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低價股好還是高價股好?

回收PLC


今天來說說,股價高低的問題。

對於散戶來說,如果短線交易,不要買低價股。股價之所以很低,一定有原因,這種走勢很弱的股票,波動會很小,短線的空間就不大。

太高的股票也不要去買,比如上了100元的股票,至少目前中國的股票市場不太合適。最理想的價格區間是15元-50元之間。這個區間的股票,通常都會比較活躍,無論漲幅和振幅,都有可操作性,也是短線最好的選股範圍。

要記住一個道理,強者恆強,股市裡能充分體現這一點。


劉思遠Cc


我知道很多股民都喜歡低價股。特別是10元以下的股票大多都是股民比較樂意接受的。股價10多元就基本已經到了股民能夠忍受的極限了。20元以上的股票極少有股民買。30元以上的股民買的就量多少了。

有一年,我買了100元一股的一隻股票居然被同事驚呼為:瘋了!

這就是大多數股民的認識:認為股價高的股票容易跌,風險大。股價低的股票安全,不容易跌。

實際上這是一種業餘並且是非理性的認識。這是一種來自於本能的錯覺。市場上的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

實際情況是高價股的風險並不大,低價股也並不安全。不信,大家可以對高價股和低價股的短期和長期表現做個統計。絕對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低價股和高價股的風險是差不多的。

說實在的,市場中的高價股可能要比低價股更安全一些。

因為高價股大多數都是績優股或發展前景較好的行業的股票。這樣的好股票將來下跌的概率並不大。

低價股大多數都是績差股甚至警示退市股或者行業前景不佳的股票,這樣的績差股未來下跌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不能用股價高低來比較哪個股票更安全。這就像一根粉筆和一架飛機不能在一起比較一樣。

粉筆是很便宜,但是並不代表粉筆不會掉價或粉筆更有價值。飛機都是成百上千萬的價格,但這並不表示飛機的價格虛高,或飛機價格以後會暴跌。因為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飛機的價值是粉筆無法比較的。

大多數的高價股都是白馬藍籌股,公司業績好且穩定,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它們大多是行業王者,當然會股價較貴。

大多數的低價股都是行業中競爭力較低的公司和高價白馬股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同個行業的高價股與低價股就像大潤發超市與你們家門口的小賣店比較一樣。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如果讓你投資,你是投資家門口的小賣店還是大潤發超市?

家門口的小賣店沒準明年就關門了。而大潤發超市明顯要安全得多。


孟可的思想空間


低價股與高價股,並不是判斷股票投資與否的重要因素,不能以單一低價格或者高價格作為分析,判斷股票是否能投資,需要綜合分析與對比,最後得出結論。

一、股票的價格,只是表面。

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價格,到底是如何計算的?其中包括了市場投資者的認可程度,也就是股票的供需關係,也受到其總股本多少的影響,還受到了公司價值的影響。而不管怎樣的呈現,股票的價格只是表面。只有股票的價格相近於公司的價值或者低於其價值,才最具有投資的價值性,而這一點與價格沒有太大的關係。

比如,一家公司在上市的時候發行了1億股,發行股票的價格為10元,總市值為10億元。另外一家公司在上市的時候發行1000萬股,發行的價格為100元,總市值也為10億元。如果兩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是一樣的,總市值也是一樣的,但是因為總股本不同卻呈現著一家公司股票價格高、一家公司股票價格低。這種情況,利用股票價格能很好的分析出哪家公司更為質優、哪家公司不質優嗎?

是不能的。股票的價格,只是表面。不管是高價股也好,還是低價股也好,股票價格所代表的是此時的價格,而不是此時的價值,這是需要區分看待的。

一家公司股票價格的高低,能不能說明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呢?也是不能的。比如,一家公司股票價格很高,但歷年保持高速的業績增長,未來仍具有很好的趨勢性以及公司業績的增長性。但是,看待公司股票價格卻沒有很好的呈現,給人一種股票存在泡沫的感覺,因為股票的價格很高。可是,實際卻仍舊具有很高的價值、趨勢性。

又比如,一家公司股票價格很低,給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感覺。可是,公司的發展沒有趨勢、經營也是堪憂,甚至負債也是處於高位的。這種情況,就算股票價格很低,很有投資的傾斜,可這種投資是“撿漏”嗎?並不是的,因為公司沒有任何的轉機,甚至還可能變得差上一籌。

我認為,股市投資不能單一的以低價股、高價股作為判斷,更加不能說低價股好或者高價股好。判斷投資與否,價格並不是唯一因素。

二、估值才是股票的本質。

低價股也好、高價股也好,我認為判斷股票應當利用估值,而非價格。估值,也就是投資者常講到的市盈率。估值較單一股票價格要複雜一些,其計算方式是股票價格÷每股盈餘。每股盈餘是什麼?指公司稅後淨利潤扣除應發放的優先股股利的餘額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之比,可以理解為每股所代表的公司利潤。

因為計算方式的緣故,將股票價格與每股所代表的公司利潤聯繫在一起,形成的倍數關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公司價值水平。

這與股價不同,股價受到多種原因影響,而估值所代表的是這種影響與每一張股票的關係。股價受到階段投資者供需關係強弱的影響、受到價值的影響等。但是估值呢?如果股票價格對比每股盈餘之間的倍數關係過高,說明存在泡沫;如果股票價格對比每股盈餘之間的倍數關係處於低位,說明價值凸顯。

所以,單一的看待股票價格,並不是公司價值的呈現,而估值才是本質。

三、對比,才知最優。

股市幾千家上市公司,該投資哪家,又不該投資哪家公司呢?我認為,對比股票價格並不正確,並不是說價格低就比價格高的好,也不能說價格高的就比價格低的好。面對海量上市公司股票進行選擇,我認為對比才知最優。

當然,對比並不是對比上市公司股票的價格,而是多方面。除了估值進行對比,低估為優以外,我認為還需要從行業趨勢、基本面、現金分紅股息率等等情況進行對比。

1、行業具有明顯趨勢向上的較趨勢較弱的要好上一籌。很多投資者面對上市公司投資時,僅僅是選擇的公司,而沒有考慮行業的趨勢性。我認為對比行業趨勢性較對比公司股票價格要合理得多,也更值得。

一個行業具備趨勢性,顯然要比一個行業有著落後趨勢要好得多。

2、基本面優質的公司較不優質的要好上一籌。什麼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指上市公司的基本財報面,也就是歷年的財務數據、當季度的財務數據。

一家優質基本面的上市公司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而一家非優質基本面的可能有更多的投資者選擇拋售。而優質與非優質的上市公司,需要基本面進行參考,而不是股票的低價格或者高價格。

3、現金分紅股息率是否合理。股票的價格高低,是無法看出上市公司分紅意識以及分紅現狀的,不是說股票價格低就分紅高,或者股票價格高就分紅低。是需要對比真實現金分紅股息率情況的。

在海量上市公司的基礎上,只有對比,才知最優。

我認為低價股也好、高價股也好,並不能說孰好孰不好,股票的價格只是表面。對比之下,有著低估值以及行業趨勢、基本面優質、高分紅才好。


厚金說


買股票買低價股好還是高價股好?我認為,對於一些股民朋友,手中沒有太多的資金,可以買股票,建議還是買低價股比較好,這樣我們可以買進更多的股票,進行持有。

好多高價股,買進一手,100股來算。像貴州茅臺100股,需要資金10多萬元。一般股民根本無法買入,因為所需要花費的資金實在太多了。

高價股與低價股之分,我認為表面上來看只是股票價格的高低,其實這只是一般股民的簡單看法。對於一些專業人士,分析股票,往往要看的指標,基本面就更加多了。首先,要看的指標莫過於股票的市盈率的高低情況。

股票市盈率的高低,直接可以反映出股票目前價格是否處於超漲狀態,如果市盈率非常非常高,股價也非常高,那麼這個股票可以說已經處在超漲的階段,股價有大量的泡沫,這時候買進股票,付出的風險是很大的,因為未來,股價會發生調整,下跌只是時間問題。

市盈率低的股票,如果股票價格很高,股票市盈率很低,也就10倍左右的樣子,可以說這支股票雖然股價高,但是,依然具有買進投資價值,可以買進持有。

好多股民朋友,為什麼偏向於買進股價低的股票呢?主要是因為很多新股民資金賬戶裡面,所持有的資金量很小,一些優質的高價股,往往買進所付出的價格太高了,以至於股民朋友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買入100股高價股,所以很多股民朋友選擇優質的低價股票,這樣可以買進更多的股票進行持有,等待上漲。

總結一下

樓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買低價股好還是高價股好?不管是高價股還是低價股,其實都是可以買進的,主要是要考慮自己的資金量情況,如果資金量偏小,我們只能考慮低價股,如果股票市盈率在10倍左右,我認為是可以買進持有的,不管是高價股還是低價股,都是可以考慮的。

如果股票市盈率達到100多倍,我認為這樣的高價股或者低價股,應該規避一下,選擇其他優質的市盈率低的股票,進行買進持有。只有這樣,我們買賣的股票,才可以在證券市場賺取自己可以看得見的利潤,從而獲取收益。

關注財神道,投資不盲目

歡迎在下方留言,點贊,轉發,謝謝大家!


前灣財神道


一般來說,普通投資者喜歡低價股,懼怕高價股,其中最重要的潛意識是:“低價股的上升空間大,而高價股上漲很困難”

這是其實是一個誤區,下面談談我對低價股和高價股的看法。

——股價絕對值的高低和上漲下跌沒有任何關係。

1、一個企業股票價格的高與低與它發行的股本數量有著直接的聯繫。

同樣一個100億元市值、5億元淨利潤的公司,如果A公司總股本有1億股,那麼它的每股價格就是100元,每股盈利5元;如果B公司的總股本是100億股,那麼它的每股價格是1元,每股盈利5分。

但是這兩個公司的總市值和利潤是一樣的,從此角度說,股價沒有高低之分。

2、股票的漲跌和股價高低沒有必然聯繫。

低價股未必就跌不動或者跌得少,1元錢的股票當然可以跌到1分錢,甚至是0;高價股未必就漲不起來,貴州茅臺從十幾年前的100多塊漲到現在1000多就是最好的例子。

3、股價高低還和股票有沒有送轉股有關係。

高價股如果經過拆股,股價一樣可以從100元變為1元,而企業本身並沒有任何實質價值的變化,只不過增加了些流通性;

而低價股如果沒有任何拆股行為,隨著業績的持續上漲一樣可以在某一天成為高價股。比如,股神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爾公司,從開始的每股7美元上漲到現在的17萬美元,堪稱“世界第一高價股”。

——買股票的判斷標準不在股價的高低,而在於股票的價值和未來有沒有上漲空間。

買股票買的是一個公司的未來成長性,從長期來看,股價漲跌背後的根源在於企業業績的變化。

衡量股價的高低不應該單純考慮股價的絕對數值,而是要與公司每股盈利、每股淨資產做對比,評估公司未來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

因此,我們在選股時更應該關注股票的內在價值和未來的趨勢,而不是當前的價格如何。如果公司所在的行業有前景、它在行業中有足夠寬的護城河、有穩定和可以信賴的管理層,那麼它就值得投資,否則就要多加小心。


波浪理論雜談


題主的者問題是一個好問題。

筆者的觀點:低價股不等低價值股,只有低價值股才有投資的價值。低價股可能是低價值股,但低價值股並不意味著低價股。

高價股也有投資價值。

2019年元旦過後從2440點啟動的牛市行情中,股市價格第一的貴州茅臺從600元漲到900多元,漲幅百分之50,最高價格960元,距離中國股市的首支千元股已經盡在咫尺,本週五上漲高位收出小陽線,為下週上攻3288點甚至3300點做好鋪墊,貴州茅臺的首支千元股也快塵埃落定了,下週不出意外就能夠見證茅臺千元股。

低價格卻沒有投資價值。

引動股市爭議賈躍亭的:樂視網。

樂視網公司2018年度歸母淨資產預計為負,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樂視網有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消息一經公佈,網上的情緒兩級分化;部分投資者:儘快止損出局。部分投資者:堅信賈躍亭能夠迴歸挽救樂視網,甚至有人:要同賈老闆共進退。

看看樂視網的表現:年初股價在2.8元左右,到週五收盤股價2.5元,整個牛市中下跌10%+。

股票交易最基本的盈利的邏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發現低價股很簡單,發現低價值股票卻很難。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買低價股還是高價股都無所謂,影響股價的個股基本面,如成長性,估值等,與股價高或低沒多大關係。但一般人喜歡低價股。因為低價漲幅翻一倍,感覺沒有漲,但帳戶資金卻翻一倍。其實這都是錯覺,漲幅絕對值不大,但收益卻好象很大。

現在股市低於2元有70支左右,主要鋼鐵,能源,ST類。如果低於1元,連繼20日成為仙股,有退市。所以低價對個股來說並不是好事。但很多散戶買低價股,主要原因在於低價股,絕對漲幅不大,從1.2元漲到3.6元,漲了200%倍,而絕對值才漲2.4元。實際只是心理錯覺。個股上漲邏輯有賴於估值是不是高,成長性如何,產品市場佔有率如何,研發與新產品貯備及管理者經營能力等 。

高價股標的貴州茅臺現在1038元,從歷史高點1241元跌下來,調整有一段時間。當紅炸子雞,受到機構和海外資金追捧,機構持有家數達到1250家。北上資金持有8%股份。股價高但茅臺成長性好,才會受到萬千寵愛於一身。調整過後,估值會降下來。還會重拾升勢。

所以低價股從價值投資眼光來看,不是好事。屢次下降,無人問津,許多個股都是從高價股漸漸下來的。買低價股還是高價股,顯得投資選股能力太一般,太膚淺,需要提高自已對價值投資的學習,提高認知和選股。


看透大市


實際上是沒什麼區別的,股價的高低不能決定以後的漲跌。

1、在投資金額相同的情況下,高、低價股承擔的收益和風險是相同的。但現實情況下,因為有這樣常識性誤區的股民不在少數,因此,敢買高價股的人就少,高價股的行情會軟一些。這都是來自心理方面的影響。優秀的公司,不會擔心股價過高而影響流動性。

2、“買高價股比低價股風險大”其實是常識性錯誤。身邊的朋友經常認為買低價股風險比高價股小,因為高價股的漲跌隨便都是幾塊錢,而低價股只會漲跌幾毛。

其實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假如你投入10000元買股票,那麼可以買1000股10元的M股票,也可以買100股100元的N股票。

如果兩隻股票都跌10%,M股票跌掉1元,N股票跌掉10元,儘管10元聽起來是多麼的可怕,但不管你持有的是M股票還是N股票,總資金虧損數是相同的,都是虧損10000215;10%=1000元。反過來,上漲的情況也一樣。

3、計算方式沒問題,但是有一個前提,在所有股票普漲的情況下,各股再向上漲的難度都很大,低價股不低,這種計算方式更適用於漲升的初期.那些高價股的高價只是相對的高,它們也曾經是低價股.各股的漲幅高低,除了自身質地是否優良,題材是否豐富,還與持股人數有很大關係,人均持股比例越高,越容易產生高價。

如果在一次行情中,所有的股票都上漲,那麼同樣數量的資金購買低價股,可以買的多些,買高價股則數量會少些,理論上如果漲幅一致,那麼投資收益是一樣的。

買高還是買低,只是一種投資偏好,同樣是市場行為。


【物語最近在更新系列視頻“記錄自己外匯10萬美金實盤翻倉100萬目標”,滿滿的乾貨,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共同學習,研判後市!】


水形物語ll


單純從股票的價格來講。高價股和低價股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簡單的來講,在相同的估值上,一隻股票的價格與股本數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一隻股票,他100塊錢一股,股本一億十塊錢一股股本10億,對於這支股票來講一樣,沒有區別。

但是某些情況下,二者又有一點不同。這體現在掛單上。我們想一下,一隻股票如果她是一塊錢。那麼他每天只要有兩分錢的波動,那麼它的波動幅度就達到了2%。在這個2%的波動裡面,我們如果能把握一分錢的差價,進行做t操作。可以說難度比較小,如果一隻股票它是100塊錢,那我們對掛單的把控就會比較難。特別是喜歡看般的朋友會對那麼幾分錢,老是計較著過意不去。

還有就是對於一些股本較大,價格較低的股票來說。通常買單和賣單都會掛大量的單子。如果我們想要買入的話,不得不掛一個。高一分錢的買單去加上面的賣單吃掉,如果你在下面排單,很有可能排一天都排不到。這就造成我們進去交易的時候,往往會以更高的價格買入,更低的價格賣出。就拿一支一塊錢的股票來說。一個短期的買賣就可能會讓我們損失1%。相對來講,如果價格更高,那麼我們往上掛一分也吃不了多少虧。




還有一個就是低價股有一個自成概念的屬性,當然,這個自稱概念的屬性對某些股本較小的股票有效。就是市場上有一夥資金喜歡做低價,雖然業績不是很好,但是總有人會把一些低價股炒高。就是市場上有一夥資金喜歡做低價,雖然業績不是很好,但是總有人會把一些低價股炒高。


九江股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高價和低價本身是相對的,沒有好與壞之分。

很多當時所謂的高價股,可能會一漲在漲,比如茅臺,400元的時候,幾乎全市場的人都在說這個股太高了,可是現在看呢?那時只是山腳。前些年的大牛股冠農股份幾百元,後來跌到20元很低了吧,可是依然一跌再跌,最後跌到幾塊錢。包括很多10元左右的股份,熊市跌到5元錢,夠低了吧,可是很多後來又跌到2,3元。所以,股票是不能單以價格論高低的。

衡量股票價格高低通常看估值,高於估值,屬於高估,低於估值屬於低估,此時該股票不管價格高低,都有投資機會。

我是極客,喜歡聊股票,歡迎關注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