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短文改錯怎麼做?

用戶3708573353


改錯語法點本身不難,對考生來說,難在如何發現錯的地方。

這裡我也不想寫“論文”,只小提幾點供參考:

1. 注意be動詞

它本身的時態,人稱

它後面的是形容詞還是副詞

它後面的是v-ing還是v-ed

2. 找“裸奔”的名詞,即沒有冠詞、也沒有複數的名詞,看它是否是抽象、物質名詞?

3. and/but/so/or這4字輪流轉,幾乎必考;

4. 形成一些熟悉的做題套路,即要熟悉一些詞,它們有

so/such

-er...than

have/has/had + been

what/how

非謂語前別裝逼be

-ly /ful

hard/hardly

time/times

other/others

Information/informations

furniture/furnitures

after/before/behind

advice/advise

fun/funs

die/dead

many/much

very/so that

worried/worrying

that/which/what

great/greater

hundred/hundreds

找找to/with/at等,看看是加還是減

等等

估計上面隨意列舉的,在2020年高考中,佔6分少不了[呲牙]


家居三所


關於高中英語改錯題型,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題型分析:

綜觀這幾年的全國高考英語試題,我們發現高中英語短文改錯題涉及英語詞彙、語法、句型結構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文章邏輯推理和綜合辨析,在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對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方面,可以說短文改錯題是一種層次較高的測試性題型。

1,高考大綱對短文改錯的要求

  • 要求學生在讀懂文章後,要逐句分析在詞彙、語法方面是否存在錯誤,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基本功;
  • 在篇章結構和整體行文邏輯方面,短文改錯則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整體掌握程度和對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 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和準確使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2,短文改錯的命題特點:

短文改錯本質上是在考查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以及對書面文章的校檢能力。主要特點是:

  • 命題形式原來的短文改錯媒體形式為:“缺詞”1-2處;“錯詞”6處;“多詞”1-2處;“正確”有1處。新的題型則難度加大,要求學生在有錯誤的地方增加、修改或刪除某個詞,且每句中最多隻有2處錯誤。
  • 錯誤類型
多詞


短文改錯中出現的多餘詞彙,主要是指小品詞或結構詞,即介詞、代詞、冠詞等

缺詞是指遺漏掉了某些虛詞,即冠詞、介詞、連詞等,要注意的是,這些詞又和前後詞的搭配有關。

錯詞

出現這種情況比較複雜,但常見的是語法錯誤和搭配上的錯誤。在平時學習和做題時要細心認真。

二,常見錯誤類型:

  1. 名詞錯誤:名詞單複數、名詞所有格、主謂一致、名詞作定語等;
  2. 冠詞錯誤:冠詞的取捨問題和冠詞的誤用現象;
  3. 代詞錯誤:7大代詞的誤用現象;
  4. 形容詞/副詞錯誤:形/副詞的混用和它們的詞性/詞型問題;
  5. 連詞和從句引導詞錯誤:主要指並列連詞和從屬連詞的混用情況;
  6. 謂語動詞錯誤:時態和語態誤用現象;
  7. 非謂語動詞錯誤:
  8. 介詞/數詞錯誤:介詞的固定搭配,以及數詞的基數詞和序數詞問題;
  9. 句子結構和句子的完整性錯誤:
  10. 上下文語意和固定用法。
三,短文改錯“三步走”方法:

  1. 通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短文改錯主要是考查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對篇章整體的識錯和糾錯能力,所以,要從全局考慮,理解文章的謀篇佈局,弄清楚整篇文章的意思,不要只顧一句一句的看。
  2. 主句分析,兼顧全篇知識點:在通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後,就要進行逐句去分析,兼顧全篇知識點。要分析句子的結構、詞語使用和搭配是否得當等問題,同時,還需要兼顧全篇上下文的行文邏輯。要分析各個連詞的使用情況,以及人稱、數、時態、語態等是否運用恰當。
  3. 回讀文章,補漏檢查:做完題後,別急,再回過頭來把文章通讀一遍,檢查自己是否有遺漏的情況,尤其要注意上下文的邏輯連接關係。多看一遍,就有可能把某些不夠清楚的地方理順了。

早晚讀學


形成整體意識!首先明確,短文改錯的體裁以記敘文為主。限於文章長度,一般一句設一處錯誤,較長的複合句則可能設兩問(這兩點也可作為錯誤點的定位手段)。

短文改錯的錯誤點可分為三大類型:詞法、句法和行文邏輯。從這三點著手併發散開來是一種最為簡明有效的策略!首先來說說詞法錯誤,這裡常見的有:動詞(所佔比重最大,涉及時態、語態)、名詞(主要考察是否可數,單複數形式)、冠詞(元音與輔音、特指與泛指的辨別)、代詞(看其與指代的對象在數、格、詞性上是否保持一致)、介詞(固定搭配)、形容詞與副詞之間的誤用(包括形式是否正確,是原形,比較級,還是最高級?)等等。

下來再說句法錯誤。句法最常見的有定語從句、賓語從句等。要改好此類錯誤,還是要從最基本也可能對大家來說最枯燥的語法開始,一點點積累。當然,短文改錯也是你學習掌握這些語法的一個很好的素材,可以說相輔相成!

最後談一下邏輯錯誤,這個是最簡單也最容易忽視的,說它簡單是因為它直接違背了人們的語言直覺,說它易忽視則因為如果你沒有對句子的整體把握甚至是對短文的通篇把握就不太容易察覺!所以切忌斷詞取義而一葉障目!


小智教育


高中短文改錯答題技巧應該是: 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分句閱讀,整句找錯;反覆通讀,複查驗證。

具體要求: 一是核對錯項時,若的確有一時難以改出的地方,可以參考所改動項是否基本符合“1:1:8”的比例。即多1詞,缺1詞,錯詞8個。二是要核對改正的語法項目是否有重複。因為短文改錯往往覆蓋面廣,一般不會出現重複考查某個語法點的現象。三是核對答題符號是否規範,位置是否準確,看看有無遺漏符號,忽略字母大小寫和拼寫等問題。


大嘴英語


在一所重點高中從事英語教學近20年了,關於英語短文改錯的怎麼做的問題,我有一點心得。我想從改錯題設題意圖、改錯題特點和答題方法三方面和您分享一下:

第一,改錯題設題的意圖。我們分析下高考為什麼一直有這個題型。高考作為全國最大型的選拔考試來說,不僅起到選拔人才的作用,也有普及知識、培養能力和塑造知識結構的意圖,那麼英語作為高考分值最高的一科來說,英語體現得最明顯。英語這一學科除了讓學生們掌握詞彙外,還要求在寫英語時不要犯低級錯誤,把漢語的習慣帶到英語中,寫出有漢語錯誤的英語來,即Chinglish(漢語式英語)。改錯題屬於考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的“寫”的能力,而目前的高考只考“聽、讀、寫”三個技能,目前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由於國外有更多我們要了解的信息,所以國家培養人才時,對這三個技能中以考察“讀”這個輸入技能為主,那麼關鍵的問題就出現了,對於考察輸出的技能“寫”的相對來說就不會很難,所以相對其他題型如“完形填空”來說,改錯題提分更容易,所以根據我以上的分析,我們要相信:改錯能得滿分!

第二,改錯題的特點。首先我們一定知道,改錯題一般是學生的習作,犯的多是漢語習慣導致的錯誤,所以一會兒我們列舉幾個英語中有的,而漢語中沒有的語法現象。其次大家要記住四個數字:10、3、8、9。10指的是共有十處錯誤。3指的是沒有以下三種情況,即無標點符號錯誤、無單詞拼錯的錯誤、每句話不超過兩個錯誤。改錯一般是八個句子。9是最重要的一定背下來,即考九種詞性:我下面一一列舉出來,一定注意多數是考“英語中有而漢語中沒有的”現象!9-1名詞,漢語中不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更沒有名詞單複數之別。9-2冠詞,漢語中沒有冠詞,英語一定注意,不可數名詞前有可能有冠詞the,表特指或類指;有可能沒有冠詞,即零冠詞,表泛指;可數名詞如是單數,一定要有冠詞a或an表泛指或類指,如是可數名詞複數呢,可能是零冠詞表泛指或類指;也有可能用定冠詞the,表特指。9-3動詞一定考慮是謂語還是非謂語動詞,這也是漢語中沒有的,漢語不分謂語和非謂語動詞。9-4連詞,包括並列連詞和引導詞,並列連詞and、but、so,主要考語義;從句的引導詞,這裡考定從和名詞性從句的引導詞,引導詞這點漢語中使用的太靈活了,有時有,有時沒有。而英語的省略是有要求的。9-5形容詞,注意有時需變副詞,或仍然是形容詞需要變成比較級或最高級。9-6副詞,注意有時需變形容詞,或仍然是副詞需要變成比較級或最高級。9-7代詞,一定注意格和數,兩個一致:語義一致,性別一致,漢語則沒這麼多說法。9-8介詞,多考語意和固定用法。9-9數詞,注意是基數詞還是序數詞,這和漢語相似。列了這麼多,其實很簡單,多練、注意就好了。

最後,練習指導。做事分三步,第一步讀一遍根據語感,能改多少就該多少,記住每句話不超兩個錯誤。第二步在剩下的句子中再去懷疑每個詞,要先注意詞性,然後從上面題過的九種詞性的注意事項中入手。第三步,檢查。注意多練習,而且一定做高考真題,這樣更有針對性。一個改錯題用7分鐘左右即可,每天練兩個,練習後總結,一般100個改錯題,即可見效!

補充一點,改錯提高後,你會發現我們的英語寫作水平也會大大提高,所以不僅改錯題10分都得,後面的25分作文也多得很多,還等什麼,行動吧!祝你好運!






英語很給力


你好,我來回答

1、錯誤最多的到最少的是:動連名劫形代副。其中動詞最少是3個,連詞最少是兩個;

2、注意拼寫、時態、語態;

3、名詞詞語注意單複數,動詞看主語是什麼,看看用什麼形式的,注意主謂一致,並列的結構動詞的形式是一樣的;

4、多做題,多分析,認真點,一個個分析;

5、看時態.挑短語搭配狀況.看是不是特殊句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