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我們為孩子打造的起跑線,應該是怎樣的


《起跑線》:我們為孩子打造的起跑線,應該是怎樣的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影片《起跑線》,片中的主人公為了把孩子送進名校讀書,買學區房,凌晨5點排隊領入學申請表,參加家長培訓,把自己打造成上流人士形象,在這一系列努力仍沒有成功後,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偽造資料試圖以貧困生的指標入學,為了應付學校的審查,甚至住貧民窟、擠公交、做流水線上的工人,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起跑線》:我們為孩子打造的起跑線,應該是怎樣的

電影裡的招生顧問說,他們現在需要做這麼多,是因為他們準備太遲了,別人都在懷孕時就開始準備了。哈哈,想到學妹,我想說,懷孕時就開始準備哪夠,別人還沒結婚時就開始為孩子準備名校的入場券了。

學妹是省會一所名校的正式編制教師,這在大多數人眼中是體面、輕鬆、穩定的好職業,對她而言卻是一塊食之反胃,棄之可惜的雞肋。

早上7:30進教室組織早讀,接下來上課,改作業,處理班級事務,參加各種備課組、教研組、年級組、班主任會議,備課,幾乎沒有哪天可以在0點之前睡覺。

相對於心理上的壓力與痛苦,早起到熬夜這些身體上的累根本就不算什麼了。初中學生正是半大孩子,能各種作妖,惹出各種事端,偏偏又是青春叛逆,不服管教的時期,經常被氣得半死。家長要麼把孩子送進學校就撒手不管,要麼各種指手畫腳。領導經常在群裡佈置臨時任務,發批評信息,弄得她每天都處於焦慮之中。

《起跑線》:我們為孩子打造的起跑線,應該是怎樣的

這樣的生活真不是她想要的,記得四年前第一次見到她時,她剛以應屆生的身份考上這所名校,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待她正式進入教師的角色,眼神、皮膚漸漸暗淡,原來溫柔甜美的氣質,也愈發變得利落彪悍。在她又一次情緒激動地跟我抱怨工作的心酸,說想要辭職不幹時,我沒有像以往一樣鼓勵她堅持,而是鼓勵她趁著年輕勇敢一次,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業與生活。

行動派的她,利用寒暑假準備起了公務員考試,在第二年的省考中,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通過了筆試、面試。只是沒想到在我們都以為她要順利“解脫”之時,她卻在體檢環節放棄了,原因不是教師比公務員多出來的寒暑假,而是她們學校的學位。她說在這所學校裡做老師很辛苦,但做學生很幸福。這裡有著最優秀的師資,最精細的管理,最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穩定優秀的升學率,更重要的還是15年一貫制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有,而教職工的子女可以無條件入讀。每次感覺熬不下去的時候,想到將來自己的孩子可以在這樣優秀的學校裡學習,學校旁的學區房那麼貴,還只能管幼兒園和小學,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她說“堅持下去”這四個字時眼神和語氣裡都有種視死如歸的堅定,想必經過了幾番痛苦的糾結,才做了這個選擇。

但對於她的這個決定,我不敢苟同。她和男朋友目前還沒到談婚論嫁的階段,等她的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至少是5年、8年、14年、17年以後的事情了,教育局的招生政策不會變嗎?

《起跑線》:我們為孩子打造的起跑線,應該是怎樣的

最重要的,名校雖然可以給孩子的成長提供較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但家庭才是教育的第一陣地,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抱怨工作和生活的媽媽,不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嗎?

《起跑線》中的媽媽米婭相信相對會說英語、“自信且善解人意,敢於為別人的權益挺身而出”更重要,最終還是放棄了不擇手段得來名校入學資格,把女兒從名校轉入了普通學校。

希望學妹也早日明白,相對於名校學位,一個熱愛工作和生活的快樂媽媽,才是孩子更重要的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