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修:新冠病毒可接觸傳播 手機亟需做消毒防護

2020年春節,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變得不尋常,老百姓不再走親訪友,拒絕鄰里四竄,紛紛避開人流密集區,很是體驗了一把“宅”生活。疫情來勢洶洶,這幾天隨著返工潮開啟,感染幾率也大大提升。

據極小編所知,截止今天早上,新冠感染人數已經破2萬,傳播途徑繁多,可傳播技能點滿額。在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接觸傳播顧名思義就是能夠通過物體傳染到達人的身體口腔、鼻腔、眼睛瞪黏膜導致感染,從而進入人體。

人們日常接觸頻率最高的物品包括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手機、玩具、筆記本電腦、公共空間檯面等。其中,手機更是不離身,比起其他用戶的防禦,手機清潔防範顯得尤為重要。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也對外表示過,手機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傳播,且易被忽視的物品之一。不僅陳主任這麼認為,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劉波更是直言:“手怎麼消毒,手機就該怎麼消毒。”


極客修:新冠病毒可接觸傳播 手機亟需做消毒防護

大家都知道,病毒在前需要加強衛生和自我防護,出門必帶口罩,勤洗手,這些措施大家已經爛熟於心。那麼手機這個經常被我們忽視的物品究竟有多“毒”?我們又該如何防護呢?極小編立即為您解答。

手機有多毒?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30款手機樣品中,觸屏手機的細菌和病毒量是男洗手間的18倍,因此成了病菌傳播的媒介。央視新聞“生活實驗室”欄目分別製作了手機和馬桶的72小時細菌培養皿,也證明了手機的細菌數量是馬桶的18倍,並且,手機表面的細菌數量高達120000/cm²。此外,更有研究證實,手機上的附著細菌多達2000餘種,1/4的手機細菌總數超過正常值的10倍。

  從客廳到廚房,從臥室到陽臺,手機基本走到哪帶到哪,打開聊天軟件,刷會兒抖音,看會兒微博,看個電視劇……甚至上廁所都攥在手裡。手機上的病毒在你打電話的時候,有可能就會附著在你的臉部和耳朵。如果你使用用過手機的手,揉眼睛、吃東西、摳鼻子、掏牙齒,這個時候病毒就有可能趁機進入身體。

  在這新冠大肆傳播的當下,手機的清潔問題大家也應得到重視。那手機如何清潔消毒呢,極小編這就道來。

四件事讓手機遠離病毒

  1.酒精消毒

  出門使用手機或有可疑接觸後,建議給手機做一次消毒。可以使用專業的手機消毒劑,或者用棉球蘸取酒精進行消毒。

  給手機消毒時,應先用洗潔精去除手機表面油脂;用棉球蘸取醫用酒精(濃度為75%),擠出多餘的酒精,使棉球處於剛好溼潤但又不會滴下酒精來,以防酒精流入手機內部,造成手機故障;也可以用酒精消毒棉片,直接擦拭消毒;輕輕用其擦拭手機表面兩遍,除了手機正反兩面外,不要忽略了聽筒、話筒、耳機孔、充電接線孔以及手機的邊縫接合處等。

  2.外出少玩手機

  疫情當前,儘量避免外出。必須出門時,少拿出手機來玩,因為難免會碰觸扶手、電梯按鈕、門簾、購物車等公共部位。如果在外使用了手機,回家除了洗手,記得也要清潔一下手機。

  3.在外如廁儘量不玩手機

  手機儘量不要外借,以避免交叉傳染病毒。如果在如廁時用過手機,或將手機借給過別人使用,建議立刻消毒。

  4.用後洗手

手機的清潔消毒要與手一起進行,才能避免病菌交叉傳遞。使用手機後一定要洗手,避免一邊玩手機一邊吃東西,不用剛拿過手機的手觸碰臉部皮膚,避免感染病菌。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肆意虐,極粉們切記切記戴口罩出門,勤洗手,多消毒,同時也多給手機消消毒,保衛自身安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