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佩(圖1,以下稱為“拍品”),形制紋飾中規中矩、沁色光氣可圈可點,加之高端大拍的光彩熠熠,大多隻剩欣賞的份了。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1

觀摩同時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古玉佩(圖2):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2-1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2-2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2-3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2-4

如不悉心洞察,估計一般是無法辨察出拍品的端倪所在的。

賞玩辨古是一個陶冶心境的過程,需要靜其身(環境)、淨其心(思緒),摘除一切有色眼鏡,從細微處辨識、從古韻處賞玩,方能識得其內在的所以然,是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了。

細心揣摩之下,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一件藏品,卻在工藝的細節上留下了亂真卻無法成真的破綻。這個破綻在砣工“陰刻線”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1)、線形錯亂:

商代制玉陰刻線多為剛勁的雙陰擠陽線和少量的剔地真陽線(參見《古玉學步(49):雙勾陰線擠成陽粗線雄渾細流暢》)。雙陰線的風格:雄渾細流暢;其視覺特點就是:兩條陰線無論粗細都寬窄、深淺平行一致,無差別(圖3)。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3:婦好墓出土商代古玉陰刻線舉例

而拍品的雙陰刻線一寬一窄、一深一淺(圖4),帶有明顯的西周勾撒一面坡的風格特徵(參見《古玉學步(90):西周制玉工藝多詳釋勾撒一面坡》)。商玉而周工,線形不對,明顯的工藝信息錯亂了。當然,或者到商晚期也有偶爾向勾撒一面坡過渡工藝存在的可能,謹慎起見,且慢做定論,再辨其餘工藝。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4

(2)、砣痕出錯:

商代制玉,古砣痕跡特徵隨處可見,這個特徵就是:直砣單刀陰刻線中間寬深、兩端尖淺的“柳葉”形(參見《古玉學步(107):高古玉陰刻線砣刀技法》)。即古砣工單陰線收刀是尖淺的,而拍品的單陰刻線卻常見扁而平鋪的“魚尾線”(圖5),非古砣工痕跡特徵了,是為砣痕出錯。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5

(3)、砣跡出錯:

無論商代還是西周琢玉,其陰刻線皆為古砣反覆磨琢而成,反覆磨琢的陰刻線除顯得剛勁有力外不留任何明顯差別的琢刻痕(衝砣、歧出),而拍品恰恰不斷留下莫名其妙地衝砣、任意可見不協調的歧出,這是現代高功率工具所留下的無法避免的痕跡特徵(圖6)。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6

除上述外,這件拍品在鑽工和打磨工方面也同樣留下了許多破綻:

(4)、鑽孔“虎口”無神: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商代制玉由於同一位置密集鑽孔難以定位的特點,虎口鑽孔沒有規矩反成了最大的規矩。無規則的密集鑽孔反而充分表現了老虎齜牙咧嘴的威風凜凜(圖7)。而拍品由於沒有掌握商代玉虎製作工藝的“神韻”所在,平均排列等距離定位輕鬆鑽六孔,既是現代工具能夠輕鬆定位的工藝特徵,也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的仿技體現(圖8)。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7

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龍的工上辨偽

圖8

(5)、打磨砂痕過重:

商、周制玉打磨雖然未到戰漢的玻璃光階段,但是打磨也力求不留痕跡,顯得光滑完美。拍品的打磨砂痕卻表現得傷痕累累,這樣故意留下的手工修磨的痕跡,絕非歷經三千多年風雨滄桑的體現,而似此地無銀的表白了。

其餘不再一一贅述。雖然仿點歷歷在目,但是仍然不失為高仿一件,畢竟如果匆匆而過還是不易識得的。類似的高仿堂而皇之進入高端大拍的殿堂,如果再加上“海外迴流”“傳承有序”的光環,高古玉藏玩界要面臨一場新的考驗。

藏玩高古玉,一定要以國家館藏為標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