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之母喪命:老虎不可怕,母子關係最關鍵

李逵揹著母親上了嶺,嶺上有老虎。

李逵不是個孝子。他早年打死人,逃亡在外多年不回家,也從不管家裡的事,此時回家搬取孃親,多半是因為宋江、公孫勝都接了家人,這是面子問題,更是攀比的需要。

李逵之母喪命:老虎不可怕,母子關係最關鍵

李逵的母親有很大問題。李逵害他哭瞎了眼睛,但她就喜歡小兒子,聽見推門聲,確認是李逵,就說“我兒,你去了許多時!這幾年在那裡安身?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長工……養娘全不濟事……”她一邊歡迎李逵,一邊抱怨大兒子李達沒有照顧好她。她想過大兒子這些年的苦嗎?很多老年人這樣,天天唸叨沒在身邊兒女的好;厭煩身邊侍奉的兒女。

等到李逵揹著老孃離開家,老太太就把埋怨落在了小兒子身上,在嶺上一直喊口渴“日中吃了些乾飯,口渴的當不得……我兒,端的渴殺我也,救我一救……”

李逵沒有奉養經驗,也沒有耐心,他對母親只有搪塞“且待過嶺去,借了人家安歇了……等我揹你到嶺上,尋水與你吃……我也睏倦的要不得”。

李逵之母喪命:老虎不可怕,母子關係最關鍵

這對母子的矛盾根本無法解決:你渴我也渴,我能忍你就得能忍,我不僅渴還困呢。即便上了梁山,李逵鐵定養不好母親;母親對他也一定不滿意!

在嶺上,李逵決定去尋水了,把朴刀放在瞎眼的母親旁邊,這其實很危險,因為嶺上可能有強盜。李逵在溪澗裡尋到了水,自己先喝了幾口,才意識到沒有容器,他“東張西望,遠遠望見山頂有個庵”,發現一個和座子鑿在一起的香爐,又費半天勁,才把香爐砸下來。然後“再到溪邊將這香爐水裡浸了,拔起亂草,洗得乾淨。挽了半爐水,雙手拿來。自尋舊路,夾七夾八走上嶺來。”天知道,他取水花了多少時間!李逵不是個精細的人,取水卻很精細,難道是故意拖延時間?

有些疑問是很難解釋的:李逵為什麼不揹著母親尋水?發現水的時候,為什麼不背到水邊來喝,還費了那麼長時間找容器?

李逵之母喪命:老虎不可怕,母子關係最關鍵

李逵最後的盡孝,是“大哭了一場”。在這之後,他“走向泗州大聖廟裡,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收拾親孃的兩腿……掘土坑葬了”。看來,他真的很困。

第二天,李逵喝得爛醉,喪母之痛消失得無影無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