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中最值得背誦的文章有哪些?

鹹瑞柱


磐石手中的這本《古文觀止》是巴蜀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三月第一版,當時的購價是三十九塊錢。全書八百四十頁,七十餘萬字,共收入文章八百三十五篇,上至公元前722年左丘明的鄭伯克段於鄢,下到晚明崇禎皇帝1628年張溥的五人墓碑記。時間跨度共兩千三百五十年。



要說一部《古文觀止》哪些文章值得背誦,筆者能倒背如流的大概有五十篇左右,其它有的或大體看過,有的甚至連篇名也說不上來。但本人覺得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如下這些文章。

一是《楚辭》中的宋玉對楚王問,文章以誇張比喻的手法,籍陽春白雪的曲高和寡,和鯤鵬萬里的不被理解,表達了志士仁人不為世人所理解的憂憤心情。


二是李陵答蘇武書,撇開其它不說,整篇文章基本上都是整齊的四句式,且多以排比,鏗鏘有力,朗朗上口,直抒胸臆,是一篇清脆可誦的優秀作品。

三是馬援誡兄子嚴敦書,全文情意殷殷,反覆申說,正反比較,一唱三嘆,讀來讓人心胸澄徹,受益匪淺。

四是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前文共636字,後文共623字,文章情辭真摯,語言樸素感人,內容滋味綿長,情理感天動地,滿篇忠烈之氣,滿目凜然正義,滿眼高貴人格,滿滿進取精神,他讓我們知道了如何為國盡忠,如何忠於職守,是所有忠臣和名士都應該銘記於心的不二文章。


五是李密的陳情表,全文雖然只有僅僅的四百七十五個字,卻把忠和孝發揮的淋漓盡致,發自肺腑,源於內心,情真意切,真實感人,是一首至情至理的千古絕作。

六是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作者擬人手法,抒情寫意,人物刻畫,惟妙惟肖,屬對精工,詞采華美,音律和諧,生動流暢,文章的感染力透人肺腑。

七是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文章曉之以義,喻之以理,動之以情,感之以威,詞語果敢,氣勢凌厲,震撼人心,催人奮起,無愧於被後世譽為與《滕王閣序》齊名的唐賦雙璧。


八就是王勃的千古一文《滕王閣序》,在此磐石不予評論,一是才疏學淺,二是哪有學生隨便評價老師的,就此一筆帶過。

九是李華的弔古戰場文,以情說理,借情訴事,情理透徹,發人深思,把一個豪邁肅殺的古戰場扔在了你的眼前。

十是杜牧的阿房宮賦,構思新奇,形象鮮明,駢偶對仗,如珠墜地,寫盡了盛極一時的秦帝國的轟然倒地。

十一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整篇文章以駢散結合的筆法,就事寫景,就情生景,因情抒意,委婉細膩。因此就膾炙人口,千古流傳,照亮靈魂,常讀常新。

十二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秋聲賦,筆觸簡潔,句子整飭,優美洗練,雋永絢麗,喟嘆與消極一秋,沉悶與感傷同悲,是磐石非常敬重和認同的一位老師。


十三是蘇東坡的前後赤壁賦,磐石的評價是,雖然蘇老師極負盛名,但他作賦並不在行,這就叫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下面綁上山東第一愚人磐石的黃河賦以求各位老師賜正。

滾滾黃河,西出青海,南抑巴蜀,北穿沙漠。鑿千山而東流,劈萬壑以卷濤。至若龍門魚躍,壺口漩渦,豫魯懸河,浪底清波,炎黃創世,華夏立國。蓋夫始祖龍興寶地,人文薈萃之所也。。

時也清明臨近,節當愚人,仰長空只一色,瞰萬里而無雲。觀濁浪沙灘上,唯水聲耳可聞。長堤亙岸,如雄關鎖鑰,巨浪排空,似雷霆萬鈞。然後上傳蒼穹,下達厚地,天水茫茫,一望無際。滔滔黃水入海流,愚人孤立悵嘆息。亦如漢末曹袁,官渡決戰,萬馬奔騰,鼙鼓驚天。烏巢糧秣輜重,頃刻化作雲煙。雄獅百萬,皆葬身於魚腹。四世三公,枉做後世笑談。

甚則、決堤崩沿,肆虐莽原,毀廬舍為魚穴,變大地為澤國。雖鯀禹再世,斷難束其清澈,愚人一個,能對天塹奈何。。

間或、突然風停,偶爾浪靜,杜鵑啼血,魚鱉顯影。扁舟溯流而上,漁夫號歌動聽。蒼涼豪壯,挾歷史之悠遠,慷慨悲歌,有荊軻別燕丹。

水中裹帶泥沙,因之而為禍患,內生刀魚,堪入人間盛宴。降天水於萬里,佑斯民以血脈,小子閒來憑臨,徒增無數感慨。蓋實‘悲人生之須臾’,羨黃河之無窮。

注*四月一日晨,遊高青杜集管區董家村黃河段有感,奉於頭條各位朋友批評,賜正。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第一愚人磐石再拜。。


磐石礪成的砥柱


  •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晉文公和秦穆公圍攻鄭國,理由是晉文公即位前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並且鄭國在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莊公說到:“鄭國危在旦夕,假如派燭之武拜見秦國君主,晉國秦國的軍隊勢必將撤退。” 鄭莊公聽從了佚之狐的建議。燭之武卻推辭道:“我年輕力壯的時候,尚且不如他人;如今已老,不能幹什麼了。” 鄭莊公說:“我沒有早早地任用你,今天因情況緊急而有求於你,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一經滅亡,對你也會有所不利!” 燭之武答應了這件事。

夜晚燭之武翻牆逃出鄭國,見到秦穆公,說:“秦國,晉國圍攻鄭國,鄭國上下已經得知將要亡國亡君了。假使鄭國滅亡對您有益,又怎敢拿亡鄭這件事來麻煩您。越過晉國而把鄭國當做邊邑,您深知這樣做的難度,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晉國增加土地呢?晉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兩國的使者互相往來,供給彼此缺乏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任何壞處。況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晉惠公許諾給您焦、瑕兩城,然而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到晉國,晚上就修築起了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事。那晉國,何時有過滿足呢?讓東邊的鄭國成為晉國的邊邑後,晉國還將擴展它西邊的疆界,如若不削減您秦國的勢力,它晉國又將如何往西拓展呢?削弱秦國以有利於晉國,是晉國君主的意圖。” 聽了燭之武的話,秦穆公十分高興,隨即與鄭國結盟。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在鄭國邊境,秦穆公便撤軍回國。

晉國的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到:“不可以。假如沒有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 晉國也撤軍離開了鄭國。

此外還有《陋室銘》,《鄒忌諷齊王納諫》,《過秦論》,《前出師表》,《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滕王閣序》,《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阿房宮賦》,《雜說·馬說》,《師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


文字的二三事


背了,才能吹腹有詩書氣自華!


用戶5977643473531


十大古文名篇:

1、出師表

2、祭十二郎文

3、陳情表

4、桃花源記

5、歸去來兮辭

6、鄒忌諷齊王納諫

7、岳陽樓記

8、醉翁亭記

9、蘭亭序

10、師說


跪射俑


以下幾篇是必讀的,最好能背下來,對自己很有幫助——《蘇秦以連橫說秦》、《馮媛客孟嘗君》、《宋玉對楚王問》、《觸龍說趙太后》、《項羽本紀贊》、《孔子世家贊》、《五柳先生傳》、《春夜宴桃李園序》、《陋室銘》、《阿房宮賦》、《進學解》、《祭鱷魚文》、《石鐘山記》、《前後赤壁賦》、《遊褒禪山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