擊世貿中心2號塔(南塔)。

兩架飛機的機型都是波音767,每架飛機的油箱裡都有9萬升航空煤油。

撞擊發生後,撞擊一側的外部鋼柱被切斷,中心結構主承重鋼柱只有少數被毀。世貿中心大廈塔樓的設計要求是能夠承受結構重量5倍的重量,所以飛機的直接撞擊並沒有對塔樓的結構造成嚴重破壞。

飛機內的燃油在大樓內燃起了熊熊的大火,由於高樓的煙囪效應,火勢燒得很旺。但是仍然達不到融化鋼鐵的溫度,融化鋼鐵需要1500度以上的高溫。

》但是鋼結構在高溫下強度會降低,根據設計要求,建設世貿大廈的鋼材在650度的時候還應該擁有50%的強度。

在大火中主承重鋼柱仍然屹立不倒,但是承重柱之間的聯繫梁因為受熱彎曲,導致上層的混凝土地板塌落到下一層。多層樓板的塌落導致在其中一層上集中了45,000噸的結構重量,聯繫梁產生的拉應力拉彎了主結構鋼柱,導致主結構鋼柱失穩。

失去鋼柱的支撐後,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層建築幾乎是以做自由落體的姿態向下跌落了15米左右。這導致了上層建築整體以20米每秒的速度撞擊在下層建築上,像一個重錘把整個建築從頭到腳砸垮了。

》塔樓垮塌的速度只比自由落體稍微慢了兩秒鐘。

塔樓內按照原設計有完善的消防系統,但是撞擊摧毀了大部分的消防系統,並且90立方米的燃料數量遠遠超過了消防設計標準。雖然如此,這兩棟塔樓在撞擊事件中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在沒有任何消防措施的情況下,屹立了兩個多小時。

911事件中,遇難人數一共為2996人。本世紀初發生的這件事,不僅僅影響了高層建築物的防火設計,更深刻的影響了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


華箋流香


簡單地說就是由於紐約雙子塔承受不了極高的溫度而坍塌。

2001年9月11日上午8時45分,一架美航波音767型的11號班機的起飛重量達160噸,直接撞擊紐約世貿中心北塔。約18分鐘後,又一架聯合航空175號班機,機型為波音757型,起飛重量為100噸的飛機,幾乎攔腰撞擊南塔。北樓被撞處以上的樓層裡的1344人沒有任何逃生辦法。175號班機的撞擊比11號班機偏離,因此還有一處樓梯可以使用,但是在南塔坍塌前,只有少數人僥倖脫逃。在大火燃燒56分鐘後,南塔坍塌。北塔則在燃燒了102分鐘後坍塌。

這兩款飛機的速度約為1000千米/小時,也就是約277.8米/秒。則北塔所承受的動量=mv=44448噸 ·米/秒,而南塔所承受的動量則為27780噸 ·米/秒。這相當於1000噸烈性炸藥的當量。然而雙塔在遭遇撞擊後,儘管兩架飛機都幾乎沒入其中,卻沒有出現頂層的倒塌,是其設計和材料的優勢。

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塔表面上是日本建築師山崎實設計的,但是在施工時卻是按照1968年新起草建築標準建設。法茨拉·卡恩發明的管狀結構比支柱分佈在建築物內的傳統設計允許更開放的層樓設計。雙子塔的每邊都有59個鋼柱,地板與外牆的拱間通過粘彈阻尼器連接,每層的拱間傳遞剪應力,這些都使得建築內的人減少震盪,一起分擔橫向力。在設計階段,設計者確實考慮到了飛機因失事而撞擊雙子塔的可能性。1945年一架飛機就曾經撞進帝國大廈,設計者在設計之初,就把雙子塔設計成能夠承受當時最大的商務飛機波音707對塔的衝擊力。

而雙子塔的坍塌呈現出了類似爆破的形態,坍塌從樓體的中心垂直落下,而不是橫向倒塌,可以看出是建築結構的爆破而粉碎,無法支撐樓面的重量。世貿中心的邊長為63.5米,呈正方形,則每層的建築面積則為63.5*63.5=4032平方米。而如果除去牆體的厚度所佔的面積,以及約一般大樓建築面積達1/5到1/4的電梯井面積。也就是大約每層3000平方米的面積。而波音767機型的滿載油量是45噸,而757機型則為30噸。

當30噸-45噸的燃油在飛機撞擊雙子塔後傾瀉出來,在猛烈的撞擊中迅速燃燒,足以將樓層的易燃易爆物品一起點燃。燃料產生的大火,使得樓層幾秒內就能使溫度升到1000℃到1200℃之間,所產生的熱量使雙子塔外露的鋼材受到火蝕。

在高溫中,輕型桁架樓蓋系統開始下陷和變形。桁架與柱體之間的螺栓連接開始鬆動。在拉力的作用下,柱上的螺栓節點連接失去作用,連續三層到5層的端部錨板螺栓固定件被拉松,導致其他完整的外部箱型柱失穩。隨後柱子開始出現搖晃,撞擊面以上的樓層發生坍塌。

雙子塔缺少一箇中心的實心承重柱,通常,當一個建築裡應用了中央承重柱或者內部柱支撐時,會砌築一堵牆,而雙子塔則採用的是開放式樓面設置,無法實現緩衝阻擋效果。由於不能承受負荷,10到30個樓層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坍塌。大量的碎石就像錘擊樁活塞錘在箱型格鉤柱上,使得剩餘的樓層都遭到破壞。

剩下的兩側外圍承重的鋼柱也隨之軟化,雙子塔共用鋼材19.2萬噸,數十層樓層估計至少有2萬餘噸的重量,加上辦公桌椅以及其他雜物和人的重量則遠不止這個數。撞擊北塔的客機側翼以45度角完全撞入,所以北塔是垂直坍塌。而南塔的撞入飛機雖然沒有側翼角度,但飛機機翼從裡向外劃破樓體一側,撞擊有點偏向樓體外側,不是完全將樓面鏤空,因此南塔坍塌時是略微以15度角傾斜坍塌。

在事後雙子塔的廢鋼測試中,儘管發現鋼材都塗有部分保護層,但卻已經找不到一塊完整的防火塗層。這說明在撞擊中形成的強大氣流吹走了鋼材上的防火材料,一旦防火材料不能完全包裹鋼材,就失去防火效果。而且防火材料知識簡單的噴塗在鋼結構的鬆弛鐵鏽上。若防火材料能夠無死角地進行噴塗和保養,雙子塔還可以維持更長時間才坍塌,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這又是一個細節沒落實到位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