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黑龍江菜籃子 米袋子:百姓餐桌是否有保障?

新華社哈爾濱2月4日電 題:百姓餐桌是否有保障?——探訪黑龍江菜籃子、米袋子

王建、楊思琪、徐凱鑫

疫情還在持續,老百姓餐桌是否有保障?記者走訪黑龍江省多家超市、農貿市場及流通企業、生產企業發現,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瓜果蔬菜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香芹、番茄、西葫蘆等各類蔬菜堆放整齊,工作人員用噴霧器噴出水霧,保持葉類菜的新鮮,橙子、蘋果、草莓、桔子等水果供應充足,擺滿櫃檯。

2月3日,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和祥路的一家果蔬店,各類果蔬基本齊全,消費者戴著口罩排隊購買。市民李良前來買菜,他家就住在附近的小區。為了減少外出,他一次買了兩天的量。“菜很新鮮,數量多,種類也豐富,價格略漲了一點,還能接受。”李良說。

正月初七早上,黑龍江省延壽縣六團鎮東安村袁家屯的貧困戶潘亞民來到鎮上的新城商店,花7元錢買了1把新鮮的韭菜,準備回家做打滷麵。他說,家裡儲藏了許多白菜和土豆,新鮮蔬菜隨時都能買到。

哈達果菜批發市場是哈爾濱最大的批發市場,目前日到貨量達到平常的1.5倍左右,可以保證疫情期間正常供應。該市場有約10000噸庫存,品種主要以黃瓜、西紅柿等果菜為主,除白菜等個別品項外,其他品項在存量及價格上均為去年同期水平。

當前,黑龍江新鮮蔬菜多由外省供應,但當地也在大力發展溫室大棚蔬菜產業。在哈爾濱永和蔬菜工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的溫室大棚裡,春意盎然,多種時鮮蔬菜青翠欲滴,長勢喜人。公司總經理李慶堂說,通過無土栽培、太陽能恆溫大棚等新科技手段的應用,冬季49棟溫室大棚生產的蔬菜,可以供應百姓餐桌。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虞塞明說,黑龍江省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等措施,確保了“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目前,冬儲菜、地產葉菜、食用菌等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基本保持穩定。

糧油架貨滿後續有保障

3日,記者在位於哈爾濱市民生路的一家超市裡看到,食用油貨架上各種植物油產品琳琅滿目,大米區域內袋裝米和散裝米都有產品待售。

哈爾濱市民李女士買了一袋大米和一桶油。“沒買太多,吃完了再來。”李女士春節本來打算回山東過年,因為疫情沒有回去。

哈爾濱市糧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哈爾濱市市級儲備糧食12萬噸,其中,水稻9.7萬噸(可加工成大米6萬噸),麵粉5600噸,大米9900噸。據監測,1月31日,大商新一百等7家大型商超生活必需品銷量和增長幅度均在正常範圍內,這些企業油、蛋、奶等生活必需品銷量佔全市總量70%左右。

記者從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瞭解到,該公司已做好儲備糧油應急動用準備工作,確定為應急動用儲備糧油的庫點,隨時能調得出、調得動。目前,該分公司按照春節前價格,正有序對3.5萬噸中央儲備糧進行輪換銷售,發揮中儲糧企業保供穩價作用。

連日來,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加班加點生產,奮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積極向市場增加投放米、面、油、肉、乳和礦泉水等,做好保生產、保供應、穩物價等工作。目前,北大荒集團下屬米業、糧油、乳業等重點企業的原料和成品庫存充足,可隨時生產調運,滿足市場供應。

肉類有保障還供應外地

4日,在哈爾濱高金食品有限公司,10多噸鮮豬肉裝上冷鏈物流車。10多個小時後,這些鮮豬肉就會擺上北京市場。這家公司總經理高齊澤說,疫情防控期間,在保障當地豬肉供應的同時,實現了外銷。

據瞭解,哈爾濱高金食品有限公司每天供應本地市場鮮豬肉40多噸,出場價格每公斤43元。“價格與春節之前相比,基本持平。”高齊澤說。

在哈爾濱市一家生鮮超市的豬肉攤點,前來買肉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王先生買了2斤五花肉。他說,價格30多塊錢一斤,沒有感覺到因為疫情吃肉困難。

據永輝、大潤發、新天地等7家大型商超數據顯示,1月31日,哈爾濱市牛肉價格比前一日上漲0.6%,羊肉價格持平,豬肉價格上漲0.27%,總體看,肉類市場價格相對平穩。

虞塞明說,今年1月,黑龍江省肉產量18萬噸、蛋產量9萬噸、鮮奶產量15萬噸,完全保證自給,每天還可銷往北京、上海等城市近700噸豬肉。

疫情防控期間,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派出了工作組,深入市、縣指導棚室蔬菜種植和畜禽養殖;組織專家,針對種植、養殖分別下發10條技術指導意見;印發《致全省廣大養殖場戶的公開信》,提示廣大群眾在確保個人防護安全的基礎上從事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