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16個皇帝都苦尋張三丰,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A晨心


張三丰,中國歷史上神一般的存在,我們現在能確切的知道他生於公元1247年,也就是南宋年間。但是他去世於哪一年,就無人知曉了,有人說他活了100多歲,也有人說他活了200多歲。



如果他活了200多歲的話,那等於是從南宋一直活到了明朝。其實我們現在追究張三丰到底活了幾百歲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張三丰肯定是一個特別長壽的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而這也是明朝皇帝始終追尋他的原因所在。

而說明朝十六個皇帝個個都在苦找張三丰可能有些誇張了,但是包括朱棣在內,確實有幾個明朝皇帝終其一生都在找他。

為什麼找張三丰?還不是想從張三丰那裡找尋到長壽的密決嗎?這些皇帝天天養尊處優,過著衣食無憂的好日子,就想著如何才能把這種幸福的生活延續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長生不老。


既然張三丰能活到百歲以上還那麼精神,那肯定有長生不老的密決呀,一旦找到張三丰,什麼長生不老,什麼終生不死,這些問題不就都解決了?所以明朝皇帝無論花多少時間,多大代價都要把張三丰找到。

可是他們搞錯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跟張三丰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張三丰作為道教始祖,一手創辦了武當派。道教講究的是清靜無為,清心寡慾,清靜處世,與世無爭。吃的是粗茶淡飯,睡的是簡陋房舍,每天打坐練功,與俗世隔絕,這些事情,明朝的皇帝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做得到嗎?

他們做不到,因為他們放不下功名利祿,富貴財產,所以他們註定無法長壽。而張三丰住在山裡,無俗無求,心胸開闊,每天練練功,打打座,自然能夠長壽起來。

自從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問世以後,仙風道骨一般的張三丰瞬間成為了萬千矚目的對象,關於張三丰的故事在民間也傳的越來越神,他也變成了一個神話般的人物。人們對於張三丰除了敬仰之外,再也無法找到其他的形容詞了,所以張三丰的年紀被傳得越來越神,從九十歲到一百二十歲,再到將近二百歲。



其實我們都知道,從醫學角度來看,人是不可能活到二百歲的,所以張三丰的年紀應該是一百三十歲左右。

當然,明朝皇帝找尋張三丰,最早還是從朱元璋身上引起的,因為明末農民起義時,張三丰曾經幫助過朱元璋。朱元璋知恩圖報,在建立大明朝以後,下令四處尋找張三丰。

而他找不到,就把這個意願往下一代一代傳,所以明朝自朱元璋以後,歷代皇帝都會加封張三丰,以至於張三丰真人的封號越來越多。什麼顯化真人、濟世真君、普度天尊、尚志真仙等等,彰顯了明朝政府對這位老神仙的尊敬。



不過話又說回來,想長壽,必須要有所取捨,天天大魚大肉,天天窮奢極欲,慾望無窮,是肯定無法做到長壽的。唯有放下塵世一切慾念,徹底清靜自己的心靈,才有可能做到長壽。


小小嬴政


只要是活生生的人,縱使天天養生,也跳不出做為一個物種壽命的天花板,比如貓狗壽命就是十幾年,斷不可能活到五十年,如果你說你家狗五十多歲了,那麼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你瘋了,要麼你說謊。

ok,咱說說這位傳奇道人張三丰,他是遼寧人,聰明異常的道教發揚人、同時也是太極拳的創始人,用一己之力創建了武當派,其武功拳法十分了得,極為擅長武術,在當時是響噹噹的大V,幾乎世間都飄揚著他的傳說故事。尤其在近代的小說狂人金庸在寫了世人皆知的幾部小說後,張三丰又特火大火起來了。

為什麼明代皇帝們都偏愛張三丰?這和他的出身道家有直接關係,道家一直強調個人修為,終極目標是長生不老,羽化昇仙。世人皆怕死,何況九五之尊的皇帝們,他們想找三豐大師,自然是想討教如何長生,如果更大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壽命,讓自己多多享用在人世間的榮華富貴,而傳說中的張三丰是活了幾百歲,並且已經成仙,是眾人口中的得道人士,自然被皇帝們說追捧。

第二個問題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咱用科學的方法分析一下,老張是有血有肉的活人,他在長壽,就像開始說的,也不可能活幾百歲,最多一百來歲,而且這已經是非常極限的狀態了,為什麼坊間謠傳他的幾百歲,自然是為了道教添加更多的神秘性,玄乎事兒,讓人們覺得道教才是修為,信道教得永生嘛,張三丰從元代一直到明代,一直傳說偶爾漏面,證明我還活著,為什麼會這樣?自然是某些人玩的貓膩,利用張三丰已經闖出來的名聲,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張三丰一整就消失好多年,甚至快百年後又在某一個鄉間野山出現刷存在感,還口口聲聲的解釋說自己這麼多年久是閉關修煉去了,給自己的長時間不出現找足的合理的理由,如果古代有DNA檢測技術,那張三丰活了幾百年的謠言一下就會被點破。

當務之急,還是多學一些科學文化知識來武裝自己,別被社會上那些跳大神,玩玄乎,利用裝神弄鬼扯淡給騙錢了。


老豬的碎碎念


為什麼明朝16個皇帝都苦尋張三丰,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首先,解釋一下,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1.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歷史史料:

這個部分,分兩部,一為《張三丰全集》,來歷不可考,但其中記錄的是:“張三丰,遼東人,生於元定宗二年(公元1247年),卒於明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照這個說法,他應該是活了212歲;

而《明史·列傳》中的第一百八十七中的“方技”篇,則是寫到:“張三丰,生於1247年陰曆四月初九日,卒於公元1464年。”按照這個算的的話,張三丰就活了218歲。


就不說那些影視作品中的張三丰了,比如在《倚天》裡,他應該是活了169歲,在《少年張三丰》裡是活了149歲。

不管怎樣,至少根據歷史的文字記載中,張三丰活了兩百歲以上是“肯定”。

2.為什麼明朝16個皇帝都苦尋張三丰——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很明顯,首先,明朝道教發展的旺盛,那麼張三丰這麼一位地位異常崇高的“道祖”,找出來,封個“神”,用來鞏固政權,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個原因,出於“私人”的原因,任何一位帝王,既享受了如此大的權利,那麼就會想要長長久久地繼續享受下去了,所以找張三丰的動機很明確,想得到他為什麼可以如此長壽的“原因”,讓自己也長壽;

第三個原因,其實有“歧義”在,一種是遵從上一代帝王的“遺志”,想要完成其“心願”;第二種就是想要把道教發揚光大,必須要有一位“道祖之神”佐證,比較有說服力。

總結:

明朝16個皇帝都苦尋張三丰,有三個原因,一是出於鞏固政權需要,二是出於自身想要長壽,三是遵從上代遺志或者是想要把道教發揚光大。

張三丰活了多少歲,從《張三丰全集》的記載是212歲,從《明史》記載是活了218歲,總的來說,大致至少活了200歲以上。(可惜古代沒有羰基測量技術,所以真假難辨。)


長了鹿角的兔子


張三丰的確是個實際存在的歷史人物,根據《明史》的記載,張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張三丰的年齡,根據現在比較流行的觀點,仙壽170歲到218歲之間。根據其他第三方資料的論證張三丰生於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仙逝時間說法不一,有說卒於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從1247年計算就是仙壽170歲;還有一說張三丰卒於明英宗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那就是仙壽211歲;還有說是明英宗天順末年(公元1464年)的,那就是218歲。

明朝歷代皇帝苦苦尋找張三丰,原因很簡單,想長生不老,即使實現不了,也希望可以延年益壽,活的長久點。這個心願從秦始皇時期都已經開始了,而我們現代人也在不斷的追求中,十分理解當時明朝皇帝們的心情。此間明朝道教盛行,皇帝大都信奉道教,當時的皇帝多次給張三丰賜尊號,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普度天尊”;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來看看《明史》中關於張三丰的記錄,明確記錄了張三丰的著作有《金丹直指》一卷,《金丹秘旨》一卷。《明史》中對於張三丰諸多的著作都不做記錄,唯獨記錄了這兩部著作,可以瞭解明朝皇帝和當時官員的想法了吧。在我個人看來,明朝皇帝沒找到張三丰應該是慶幸才對,幸虧沒找到呀,不然,翻開歷史看看吧,有多少名人死於此。其中的原因,作為現代人大家都應該知道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至於張三丰的年齡,通俗點說,根據正史記載,張三丰生卒年不詳。二十四史中的《宋史》、《金史》、《元史》、《明史》中都沒找到張三丰生辰的確切記錄,連可以推斷的記錄都沒有。

張三丰的生年,主要根據是根據其著作《雲水集》中的《悠悠歌》,其中有言:“四十八歲空消磨,人生壽命能幾何!”,而作品寫作的時間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加上古人用虛歲,所以,推斷出生年份是公元1247年,相對可信。

張三丰卒年的推斷都是都是根據後世整理的地方誌,或者一些歷史文獻中記載的第三方人物的事件記錄推論出來的。特別是以明英宗朱祁鎮的《御剛張三丰銅碑》的所謂的誥命做證據推測張三丰的去世時間是公元1458年或者公元1464年,原因是誥命通常是給活人做的。其實歷史上明確記載了,英宗並沒有見到過張三丰,這個論據的可靠性,可以自行判斷。

關於張三丰卒年的另外一個版本,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曾兩次派人尋訪張三丰,得到的答覆都是張三丰出門遠遊了——沒找到。我個人認為這個其實是正常的,找到了那才奇怪了,原因後面講。

再看明永樂帝(公元1403年 - 公元1424年)朱棣得到大統後,也多次派人到武當山尋找張三丰,十餘年都沒找到。永樂帝又給張三丰寫信,又幫張三丰在武當山修了龐大的道觀房產,張三丰始終沒來見朱棣,為什麼?根據第三方的資料,張三丰曾題跋《仙奕圖》給永樂帝的臣子丘福,然後順勢推斷出了張三丰卒於永樂年間。換位思考一下,永樂皇帝找了張三丰十幾年,還不惜重金建造道觀,用三十萬人,數百萬錢。如果我們是丘福,那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把張三丰給請到北京去,請不去也派人先看好了,怎們能讓張三丰再跑了,期間趁機速度給皇帝送信去呀。永樂帝派去尋找張三丰的人曾回覆永樂帝:“真人要去太上老君那裡赴宴,不能來。”那是因為永樂帝威脅他,再找不到就殺了他,你說這人該怎麼辦。永樂帝一心想長壽,要長生不老,被矇蔽了,可以理解。但作為旁觀者,應該很清楚這件事是怎麼回事,說真人已經駕鶴西遊了,會不會直接被皇帝貶除,或真的丟了腦袋。皇帝相信張三丰是神仙,能長壽,作為臣子的能怎麼樣做呢。

按照這些歷史資料來推斷,明朝歷任皇帝都找不到張三丰很正常。明朝1368年建立時,張三丰如果健在都已經高壽121歲了。如果我們不願相信一個事實,那就還會去探究,為什麼會找不到張三丰呢?但是如果願意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會很坦然,在我們還沒有發明起死回生術之前,永遠也別想找到張三丰了,因為張三丰在此前早已經去世了。

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們把張三丰繼續作為道教、神話、武俠中的傳奇人物繼續傳誦。正史中記載張三丰的確是武藝高強,曾一人殺敵百餘人。我們心中的張三丰,依舊是道教宗師,武當派掌門祖師,太極拳創始人,是武功蓋世,“一柱擎天”的一代宗師張三丰。


奕天讀歷史


張三丰出生於元末,成長於明初,至於死於何時,沒有定論,比較可靠的說法是他死於明仁宗時期。網上所謂的張三丰活了幾百歲當然是胡扯的。人類生命是有極限的,當然無法突破。這個極限就是150歲。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曾派人尋找他,但沒有找到。明成祖即位後,也曾派人尋訪,依然沒有找到他,但據說給明成祖留了一封信,內容是關於如何養生的。

所以綜合這些資料來看,張三丰的壽命肯定超過了100歲,但絕對不會超過150。

張三丰再神,也只是個道士,並非神仙。當然不可能突破人類壽命150歲的極限。

按照《明史》的記載:

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盡經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明史》

可見,張三丰確實有些神奇之處,以他的道行,長命百歲是不成問題的。

明太祖建立明朝以後,張三丰在武當山修行,名氣很大。明太祖曾慕名尋找張三丰,希望能和張三丰見一面,但張三丰拒絕了。

明成祖即位後,多次派人到武當山尋找張三丰。但是張三丰是世外之人,不想和皇帝見面,就長期雲遊在外。為了向張三丰示好,明成祖派人修葺了武當山的建築物,並冊封張三丰為真人。

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大營武當宮觀,費以百萬計。既成,賜名太和太嶽山,設官鑄印以守,竟符三豐言。-《明史》

儘管如此,張三丰依然拒絕和明成祖見面,並且一直沒有回武當山。明仁宗時期,有個百餘歲的老道士在蘇州的玄妙觀去世,據查,該道士就是張三丰。所以據此可知,張三丰大概活了120歲左右。

至於明朝皇帝為什麼這麼執著地尋找張三丰,有兩個原因:

1.希望張三丰能傳授長生不老之法。張三丰能活到了100多歲,顯然有其獨特的長壽秘訣,而皇帝們都希望自己萬壽無疆,自然希望張三丰能傳授他們長生不老之法

2.希望張三丰能指點江山永固之法。張三丰成名於明太祖時期,名氣十分大,當時有“活神仙”之稱。這樣一個堪稱神仙的人物,明朝皇帝自然希望張三丰能指點他們,如何明朝江山永固。


袁衛宇


咱們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常說長命百歲,其實,人人都希望長生不老,西遊記裡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為了吃人參果犯了戒,秦始皇為了得到長生不老藥,派遣方士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前往東海求取,結果被騙了,但是,從此,幾千年來,不少帝王為了永保長生,榮享富貴,而求之若鶩。

明朝的張三丰很有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神仙一樣的存在,是武當派的開山始祖,創立了太極拳。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張三丰很感興趣,當然也是為了能討教長生之術,便派人去請,但兩次去兩次沒有見到張三丰,因為張三丰外出雲遊去了,可惜朱元璋到死也沒有見到張三丰)

朱棣當上皇帝后,同樣對張三丰很感興趣,他吸取了父皇的教訓,派了更高資格的老臣胡廣去請,但是去了不少次,愣是沒有找到,朱棣急了說找不到張三丰,你就別活著回來見我。

被逼無奈的胡廣開始胡言亂語,對朱棣說了瞎話說見到了張三丰,但是張三丰要去太上老君那裡赴宴去,沒空來。

朱棣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被騙了,但他給張三丰寫了一封信,說很仰慕張三丰,很想見張三丰一面,張三丰很是感動,便見了朱棣一面,這一年朱棣封169歲的張三丰為武當真人。

可能是有了朱棣的前車之鑑,明朝後來的皇帝對於尋找張三丰一直樂此不疲。而且給張三丰封了什麼通微顯化真人等一大堆的頭銜。

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從這位老神仙那裡得到長壽的秘訣。

那麼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呢?

根據《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和《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記載,張三丰應該卒於明天順二年左右,大概就是1458年。張三丰的壽命應該在212歲左右。這也是目前普遍公認的一個數字。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歷史春秋網


其實歷史上不只有一個張三丰,而有三個張三丰!

在武俠小說裡,有一個說法,認為張三丰以前是少林寺的和尚,他的功夫都是出自少林,所以武當功夫也是少林的一支。這個事情現在說不清楚。

2006年的時候,搞過一次武林大會,當時有人拿這個問題問武當掌門遊玄德,遊掌門馬上否認了,他表示我們張三丰祖師爺曾經遊歷全國,確實去過少林寺,但不是去當和尚,只是旅遊性質。與少林寺的和尚進行過一些交流,根本不是為了學藝。而且張三丰在到達少林寺時就是武林高手了。

當然,另一邊少林寺堅稱張三丰就是少林寺出來的。武當就是少林的分支。

這個事情誰也說不清楚,那史書中有沒有關於張三丰的記載呢?是不是張三丰發明了太極拳呢?

關於這一點,在明末有一個旁證。明末的時候,著名的文學家黃宗羲曾經為同時代的一位叫王徵南的人寫過一篇墓誌銘,而王徵南恰好就是武當派的。在這篇墓誌銘裡,就介紹了王徵南的祖師爺張三丰。

據黃宗羲介紹,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張三丰,他的功夫特別的厲害,而且他的功夫很特別。尤其跟少林寺的功夫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少林的功夫都是主動出擊,有時候能夠制住對手,但也容易露出破綻。於是,張三丰在少林寺拳法的基礎上創立了內家拳,這個內家拳就是現在的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發後製人。

至於這個內家拳有多厲害呢,張三丰的年代太遠了,語焉不詳。但關於張三丰的弟子王徵南是有詳細介紹。那篇墓誌銘介紹,王徵南曾經入過伍,當過軍官。有一次夜間出去偵查情況,被抓住綁在柱子上。幾十個人看守他。王徵南趁這些人喝酒時,用一塊碎瓷片割斷了繩索,逃了出來。被發覺後,幾十個人追他,眼前要追到了,突然一個接一個跌倒在地。大概是王徵南用了什麼暗器,打中了穴道。又有一次,王徵南被七八個營兵欺負,拿著刀砍他。他赤手空拳將這些人的兵全部奪了去,這應該就是江湖中傳說的空手奪白刃。

這裡面介紹王徵南最厲害的功夫就是點穴。

曾經有一次王徵南點了一位惡少的穴。導致這位惡少數天都不能小便。等王徵南解了穴之後,才恢復正常。又有個牧童模仿他打人的方式,結果把人打死了。王徵南過來看了一下,說,沒事,只是打到暈穴,過一會就醒。果不其然,這個人很快就醒了過來。

說到這裡,很多金庸迷肯定看出一些問題了,因為在金庸的小說裡,張三丰不是宋朝人,而是元末明初的人。這不是對不上號嘛。

事實上,也不能說金庸不對,也不能講黃宗羲亂編。這是因為歷史上有兩位張三丰!

宋朝那位張三丰是位武林高手,明朝也有一個有名的道士叫張三丰。

在《明史》中有一篇《張三丰傳》專門介紹張三丰。這裡面介紹張三丰是個道士,而且喜歡到處走,標準的驢友,平時不怎麼注意外在的形象,邋里邋遢,自號張邋遢。但他長得很魁梧,而且外形很有特點,史書形容是“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可能這種身材就是傳說中的骨骼清奇,練武奇才了。

張三丰有什麼奇異才能呢,有什麼高超的功夫呢?《明史》是官方正史,缺乏八卦精神,沒有講這方面的事情,只講了三點:一是不怕冷。無論冬天夏天,都是穿著一件衲衣,頂多下雨披點蓑衣。

二是特別能吃。我們介紹過達摩特別能餓,張三丰就是特別能吃。一升米做出的飯,他一餐就吃光了。好在他吃一餐管數天,甚至管數月,不然這樣吃下去,誰家都供不起這尊大神。

其三記憶好,看了經書過目不忘。

除此之外呢?就是他自己介紹的,能夠一日千里,這大概就是神功了。當然是他自己說的,沒經過權威機構證明。

還比如,他曾經自我介紹在終南山終南山碰到了世外高人火龍真人,得到了丹訣神功。

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特點了。也沒講他有什麼功夫。但這個人在歷史上很有名。而且武當山也是在這個時候發揚光大的。這個事情跟當時的皇帝還有一些關係。因為這位明朝張三丰到處遊歷收徒,傳播道教,搞出了一些名聲。據說大富豪沈萬三就是他的徒弟。

朱元璋聽說了,就派人去請他,主要是朱元璋有病,想要張三丰的神丹。但沒找到張三丰。

後來的明成帝朱棣也專門派人四處尋訪他,同樣沒請到。說起朱棣尋訪張三丰,有一種看法,說朱棣其實不是找張三丰,而是找建文帝。瞭解歷史的知道,朱棣是搶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當年朱棣從北京殺到南京,進宮時,宮裡發生大火。建文帝就此失蹤了,有的說燒死了,但死不見屍,有的說逃了出去,但生不見人。這個事情搞得朱棣坐立不安。就四處派人尋找,方法是下海上山。派了太監鄭和領著艦隊到南洋去找,又派人到山上找。當然,也不能明目張膽地說我要找建文帝,總要有一個由頭。於是,下海就打著貿易、展示帝國風采的藉口,上山就打著尋訪高人的旗號。

最後,沒有找到建文帝,張三丰也沒有請到。但朱棣做戲做全套,徵調了三十萬人,花了巨資,在武當山修了道觀。武當派這才興旺起來。

一個會功夫,一個有威望,都是武當山的道士,都叫張三丰,後人講著講著,就把二個人的事情講到了一個人的身上。


腦洞歷史觀


張三丰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主要人物,作為武當派的開山祖師,名揚天下的第一武林高手,也是一代宗師,在眾多文學作品的演繹下,他的形象是一派仙風道骨、天下第一的武學奇才,因此後世關於對他的爭論也沒有停止過。

為什麼明朝16個皇帝都在苦苦尋找張三丰?

從朱元璋到朱棣再到後面明朝其他皇帝,明朝的16個皇帝都沒有放棄尋找張三丰的腳步,朱棣還在武當山大興土木,為張三丰建造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可見皇帝們找張三丰找的好苦啊。

按照常人的思維來想,張三丰這麼大歲數的老人肯定經歷這麼多朝代不會在世,可是這些皇帝還是一根筋的苦苦尋覓。

這是因為張三丰的身份不僅令武林中人神往,也讓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膜拜,皇帝們每天都在幻想著萬歲萬歲,有點實際的也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他們認為張三丰是神仙般的存在,找到張三丰可以教授自己一點獨門技藝,或者張三丰有長命百歲的秘訣,因此這種思想的驅動下,明朝的16個皇帝都在苦苦尋找張三丰,然而願望沒實現,一直沒尋找到。

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中國武學史和明史記載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生於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日,逝世於公元1464年,享年218歲,和那個活了256歲的李青雲有一拼,然而真實的張三丰壽命並沒有如此長,但壽命也超過了正常人。

根據張三丰一位學生俞岱巖的記錄,張三丰過生日的時候,是元順帝至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336年,而且根據《明史.方伎列傳》記載,張三丰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91年)張三丰曾經和明代的蜀獻王見過面。

因此張三丰至少活了145歲,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壽命,雖然我們看起來確實很不可思議,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古代空氣好,吃的菜天然無公害,況且張三丰懂得如何強身健體,保養有道,活到145歲也並不是難事。

據說北宋時期有一位類似天山童姥般的存在,有一位女性武術家在九十六歲的時候容貌還和小女孩一樣,可見相比之下,張三丰的壽命也是可以信的。

講到這裡,對於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


小聰歷史客棧


關於張三丰的記載,正史見於《明史·方伎》其餘多見於一些野史。但無論正史還是野史,歷史上張三丰確有其人。

《明史·方伎》中記載,張三丰是今天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人,原名張全一又名張君寶,其道號為三豐子。張三丰不喜歡修邊幅,因此又被稱為張邋遢。

張三丰不僅相貌非凡,而且智力過人行為也跟常人不同。無論寒暑,張三丰都是一衲一蓑,看經書能過目不忘,並且可以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月不吃飯。

從《明史·方伎》中的記載來看,張三丰確實是個奇人。不僅民間百姓,士大夫以及皇帝們都對張三丰甚是好奇。因此明清歷代統治者都曾花費人力物力苦尋張三丰的蹤跡。從明清統治者都曾對張三丰進行過敕封來看,此言不虛。

張三丰在推翻元朝的運動中,對明朝也曾鼎力相助,估計朱元璋尋找他多半是為了報恩。至於後世那些皇帝,他們尋找張三丰就別有用心了。

皇帝作為王朝的最高權力者,都希望長命百歲,所以那些皇帝尋找張三丰多半為了求長生之道。 張三丰不僅是武當派始祖,太極拳的創始人。而且道教修養極高,對其他門派的知識也很有見地。張三丰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道教代表,而道教素以求仙問道著稱,因而統治者對張三丰的熱衷也就不言而喻了。

至於張三丰活了多少歲,歷史沒有很明確的記載,不過長壽是肯定的。張三丰懂不懂長生之道也沒人知道,但是對於養生他應該有一套獨到的學問。

關於張三丰的壽命,有一個說法為149歲。這個年齡在今天都極為少有,在元明之際按理說也不大可能。當然,這只是推測,到底如何還有待相關史料的被髮掘。


貓爺歷史觀


張三丰是否確有其人一直都是個迷。儘管有《明史》這樣的正史為他立傳,但從明太祖朱元璋起,歷代皇帝發動天下都未能覓得他的蹤跡。明朝十六帝裡,又屬明成祖朱棣最崇拜張三丰,為此他還徵天下三十萬民夫,耗時七年重修武當山宮觀。




至少從明代開始,張三丰的形象已經和神仙無二,民間巨多的關於他的傳說使張三丰的形象似仙非人,乃至於連皇帝都趨之若鶩派人遍訪天下名山大川找尋他的蹤跡。《明史.張三丰傳》非常傳神的描述了他的樣貌曰:“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冉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則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所謂“數月不食,一日千里”,這不活脫脫一神仙嗎?後來太祖朱元璋聞其大名乃遣人四處尋訪而不得。“後居陝西寶雞金臺觀,一日自言當死,留育而逝,縣人具棺斂之。及葬,聞棺內有聲;啟視則復活。乃遊四川,見蜀獻王,復入武當,歷襄、漢,蹤跡益奇幻。”(據《明史.張三丰傳》),此可見,張三丰至少在明朝建立後已經是個百歲以上的老人,甚至可能更老,又或者已經“飛昇成仙”了,因為張三丰自入明朝起便已難覓蹤跡,生死莫聞。




明太祖曾兩次召張三丰入朝皆不赴,朱元璋諸子中,只有第十一子蜀王椿見過張三丰,而且還是張三丰雲遊巴蜀主動入成都見蜀獻王朱椿,並勸其遠離政治專心修道長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椿題《張神仙像》贊曰:“奇骨森立,美髯戟張。距重陽兮未遠,步虛靖之遺芳。飄飄乎神仙之氣,皎皎乎冰雪之腸。爰尋師而問道,歲月亦云其遑遑;既受訣於散聖,復續派於瓜王。全一真之妙理,契未判之純陽。南遊閩楚,東略扶桑。歷諸天之洞府,參化人而翱翔。曰儒曰釋,曰老曰莊。皆潛通其奧旨,乃懷玉而中藏。”此題寫的妙哉,完美的展現了朱椿眼中的張神仙三豐是一個內煉高深,行蹤不定,能辟穀,寒暑不侵,有輕功神行,知未來休咎,脫胎神化的一代宗師。如此當世之神仙能得他開示指點該是多麼榮光幸運的事情,難怪此後的明朝皇帝個個都鍥而不捨對張三丰的尋訪。




而明朝這麼多皇帝,對尋找張三丰熱情最高漲的非明成祖朱棣莫屬。朱棣為了尋訪張三丰,還寫了一封非常“赤誠”的信託張三丰的弟子帶給他,只見那信中寫道“皇帝敬奉書真仙張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嘗遣使致香奉書……朕才質疏庸,然而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致香奉書虔請……”,這封朱棣寫給張三丰的信,是滿滿的仰慕也是滿滿的崇拜,是對神仙家生活的嚮往,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渴望能得到張三丰的開示指點。可惜張三丰依然是我自逍遙,蹤跡無定,為表禮數,就賦詩一首,讓他的弟子孫碧雲轉交朱棣。




既然四處派人便訪天下而不得見,那就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張神仙的敬仰崇拜吧。明成祖可是個一諾必行的皇帝,他真的這麼做了,下旨徵發天下三十萬民工共耗時七年大興土木興建武當山宮殿。修建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十二亭和三十九座橋樑等龐大的道教建築群,如此規模龐大的道教建築工程,在中國曆朝歷代都屬罕見。朱棣不僅為張三丰大興廟宇宮殿,還為他塑像奉祈,派官員灑掃以示崇敬仰慕,如此這般虔誠,卻始終不得張三丰一見。


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一直都是個迷,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張三丰大約生於金朝中期,在明朝嘉靖年間去世,至少活了300多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