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漲薪”,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將跳槽當做“買彩票”,終日幻想下一份工作會更好的人來說。每一次的辭職,也終將壘成了擋在未來路上的高牆。

來源:智聯招聘(ID:zhaopin-com)

年關將至,不少職場人開始蠢蠢欲動,計劃年終獎到手就跳槽,實現薪資翻倍。

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跳槽和漲薪可以劃上等同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智聯招聘《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有70.3%的職場人未能成功跳槽,而在已經實現跳槽的白領中,僅12.1%的人薪酬福利得到提升,17.6%的人跳槽後的工資待遇還不如跳槽前。

這也就代表著,跳槽雖然是個人自由,但絕非職場中包治百病的萬精油。

如果規劃得當,它可以幫你步步高昇,但如果選擇失誤,跳槽卻會讓你越混越差。

“跳槽=漲薪”,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01

為什麼會存在越跳越糟的情況?

1、沒有過硬的本領,跳槽可能變失業

小方畢業就去了一家當地公司當維修員,工作快七年,工資從開始的三千出頭熬到了六千左右,但是經常要上夜班。年底時,由於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了離職。

沒想到的是,重新加入求職大軍後,竟四處碰壁。不是被那些更加充滿能量的年輕人幹掉,就是崗位薪資開得太少,福利和待遇更是遠不及原先的公司。

只得無奈感嘆,上班時候沒能練就過硬的本領,讓跳槽直接變失業。

職場是殘忍的,對於“只有工作經驗”的職場人來說更是殘忍。畢竟,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招人不是做慈善,而是為以最低成本實現最高收益。

即便你在一個行業幹了十年,也只是說明你有工作經驗,但卻不是一個有工作能力的人。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為什麼要花高價選擇你呢?

薛兆豐教授在最新一季的《奇葩說》裡,講過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實際上,每一個人,每一個時候,都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不管公司能夠維持多久,陪著我們的這份簡歷會一直陪著我們。

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在職場中,真正能夠決定你“議價能力”的,不是你的工作長度,也不是你的跳槽數量,而是你在工作過程中收穫的經驗和能力,是你能夠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

“跳槽=漲薪”,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簡歷越出色,代表你的議價能力越高,是各大公司需要爭搶的人才,薪水自然看漲。

反之,你在原公司只是混日子,缺乏原始積累,最終導致簡歷一欄沒有任何成績和亮點。那麼即便跳槽成功也大都是在原地划水,很難實現薪資上漲。

2、跳槽窮半年,不是沒有科學依據

職場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最大的原因便是,跳槽需要成本。就普通職場人來說,很難做到今天辭職,明天上崗這樣的無縫銜接。

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經歷一段沒有任何收入的擇業過渡期。

除此之外,到了一家新公司,通常都會有試用期、考察期,短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甚至半年。這期間的薪資待遇通常不會太高,這些都是跳槽的直接成本。

與此同時,重新適應環境所需的精力成本;老關係丟失,建立和維護新關係所需的人際成本;放棄掉原公司未來發展機會的機會成本等。這些跳槽所帶來的間接成本,都會對你的工作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3、忽視未來效益,小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最近在職業論壇看到一名員工吐槽,在原公司遇到漲薪機會當機立斷跳槽離開。結果前腳剛走,領導後腳就提拔了遠不如自己的同期,薪水算下來竟比自己跳槽後還要多出不少。

內心吐血不止,高薪跳槽變成了變相降薪,卻只能默默認栽。

“跳槽=漲薪”,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許多時候,人往高處走並沒有錯。但前提是不能輕視了原公司的發展空間,以及跳槽公司的發展上限。

特別是處在公司或個人的上升階段時,即便當前“現錢”未能實現增加,但從成長機會、增值機遇等長遠角度看來,其價值遠遠大於高薪的話,不妨平心靜氣等一等。

就像阿里前首席人力官鄧康明說過的一個觀點:核心團隊是剩下來的,不是選出來的。雖不能一概而論,仔細回味卻極具道理。

如果說跳槽代表著敢於追求和勇於挑戰,那麼能忍住不跳槽,耐下性子把手上的事做好做精,同樣也是一個人優秀的底層能力。

02

怎樣避免跳槽成降薪?

1、清晰定位,弄清自己的能力邊界

缺失定位的跳槽所帶來的結果便是盲目跟風,或是四處碰運氣。跳槽之前,首先要弄清自己的能力邊界。

比如有哪些是你的長板優勢,哪些是你的潛能所在,哪些又是自己壓根不擅長的。

準確預估自身的含金量,對自己的優勢和潛能所在這部分進行刻意練習,不斷強化,進而讓自己過往的從業經歷實現可持續發展。

2、充分準備,制定長遠職業規劃

許多公司在面試的時候都會問到應聘者3-5年的職業規劃,是因為每個行業都有它的行業壁壘和優勢劣勢。只有深入瞭解該行業的前景及發展趨勢,弄清自己與目標崗位的差距,及時彌補不足的人,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跳槽=漲薪”,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經常聽人說,年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試錯”,畢竟有的是時間折騰。但這其中的試錯,並不代表毫無章法的盲目擇業,今天在這裡做得不開心就換一家,改行就像家常便飯。

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把上班當做混日子,所帶來的的結果,便可能就只是原有的工作經驗用幾年。

3、合理預估原公司沉澱增長價值

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中說到: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

按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這一比例計算的話,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無論你想跳槽去哪,深入影響核心的專業能力才是決定你“身價”根本,而這種能力的背後,離不開行業的深耕和耐心支撐。

跳槽所帶來的升職加薪固然誘人,但貿然從一個企業跳槽到另外一個企業,反倒可能錯失掉成長的機會。

如果沒有遇到有能讓你產生質變的機遇,耐心地在現有的公司扛下去,或許反而是更有利的選擇。

一句話總結,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永遠不缺創收機會。對真正有準備的人來說,跳槽不是選擇而是水到渠成。

而將跳槽當做“買彩票”,終日幻想下一份工作會更好的人來說。每一次的辭職,也終將壘成了擋在未來路上的高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