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土雞怎樣打疫苗實惠,因為量不大,也就幾十只?

夢想12037


感謝悟空老師問答,前幾年我們這邊許多家戶都喜歡養雞養鴨,數量也就三五十隻左右,購買或者孵化小雞一般都在過年後氣溫回升的三四月份進行。

在我的印象中,我們這邊農村散養的土雞,都沒有打過疫苗,在小雞剛逮回家的幾天裡,喂的都是蒸熟的幹玉米糝,剛出生的幼苗小雞,腸胃消化都不健全,要少喂勤喂,一不注意小雞就容易生病,隔三差五可在熟玉米糝裡,加幾瓣搗爛的大蒜,現配現用,能有效防止小雞腸炎痢疾,抗菌消炎,對小雞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

少微大一點的小雞,飼養起來比較粗糙。玉米小麥顆粒和一些雜草菜葉都可以喂,隔一段時間往盆裡面撒上一二把綠豆,或者是用綠豆和蒲公英熬成水後津泡小麥和玉米粒上,用來飼養小雞,都能夠很好的預防雞流感和抗病能力。

在農村各地,還有許多寶貴的傳統養殖方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去挖掘學習,因表達能力有限,描述的不夠詳細,希望閱讀的朋友們多指教,多評論,謝謝大家。


宛西新農人


這個問題我還真做過,八十年代,我上高中,還真養過幾十隻雞,大概六十隻左右,那時,啥也不懂,養來航雞,蛋雞,買了一本養雞手冊,邊學邊養,學書上自配飼料,打疫苗也是按書上交的做的,開始是去防疫站打,後來一計算好貴,於是自己去買疫苗來自己學打,根據書上講的程序步驟時間,養到多少日該打什麼疫苗就買什麼疫苗來打,別說,還真順利,出蛋也高,一隻母雞月產蛋20至26枚,效益不錯,只是那時還在讀書,沒有擴大規模,後來高中畢業,考上學校就沒有再有機會了,現在看來還真是有些遺憾,要是當時沒有考上學校多好!書讀了,學校考上了,畢業分配了,人到中年企業破產了,徹底自由了![捂臉][捂臉][捂臉]


今世釣魚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以前我村有專門的獸醫,每年兩次給各農戶雞鴨打針,現在都不提創散養了。也就沒有獸醫來了,但也有些散養戶。

他們都是趁那些養雞大戶打疫苗時,拿點回來,自己給雞鴨打,

拿藥時還可以順便了解一下養雞常識,畢竟只有十幾只雞,這應該好的辦法。


鄉村老柳


對於家禽養殖來說,給雞打針是一門技術活,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其中有很多的技巧需要掌握。在為雞打針的過程中,注射藥物的選擇,注射的具體位置,針頭的選擇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想要為自己家中的雞打針的話,那麼就要學習相應的技巧,並且熟練掌握,這樣才能有效治療病情。1

打針時要消毒

有的養殖人認為平常沒毒可消,不用那麼麻煩,一個針頭打到底,這樣不好,打針所用針管、針頭等都要煮沸半小時消毒後再用。打針時最好用酒精棉球擦家禽皮膚,打完針再用棉球擦針頭,當然有條件的可以一隻家禽一換針頭,這樣可避免家禽皮膚上針頭上的病菌侵入禽體內。

2

打針不要太粗暴

捉禽打針,對家禽講本身即是個強刺激、操作人員要動作輕而快,推完藥液要按住針眼,迅速撥出。

3

不要在一點注入大量藥液

因禽的肌肉比豬、牛等的肌肉薄,在一點打入多量藥液,易引起局部肌肉損傷,也不利於藥物快速吸收,應將藥液分次多點注入肌肉。4

腿部打針時不要打內側

因為禽類腿上的主要血管神經都在內側,在這裡打針易造成血管、神經的損傷,出現針眼出血、瘸腿、癱瘓等現象。

5

胸部打針時不能豎刺

給雛禽打針時,因其肌肉薄,豎刺容易穿透胸膛,將藥液打入胸腔,引起死亡。所以,應順著胸骨方向,在胸骨旁邊刺入之後,回抽針芯以抽不動為準(說明針頭在肌肉中),這時再用力推動針管注入藥液。

6

皮下打針不要用粗針頭

粗針頭打針因深度小、針眼大,藥水注入後容易流出,且容易發炎流血。因此,皮下注射特別是給仔雞注射要用細針頭(人用針頭),注射油苗可以用略粗一點的針頭。

7

刺激性強的藥液別在腿部注射

家禽的主要活動器官是腿部,有些藥物刺激性強、吸收慢,如青黴素、油苗等,這些藥物打入腿部肌肉,使禽腿長期疼痛而行走不便,影響飲食和生長髮育。所以應選翅膀或胸部肌肉多的地方打針

8

捉拿禽時要掌握力度

打針時捉拿禽應既牢固又不傷禽。如力度過大,輕則容易造成針眼擴大、撕裂、出血或流出藥液,影響藥效,重則造成刺入心肺等重要部位而導致內出血死亡。

葡萄糖是家禽主要的能量物質之一,當家禽在惡劣環境下或疾病感染時,採食量下降或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容易導致家禽血糖降低,能量缺乏。在家禽能量攝入不足時及時進行補充,對增強家禽抗病力,促進恢復正常生理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葡萄糖的作用

1、補水作用

家禽長期拉稀勢必會造成家禽的脫水,這時葡萄糖的補水作用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雛禽在長途運輸的時候,易出現脫水、精神沉鬱等不良現象。到達目的地後,讓其適當飲用3%葡萄糖糖水,能迅速恢復體力,同時提高防禦能力,減少死亡率。

2、補充能量

雛禽出殼後從出雛室轉入育雛室,先用葡萄糖糖水加維生素C飲水,再開食,之後連續飲用3天,可促進卵黃的吸收,減少發病,提高飼料轉化率;家禽在發病的過程中如果採食量下降時使用葡萄糖能及時補充能量;家禽特別在重病時採用“飢餓療法”,葡萄糖在此時可以救命。

3、解毒作用

當家禽發生藥物中毒或飼料添加劑中毒時,立即停用致毒藥品及添加劑,同時讓其飲用3%-5%的葡萄糖糖水,能有效緩解中毒症狀,配合應用維生素C效果更佳。

4、利尿作用

當家禽發生腎腫或腎炎時使用2%-3%的葡萄糖糖水,同時使用輔助藥物,能較好地消除腎腫;當家禽發生腎型傳支時葡萄糖也有很好的作用!

使用劑量

注意事項

葡萄糖在臨床使用時應該控制好使用劑量,通常情況下在家禽飲水中添加1%即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並根據具體採食情況決定飲水時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是一種的分子營養物質,可以被多種微生物利用,添加到水中時間太長可以促進水中微生物的大量生長繁殖,所以在飲水時應該將飲水器具洗刷乾淨或用消毒劑進行消毒,並且每次投餵時根據環境氣溫決定每次投餵的時間,氣溫高時控制在2h左右飲完為宜。

葡萄糖的

使用誤區

誤區一

家禽健康狀態下添加葡萄糖來給動物補充營養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健康家禽採食全價飼料時攝入的能量物質能夠滿足動物的需求,不需要特意添加葡萄糖來補充能量,添加葡萄糖能快速降低家禽飢餓欲,使家禽採食量下降,影響家禽正常採食。這主要是因為動物的飢餓欲是由動物血液中血糖濃度決定的,當血糖濃度降低時,動物食慾增加而進行採食,家禽採食全價飼料後要經過消化吸收提高血糖濃度以後才能真正感覺到“飽”(當家禽嗉囊或腺胃被食物刺激後也會停止採食),而當家禽飲用葡萄糖時,由於葡萄糖可以被家禽直接吸收,進入血液補充血糖濃度,使血糖濃度迅速上升,從而降低了家禽的採食。

誤區二

葡萄糖飲水濃度越高越好 高濃度葡萄糖對消化道是一種刺激,腸道損傷嚴重時容易導致家禽脫水,有可能加重家禽消化道症狀。





尋味鄉野


我家散養土雞近十年了,對於打疫苗還是有著較豐富的經驗。

雞一生中病害很多,有些疾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靠做好防疫,比如馬立克氏病、新城疫和禽流感等等。這幾種都是死亡率高和傳染性很強的疾病,只要一得上病,對雞群往往是毀滅性的。

對於這幾種病的防疫怎樣才更實惠呢?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一、馬立克氏病

馬立克氏病是小雞從出殼後十二小時以內就要打疫苗,超過這時間段再打基本上是無效的。這種疫苗只能是雞苗孵化場的打的,養殖戶就不用再打了。

二、雞新城疫

雞新城疫也是雞瘟,這種病任何日齡的雞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對這種病的預防必須引起重視。一般情況下三日齡時用雞新城疫l系疫苗進行滴鼻接種,三十日齡時用油乳滅活苗進行肌肉注射,打兩次基本上可以的了。一瓶500羽份的凍幹苗我們這邊曾藥店賣十三塊錢左右,在集市禽苗行給別人幫接種是五毛錢一隻,如果量少就直接在買雞苗時給別人打就得了,自己打的話比較麻煩,沒經驗的話也不好操作。

三、禽流感

h5 高至病性禽流感在政府獸藥站可以免費領取,自己再買一支兩塊錢的注射器,然後回去按說明書操作就可以了。為了減少應激,注射疫苗最好在晚上進行。可以選擇肌肉注射也可以用皮下注射,兩種方法效果是一樣的,看自己用什麼方法比較好操了。




新農人小梁


散養土雞做疫苗的幾種方法

我們給雞做疫苗,就是為預防重大疾病,一旦雞出現了重大疾病的話,那麼我們用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一隻雞從出殼到出欄疫苗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一隻雞3毛左右。疫苗主要有一下4種使用方式

1點眼

技術要點

A、稀釋疫苗用純淨水或者是冷開水,不宜用生理鹽水

B、稀釋過的疫苗每幾分鐘輕輕搖動一次,不宜超過2個小時

C、使用滴瓶,確保藥物吸入

2 飲水

技術要求

A、水質必須要潔淨,不含消毒劑,無汙染

B、對雞群先停供水1、5-3小時,然後用24小時飲水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加入疫苗輕輕攪拌,於2小時內飲完,然後供給清水

C、夏季飲水免疫應在早晚涼爽時進行,飲水避免陽光直射

3 注射

技術要點

A、肌肉注射的部位選肌肉最厚處

B、2小時內用完

C、選用7號短尖針頭,連續性注射器,一般情況下每200-400個雞需要更換一個針頭

4 刺種

技術要點

A、疫苗稀釋用5-8毫升生理鹽水稀釋

B、使用刺種針穿雞翅前翼膜區






六哥事記


個人建議前期用新城疫疫苗,一般當地獸藥店都要的賣,一瓶1000只的量15塊錢,實惠效果也比較好,第一次用一次,後一個月在複用一次就可以了,但是這個疫苗是一次性的,打開了幾小時後就失效了,方法有兌水,滴鼻子,不建議打針,這樣太傷雞,而且也麻煩,還有這個疫苗要在冰箱冷凍保存,雞主要的疫苗就是新城疫,給作者上疫苗圖片和功效





湖城鴿友執著


養幾十只雞,只要保溫好,清潔衛生 雞舍,疫苗直接飲水 便可以,因群體少,屎便少,氨氣少,從而不令群體本源免疫被破壞,空氣清新些,不令發生大腸桿菌產生導致複雜性疾病。所以成功的。平時飲青黴素水或鏈黴素水就可以了。其他球蟲藥,沙星呼吸道疾病藥物,基本不用到,說明了環境衛生是最重要的。


拋汗大吉


在我們那裡 ,養殖戶都是可以到當地的政府 ,政府有一個部門叫防疫站的,到那裡(防疫站)都是可以免費領取的 ,禽流感疫苗,瘟疫疫苗,一聯二聯疫苗等,就是需要登記你的家庭地址,負責人和聯繫電話。便於管理聯繫。





鄉村妹子阿梅姐


雞病預防

雞病是對現代化養雞業的重大威脅。雞的個體小,抵抗力差,飼養密集,群體龐大,往往容易得病。發病初期又不易察覺,一旦爆發勢必迅速蔓延全群,難以撲滅。而有些傳染病迄今為止,尚無有效的藥物或疫苗可以防治。即使病雞治癒,不僅花費巨大,而且生產性能下降,成本增加。所以,只有搞好環境衛生,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防疫消毒,做好預防注射工作,防患於未然才是預防疾病發生最切實有效的手段。

動物健康狀況的任何改變都可稱之為疾病,它是由致病微生物、營養缺乏或不適宜的環境所引起。所以從總體上說,預防工作應從兩方面著手:搞好飼養管理,消除致病因素。

搞好飼養管理是為了提高整個雞群的質量,保持健康的體況,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要做的工作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是營養充足,根據雞齡、品種、類型、體重、用途等喂以全價混合飼料,滿足它們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

二是精心飼餵,不喂黴變酸敗腐爛之料,不飲汙濁不潔有毒之水,把好“病從口入”關。

三是創造環境,努力維持雞的生活環境相對穩定,要求舍內空氣流通, 密度合理,溫、溼度適宜。經常清掃洗刷,排除廢物,控制汙染。全體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既定的各種飼養管理制度。外來人員謝絕參觀,以免帶菌入內。

任何雞場都必須建立一系列嚴密的防疫制度和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加強衛生管理,切斷傳播途徑,消除致病因素。這就需要採取下列措施。

生產專業化:一個雞場最好僅飼養同一品種的雞,例如伊莎蛋雞場只養伊莎蛋雞,不再飼養其他品種的蛋雞;也可以一棟雞舍只養同一日齡、同一品種的雞。

“全進全出”制:全進是指同一棟雞舍只飼養同一日齡的雞;而同一棟雞舍的雞於同一時期全部出售或淘汰則為全出。這種制度有利於飼養管理和技術措施的貫徹實施,便於雞舍和用具設備的徹底清洗消毒,使每一批入舍雞均有一個 “清潔的開始”。

避免交叉感染:雞、鴨、鵝、火雞或是其他畜禽不能同養一場,否則一些共患疾病難以控制。

合理建造雞舍:不同類型的雞舍 (如蛋雞舍、肉雞舍、雛雞舍或種雞舍等)在同一雞場裡,彼此相隔應儘可能遠一些,各棟雞舍之間的距離須符合衛生防疫標準。

建立健康卡片:每批或每棟雞舍的雞均應填寫列有諸如品種、孵出的日期、轉入的只數與時間、預防投藥或接種的日期、疫苗的種類、發病的時間、症狀、病因及治療結果等項目的健康卡片,以便掌握各群雞或全場雞的健康狀況、疾病種類以及發病規律等。

及時剔除病雞:病雞是極危險的傳染源,要正確識別,及時剔除。嚴格處理病雞和死雞,對維護全群雞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選用藥物消黴:藥物消毒,殺滅病菌,是雞場的一項常規工作。凡是進入生產區的一切人員、雞舍以及與雞有關的全部設備和用具都是消毒對象。先清洗乾淨,然後施藥,效果更佳。

檢疫和免疫:這兩項工作要定期進行。通過檢疫剔除病雞,也可以防止外來雞隻攜病入場。根據免疫程序,定期預防接種,使雞獲得對某種疾病的免疫能力,如用新城疫苗預防注射,可預防雞瘟的發生。

定期驅蟲:雞一旦感染了寄生蟲,則生長緩慢,產蛋減少,消瘦虛弱,耗料增加,嚴重時造成死亡。因此必須定期驅蟲,平養雞尤其需要,如用藥物防治雞球蟲病等。

預防性投藥:在日糧或飲水中有目的地加入適量的某些藥物,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預防某些疾病;或根據疫情情報進行一個時期的預防性投藥,以免疾病的發生。

總之,人類雖然還不能完全控制雞的各種疾病,但是通過種種努力和方法,完全可以將疾病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常見寄生蟲病

蛔蟲病

主要寄生於雞的小腸,為圓形線狀蟲體,以3-4月齡的雞群最易感染,尤以蛋白質、維生素飼料不足時發病比較嚴重。本病臨床症狀為食慾減退、消瘦虛弱、羽毛逆立、兩翅下垂。成年雞產蛋下降、蛋殼變薄。預防以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環境消毒和飲水衛生為主。

①竹葉、花椒各15克,文火炒黃碾末,每隻雞每次0.02克拌料喂,每天2次,連喂3天。②菸草15克,切碎,文火炒焦碾碎,每隻雞每次0.02克拌料喂,每日2次,連喂3天。

絛蟲病

雞群通過食入蠅類、蚯蚓等中間宿主體內的似囊尾蚴感染。主要症狀為下瀉,糞便常帶有血液和絛蟲體節,剖檢小腸有節結或炎症,腸內充滿白色帶狀蟲體,病雞臨床症狀為喜蹲於欄杆上、縮頭呆立、頻繁飲水、消瘦體弱。

①檳榔20克,碾成細末,每隻每次1-2克,早上拌料喂,每天1次,連喂3天。②石榴皮10克,苦楝樹皮15克,炒焦碾碎每隻每次2-3克,早上拌料喂,連喂3次。

球蟲病

多發生在15-45日齡的雞群。主要症狀為腹瀉、便血、生長停滯、精神遲鈍、呆立,往往消瘦死亡,死亡率高達50%以上。

防治

①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環境衛生及消毒、雞群養殖密度不宜過大。②大蒜50克搗爛,加水100毫升,拌料飼餵,每日1次,連喂5-7天。③馬齒莧、鐵莧菜各150克,切碎拌料自食,每日1次,連喂5-7天。

羽蝨及蟎蟲病

羽蝨和蟎蟲是寄生在雞的羽毛上的外寄生蟲。患雞瘙癢不安,羽毛脫落。幼雞常禿頭,身體瘦弱;母雞產蛋率下降。

防治

可採用沙浴法防治,可在運動場上挖一淺池,用10份黃沙加2份硫磺粉拌勻放入池內,任雞沙浴,同時舍內噴灑1%敵百蟲溶液,待幹後進雞。

組織滴蟲病

本病多發在暖熱季節,雞、火雞、鷓鴣等均可被感染。本病是由於組織滴蟲鑽入盲腸壁繁殖,進入血流和寄生於肝臟引起的。2周齡到4月齡的雞易感,潛伏期7-12天,成年雞也會發生,但呈隱性感染,併成為帶蟲者。雞群的管理條件不良、雞舍潮溼、過度擁擠、通風不良、光線不足、飼料質量差、營養不全等,都可成為本病的誘因,並促使本病的流行和加重本病的病情。

症狀

初期病雞表現食慾不振,羽毛松亂,兩翅下垂,嗜眠,怕冷擠堆,消瘦,貧血,下痢,糞便淡黃色或淡綠色,含有血液,嚴重時排出大量的鮮血。有些病雞頭部皮膚瘀血,呈藍紫色,有“黑頭病”之稱。

①痢特靈。在飼料中添加0.04%,即每公斤飼料中加4片(每片0.1克),連用5-7天。②甲硝噠唑(滅滴靈)。按400毫克/公斤混入飼料,連用5-7天。③左旋咪唑。病雞轉向康復時,用於驅除異刺線蟲,每公斤體重用25毫克(1片),一次性投服。也可使用針劑,常用的有5%的注射液,每公斤體重肌肉注射0.5毫升。

散養土雞怎樣防疫

長期以來低程度的選育和粗放的飼養管理使土雞形成了疾病少、耐粗飼的特點\r ,再加上土雞大多數採用的是“四園”(果園、茶園、桑園、竹園)散養,環境遠\r 離汙染,利於防病。但因為土雞的飼養週期較長,加上長期放牧於野外,接觸病原\r 體的機會增加,有時還會遇上“四園”作物噴施農藥引起土雞農藥中毒,所以散養\r 雞的防疫不容忽視。除加強日常管理,如嚴格消毒、隔離飼養以消滅部分疾病外,\r 藥物預防不失為一條好途徑。\r \r   雞新城疫接種 1)雞7~14日齡、25~28日齡時用克隆30疫苗滴鼻\r 點眼,同時按每500只雞加青黴素、鏈黴素各100萬單位,也可用海達、海天\r 、普殺平、蘭星等混合使用。2)雞55~60日齡時用雞新城疫I系與克隆I系\r 疫苗按1∶1.5混合肌注。3)雞125日齡時用新支減三聯苗、流感二聯油苗\r 肌注,每隻0.5毫升。4)雞306日齡時重複用克隆I系肌肉注射。5)在土\r 雞440日齡(出欄前)用弱毒苗(II系或IV系疫苗)飲水。\r \r   傳染性氏囊炎防疫 1)種雞產蛋前沒有接種過法氏囊疫苗或接種油苗半年後\r 沒有再次接種的,其後代在5日齡時應用弱毒苗滴口;如果種雞在接種弱毒苗的同\r 時皮下注射油苗0.2毫升/只,那麼在土雞15日齡、32日齡時就不用再防疫\r 。2)如果種雞接種後半年又進行了接種,其後代在14日齡時可用弱毒苗滴口。\r 如果種雞在接種弱毒苗的同時每隻用油苗0.2毫升皮下注射,土雞在24日齡時\r 就不用再防疫。3)在法氏囊炎暴發區,雞1日齡時用高免蛋黃飲水,5日齡、1\r 5日齡、32日齡時各免疫一次效果更好。4)商品雞1日齡、7日齡、14日齡\r 、21日齡時用高免蛋黃飲水,日後可以不用防疫。\r \r   馬立克病預防 1)雛雞出殼後24小時之內注射馬立克病疫苗。2)種蛋、\r 孵化器、孵化室嚴格消毒;育雛舍場地、用具嚴格消毒。3)從高發地區引進的雛\r 雞要補打第2次馬立克病疫苗。4)在雛雞1月齡之內飼養人員避免串舍,必須隔\r 離。5)一旦發病,應馬上淘汰病雞,對受威脅雞用雞康散拌料,安力2000消\r 毒,以加強預防。\r \r   禽流感預防 雞20日齡和120日齡、產蛋半年或快進入流感高發期、上次\r 接種類減蛋油苗半年後每隻用類減蛋油苗0.5毫升肌注接種一次。\r \r   雞痘預防 雞15~35日齡、90~140日齡時各刺種一次禽痘疫苗,4\r ~5天后刺苗處結痂表明有效,保護率一般在100%。\r \r   對土雞的寄生蟲病,惟有改善飼養環境,加強營養及飼養工具的消毒才是最有\r 效的預防途徑。

土雞都做什麼防疫程序

如果是養蛋雞的話,建議做一下免疫:馬立克首日滴鼻;7日齡:新支二聯(Lasota+H120)點眼滴鼻。14日齡:法氏囊(B87)2倍量飲水或滴口。20日齡:1.雞痘(FP)翼下2倍量穿刺。35天禽流感油乳苗皮下注射0.5毫升。40日齡:新支二聯活疫苗(Lasota+H120)2倍量飲水。90天左右再禽流感油乳苗皮下注射1毫升.\r 注意事項:1.每次做疫苗的前後3天必須用雙氏電解質飲水。\r 2.疫苗前後不能消毒三天,最好不要食用抗生素3天。

散養土雞最基本防疫

1、雞新城疫接種。雞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俗稱"雞瘟",即所謂亞洲雞瘟雞。以寒冷和氣候多變季節多發。各種日齡的雞均能感染,敏感雞群死亡率常高達90%-100%。 7~14日齡、25~28日齡時,用克隆30疫苗,新城疫IV系疫苗飲水或滴鼻點眼,同時按每500只雞加青黴素、鏈黴素各100萬單位,也可用海達、海天、普殺平、蘭星等混合使用。雞55~60日齡時用雞新城疫I系與克隆I系疫苗按1∶1.5混合肌肉注射。雞125日齡時用新支減三聯苗、流感二聯油苗肌肉注射,每隻0.5毫升。雞306日齡時重複用克隆I系肌肉注射。在土雞440日齡(出欄前)用弱毒苗(Ⅱ系或Ⅳ系疫苗)飲水 。\r \r   

2、傳染性法氏囊炎防疫又稱甘布羅病。本病雞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育雛階段發病率最高,以20-40日齡多發。種雞產蛋前沒有接種過法氏囊疫苗或接種油苗半年後沒有再次接種的,其後代在5日齡時應用弱毒苗滴口;如果種雞在接種弱毒苗的同時皮下注射油苗0.2毫升/只,那麼在土雞15日齡、32日齡時就不用再防疫。如果種雞接種後半年又進了接種,其後代在14日齡時可用弱毒苗滴口。如果種雞在接種弱毒苗的同時每隻用油苗0.2毫升皮下注射,土雞在24日齡時就不用再防疫。在法氏囊炎暴發區,雞1日齡時用高免蛋黃飲水,5日齡、15日齡、32日齡時各免疫一次效果更好。商品雞1日齡、7日齡、14日齡、21日齡時用高免蛋黃飲水,日後可以不用防疫。雞場一旦發生傳染性法氏囊炎,可及時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黃抗體,每隻雞1-2毫升,一般可收到很好的效果。\r   

3、馬立克病預防。雞雛出殼後1日內,必須用馬立克氏病弱毒凍幹苗進行防疫。本疫苗專供預防此病,無治療作用。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一年。種蛋、孵化器、孵化室嚴格消毒;育雛舍場地、用具嚴格消毒。從高發地區引進的雛雞要補打第二次馬立克病疫苗。在雛雞1月齡之內飼養人員避免串舍,必須隔離。一旦發病,應馬上淘汰病雞,對受威脅雞用雞康散拌料,安力2000消毒,以加強預防。疫苗接種是防治馬立克氏病的最有效辦法。在汙染地區最好用液氮保Cv1988多價苗或採取世代不同疫苗接種1日齡雞雛。同時應用免疫增強劑能顯著提高免疫效果。預防雞馬立克氏病的有效武器--I型CVI988細胞冷凍活疫苗。(附症狀:跛行:病雞發生跛行,嚴重者臥地不起;一支腿伸向前方,另一支腿伸向後方。頭頸麻痺:少部分雞頭下垂或頭頸歪斜。皮膚粗糙:部分雞背部、尾部羽毛脫落。毛囊部位皮膚隆起變粗糙,彷彿患有疥癬。瞎眼:一隻眼或兩隻眼的虹膜變成灰色,看不見東西,瞳孔邊緣不整齊或瞳孔變得很小。.內臟腫瘤:病雞消瘦,剖檢見卵巢、腎、脾、心、肺,特別是肝上易發生大小不等的腫瘤塊,呈灰白色,質地堅硬而緻密。雞群中若出現上述某一症狀,可初步懷疑患有馬立克氏病。)\r   

4、禽流感預防。雞20日齡和120日齡、產蛋半年或快進入流感高發期時以及上次接種類減蛋油苗半年後每隻用類減蛋油苗0.5毫升肌肉注射接種一次。 (附症狀:病雞精神沉鬱,飼料消耗量減少,消瘦;母雞的就巢性增強,產蛋量下降;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r   

5、雞痘預防。雞15~35日齡、90~140日齡時各刺種一次禽痘疫苗,4~5天后刺苗處結痂表明有效,保護率一般在100%。做好定期預防接種,接種方法為翅內皮膚刺種。雞群一旦發生雞痘,在加強飼養管理,做好環境消毒的基礎上,可選擇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實踐證明,富特口服液對雞痘的治癒率可達90%以上。也可抽取生過雞痘已治癒的雞身上的血注入病雞中,可很快治癒。同時,為了防止雞葡萄球菌病的發生,可同時添加硫酸新黴素,慶大黴素等藥物。 (附症狀:皮膚型:在雞冠、肉垂、眼瞼和爪趾部等無毛部位發生結節狀痘疹。發生眼痘時,易繼發細菌(如葡萄球菌、大腸肝菌)感染,引起化膿性結膜炎,造成眼瞼腫脹,重者眼瞎。雞痘的流行常易暴發葡萄球菌病。應引起重視。\r   \r   

6、球蟲病預防:主要由寄生在雞的盲腸和小腸的幾種球蟲引起的,以15-45日齡幼雞最易感染、屬於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寄生蟲病。通常在雨水多、溼度大的季節最易流行。其傳播方式,主要是小雞吃食被球蟲病雞糞便汙染的飼料、飲水等,經口感染。 用藥:治療球蟲病的藥物較多,常用的有青黴素,可按3000-6000單位/只計,日用2次飲水,連用3天,嚴重者可肌肉注射。還有呋喃唑酮、氯苯胍、磺胺喹、惡林等多種,可按說明書量用。球蟲主要通過糞便汙染飼料、飲水和用具並經口感染,因而搞好環境及禽舍衛生和消毒對預防本病非常重要;球蟲卵囊隨糞便排出後,在溫度、溼度適宜的情況下,大約經過1-3天發育成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因此,每天清除糞便,堆積發酵處理,有利於控制其感染和傳播 。 (附症狀:病雛精神不好,羽毛松亂,翅下垂,喜擁擠在一起,腹瀉,糞便帶血甚至為血便。多數在發病後6-10天死亡,死亡率達50%以上。) 農戶散養的土雞一般疾病少、耐粗飼,遠離環境汙染,利於防病。但因為飼養週期較長,加之長期放養於野外,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增加,有時還會遇上作物噴施農藥而引起中毒。所以,散養雞的防疫不容忽視。除加強日常管理,如嚴格消毒、隔離飼養預防疾病外,做好免疫是很重要的。綜合診斷,對症下藥。

祝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