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孩子研究生畢業卻找不到工作,天天在家玩遊戲,對此你怎麼看?

偶遇美好時光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人出了問題。



一、研究生也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

學歷只是敲門磚,現在絕大多數單位都注重工作能力和工作實績,當你的工作有了成果,得到了領導的認可,你的工資和待遇才會得到提高。並不是因為你是研究生,一入職就能拿到高工資,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很多本科生比你的業務和業績更好,那麼他們拿到的報酬肯定比你多。


二、在家啃老不工作,還天天打遊戲,是思想出了大問題。
這樣的孩子大多從小嬌生慣養,缺乏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更沒有養成勞動習慣,所以不能吃苦受累,無法自立更生,凡事都依賴父母,是典型的巨嬰。

學歷重要,能力更重要,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方面一定要注重道德素質和意志品質的養成,千萬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許多優秀的品質都要從小培養,如:創新、進取、禮貌、合作、分享、助人、寬容、吃苦、節儉、自律、自信、堅毅、勇氣、耐心、責任、勤奮等等,這些才是孩子人生路上必修的課程,是未來成功的基石。



結束語:希望這位研究生能儘早找到工作,並且記住工作中的一些規則,如:態度比能力重要,勤奮比天賦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忠誠比優秀更重要。


嚴寬並濟


研究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天天在家玩遊戲,這種人的確有,這樣如果呆上兩年以上,所學的東西都忘得差不多了,即使找工作可能一時半會工作不容易上手啊!

我的同事的兩個表弟,一個是某建築大學本科畢業,另一個是某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生畢業。

臨床醫學研究生畢業的這個表弟,在讀高中和大學本科的時候,還曾經和父親一起去建築工地打工掙學費錢,所以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加上學習也非常努力,讀研究生也非常用功,教授把自己的女兒介紹給他,現在才30多歲,已經是一所大醫院“大碗”了,而且經常外出講學。

另一個表弟家境和當醫生的表弟差不多,但是從小到大就學會“享受”,要吃好的、穿好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更不說做家務或幹農活了,大學畢業以後,也找了一個工作,覺得工資低太辛苦,就不幹了,又找了幾個工作,也是因為工作辛苦、待遇不好,工作不長時間,就不幹了,現在呆家裡幾年了,一直“啃老”,但是我們農村家庭啃老能夠啃多久呢?

我可以理解研究生畢業以後要找一個非常滿意的工作可能有點困難,但是我認為一個人要出去做事情,不要好高騖遠。

即使做一個臨時工,也遠遠比呆在家裡強,在外面可以接觸很多人、很多信息,可以發現一些機會。

另外,除了一邊找事情做,一邊尋找其他好的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以外,還可以考公務員、考教師、考事業單位人員。我的4個同學的女兒,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都是合同工(臨時工),但是,通過自己努力,一個現在考上了教師,另外3個考上了公務員。

總之,我們一個成年人,不要成為“裝在套子的人”,要立足現實、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一邊工作、一邊積蓄力量,厚積薄發,我們的前途就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平淡是真oymlq


聽鮮為人知的故事,探尋問題答案。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教師”,他參加工作時還是鄉鎮負責招編,叫了幾千塊錢就安排在一所初中工作,不到一年,因為管不住學生去了小學。在小學同樣管不住學生,年年換地方。有一年夏天,在我村工作時竟然在一個下午帶著學生去小河裡逮魚,村民們反響不小。沒過多久,他被調離了我村。再後來,他妻子替他教學,他去務農、從事體力勞動力 了。她妻子高中畢業,教小學還真是頂呱呱的。

看看,這是“能力”問題,絕非“學歷”問題。這個故事啟示我們:

有學歷不一定有能力。

故事中的這個“老師”,雖然是師範大學畢業,如果放在現在考教師編制,他是無論如何也考不上的,因為他不適合做這項工作。但是他能夠幹體力活,能賣力氣,是一把好手兒。

問題中的研究生畢業了,可能也找了幾次工作,但是都碰壁了,所以呆在家裡玩遊戲。但是這不是辦法,一是耗不起,二是即便耗的起,也怕耗出毛病來。所以家長要幫助他走出家門,去尋找“專業”的或“非專業”的工作,說不定“非專業”的工作還會很“對口”,很“合適”,畢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嘛。

第二個真實的故事是,我不遠的堂侄兒,從小沒有了母親,人很老實,平時很不愛說話,就是你問一句他答一句的那種。在中小學時,他學習一直很好,到大二時幾門課都不及格,大三輟學回家,一直憋在家裡看手機不出門,一天只吃兩包方便麵,鄰居說他精神上出了問題。今年夏天,隨他姑去城市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長時間不與人交流,慢慢地會患上抑鬱症,所以,孩子不能一直守在家裡,應該出去走走。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北方沒活兒南方找,長時間呆在家裡總是不好。

如果真是呆在家裡,做微商也不失為一種好工作。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去年畢業的大學生800多萬人 考研的人達到了341萬 在這個宏觀背景下 大學生畢業一時找不到工作是很正常的事情

建議至少在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制定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本科四年嘗試職業興趣 熟悉社會和職場環境 考取相關證書 有意識的參加社會實踐和兼職 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做適時調整 這樣研究生畢業時一般都會較好的解決了入職

在人間 我的大學 而不僅僅是在校園 我的大學

職業生涯40年 開始不順利 不代表後面不輝煌 好好加油💪



薩茹拉老師


我只能說是懶,有依靠,毫無責任心。

研究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天天在家玩遊戲,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天天沉迷於遊戲,在家裡有父母好吃好喝的供著,“水煮青蛙” 地活著,最後會和社會越來越脫節,等到自己感受到危機感時,已經沒有適應社會的能力了。孩子天天窩家裡打遊戲,和父母的教育也有著分不開的責任。

有些孩子學歷很高,可是能力很低。高智商低情商,即便走上了工作崗位,也是每個工作崗位幹不了多長時間,就會任性地辭職。說白了就是心中沒有任何的責任感,一句不和就辭職的年青人也大有人在,可謂少年不知愁滋味吧。

在我的家族也有像這樣的“啃老族”,已經是呆在家裡哪兒也不想去,只願意活在遊戲的世界中無法自拔,天天啃老還啃得理直氣壯、心安理得,毫無上進心和責任感。

看看自己年邁的父母,還在為自己操心,竟然還怪父母沒有本事,父母不是位高權重,不能將自己安排個一官半職。其實,這樣的孩子已經是廢掉了,心理完全變得脫離了社會,自己不願意去承擔任何的責任,採取了逃避,總覺得只願意活在屬於自己的“舒適區”裡就好了。

希望這樣的孩子能早日醒悟,早日走入社會,哪怕起步低點,只要願意努力,用心地工作,總有一天會有出頭之日。如果大事幹不了,小事不願意乾的心態,只會自廢武功,淪喪在自己的自私中。

父母總有老去不在人世的一天,如果我們沒有任何的擔當,連自己都養不活,這真的是最大的悲哀。哪怕自己學歷再高,才高八斗,也無用武之地。

腳踏實地、用心地去找工作,喚起自己的鬥志,活得像個人樣來。


小雅老師課堂


請恕我直言,這個學生找不到工作跟他的學歷沒有關係。這樣的學生我還是見過幾個的,他們純粹屬於那種混吃等死的類型,無目標無規劃無上進心。

這樣的人不論是小學畢業還是研究生博士生畢業,他都找不到工作。因為在他心裡他永遠都是個孩子,不會有什麼工作能令他滿意的。

我接觸過的這方面的代表就是我遠房表弟,我表舅舅的兒子。

他初中畢業後沒考上重點高中,家長花大價錢把他送進了一所私立高中,好不容易考上了一個二本大學。大學期間長期曠課打遊戲,學校要他退學。家長託人找關係,自己去學校找輔導員哭求,終於學校手下留情讓他畢業了。

畢業後,又是家長出錢出力聯繫了好幾個工作。可是他一個也看不上。有的是嫌工作時間長要加班,有的是嫌工資低,有的是嫌離家遠,有的是嫌工作不夠體面……總之,總有他看不上的地方。

最後,決定在家開網店。因為他覺得開網店不用風吹日曬,只要一臺電腦就行。如今好幾年過去了,電腦遊戲打得倒是不錯,至於網店嘛,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不是說讓阿斗讀了研究生他就變成趙子龍了。父母把他培養成了阿斗,老師是沒有辦法把他變成趙雲的。

每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教育觀念出了問題的家長。


昨天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有個男孩不願意讀書了,他媽媽跪在地上求他,跪了一個多小時。這個男孩得意洋洋地拍下照片發朋友圈炫耀……

今天父母跪地求孩子讀書,以後是不是也打算跪地求孩子找工作、結婚、生子……

結束語:

研究生畢業不找工作,天天在家玩遊戲,這事不賴學歷,賴父母的教育。

我是墨公子,歡迎關注。

墨公子說教育


哪裡是找不到喲!是他自己不願意找吧?那我樓下二樓的男孩子,還是三本畢業的,不也照樣在重慶的主城站穩了腳跟?所以說你口中的這個男孩子是頭懶豬吧?自己不願意受約束,更不願意辛勤勞動,所以才藉口工作不好找,賴在家裡玩遊戲😡我要是他媽媽,首先斷水斷糧,要是他依然不出門找工作,我們兩口子把房子一賣就跑掉,管他是死是活呢!如今的社會呀!指望孩子們養老還不如指望賣房款呢!當然,如果他能在以後的人生道理幡然悔悟,那還是可以改頭換面、重新做人的。


鳳146983974


很少出現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主要原因就是眼高手低,對自己定位不清晰!

現在,普通二本類大學的本科生,畢業之後還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因為大學生數量太多了;但是,研究生數量相對本科生來說,還沒那麼多,不至於找不到工作。

如果出現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對工作期望值過高,處處碰壁。

研究生擴招越來越厲害了,並且研究生報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僅2020年就有340多萬人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研究生人數增多之後,就業雖然不成問題,但就業質量肯定沒有以前那麼高了!

如果研究生畢業之後,還是抱著能進大學或者是科研院所的心態,那找工作肯定是處處碰壁。現在很多央企,對研究生的要求都提高了。以前畢業的研究生能進,現在畢業的可能就進不了了!



我讀的研究生專業,是211大學的全國重點專業,我班裡有33個同學,在畢業時,有2個同學通過讀博進了高校,有20個同學進了中交、中建、中水電等央企的總部,有5個同學進了效益好的私企。

最後剩下的6個同學,就業不太好,面臨著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問題,因為:小的企業不願意去,大的企業又進不了,一直拖到畢業的時候才找到工作!

這在之前是不可能出現的現象,之前我們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在畢業的之前,早就被各大央企預定完了,而現在研究生數量比以前多了,一個導師都帶5-6個研究生…研究生的水平也質量也下降了…



所以,研究生要根據社會行情,來合理的設置自己的就業期望,以防錯失黃金就業期!

第二:研究生沉迷遊戲,不急於工作。

或許這個研究生已經沉迷上了遊戲,然後沒有認真的去找工作!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我們班有的研究生,一有時間就開始玩兒各種魔獸刀塔等網絡遊戲,並且玩兒的時候非常入迷,都不能讓人打擾!

有可能是在現實世界中受到了挫折和打擊,只能在網絡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和自信心,這個需要父母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干預,或者是找一個心理諮詢的醫生調節!

尤其是父母,不忍心逼迫孩子出去找工作,並且還願意讓這個研究生啃老,慢慢就形成了他不工作、沉迷遊戲的環境!

第三:建議先工作,在擇業!

針對這個研究生的情況,我給的建議是:(1)先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降低自己的就業目標,先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再慢慢的發展,等有了工作經歷也有了能力,再去選擇自己期望的工作!

我班就有個就業不理想的研究生,先轉行去了人民日報社做編輯,然後慢慢的發展,最後居然成了總編…

(2)父母干預,不要再資助研究生吃住,杜絕子女啃老,逼迫他出去找一份工作謀生,這樣就能遠離遊戲!

現在,研究生學歷相對於本科學歷,還是有競爭優勢的,找到工作完全沒有問題,並且還有考編制等出路,所以只要調整好心態,肯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牽牛花牽牛郎


研究生怎麼可能找不到工作呢?只不過是對工作滿意不滿意的問題。看題主的語氣,你是覺得人家即使唸到研究生,一樣找不到工作,還在家裡打遊戲度日,書念得多也沒用,是吧?

別人看著鄰居家孩子在打遊戲,有兩種情況:一、真在打遊戲,過頹廢生活。二、在從事用電腦的工作,看起來像在打遊戲。

一、真在打遊戲,過頹廢生活。

其實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在家裡打遊戲過日子,這樣的人我周圍還真沒有。即使有,這樣的情況在研究生當中,也是極少數。

其實不找工作,天天在家打遊戲,這種情況跟學歷真的沒啥關係!只不過相對而言,覺得學到研究生,還是這樣頹廢,更加可惜!

當然確實有人沉迷在遊戲中,不能自拔,脫離了真實社會。

二、在從事用電腦的工作,看起來像在打遊戲。

如果這位鄰居沒有親眼看到他在打王者榮耀之類的,我還是相信這位研究生留在家裡,是在用電腦工作。

很多工作,在電腦上,一旦開始,都是沒日沒夜的。

比如我們在今日頭條上碼字,外人看著我們一天到晚不是抱著手機,就是一直坐在電腦前。

有一天下班,我從校園裡出來,在人行道上抱著手機低頭刷今日頭條。只聽旁邊吃吃的笑聲,回頭一看,是我的學生。

學生嘲笑我說,老師,你玩手機太入迷了,要撞電線杆了!

結束語:講真,現在社會,先管好自家孩子才是真理。至於鄰居家孩子研究生畢業沉迷於遊戲,能幫忙的,那就幫忙規勸一下。幫不上忙的,正好讓自家孩子看看,玩遊戲的真實的反面例子!

我是綠衣黃裳99,一線老師,講述教育,講述成長。如果你喜歡我的故事,請【關注】我!

綠衣黃裳99


我認為,研究生畢業,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具體的原因,我們不是當事人,只能在這裡分析一下。

1、在考研之前,沒有做好職業規劃。由於每年有幾百萬大學畢業生,給社會造成非常大的就業壓力。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為了推遲就業,就盲目的去考研。並不瞭解社會上的人才需求與就業趨勢,以為本科畢業不好找工作,研究生畢業應該好找工作。實際上,除了科研機構與一些專業崗位之外,大部分工作崗位,本科生就可以勝任。我曾經看過一篇報道,山東一位文科碩士畢業後,由於找不到工作,又重新去職業學院學習技工課程。

2、眼高手低,不願放下研究生的身段,去從事與本專業不相稱地工作。許多人研究生畢業後,既沒有工作經驗,又沒有社會閱歷,總想找一份既體面、又輕鬆、而且工資高、福利待遇好的工作。這樣的工作,社會上又有多少呢?其實,許多人研究生畢業後,都從事了與自己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學經濟管理的研究生,畢業後考取了公安系統的公務員,還有一位學生物工程的研究生,畢業後去企業幹銷售。

3、沒有真才實學,只是混了一張研究生文憑。現在有些學生在學校裡不好好學習專業知識,課餘生活確豐富多彩,談戀愛、玩遊戲、各種聚會……玩得不亦樂乎!畢業後卻發現,學歷不等於能力,文憑不等於水平。

4、家長不重視培養孩子的健全的人格與社會適應能力,只是關注學習成績。雖然研究生畢業後已經是成年人,還沒有真正的“斷乳”,還依賴父母的呵護,不能融入社會,更無法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與矛盾。這些人性格內向,不能與人順暢的交流與溝通,或性格孤僻,冷漠自私,不能與人和睦相處。

總之,社會與家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時間等資源,培養出一個研究生,實屬不易!遇到這樣的孩子,只能鼓勵與引導,幫助其調整好心態,慢慢走出困境,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

記錄生活點滴,分享人生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