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為什麼要這樣說?

新大風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所以古代基本上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我國農民佔比全國總人口的絕大部分,農業的生產水平提高了,就會直接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民一輩子與土地做伴,生活簡簡單單,造就了他們淳樸善良的本性。

平日裡,他們除了耕種土地,就是飼養一些家禽。這些家禽可以為他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一些大型的家禽,還可以成為家庭的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家禽的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跟隨市場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老祖宗們就用他們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一些家禽價格變化的規律,以供後人參考。

一代又一代人經過無數的實踐和歷練,用簡潔明瞭的語言總結出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就形成了如今口口相傳的俗語。比如這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那麼正月的豬和五月的牛到底有哪裡不同,值得老祖宗編成俗語流傳下來呢?

眾所周知,正月不僅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也有著一年中最熱鬧、盛大的節日——春節。農村裡面都有一個習俗,每當要過年的時候就會殺過年豬。殺過年豬一方面是為了改善生活,另外一方面也是可以為了過節做準備。還記得年少時,每到殺過年豬的時候,親戚朋友都會歡聚一堂,一起聚會吃豬肉。在那個一年到頭都吃不到肉的年代,大人小孩自然是歡喜的,總是盼望著能早點過年,可以吃到那一頓肉。

就算是現在,每到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準備年貨,而年貨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豬肉。過年的時候,也是豬肉賣得最好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也會有經銷商借機哄抬價格。如果農民選擇在這個時候賣豬,一定能賣個好價錢。這就是俗語中所說正月的豬所包含的實際意思。俗語的下半句和上半句,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豬肉在過節的時候能夠賣出很高的價格,但是牛肉不像豬肉一樣。在古代,牛肉並不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人們養牛的主要作用是充當勞動力,耕種田地。

農曆五月是仲夏之月,是人們播種收穫的季節,也是烈日炎炎的季節。面對沉重而繁忙的工作,人們不堪重負,於是便找來了牛。耕牛耐熱性能好,持久力強,一直都是人們農作生產必不可少的角色。在我國古代,物質匱乏、農民經濟水平低,耕牛不是家家都能夠養得起的,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就必須去借別人家的耕牛。借的人越多,需求量越大,耕牛的價格也會隨之提升,如果在此時售賣耕牛也會賣上一個很高的價格。

現代農業發展都是科技型農業,人們依靠先進的現代農業設備進行耕種,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降低了對勞動力的需求。耕牛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已經慢慢被取代,現在的牛,更多的是被端上餐桌成為一道美食,耕牛慢慢的變成了一個時代的象徵。

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說的就是這兩種動物,在不同時間裡的不同價值。各位讀者朋友,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一般


老人口中的正月豬五月牛,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生個屬豬的孩子,最好是正月生日,因為正月的豬吃的好,泔水豐盛一點兒,其它月份的豬可能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而且假如是臘月的豬,別說好吃的,只有挨宰的份兒,因為臘月正是宰年豬的時候。其實豬無論生在哪個月份都不用勞動,光吃不幹,屬豬的人哪樣都是福氣之人。


說屬牛的最好生在五月份,可能是從農耕農種考慮的。我們農村人都知道,過去的老黃牛可不是用來喝牛奶的,那時候的牛是用來耕地拉地幹苦力活的,那時候的牛是地裡農活的主要生產力,很多農活都是指著牛去幹。我們形容一個人能幹活,就說力大如牛。而且屬牛的人,給人的印象是勤勞能幹能吃苦,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就是對牛的褒獎。老人們之所以說五月牛,是因為五月已經過了春耕春種的時節,而且五月份的時候,滿山遍地是綠茵茵的青草,牛可以盡情的吃,不用擔心沒草吃。


我們當地還有一種說法。說屬牛的人最好是生在傍晚,因為傍晚的牛幹完了一天的活,回到家裡就等著主人侍弄吃草吃料,然後就休息了。而假如生在早晨,就要面對一天繁重的勞動,所以屬牛的人生在傍晚最好。究竟有沒有道理,不得而知。

關於屬相的解釋有很多版本。就拿屬虎的人來說吧,有人說傍晚出生的老虎是有福之人,因為老虎白天要上山尋找獵物,到傍晚的時候就吃飽喝足光等著休息了,故而有人說傍晚出生的老虎是有福之人。但也有人反對,說早晨的老虎是上山虎,而傍晚的老虎是下山虎,下山虎就是走下坡路,怎麼比得上上山虎的前途,所以大家覺得這樣說也有道理。


民間都說屬羊的命運坎坷,尤其女人屬羊,有的人家找媳婦都避諱屬羊的女孩,可事實證明,屬羊的女孩照樣可以傾國傾城,據說慈禧太后就是屬羊,由此可見,屬羊的女孩子也沒什麼不好。不說慈禧太后,就我們身邊也有太多屬羊的女人,人家不是過的也很好很幸福嘛。所以說不論屬相屬什麼,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靈子


在以前牛和豬是農村中最為常見,也是最為重要的動物,養豬是為了為過年做準備,養牛則是為了為一年的耕作做準備。但是隨著近些年農村的高速發展,農業技術的進步,牛和豬在農村慢慢變少,但是在農村裡關於豬和牛的俗語卻流傳至今,比如“正月的牛,五月的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正月的豬

記得小時候我家每年都會養一兩頭豬,有的時候還會養上三五頭留到過年的時候賣。農村人以前養豬並不喂飼料,而是喂家裡刷碗刷鍋後的泔水再加上玉米麵,或者是夏天割一些豬草來餵豬,所以豬長的特別慢,一般一年的功夫豬才能出欄。所以在過完年後想養豬的人們便開始買小豬,因為購買豬仔的人很多,所以每年在正月裡豬仔的價格是最高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正月的豬仔價格最高,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會在正月裡買豬仔,因為害怕晚幾個月買便宜的豬仔到了臘月豬不能出欄,耽誤賣錢。雖然現在大型養豬場都是餵豬飼料,豬的出欄也很快,用不到等一年,基本上四五個月就會出欄,但是在每年過完年以後豬仔的價格也會比年前高,這是因為年前養豬場是賣出欄豬的時候,年後則要補充養豬場的數量,豬仔價格便會比其他月份要高。

五月的牛

養豬是為了吃肉,養牛則是為了耕種,減輕農民負擔。現在都是大型農業機械幫助人們種地收穫,在以前不管是耕種還是收穫,都離不開牛,在以前誰家有牛絕對是大家羨慕的對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一到了五月便是農民最忙碌的收穫,人們忙著耕種犁地,所以這個時候也是牛最累的時候,所以在集市上,五月的牛是最貴的,這個時候將牛買回去立馬就能用到,不像在農閒時買牛還要先喂上幾個月才能用到。

之所以現在農村中牛和豬越來越少,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俗語還是常能聽到,是因為這句俗語已經脫離最原始的意思,更是告訴人們在正確的時間要做正確的事情,千萬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丫丫蘋果娃


那是困難時候…一頭豬正月養到年底…三到四口之家解決一年的生話:吃油問題:二三佰斤肉…來客人:工夫重的時候加點菜烤成臘肉…就很少去買肉吃…牛養好耕田r…扦田在一個節氣:沒有人借牛給你梨田::借得到牛了…黃花菜都涼了過了扦田好時候丶所以自己要有一頭好牛∵農民家裡就這樣…


用戶9469929895644


在農村,說起屬相,那可不是一籮筐就能道盡的,至於說到俗語中的屬相論述,更是多如牛毛,比如老人常說的“正月豬,五月牛”,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謂“正月豬,五月牛”指的是這兩個屬相出生在這兩個月的擁有富貴命,深入解釋,原因是這樣的,“正月豬”富貴是由於福上加福,雙福臨門。為啥這樣認為呢?因為金命出身的豬本身就被稱為福豬,如果逢了新年伊始的正月,餘外又添了更多的祝福。同時,春節剛過,食物豐盛充足,福運伴著口福,福上加福。而五月牛說的是這類人命中帶貴,因為五月季節,正是春播夏作的耕耘時節,此時牛價全年最高。同時,此時草木蔥鬱,享有口福,屬於富與貴相伴。


農村老人口中的屬相學說,數不勝數,比較類似的還有“臘月狗”,命中帶利,銜利而生,因為臘月屬於豐收月,辛苦操勞了一整年,手裡多多少少會積攢了一些錢財,此時出生,擁有這樣的福分。

●聽著是不是有些無厘頭的很,這類判斷,多半用科學是無法解釋的。在過去,由於認識的侷限,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很多都是基於經驗的積累和聯想。面對人生福禍,通過占卜算卦來完成,因而可能沾了迷信的色彩,而這些屬相解釋,更是邏輯牽強的很,你想啊,臘月豬苦命,跑不了,被推上屠場,難道人們正月就不吃豬肉,不殺豬了嗎?

●以屬相論命,民間俗語還有很多,比如常見的“雞狗夫妻不到頭”,經年以來,成了這兩個屬相的人擇偶婚配的基本條件。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雞犬不寧成語惹得禍,可要說到成語,為啥不能說是雞犬桑麻呢?祥和溫馨的和諧生活。

我就是個屬狗的,娶妻之時,首先面對的就是這個,不能找屬雞的,而詢問最合最配的屬相,竟然是小我5歲的屬兔,對於24歲急切想成家的青年來說,找個不到20歲的小嫩草,會不會被人打不說,就是其中養妻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難度太大了。

●至於雞狗夫妻不到頭,也不是什麼真判明斷,我的鄰居就是這樣一對。男人屬狗女人屬雞,多年來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從來沒聽到過喧鬧與爭吵,孩子學習很好,名牌大學畢業,如今也功成名就。有人說是男人屬狗好,女人屬狗不好,究竟哪個不好,哪個好,聽著這些,頭瞬間都大了。


●因此,老人口中的關於屬相與月份的俗語,是過去對事物的認識,缺乏科學性,至於與之關聯最多的周易等,也是對事物懵懂的一種占卜解釋,有些道理,大多與猜謎相差無幾。而說到準確性,其實算命的人也心知肚明,更多是圖個心理寬慰,信則有,不信則無,而已。

●我是個屬狗的,無幸生在大吉大利的臘月,偏偏出生於芒種季節,看來一輩子擺脫不了辛苦的勞作命,可是生活給予我們的不就是不停勞作,然後在勞作中體會豐收的快樂嗎?

親愛的朋友們,您是什麼富貴屬相,生在哪個吉利月份呢?歡迎留言和交流,我們一起探討屬相人生。


流水無聲


問:農村老人常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為什麼要這樣說?

這是說的運氣,正月屬豬的是好運氣,五月屬牛的是好運氣。

這主要說的是人的生肖屬相,屬豬生在正月好,屬牛的生在五月好。

過年是豬們最倒黴的時候,特別是進入臘月二十,一百頭豬要犧牲掉八十頭,這麼多豬為人們過年獻出生命,獻出全身,所以,豬最怕過年。

可是到了正月,有很多豬是逃過一劫的,能夠進入正月還活著的豬是有運氣的,豬進入正月而沒被宰,就是躲過了一劫。

正月的豬是有運氣的,屬豬的生在正月裡好,所以這裡說"正月的豬″。

牛,牛自從進入冬天就是吃乾草,沒有青草吃。如果同時喂一頭牛青草和乾草,牛是隻吃青草而不去碰乾草的,這說明青草的營養價值比干草的營養價值高,乾草裡的營養大部分已被太陽紫外線破壞,不如青草鮮嫩可口,牛吃青草不摻糧料也能上膘。

牛一冬一春吃的都是乾草,只有進入五月地裡才長滿了青草,牛可以不去嚼那些枯燥無味的乾草而吃到青草了,有青草吃,牛就會膘肥體壯。

五月的牛就是好運氣的牛,屬牛的生在五月裡就好,所以這裡說"五月的牛″。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說的就是屬豬人和屬牛人的好運氣。正月是屬豬人的好運氣,五月是屬牛人的好運氣。


生產隊長老楊


正月出生的豬屬相人,五月出生的牛屬相人都是農村老人眼中有福氣的人。

農村老人對於屬相,最看好的是豬,然後是牛,豬是吃了睡,睡了吃,不操心不上火,每天甩著尾巴悠哉悠哉的動物,牛是農民們的朋友,勤快、務實,腳踏實地,無怨無悔,因此這兩種屬相是農村老人最看好的屬相。

鄰居大嫂的閨女有一個漂亮的大眼睛兒子,剛上幼兒園,在農村裡有兒子的家庭一般沒人敢生二胎,第一個是女孩的人家才敢生二胎,大嫂的閨女也沒打算生二胎,但大嫂的婆婆一直對只有一個男孩的孫女連哄帶騙:生個豬寶寶,十二年才趕上一個豬年,屬豬的孩子有福氣,你別錯過了好時機。

後來大嫂的閨女還真聽話懷了二胎,又聽到奶奶這樣說:如果早早懷孕,豬年正月生孩子就更完美了,正月的豬是福氣中更有福氣的豬。原來正月豬有吃有喝,餵豬的人有閒空,能用心喂,而正月豬又是長壽豬,到過年殺年豬有很長時間,豬可以安心過它們的好日子。

五月的牛,牛是農民們用來耕田的,而耕田是在春天和秋天,三日月份耕田結束,春種結束,五月份的時候牛的勞苦日子剛過完,可以好好歇息等著秋種之前的秋耕了,而五月又是青草生長最嫩、最旺的時候,因此農村老人覺得五月出生的屬牛人不用幹活還有最豐盛的草料,是有福氣的人。

同樣道理,每個屬相還有自己最合適的出生時辰,比如說早晨出生的牛,老人說吃完飯就得被趕出去幹活勞碌命,但傍晚出生的屬牛人是幹完活回家休息的牛,這時候出生的牛比較有福氣。

而這些說法只是農村老人們的看法,從過去的那些生肖書上,我們看到的是每個屬相都有它的各種適合和不適合的時辰。但現在人認為,只要敢拼就會有贏的機會,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悠然見東山


豬是蛇的剋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豬其實並不怕蛇,甚至有些農村家庭還會專門去捕蛇餵給豬吃,他們認為吃了蛇的豬會長得更好,會更少生病,當然蟒蛇和劇毒的蛇其實還是並不怎麼害怕豬的。 生活在野外的野豬其實不僅是吃植物,並且像蛇蜈蚣這些它都會吃。我們都知道豬是雜食動物,對於豬來說蛇可能更像是一根美味的麵條。並且野豬皮又厚,很多蛇咬在野豬身上也不痛不癢的,並且豬又會拱地,會把蛇從地下面直接拱出來吃掉。所以如果蛇招遇到豬以後很難逃脫。但如果住在野外遭遇了蟒蛇的話,那麼誰吃誰可就不一定了,畢竟蟒蛇也是可以直接把一頭野豬吃下的。農村的人都認為豬吃了蛇以後不僅能夠驅蟲,並且還能健胃消食,讓豬長得更快。所以以前的人是經常如果有散養雞的話,都會在散養幾隻鵝和一隻豬。而是用來防黃鼠狼的,而豬卻是用來防蛇的。很多人認為豬不會吃毒蛇,但是其實豬並不怕吃毒蛇,因為豬的豬肚是百毒不侵的。野豬的豬肚,並且還能夠作為藥材,被很多人當作偏方食用。 其實不僅是豬對蛇有很強的威懾作用,就連豬拉出來的糞便都對蛇有著很強的傷害。豬糞其實也是一種藥材,名叫豬零,有著消毒殺菌的作用,並且更為神奇的是豬零能夠讓蛇身上的粘液消失。我們都知道

蛇類是沒有腳的,真是靠身上的粘液保護自己身體,才讓自己身體在和地面摩擦時不受到傷害,而每當時遇到豬糞後,身上的那層粘液就沒有了,蛇在爬行過程中就會被擦傷到自己的身體。所以我覺得與其說豬是蛇的剋星,還不如說豬糞是蛇的剋星。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小蘭愛攝影


農村老人有一句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一句俗語包含了什麼中國千年的農耕智慧呢,下面說一說我的看法和認識。

正月的豬:

正月的豬,這句俗語是根據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來表述,中國的養豬文化來自於最高的狩獵文化,早在公元前幾千年的狩獵中,由於狩獵的一次消耗性,逐漸開始發展到家養。“拘獸以為畜”就是說這種文化的變化,經過長期的馴化,野豬逐漸變成了家豬。

在農耕時代的養豬中,由於沒有今天如此多的各種飼料,養豬一般是農家的雜糧和野菜,生長速度比較慢,農家一般也不把養的豬當作商品出售,一般都是留著過年殺著吃肉,正月出欄的豬一般是肉質最為鮮嫩,油脂最為豐厚,營養結構最好的時代。農村一般也把豬年正月出生的孩子稱為“有福的孩子”。

五月的牛:

五月的牛同樣來自於中國古老的農耕文化,在中國傳統的農耕時代,農業是國家的支柱,各個封建王朝都有“重農抑商”的農業政策,而古代由於沒有今天類型多樣的農機用具,牛作為耕田犁地的重要工具,對於國家和農戶的農業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各個王朝都頒佈有禁止殺牛的法令。

五月的牛,一般指的是牛經過一個冬天的嚴寒,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收到很大的損傷,在春暖花開的5月,牛吃上了青草,身體機能逐步得到恢復,在這個時候農戶也開始了農耕,耕牛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比喻5月的牛力大無窮,也是對人民勤勞的一種讚美。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都可以說是勞動人民對農業發展,人民勤勞勇敢的一種讚賞了。


歷史中的三農


關於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我理解的是有兩層解釋,但更重要是是第二層解釋,我在這裡分開來說,先說第一層含義。

(1)第一層理解,“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對應“正月豬貴,五月牛貴”的俗語,體現了過去豬和牛作為人們重要的財產和生產資料,在不同時期的價值。

正月是大過年期間,中華文化的傳統“過年霍霍,殺豬宰羊”,人們辛苦了一年,往往在新年前後,不管生活在困難,也會買幾斤豬肉吃,所以有豬的人家,在正月豬肉可以賣得上價錢,利潤比平時高,豬價也比平時貴。

而“五月的牛”,對應的正是五月農忙時節,過去耕地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在農忙時節,有人買牛,那牛就可以賣到好價錢。

(2)第二層理解,是過去人們對十二生肖中豬年、牛年出生人的日子的“講究”。

十二生肖源於古代人們對動物的崇拜,而十二生肖的文化也是我國重要的民俗傳承,關於十二生肖的俗語和講究有很多。

這其中“正月的豬”指的就是豬年出生在正月的人,不過老輩人認為正月的豬是要為人們過年新服務的,往往正月的豬命途多坎坷,覺得豬年正月出生的人,是要遭受苦難的,會勞累辛苦一生。

同樣的,“五月的牛”是指牛年出生在五月份的人,老輩人認為五月正是一年中農忙時節,牛年五月出生的人也是勞累命,一輩子老實本分,命運坎坷。

當然了,這種說法其實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大家瞭解一下就好,沒必要較真。

(3)總結。

以上兩點是我關於“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的一些理解,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去理解老俗語不能片面的去看待,應該結合實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去理解,不過多解讀,也不要過於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