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書法作品的好壞?

_凱Oo


看線條的質量如何。字形寫法看有沒有出處,是不是寫自己的習慣。常見的筆病有沒有,如牛頭,鼠尾,蜜腰等等,如果沒有基就是一幅好字了。





雲雪書畫


現在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各種書畫展覽越來越多,如果你在看展覽的時候當著女友或者孩子或者朋友的面,對作品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還是很有面子的。千萬不要看展覽的時候,來上一句:我靠,這字真好。

一幅書法作品擺展示在你面前的時候,如何欣賞和衡量它的水平高下,確實比較考量一個人的眼光和品味的。我們不但要感覺到它的好,還要能說出來其所以然來,才真正能體現你的水平。

書法欣賞小白級

書法欣賞小白級,你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書法知識,這最基本的莫過於能分清作品是什麼書體,一般書法展不外乎這些書體: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魏碑、行書、章草、今草、楷書等等。分辨出這些書體,真的算是小白級水平了。

書法欣賞入門級

到了這一級對欣賞者的要求就高了,需要對書法史有些瞭解,常見書體中一些名家的書風有所瞭解。例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行書宋四家,二王書風等等,你看一幅書法作品大概能分辨出這位書家的師承,這幅作品中有哪些名家的痕跡,說出一些他的特徵來。

書法欣賞江湖行走級

到了這一步你應該能行走了江湖了,這一步的要求涉及到了具體的技法和格調了。大概有下面三個部分:

  1. 書法格調問題。一幅作品的格調取決於書家的內在文化修養,書家的個性、氣質的表現,這些是隱形的。俗話說“佳書也需慧眼識”,欣賞者本身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決定了你能否看出一幅作品的格調。我們經常說這幅字有書卷氣,這個書卷氣就是書家內在文化素養的體現。

  2. 書法技法要豐富。王羲之的《蘭亭序》很多相同的字,但沒有一個是一樣的,書聖的技法是多樣的,很多字因勢利導、隨機生髮,這需要熟練的筆法。米芾的“八面出鋒”也是豐富的技法的體現。這些技法體現在作品中的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表現在書法線條上面就是線條的粗細、用筆的輕重、轉折的方圓、墨色的濃淡燥潤、章法佈局的留白等等。

  3. 技術難度係數。啟功先生的字很多人去模仿,為何專家一眼就能分辨真偽呢?看的就是線條的質量。很多模仿啟功先生的書法,行筆的末端往往是無力而出,但真正啟功先生的書法則是能放得出去,也能守得回來。尤其是啟功先生的細線條,很多人模仿不來的,很有力量感。

以上就是如何去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一定是有傳承,有創新,有個性的。

翰墨今香


書法藝術是中國藝術類型之一。漢字書寫在世界語言體系中最具特色的特徵就是書法藝術。書法好壞從哪些方面來判斷呢?大致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氣韻,氣韻生動對書法繪畫都是最高境界的要求。一字一陰陽,就如打太極,眾字協調平和也在陰陽之理中各自舞蹈。氣韻是作品形而上的高級存在。

2、線條,這是書法藝術的根本,線條質量決定了書法的整體形象,風格。線條裡有陰陽變化,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大概原因就是因為陰陽之道貫穿於線條結構章法之中,幾乎在書法裡面陰陽之道無處不在。

3、結構,單個字結構也稱結字或結體,整體而言,結構就是這樣章法佈局了。結構是形式的設計,結構隨時代變化而慢慢改變。

4、筆法,是寫字時的執筆法和運筆法的總稱。執筆有方法也有傳統,但沒必要太誇大其作用。固然正確的執筆符合傳統規律,可能會為寫出好字少走彎路,但是,執好筆也未必寫出上乘的字來。靠嘴巴咬筆來寫的張文佑乃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書法家,他的字毫不遜色於用手寫的書法家。運筆法確有方法與規律,其奧妙多不外傳。

5、書家文化學養,這一點常被人忽視,近年來有所重視。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底蘊深厚,寫出的東西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與情感。

6、創造性,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否則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沒有創新,千篇一律,往往讓人審美疲勞犯困。當然精益求精,形式技術裡面也大有乾坤,做到極致就含道。

此外,書法評價應該由具有一定評價體系的人來評論更為公允,否則會混淆視聽,起到不良影響!評論書法也不能用美、漂亮等詞,這樣就落入了俗套。而應當用中國美學專用的審美範疇如“氣”“勢”“意境”“骨力”“清”等。


情棋書畫


判斷一幅書法作品,要看的太多了,比如,通片的文意,結體,結構,章法,用筆,墨色,氣息,我覺得最重要還是看作品的氣質,這和欣賞美女是一模一樣的,有的雖然漂亮,但內涵修養差一點,所以不經意間,像帶刺的玫瑰花,扎手,所以,氣質很重要,涵蓋了書寫的學識修養。比如一下一副作品,集字古詩,這是宋四家米芾的行書字,單字十分優美,但即使設法集在一起,氣息不連貫,整體氣質就差很多。


管網檢測與陰保工程師


一件書法作品,一要看技法,二要看功力,三要看品格。其中用筆、點畫丶結構、章法、墨法丶形式這些是可見的,但作品的內涵意蘊及隱含的作者的情感,則要用心去體會。


所以,欣賞一件書法作品,欣賞者是要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要懂書法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書法審美能力。

不懂書法的人是欣賞不了書法的,我們平時見一些人說“這件書法好”,可當你問好在哪裡,他又答不上來,這不是欣賞。

但同時,我們又應該看到,任何藝術,其美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故審美又具有差異性。

表現在作品的欣賞上,即使是對同一件作品,欣賞者不同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比如對趙孟頫,大多數人認為他是最接近王羲之的書家,其作品深得二風神韻。但有少數人認為他的字是俗書丶奴書,“為人少骨力,故字無雄渾之氣”。

作為我輩普通人,我認為欣賞一件作品,一是要看取法,看其出自何種流派,寫的是何體;二是看技法,看其用筆、結體等有何特點;三是看行氣,通過其節奏變化,看其氣息是否順暢。



至於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們能體會多少就體會多少,畢竟那是需要閱歷和文化的沉澱的。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書法作品的好壞優劣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看格調高低,也就是說是不是繼承了傳統,又展示了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個性。一些江湖體,拖個大尾巴,沒有任何筆法傳承,還沾沾自喜,俗!一看就是沒格調的。而下圖董其昌的就很有格調,深得傳統筆法,而表現出自己飄逸散淡的個性。

第二,看筆力,看線條。筆力是書法作品的藝術生命力,沒筆力的作品就會索然無味。“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就是對書法作品力度的形象化寫照。而用筆和線條又有很大的關係,不會用筆的人線條自然寫不出力度,中鋒自然找不到,筆尖也立不起來。

第三,看局部。看筆法,結構,墨法。看看有沒有筆法,筆法的應用有無難度。看字的結構有無變化,是否體驗了中國審美文化。看有無墨色變化,變化是否自然。

第四,看是否氣韻生動。這個非常重要,氣韻神采是一個人才華和精氣神的體現。即使是嚴謹的正書,如果是好作品,也會體現出氣韻來,使人煥然一新,如沐春風。氣韻的產生又依賴於前面講述的筆法,章法,筆力,線條,結構,墨法。可以說是一副作品好壞的關鍵。



揚州睿強文化


不請自來。書法作品的評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的標準,特別是當今追求書法個性的時代,標準更不好說,諸如一些技術標準,藝術風格標準,道德評判,專家認可,歷史考驗,後世影響等等大道理講不清。作為書法愛好者,從大眾的眼光出發,個人認為一幅書法作品好不好,應從幾個方面去評。

第一,是否體現深厚的傳統書法功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沒有了傳統書法的“宗”,一切都是背叛,也得不到認可。我認為任何一幅書法作品,首先要反映出作者熟練精要的書法技藝,筆畫,結體,結構,章法等層面都要有高的水平,這要求書法者嚴遵古代名家的法度和風格,認真並持之以恆臨讀悟名帖,在長期的練習和積累中沉澱自已,聚集書法功力。

第二,是否能給人以美的愉悅和享受。一幅好的作品,一定能得大眾和專家的讚譽,這應成為好作品的共性,書法好不好,看字美不美,何為美,能找到源頭,寫顏字像顏風格就是美,寫柳字像柳風格就是美,寫毛體像毛風格才美,各種書體要有板有眼,有章有據,認識單一但實在,沒有花拳繡腿。只有這樣才能雅俗共賞,形成大家共同的美和好,書法藝術才能健康發展。

第三,作者的學識,修養,品德是否高尚。字如其人,學字先學做人,說出了字與品的關係,古代書法家能得到後人的認可和讚譽,其人格魅力一樣受人仰止,這點更是我們當代書家要領悟的重要內容。說得不好,請指正。



水石7616


這個問題問得到位的地方是:“最重要”的是看什麼?

所謂“最重要”的,在我看來就是能夠得到普遍認可的,基本應該具備的一些規律和法則。所以,懂行的人會說,這幅作品得法,就是好作品,那麼,什麼是書法的“法”呢?


書法的“法”主要是圍繞著筆法,神采,結體,佈局與章法,以及作品的抒情性來進行判斷的。

先說筆法。

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意思是書法的用筆方法千古傳承,是傳承有序的,切不可任筆為體,隨意亂寫。學會了二王的筆法,孫過庭寫出了《書譜》,米芾成為了米芾,趙孟頫也是二王的追隨者。明代的大家作品,更是難脫魏晉書家的影子,明末清初的王鐸則在二王的基礎上進行了獨具一格的創新。



關於神采。

學會了用筆,你才有可能將書法的線條寫出質感,寫出神采。好的書法一定是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

關於結體。

結體指的就是漢字書寫的間架結構。這裡要強調的是,如果我們拋開筆法來談結體,那都是耍流氓。結體的形成是以筆法為基礎的,而結體的審美則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書家的創新,會出現新的變化。


比如二王的書法充滿著文人士大夫的書卷氣,學習二王的米芾和王鐸,在結體上進行了創新,則出現了更為豐富的新的書法結字形式之美。

關於佈局與章法。

佈局與章法,在行草書作品中尤其重要。好的作品,通篇佈局章法一定考慮到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和照顧,考慮好整幅作品的“布白”。

關於作品的抒情性。

我們可以肯定,那些書法大家,在爛熟筆法技巧之後,好的作品,往往是那種一氣呵成,用筆暢快,隨性書寫而就的神品,這樣的作品一定是流傳千古、讓人陶醉不已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張旭酒後的草書都屬於此類好作品的代表。


布穀公社


不懂書法的人是很多的,有的人亂指點,有的人亂評價。書法是有規則的,只是只在懂書法的朋友間才交流的起來。

首先,你得會辨別是否江湖體,不要用美醜去評判。如果看不見作者寫字,可以看入筆收筆的筆法,尤其收筆有沒有拖尾,鼠尾等敗筆,一般受過專業指導的不會入筆亂起,收筆亂收。要是看見作者書寫,你就留意行筆有沒有提按和調峰,會不會換面走中鋒,什麼都沒有的那就是江湖書法了,這個就是垃圾品。

如果是接受過書法訓練的,那就得看規則定好醜。

1,筆法,這個新手看不懂。主要看轉折處有沒有調峰,對於懂書法的人,從墨跡就可以判斷出筆尖的行走軌跡,有沒有調峰,在哪裡提按的,怎麼起筆收筆,通過這些去判斷筆法的流派和筆法的優劣。

2,章法,間距 、留白、字體疏密、包括字體重心點的規律、字體大小變化規則等,有沒有給人觸動心靈的感覺,有沒有被由章法看出作者的思緒 ,好的章法作品就可以指引觀摩者讀懂作者。

3,墨法,與作品主體是否合適,濃枯疏密疏厚不同字體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墨法好的行草書一氣呵成,由濃到枯,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作者寫作時氣息的一貫性,流暢性,這是書法行氣運筆水平高低的一個標誌。

4,字法,有沒有亂用字體,亂寫字,楷體就是楷體,隸體就是隸,行草字形不能混用,這個很多作品會在這個細節丟分,給人一種文子水平不夠的粗糙感,使得整幅作品掉分。

5,有沒有感動人心的境界,比如顏真卿《祭侄文稿》,整幅作品都能讓人感覺到顏真卿那種傷痛悲涼的狀態,這就亞聖作品的境界。

能做到這幾點的一定都是好作品。






揚州八怪爺



老父親遺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