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通寶深受藏家熱捧,價格穩步上升

錢幣收藏市場日益繁榮,在其中古錢幣的收藏也是一種投資理財極佳的方式。小小的一枚錢幣卻有著很大的投資收益,這讓收藏者更加青睞於古錢幣的收藏。今天介紹的是清錢中的康熙通寶,這是一枚康熙年間鑄成的古錢幣。錢幣作為經濟的象徵,錢幣的繁榮也象徵著時代的昌盛。康熙通寶在市場上是比較容易見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期間康熙通寶有各式各樣的版別發行,但是不同版別的康熙通寶在市場上的收藏價格是不一樣的。康熙通寶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1662~1722年)。錢徑2.5-2.8釐米,重3.8-5.5克。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


康熙通寶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康熙通寶有小平及當十大錢。錢文真書體,直讀。除寶源、寶泉二局以滿文紀局外,各省均以滿漢字紀局名,穿左鑄滿文,穿右鑄漢文。各省鑄錢均為小平。折十大錢為寶源局所鑄,有說為開爐錢,有說為鎮庫錢,理應屬花錢系列,應非行用錢。


康熙通寶深受藏家熱捧,價格穩步上升


一、特點


清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因為當時社會政治比較穩定,經濟發展很快,商品交換、貨幣經濟也非常發達,所以康熙一朝的錢幣鑄造得非常精美,大都很規整,錢型厚重,文字美觀大方,而且鑄量極大,存世非常豐富。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下令停鑄上代“順治通寶”錢,而改鑄“康熙通寶”錢,並規定以後凡是嗣位改元,所鑄錢制皆如此例。縱觀康熙一朝,在全國共開設鑄錢局二十四處。由於受當時冶鑄工本和錢幣私鑄等問題的影響,每一文康熙錢曾分別重一錢四分、一錢、七分,這樣一來便產生了我們今天見到的大、中、小三種不同重量的“康熙通寶”錢。康熙錢的背文除工部、戶部所設的寶泉、寶源兩局所鑄均為滿文外,其它外地各錢局鼓鑄的通寶錢,其背文左為滿文紀地,右為相應的漢字紀地。後人為收藏和研究方便,將滿漢文紀地的局名編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押韻、順口的康熙錢“背文詩”。詩云: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這首詩將“康熙通寶”錢背滿漢文的二十局都囊括其中。所以有人將康熙的這套錢稱為“詩文二十品”。後來還出現了“鞏”字(甘肅鞏昌局),又有人說還有“密”、“川”、“貴”、“西”等錢局的康熙錢。但是至今我們僅見有“鞏”、“西”兩字,其它尚未見到實物,目前對此還有一定的爭議。康熙通寶還有俗稱的羅漢錢,相傳是年羹堯熔黃金羅漢所鑄,色澤呈金黃色,康熙的熙字較通俗寫法少一豎。其中有背大清及龍鳳紋飾的宮錢,為收藏家所鍾愛。另有福建寶福局於康熙60大壽時起鑄有背穿干支的賀壽錢,每年一品,直至1722年康熙帝晏駕,一共十年,共得十品,存世罕見。另有雕母,樣錢流世。明清時期,晉商和山西票號的崛起,著稱中外。尤其清朝時期票號的發達,以至於山西民間流傳至今仍有大量清朝古錢。據傳還有清朝山西曾有許多鑄錢工匠在京城錢局工作,由於種種原因帶回到山西大批漂亮的錢幣。而那些漂亮的錢幣是當時的樣幣或母錢等,現在以都是至為珍稀的品種。通過20多年的民間發掘,確實山西民間所發現清朝的珍稀幣種遠較其他省份數量龐大。


聖祖康熙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記局,分“滿文”“滿漢文”二種,滿文錢仿順治四式。背寶泉、寶源二局,滿漢文錢仿順治五式,穿左為滿文“寶”,穿右為漢文記局名。“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尚有鞏西二字,徑2.5--2.7釐米,重3.8--5.6克。另有少數背星、月紋及合背錢,記地支錢。當十大錢徑4.7釐米,傳世以背鞏,西,當十大錢罕見,背大字廣,南,面文雙點通背東者亦少見。記地支錢更罕。


二、深度解析


康熙8歲登基,智擒鰲拜,勇撤三藩……故事情節扣人心絃。“《康熙王朝》”曾在中央電視臺八套節目播出正酣,觀眾讚不絕口,與之相關的藏品也受到人們的追捧,許多錢幣愛好者紛紛走向文化市場,爭購古幣———“康熙通寶”,或集藏,或贈親朋好友,一時間,原來錢幣市場上並不少見的“康熙通寶”熱賣起來。


康熙年間,全國設有24個鑄錢局,不同鑄錢局鑄行的錢幣各不相同,將這24種錢幣集齊即一套,從這24種錢幣正面文字看,沒有多大區別,皆為康熙通寶,其背文卻各不相同,除戶部寶泉局和寶源局為滿文外,其它22種錢幣均為滿漢兩文各有一字,其左為滿文,右為漢文,這22個漢字代表22個鑄錢局,若細分版別,還有一種康熙“羅漢錢”。


清聖祖康熙年間鑄“康熙通寶”,面文楷書,“羅漢錢”即“康熙通寶”的異品,面文亦為“康熙通寶”,但與普通的“康熙通寶”有明顯不同。一是普通“康熙通寶”“熙”字為左邊多一豎劃,而“羅漢錢”則不然;二是普通“康熙通寶”為“雙點通”,而“羅漢錢”為“單點通”;三是“羅漢錢”比普通的““康熙通寶”製作精良,而且銅質金黃光亮,與現代字的熙字相近,為什麼羅漢錢會泛金色的原因在於羅漢錢在製造的時候加入了鋅元素,所以看上去泛金色,不是裡面含金。這種錢幣做工尤為精美,由於有傳說摻入金質羅漢的材料而鑄,所以後人把它打製成戒指,或把它熔鍊提出金子,或當作壓歲錢賜予晚輩,或在女兒出嫁時作為壓箱錢,致使存世數量越來越少,至今已成為泉家不易多得的少見品種。


康熙通寶深受藏家熱捧,價格穩步上升


三、關於套子錢


聖祖康熙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記局,分滿文,滿漢文二種,滿文錢仿順治四式,背寶泉、寶源二局,滿漢文錢仿順治五式,穿左為滿文寶,穿右為漢文記局名;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尚有鞏西二字,徑2.5--2.7釐米,重3.8--5.6克。另有少數背星、月紋及合背錢,記地支錢。公元1661年8月康熙即位開鑄“康熙通寶”,第二年改元后才推行全國鼓鑄,康熙通寶錢的製作雖談不上精美,但厚重圓大,質勝前代。康熙通寶的種類只有兩類,即分背滿文寶泉、寶源和背滿漢文局名。第一類是仿順治兩個滿文(一個“寶”字加一個局名),計兩種:第二類為滿漢文對應(一個漢字局名加一個滿文局名),計20種,分有“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兩類康熙通寶(不包括羅漢錢)共計鑄錢22種,稱之為“康熙套子錢”。


康熙通寶深受藏家熱捧,價格穩步上升


“通”有單點、雙點之分,要集成雙點“通”的套子錢才是最理想的,但關鍵在背“東”雙點“通”一錢。俗話說:“背‘東’雙點‘通’萬品難尋到,有者是珍品,請君記心上。


四、投資價值


康熙通寶錢幣十分精美,規整厚重的錢型和美觀大方的文字都使得如今存世的康熙通寶錢幣遭到藏家、投資者們的熱捧。在近些年的古收藏市場上,康熙通寶一直很受收藏愛好者們的歡迎,康熙通寶價格也一直在穩步上漲之中,品相字口較好的已經破百。


常見局最新報價(極品價更高)


康熙通寶寶泉:20~60元

康熙通寶寶源:20~60元

康熙通寶羅漢錢:400~1500元

康熙通寶套子錢:5000元以上

康熙通寶滿漢同:30~150元

康熙通寶滿漢福:小福300元;中福500元;大福700元

康熙通寶滿漢臨:30~100元

康熙通寶滿漢東:30~100元

康熙通寶滿漢江:50~160元

康熙通寶滿漢宣:30~130元

康熙通寶滿漢原:30~150元

康熙通寶滿漢蘇:100~400元

康熙通寶滿漢薊:30~150元

康熙通寶滿漢昌:30~150元

康熙通寶滿漢南:小南100元;大南1000元

康熙通寶滿漢河:30~150元

康熙通寶滿漢寧:30~120元

康熙通寶滿漢廣:小廣50元;大廣1500元

康熙通寶滿漢浙:30~100元

康熙通寶滿漢臺:小臺800元;大臺2500元

康熙通寶滿漢桂:50~200元

康熙通寶滿漢陝:30~150元

康熙通寶滿漢雲:小云50元;大雲300元

康熙通寶滿漢漳:100~5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