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畫家小漢斯·荷爾拜因是如何成為御用畫家,後來又成為著名的國際藝術家?

心有靈犀2019


荷爾拜因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代表人物,他致力於肖像創作,並富有獨創性,經他的導師伊拉斯謨的引薦為英國宮廷畫家。荷爾拜因出生在德國,到過瑞士,意大利,法國,英國,每到一處都留下很多的傑作。


江坤繪畫


荷爾拜因1497年10月7日出生在德國的奧格斯堡,他的父親老漢斯是一名老畫家兼繪圖員,他還有一個哥哥安布勞希斯,跟他們是同行。

1515年,18歲的荷爾拜因和哥哥一起搬到了巴塞爾市,當時這裡是學習和印刷貿易的中心。他們在那裡師從巴塞爾當地著名畫家漢斯·赫布斯特。倆兄弟在這的工作,便是設計用於印刷的木刻和金屬刻。

這一年,他們受傳教士兼神學家奧斯瓦爾德·邁科尼烏斯的邀請,在思想家伊拉斯謨著名代表作《愚蠢頌》的頁邊空白處加上鋼筆畫。

1517年,漢斯父子倆在盧塞恩接了項目,為一個商人繪製內外部壁畫。12月10日,荷爾拜因在街上與一名金匠打架,兩個人都被罰了錢。之後,他又去了意大利,雖然沒有確切的記錄,但是之後作品卻受到了意大利之旅的影響。

1519年,荷爾拜因搬回了巴塞爾。從此之後人們再也沒有過他哥哥的消息。歷史上也認為在這一年他的哥哥去世了。

同年,荷爾拜因為年輕的學者博尼法斯·阿莫巴赫(Boniface Amerbach)畫了肖像畫。藝術史學家保羅·甘茲(Paul Ganz)說,阿莫巴赫的畫像標誌著他風格的進步,尤其是在使用不間斷的色彩方面

沒過多久,荷爾拜因便在這個城市重新站穩腳跟,經營著一家生意還不錯的作坊。他也加入了畫家協會,還獲得了巴塞爾的國籍。

認識妻子埃爾貝絲的時候,她正在經營著已故丈夫的製革生意,他們的兒子弗朗茨還尚在襁褓中。埃爾貝絲比荷爾拜因年長几歲,但還是深深的吸引著荷爾拜因,他們結婚了,當年,她就為荷爾拜因生了一個兒子菲利普。

1924年,埃爾貝絲的畫像出現在德國20馬克紙幣上

荷爾拜因在巴塞爾的這段時間裡創作了很多作品。

在圖書設計革命時期,他為著名的出版商約翰·弗羅本(Johann Froben)做插畫。木刻作品包括《死亡之舞》、《聖經舊約插圖》、《聖經》和馬丁·路德《聖經》的扉頁。

1523年,荷爾拜因終於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的思想家伊拉斯謨(Erasmus)畫肖像。伊拉斯謨還要求把畫像寄給他在歐洲各地的朋友和崇拜者。這些畫的傳播,使荷爾拜因成為了一位國際藝術家。

1524年荷爾拜因訪問法國,可能也是為了在弗朗西斯一世的宮廷裡找工作。

1526年,荷爾拜因決定到英國找工作時,伊拉斯謨便把他推薦給自己的朋友政治家兼學者托馬斯·莫爾。他在推薦信裡寫道:“在這個世界的這一部分,藝術正在凍結,他正在去英國接一些天使的路上。”

當他到達英國後。托馬斯·莫爾為他安排了一系列的任務。之後他回信給伊拉斯謨:“你的畫家,我最親愛的伊拉斯謨,是一位了不起的藝術家。”

1526年,荷爾拜因的老主顧雅各布·邁耶(Jakob Meyer)花錢請他為自己繪製的家族祭壇畫添加人物和細節。

在第一次訪問英國期間,荷爾拜因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沃勒姆(William Warham)、巴伐利亞天文學家、數學家尼古拉斯·克拉澤(Nicholas Kratzer)、亨利·吉爾福德爵士和他的妻子瑪麗夫人以及安妮·洛弗爾(Anne Lovell)等朝臣等重要人物都做了畫像。

1527年5月,“漢斯大師”還為來訪的法國大使們描繪了一幅圍攻塞羅安的全景。他和克拉策一起設計了一個佈滿行星標誌的天花板,遊客們就在下面用餐。簡直是一種奇觀。

1528年和1531年,荷爾拜因的名望讓他短期內購置了兩套大房子,一所在巴塞爾,一所在倫敦。他在巴塞爾期間,也為妻子和孩子畫了全家福。

1529年4月,巴塞爾由於宗教改革派的出現,成為了一個動盪不安的城市。荷爾拜因的貴人伊拉斯謨和托馬斯·莫爾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荷爾拜因在宗教的立場上模稜兩可,因此一方面雖然讓貴人失望,但同時也獲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

1531年,他在巴塞爾的最後一次任務就是裝飾城門上的兩個鐘面。由於那時候巴塞爾社會動盪,客流量大大減少,他在1532年初決定返回英國。

當荷爾拜因到達英國的時候,也正好趕上那裡的政治和宗教環境發生著根本性的改變。

那時,亨利八世一心要廢除皇后凱瑟琳,迎娶安妮·博林。關於安妮·博林,這裡忍不住要說一下她的眾所周知的故事。

安妮·博林除了是個時髦精外,音樂,舞蹈樣樣精通,拿得起繡花針,下得了廚房;她學習法國文化與禮儀,還學習家族譜系、算數、閱讀、寫作、歷史、社交。除了正經技能,還會玩紙牌、下象棋、賭骰子、騎馬、打獵、射箭、馴鷹。並且她精通多門語言。

於是她把亨利八世迷得神魂顛倒,廢除皇后娶了她,但是沒多久又開始始亂終棄,安妮·博林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最終命運悲慘,落得個通姦砍頭的結果。

安妮·博林當時支持了很多詩人和畫家,其中就有荷爾拜因。

荷爾拜因這次來英國,還為一些路德教的商人作畫。商人們住泰晤士河北岸的一個由倉庫、辦公室和住宅組成的綜合建築群,並在這裡進行交易。荷爾拜因就在附近的梅登巷(Maiden Lane)租了一套房子,用各種風格描繪了他的客戶。

1536年,39歲的荷爾拜因被聘為國王的御用畫家。

1537年,荷爾拜因畫了他最著名的肖像:英雄式雙腳分開站立的亨利八世,不幸的是這幅畫在1698年被大火燒燬。

荷爾拜因一直與政府、皇室、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起起伏伏,幾經周折,最終還是回到了巴塞爾領取養老金。

荷爾拜因除了一直供養著妻子和孩子,他在外面還供養著情婦。

1543年10月7日至11月29日期間的某一天,荷爾拜因去世,享年45歲。據說,他是死於黑死病,至今也沒人知道他埋在哪裡。

1549年,荷爾拜因的妻子埃爾貝絲去世。

影響了他作品的那些人、那些事

最早影響他的人,是他的父親老漢斯,如果沒有父親帶進門,他可能也不知道原來自己這麼會畫畫。父親不遺餘力的教給了他自己最擅長的宗教畫和肖像畫,這為荷爾拜因打了很好的基礎。

在他去巴塞爾學藝期間,晚期哥特式風格中,那些毫不保留的現實主義和對線條的強調影響了他的一生的創作風格。

在他去意大利的時候,他從意大利人那裡學習了單點透視的藝術,以及對古老主題和建築形式的運用。

第二次在英國逗留期間,他除了跟著當時的大師學習了很多專業技能外,也受亨利八世影響了很多。

在他後期的繪畫中較少注意面部的色調,畫的筆畫也更少。他對空間關係的把握確保了每一幅肖像畫,無論畫得多麼稀疏,都能傳達出被畫者的存在。

藝術史學家保羅•甘茲(Paul Ganz)對他的畫發表的見解:“顏料的深釉和琺琅般的光澤是通過金屬的、高度拋光的蠟筆打底來實現的,這種打底幾乎沒有經過任何修正,就像初稿一樣,透過薄薄的一層顏色仍然可見。”

就我個人而言,小漢斯·荷爾拜因是我非常喜歡的肖像畫家之一,對他的肖像畫,我的喜愛之情超過了拉斐爾。

他筆下的人物,身上的裝飾,哪怕身邊桌子上的擺件,都透露的不僅僅是他高明的技巧、人物外在的身份、性格,情緒,而是這個人的思想。他的作品也秉承著德國人的嚴謹和精確,所有的細節都值得推敲。

他的代表中有一幅特別的木刻組畫《死神之舞》,共有41幅。英國現代畫家約翰·納許在《世界木刻史》中提到《死神之舞》,在小小的木板上,圖畫鮮明有力,令人驚歎不已,雕刻技術之美姑且不論,還表示了荷爾拜因對於板片雕刻家的工作具有非常的瞭解與同情。”

其實這個主題是15世紀前流行的一個主題:死亡舞(the danse macabre),或者叫死神之舞。

荷爾拜因的《死神之舞》,依舊採用了各個階層的活人與骷髏共舞的場面,但似乎那些代表死亡的骷髏對窮人更友善親和,對富人則殘暴恐懼。這讓我想起了《聖經》馬太福音裡的一句話“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荷爾拜因在宗教上的立場雖然不明朗,但是《聖經》對藝術家們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同時,代表死亡的骷髏,也是提醒活著的人,當死亡來臨時,那些所有外在的東西都消失殆盡,留下的靈魂才是各自差異的地方。

最後,想對小漢斯·荷爾拜因大師說,太愛您的作品,它們不僅體現了您的專業、細緻、嚴謹和精確,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思想有多強大,就能創造出多麼讓人感同身受的靈魂。期待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追求的除了外在的豐裕,更能追求內心的豐盈。











Tommy5201314


荷爾拜因出生於巴伐利亞的奧格斯堡,是歐洲最大的礦冶工業和金融業的中心。他主要是向他的父親老漢斯·荷爾拜因學習繪畫,1514年前往瑞士巴塞爾,結識人文主義學者伊拉斯謨,受到新思想的薰陶,畫藝也大有長進,兩年後為新當選的巴塞爾市長邁爾夫婦畫像,一舉成名。在許多肖像畫中最成功的是3幅《伊拉斯謨像》 (分別藏於巴塞爾和巴黎)。畫中的這位學界泰斗,全神貫注,姿態表情與背景陳設皆飽含安詳、冷靜與文雅的氣氛,畫面構圖繁而不亂,設色恰到好處,在德國、瑞士畫壇獨樹一幟,成為西方最有名的肖像畫之一。 伊拉斯謨委託他為自己的諷刺作品《愚人頌》繪製插圖,他同時還為馬丁·路德翻譯的德語《聖經》繪製了插圖,他也為巴塞爾市政廳繪製壁畫,為教堂和私人住宅設計玻璃鑲嵌畫和裝飾畫。1517年應邀到瑞士中部作畫,順道到過意大利,學習意大利的“新藝術”。回來後被接納為巴塞爾畫家同業公會會員,和一位皮革商的寡婦結婚,並開了自己的畫店。1524年,曾到法國旅行。

1532年定居英國後,主要為王室和宮廷畫像,其中雖有佳作,但表現的氣氛已較矜持呆板,然而在寫實傳真方面又達到了新的高度。他的宗教畫、版畫和書籍插圖,也成就卓著。宗教畫《索洛圖恩的聖母》 《達姆施塔特的聖母》都以所藏城市命名。木刻插圖線條流暢,風格灑脫。

漢斯·荷爾拜因是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於肖像創作,並富有獨創性。在《大使們》一畫中,他著力表現出人物的社會地位、性格特徵和心理狀態,並吸收了意大利式的肖像技法。顯然,畫家並未矯揉造作地去故意美化、粉飾他們,而是以直觀的、高度寫實的手法忠實地記錄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但是,貴族習氣的呆板和矜持也給作品帶來了僵化的痕跡,這與迎合當時宮庭趣味的"矯飾主義風格"有關。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大畫家都擅長畫人物肖像,但終生從事肖像畫創作,成就蓋世者唯有荷爾拜因一人。

在十五六世紀的德國繪畫史上,奧格斯堡的荷爾拜因家族佔據了重要的一頁。被世人熟知的有老漢斯·荷爾拜因與他的兩個兒子西格姆德·荷爾拜因、亞姆勃羅塞·荷爾拜因。而西格姆德的兒子就是漢斯·荷爾拜因,正是他光耀了這個家族的才智,也因此被譽為“完美的荷爾拜因”。

荷爾拜因藝術的最大成就是肖像畫,畫面中的人物表現得精緻、結實有力、個性充分,而畫家自己的想象和愛憎卻完全收斂了。現實性表現得很充分,細節之處處理得精到且有說服力。他19歲時為巴塞爾市長邁爾畫的肖像是其成名之作。肖像畫著重畫了他的市民風貌,在逼真生動之中顯露出沉著舒坦的神情。 荷爾拜因在巴塞爾期間,為許多市民畫了肖像,傑作疊出,但最成功的作品無疑是他為伊拉斯謨畫的3幅肖像,如今分別藏於巴塞爾、巴黎等地。伊拉斯謨既是他思想上的老師,也是他事業上的引導人,因此他筆下的這位學界泰斗令人覺得可親可敬,荷爾拜因完美地塑造了體現他學者的性格和思想的藝術形象。以現藏巴黎的那幅為例:畫中伊拉斯謨側面而坐、全神貫注於寫作,姿態表情與背景陳設皆飽含安詳、冷靜與文雅的氣氛,雖只是一幅側面半身肖像,但典型地反映了當時時代的特點。從荷爾拜因長期為伊拉斯謨寫生作畫、底稿甚多的情況看,他最後選定伊拉斯謨側身而坐、垂目凝神的典型姿態是經過長期觀察的,而在這極富表現力的姿態上,他對面部皮膚、寫字的手部的刻畫不僅力求細緻,而且近乎於精密,筆調與設色的柔和,衣帽與背景掛氈的色調完美的結合,從而使此畫真而不俗,全而不雜,成為西方最著名的肖像畫之一。

在英國

當時發生在瑞士的宗教改革反對教堂懸掛繪畫等偶像,因此作為一位藝術家荷爾拜因的處境比較艱難,1526年他轉道尼德蘭去了倫敦,伊拉斯謨為他向托馬斯·莫爾寫了一封推薦信,所以荷爾拜因在英國站住了腳,他為亨利八世和他的朝臣們繪製了許多肖像,還曾經為亨利八世設計朝服,併為其第二個妻子安妮·博林設計墓碑和墓前裝飾,不過他為博林畫的畫像可能在博林被處死後已經被銷燬了。他還曾經為亨利八世後來的其他幾位妻子畫過肖像。亨利八世曾經批評他的肖像畫過於美化他的妻子們。1528年,他回到巴塞爾處理一些事務,並承接了幾項繪畫,第二年繼續拋妻離子回到倫敦,再也沒有回家。 1543年,他正在為亨利八世畫另一幅肖像時,由於感染瘟疫在倫敦去世,年僅48歲,他是在10月7日寫下的遺囑,在遺囑的11月29日附件上註明他“最近已經逝世”。

荷爾拜因的創作及其成就已成繪畫史上的一頁。他的晚年是在英國度過的,在藝術上沒有留下繼承者。至今,德國、英國、瑞士3個國家都把這位500年前的大師作為本國的畫家,因為德國是荷爾拜因的出生地,他在瑞士巴塞爾成名,許多傑作又完成於英國。

荷爾拜因在創作一幅肖像畫以前,經常用鉛筆描繪衣物、裝飾品等細節,有時也用鋼筆或堊筆,然後在紙上沿輪廓紮上小孔,鋪在畫布上,用炭粉將其轉移到畫布上。在晚年也使用複寫紙。他的畫作對細節描繪非常詳細、真實,甚至於儀器上的刻度、信箋上的文字、桌布上的花紋都描繪的一絲不苟,但整體風格仍然非常統一,人文主義風格非常明顯,俄羅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經評價他的作品《墓中的基督》:“可以把許多人的信仰奪去。” 他曾經從同為英國王室畫家的弗拉芒畫家盧卡斯·霍亨布特那裡學習畫微型畫,盧卡斯曾為他畫了一幅微型畫像,他自己從沒有畫過自畫像。

在寫實方面,荷爾拜因的後期作品《吉斯策像》、 《大使像》和《莫萊特像》等,更是精益求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畫中的人物與環境的描繪都精細無比,可置於放大鏡中審視,而整體上又不失其明快、秀逸的風格。 荷爾拜因的作品《金銀匠摩賴特像》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達·芬奇的作品。他簡潔的素描頭像,在美術史上獨樹一幟,他的用線是在竭力模仿對象,完全排斥了自我想象和情感。

荷爾拜因宗教畫的傑作有《索洛圖恩的聖母》和《達姆施塔特的聖母》,它們都以所藏城市命名。兩幅畫都吸收了意大利藝術的影響,構圖均衡和諧,聖母形象著重樸實平凡的神態,在文藝復興的聖母像中獨具一格。荷爾拜因還是傑出的版畫藝術家,他最成功的版畫作品是組畫《死神之舞》,共41幅。死神威脅一切階層的故事反映了群眾中流行的宗教思想,有憤世嫉俗之意,木刻線條流暢簡約,風格灑脫,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非常受群眾歡迎。

《死神的舞蹈》是荷爾拜因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套木刻組畫,在版畫史上是具有不朽意義的作品,組畫共四十一幅,作者在小巧精緻的畫幅中,生動地刻劃了死神伴隨著各階層的人物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作者賦予死神以鮮明的性格和對待不同事物的態度,它往往是對有錢人、權貴者表示兇狠,而對窮人、下層勞動人民都是溫和善良。這無疑地是作者自己的精神在畫面上的體現。荷爾拜因的作品細緻、完整而富於概括力。他筆下的人物顯得十分生動、自然,儘管在方寸的板面上,也表現了作者高度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與出類拔萃的藝術表現力。英國的木刻家,又是木刻史家道格拉斯·布里斯在他的著作《世界木刻史》中,對行爾拜因的木刻作品給以高度評價。英國的另一位現代畫家約翰·納許在介紹《世界木刻史》一書時,也認為《死神的舞蹈》這套木刻組畫。“在小小的木板上,圖畫鮮明有力,令人驚歎不已,雕刻技術之美姑且不論,還表示了荷爾拜因對於板片雕刻家的工作具有非常的瞭解與同情。”


筆墨飛揚的日子


在十五六世紀的德國繪畫史上,奧格斯堡的荷爾拜因家族佔據了重要的一頁,小漢斯·荷爾拜因是德國畫家,那為什麼稱為小呢,因為他父親叫漢斯.荷爾拜因,是一名老畫家,父親把自己最擅長的宗教畫和肖像畫都教給了他,這也是師傅把他領進了門!但後來成為英格蘭亨利八世的御用畫家,16世紀最偉大的肖像畫家之一,這就是他靠自己的努力和經營了!



荷爾拜因最擅長油畫和版畫,他的畫作承繼了德國人的嚴謹和精確認真,畫面構圖繁而不亂,恰到好處,畫作中所有的細節都值得推敲!他是德國人,但成名是在英國,雖說他的人生短暫,只有活了48歲,據說是死於黑死病,他的妻子也是死於此病,否則會留下更多精彩的畫作!1523年,小漢斯因為為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思想家伊拉斯謨畫肖像畫而聞名於世!



畫作中伊拉斯謨側身而坐、垂目凝神,這樣的姿態極富表現力,面部皮膚,寫字手部的刻畫細緻精密,筆調柔和,色調完美,因為這幅完美的作品,從而使荷爾拜因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國際藝術家!



1536年,荷爾拜因被受聘為國王的御用畫家,第二年他為亨利八世畫了一張最著名的肖像畫,亨利八世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鬍子拉碴,身材魁偉,兩隻手都拿著武器,一看就是一個好鬥的英雄!



這幅是荷爾拜因為妻子埃爾貝絲和孩子畫的肖像畫,妻子面容憔悴,看上去和威名遠揚的大畫家有點不相配!那就不難想象,為什麼他在外面還養著幾個情婦了,是個風流倜儻的畫家!



還有最著名的木刻版畫《死神之舞》,也稱《死神的舞蹈》,共四十一幅,人物線條流暢,生動自然!在小小的木板上,圖畫鮮明有力,充分發揮了荷爾拜因的雕刻技術,最重要的是突出了畫家的思想和精神!因為作者賦予了死神鮮明的性格,對有錢人和權貴表示兇狠,而對下層勞動人民卻是善良溫柔,而這也是荷爾拜因的良知和偉大所在!


心有靈犀2019


小漢斯.荷爾拜因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他的超現實畫風,憤世嫉俗的表現手法,柔和細膩的寫實風格,給人心靈以撫慰,如清風拂面,春暖花開,又能激起一絲不平之微波,感嘆世事之無常,其反映人性之本質,人生之變化,現實之不公令人驚羨不已。


悟心長樂


他主要是向他的父親老漢斯·荷爾拜因學習繪畫,1514年前往瑞士巴塞爾,結識人文主義學者伊拉斯謨,受到新思想的薰陶,畫藝也大有長進,兩年後為新當選的巴塞爾市長邁爾夫婦畫像,一舉成名。在許多肖像畫中最成功的是3幅《伊拉斯謨像》 (分別藏於巴塞爾和巴黎)。畫中的這位學界泰斗,全神貫注,姿態表情與背景陳設皆飽含安詳、冷靜與文雅的氣氛,畫面構圖繁而不亂,設色恰到好處,在德國、瑞士畫壇獨樹一幟,成為西方最有名的肖像畫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