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戰“疫”中不乏點滴溫情,禪城張槎古灶村“抗疫記”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抗疫戰”打響後,禪城區張槎街道古灶村村委會迅速行動,派出12名工作人員走在疫情最前線,設卡站崗,摸排湖北籍及有接觸史人員等,讓各項防疫措施落到實處。

除了硬措施,古灶村還發動無職黨員和群眾,“一對一”為居家隔離者送溫暖。而村民們則紛紛捐資捐物,合力攻堅克難。

一線“衝鋒”,把控防疫線

“摸、堵、管”是古灶村的抗疫三部曲。該村的“先鋒隊”率先走到該村抗疫的最前線,統籌起全村資源。

張槎古灶村是轄區內靠近中心位置的村,外來人口近2萬人。張槎路、華寶北路把古灶村自然割裂為古南、古北、生村三個自然村。該村四通八達,原有十數個大大小小的出入口,還有大片對外敞開的區域。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該村的管理難度和風險。

該村利用藍色水馬建成“封閉線”,把對外敞開的區域封閉起來。12名“先鋒隊”隊員,把村中大部分出入口都封閉起來,與治安、黨員志願者等把守剩下6個主要出入口。

通過流管系統、主入口登記等方式摸查,該村共排查人員500名,發現300多名涉湖北人員,其中34人已回到村中。這34名回村的涉湖北人員一回到村,就被實施居家隔離措施。

“堵”是第二步措施。該村壓實出租屋主、企業主責任,利用“一門通”、微信群等向1300間出租屋房東和企業主發佈信息,要求通知湖北籍及接觸史人員留在湖北不回佛山,有接觸史的發燒人員禁止入村,通知所有企業延遲返工,有外來務工人員到村要主動向村委彙報。

第三步則是“管”,除了設卡管住進出村的流動人員,該村還發動大一批無職黨員加入防疫大軍,其中12名無職黨員“一對一”服務居家隔離人員,強化管控。

“一對一”服務,關愛常“在線”

2月1日下午3時許,張槎街道古灶村委委員、婦聯副主席陳燕新與另外兩名工作人員,從村委會出發,直奔古灶村農貿市場。

“老闆,來一斤生菜。”陳燕新來到某菜擋前,拿起手機看了一眼,熟練地在菜攤前拿起生菜,放進菜檔主用於裝菜的小籃子中。買好肉菜等,她便與兩名黨員一起提著購物袋,來到村中兩家被隔離戶家門口,逐一分發物資。

該村的居家隔離者只需點擊手機發微信,便能預約物資“送貨上門”,足不出戶,也能做到衣食無憂。

“做好服務,為被隔離的群眾提供生活必需品,才能讓他們在家安心隔離。”陳燕新說。

硬核战“疫”中不乏点滴温情,禅城张槎古灶村“抗疫记”

“跑腿”買菜只是古灶村的其中一項“軟措施”,部分被隔離者在一開始時常出現牴觸情緒,特別自家門口被掛上“隔離指示牌”,不少人有所顧忌。古灶村便發動村內的無職黨員,“一對一”服務被隔離者。每天,無職黨員們都通過微信聊天、視頻聊天等方式與之溝通,解釋此次疫情的管理情況,並督促被隔離者定時量體溫,使他們安心在家隔離。

硬核战“疫”中不乏点滴温情,禅城张槎古灶村“抗疫记”

村內暖心故事不斷上演。防疫戰打響後,缺人缺物成為難題,村民們便紛紛捐出家中溫度計,村口用於宣傳防疫知識的大聲公,也是村民捐贈,其中兩個,是村民日常用於跳舞的裝備。6個出入口處,時常響起“加油”“注意健康”等暖心話語,過路群眾和值守人員相互叮嚀、打氣。

暖意在該村不斷流動,該村黨員群眾齊心合力,築起一道防疫線,齊心協力打贏這場防疫狙擊戰。

【記者】李曉莉

◎專題閱讀:

防控疫情 佛山行動

防控疫情 禪城行動

【作者】 李曉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