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返岗,必须在疫情期间坐飞机出行的你准备好了吗?(上)

作者看航空

返工之日即将来到,春运返程高峰即将到来。但疫情依然汹涌,作为上班一族,必须坐飞机返回工作地的你准备好了吗?

这篇科普,让你知道疫情期间乘机旅行,哪些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哪些方面可以放心——

即将返岗,必须在疫情期间坐飞机出行的你准备好了吗?(上)

飞机客舱新风系统如何工作?

以飞沫和接触传染为特征的新型病毒性肺炎(2019-nCoV)的传播,使得大家提起密闭空间内的旅行都不仅害怕起来。

但其实飞机的设计者们已经提前考虑到了传染性疾病的扩散问题,他们专门为飞机设计了“垂直通风系统”。

飞机客舱的新风来自于被飞机进气叶片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加压进入空调系统,和经过高温消毒的客舱内原空气混合后,从座椅上方的风口吹出。这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机舱内空气的洁净与清新,让疾病通常情况下不会通过飞机空调系统扩散到整个机舱。

在防疫特殊时期,客舱可以通过增加新风量、减少旧空气的重复利用,每5-10分钟就完全更换一次机舱内空气,进一步提高机舱内空气的洁净度。

即将返岗,必须在疫情期间坐飞机出行的你准备好了吗?(上)

是不是乘坐飞机就“高枕无忧”了?

但这不意味着有客舱空气循环系统就能高枕无忧了。

因为病毒不会脱离载体(比如血液、体液、唾液、飞沫等等)飘散。现在正在肆虐的新型病毒性肺炎(2019-nCoV)经证实为飞沫和接触传染,其感染能力甚至可能超过了非典型肺炎(SARS)。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身边正好有这样的患者,就可能吸入其咳出的飞沫或被其直接接触而感染疾病。

因此,戴口罩和洗手是避免接触患者及其飞沫的主要方法。戴口罩目的是隔绝这些载体,洗手则是为了避免有病毒的载体沾染到自身,引发感染。

飞机旅行中的密切接触者是哪些人?

由于患者在航空旅途中,可能在机舱内活动,还有可能使用飞机卫生间如厕,这就扩大了感染空间和被感染人群的范围。因此,当疾病传染性较强时,疾控部门常将同机所有人员和为其提供近距离服务的服务人员都视为“密切接触者”

采取隔离观察措施。

即将返岗,必须在疫情期间坐飞机出行的你准备好了吗?(上)

避免带病出行,利人利己

在出行前的第一步是做旅行决定,避免带病出行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保障自我有一定的防护力,另一方面确保自己不会将已染的传染病传染给他人。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因此,如果您的体温在平静状态下超过37.3℃,就可以判断为发热,不建议出行。

如果曾接触过可疑病人,但目前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更不建议您出行,而应该在家做自行隔离观察。

需要强调的是,不可以去尝试服用解热镇痛药物临时降温后去冲关乘机旅行外地,那样会造成疾病的播散,于自己生命健康不利,更是非法行为(恶意传播疾病属于刑事犯罪)。

综合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民航事儿”

排版:蓝 风

监制:王 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即将返岗,必须在疫情期间坐飞机出行的你准备好了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