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原標題: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作者 葉青 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導

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至今已過十餘日。

  有兩個重要的時間點值得分析。

  一個是1月31日凌晨,世衛組織宣佈,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終於,我們知道,從華南海鮮大市場起飛,到整個武漢、整個中國,甚至23個國家與地區的“黑天鵝”有多大。難怪有的專家說,2020年的“黑天鵝”不是在金融領域,而是在醫療衛生領域。

  另一個是2月2日。有理由說明,2日是一個轉折點。

  一是武漢市規定,2日中午12點前,各區必須完成現有“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工作,對新增人員要實現“日清日結”。

  所謂“四類人員”就是:

  ①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②疑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③無法明確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的發熱患者;

  ④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要做到這一點,各區、街道要承擔很大的責任與工作量。在武漢,不僅醫務人員的負擔到了極限,基層幹部的負擔也到了極限。

  具體規定是,集中隔離治療場所建築位置應位於居民區下風區,且離區(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較近,同時與集中居民區相對隔離,距離50米以上。

  集中隔離點的醫務人員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調配,原則上每個病區按每10人配備1醫(最好是呼吸科醫生)1護。同時根據需要配備數名工作人員輔助完成相關工作。

  集中隔離治療病房應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呼吸內科病區要求配置常用醫療設備。

  醫務人員應著二級防護,著一次性工作帽、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長袖橡膠手套、鞋套等進出隔離病房,嚴格執行醫院隔離技術規範和醫務人員穿脫防護用品的流程,正確實施手衛生及穿脫防護用品。

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嚴格探視制度,原則上不設陪護。若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況必須探視的,探視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在排向市政管網前,針對集中隔離建築的汙水處理池(化糞池)的第一格,進行投氯消毒處理。經檢測餘氯達標後再行排放。沒有修建集中化糞池的集中觀察點,在所在區域的汙水處理站加大投氯消毒量。

  集中隔離,讓在武漢的900萬人有了安全感。否則,一旦你與一位新型肺炎病人擦肩而過,就有可能“中槍”。

  二是1月25日開工,7000餘名建設者9天日夜鏖戰,與時間賽跑,火神山醫院已於2月2日完工!

  2日上午,在霧霾天氣中,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軍隊醫務工作者。

  火神山醫院有1000張床。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於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

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再次從10省市調配的1200名重症醫學專業的醫生和護士到達武漢。這樣的話,省外軍民專家、醫生、護士在武漢與本地醫生並肩戰鬥。

  看到2日的一些新變化,武漢市民略感放心。有了集中隔離,有了親人解放軍,武漢有救了。

  從封城到集中隔離,彷彿又看到了當年抗擊“非典”的架勢。通過這十天的觀察,我覺得要打贏這場特殊的戰爭,一定要“全民皆兵、萬眾一心”,才能夠取得勝利。

  武漢的承受能力有限

  這隻突如其來的“黑天鵝”,是對武漢的一次重大考驗。第七屆世界軍運會,是對武漢的考驗。現在肯定是更大的考驗。誰也沒有想到,武漢因軍運會出名之後,這麼快就又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而再次出名。

  這次疫情暴露了武漢醫療資源與佈局方面的不足。

  一是武漢的醫療資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2019年11月,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佈的醫院百強中,武漢有5所醫院進入綜合榜100強。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大學口腔醫院。

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武漢的醫療資源是不錯的,但是,在新型病毒性肺炎的衝擊下,顯得難以應付。大量的外援從大年初一開始進入。醫護用品也是很快就“彈盡糧絕”。武漢人完全沒有想到疫情會如此難以控制。

  二是麻痺大意。

  武漢人在1月20日之前,在不會“人傳人”、“可控可防”的誤導下,還是“該吃吃,該喝喝”,企業商會年會遍佈各大酒店。網絡上有一句話具有代表性:別人把武漢視為疫區,武漢人自己還在玩。戴口罩是從1月23日開始的。

  關於口罩,還有一個小插曲。

  1月15日下午,湖北省政協大會舉行閉幕式。坐在我前面一排的一位香港委員戴著口罩開會(現在才知道是N95口罩)。攝像機來了才摘下來。我們當時覺得很可笑。現在想起來,正是自己無知的表現。

  現在,上街戴口罩是正常的,不戴口罩的才是另類。

  三是對問題的嚴重性認識不足。

  1月31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武漢市市委書記馬國強。

  在節目中,馬國強回憶了疫情發生以來的幾個重要時間節點。他說:“如果我們能早一點採取措施,效果可能會更好。比如在12日、13日測溫的那天,是不是能採取像我們23日採取的控制飛機、高鐵、汽車、輪渡的出行,我想如果那時候採取這種措施,可能疫情會有所緩解,不至於像現在這種狀況。”馬國強表示。

  當然,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如果”可以重來。

  確實如此。武漢封城整整晚了十天。離開武漢的500萬人中,至少有80%是在這十天中離開的。

  對武漢經濟的影響

  武漢是國內省會城市中首位度極高的城市。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對企業,特別是武漢中小企業影響極大。疫情使得企業開工不足,有的甚至完全停產停業。特別是餐飲、旅遊、飯店等深受影響,很多是“顆粒無收”。2019年前三季度,武漢服務業增加值增幅達9.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8.7%,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服務業的重創是巨大的。

  武漢市是疫源區,而且最早封城。很多與娛樂、休閒、交通、餐飲等有關的第三產業大量停擺。街道上空空如也。白天也像晚上一樣人車稀少。最忙碌的是生產口罩、防護服、電子測溫器等企業。

  比如,2020年1月10日,穩健醫療決定,動員全資子公司穩健醫療(黃岡)有限公司唯一口罩車間380人,春節不休假,生產N95口罩、外科口罩和護理口罩。

  除了中百、武商等大企業的超市以及天貓便利店之外,很多店鋪關門休息。

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2003年,為改變武漢“一城獨大”的局面,湖北確立“一主兩副”發展戰略,襄陽、宜昌被列為“省域副中心城市”。2019年,宜昌和襄陽的GDP之和剛超過武漢的一半。位於全省經濟隊列第三梯隊的荊州、黃岡和孝感,經濟總量均在武漢市的八分之一左右。因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武漢,就是直接影響到湖北的經濟總量。

  從產業結構來看,湖北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包括汽車、建材、化工,三大產業在2019年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24.5%。在武漢、襄陽、十堰、隨州等地形成初具規模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疫情對湖北的汽車產業的影響比較大。

  武漢某知名汽車品牌公司人士告訴媒體記者,疫情對湖北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影響範圍包括主機廠、供應商、經銷商等。目前湖北的汽車企業面臨的問題,包括員工返城復工歸期未知、零部件供應無法保障(恢復生產、物流運輸)、銷售端沒有消費者進店。武漢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員工,大部分是湖北人,管理崗位可以線上辦公,一線操作則必須要人在生產現場,而一線員工很多老家都是在武漢周邊縣市。這些都是現實問題。

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專家預計,2020年湖北的經濟數據會在1和2月呈現比較明顯的同比下降,二季度也會有較大影響。2020年湖北經濟下行的壓力比其他任何省區市都大。

  北京、廣東在2003年非典疫情的次年經濟發展形勢有明顯回升,相信湖北也有條件在戰勝疫情後重振發展。

  建議

  在此分析的基礎上,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供武漢思考。

  一、千方百計地鼓勵企業開展生產自救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全力加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十條措施》。

  蘇州市人民政府發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涵蓋面廣,創造性強。值得各地學習。

  蘇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具體內容:

  1、確保小微企業信貸餘額不下降

  2、確保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降低

  3、發揮各政策性銀行“國家隊”作用

  4、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務

  5、實施援企穩崗政策

  6、緩繳社會保險費

  7、減免中小企業房租

  8、減免中小企業稅費

  9、延期交納稅款

  10、扶持中小企業創業園

  蘇州十大方面,目前是全國最早、最完整的。值得重視與借鑑。

  當然,有的專家建議,當前農民工分散在各地。因此,在遠程辦公、在線教育之外,可以考慮把閒賦在家的農民工組織起來,在互聯網上學習實用的各項技術。

  二、進一步調整經濟發展模式

  這次疫情告訴我們,抓公共衛生安全與經濟發展是一樣的重要。

  中國的發展模式要進一步調整與完善。要學會“吃一塹長一智”。

  2003年以前,我們追求經濟高增長,破壞了環境。

  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我們提出全面發展觀與科學發展觀,注重經濟全面發展,提出和諧社會的五大關係: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城鄉、地區、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係。我2003年第一次參加全國人代會,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

  2012年以來,提出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大事業共同發展,生態得到了有效的保護。這是有目共睹的。

  通過這次“新型肺炎”,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在自然界的環境得到保護之後,人的健康保障也很重要。

  很多企業家說,健康是1,其他都是0,沒有健康,什麼都沒有。對人是這樣,對企業、對國家何嘗不是這樣?

  因此,筆者認為,從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到環境保護、健康保障,是一個符合邏輯的過程。因為人的認識總是在不斷進步的。

  三、做大做實大健康產業

  新型肺炎無意中體現了中國大健康產業的漏洞。也反證了中國大健康產業的巨大空間。

  除了像新型肺炎之類的“黑天鵝”,我們國民的健康狀況也並不是特別理想。

  公開數據顯示,70%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76%白領亞健康,20%患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佔86%。中年死亡的原因中22%是心腦血管病。

  血脂異常的1.6億人(含高血脂),高血脂的有1億多人,高血壓人口有2.7億人,糖尿病患者達到9240萬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萬—2億人。

  骨質疏鬆在6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為56%,其中女性發病率高達60%至70%。因此,社會的快速老齡化現象也值得重視。

武漢封城之後,為何說2月2日是一個轉折點

  因此,馬雲說,未來超越我的人,一定在大健康產業。

  馮侖說,大健康這股風比房地產大,下個五年約有20萬億。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將成為全球健康產業的最大市場。到203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

  四、在領導層增強健康意識

  各級省市縣的領導圈中,要配備醫療專家型的幹部。可以承擔各級副職,分管醫療衛生,比如,副省長、副市長、副縣長。

  此次發生在武漢的疫情,最大的痛點就是信息失真。有些人這樣說,有些人又那樣說。最後是鍾南山院士一錘定音。疫情的傳導系統紊亂。

  我們現在有金融副省(市)長,在防範金融風險、保障資金需求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能不能也設立公共衛生安全副省(市縣)長呢?現在大多是一個副省(市縣)長分管文教衛生體育科技,而且黨外幹部居多。

  一方面,事務太繁雜,難以理清頭緒,另一方面,大都不是醫科科班出身,專業上比較欠缺,只能是邊學邊幹,自學成才。這往往會貽誤戰機。人們常說的“隔行如隔山”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副省(市縣)長能夠把公共衛生安全管好就非常了不起了。建議有醫科專業人士擔任公共衛生安全副省(市縣)長,而且相對獨立,這就是一個疫情防控的專業通道。如果覺得副省長太多的話,就取消金融副省長。

  在歷史上看,每次大的醫療衛生事件之後,都是通過設置醫療衛生官員加以改進的。即使是現在,也有國家存在這項制度。

  2017年6月27日,加拿大聯邦衛生部任命譚詠詩(Theresa Tam)為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是加拿大公共衛生局自2004年創辦以來的第三任主管,同時也是第一位華裔女主管。

  譚詠詩畢業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之後,分別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她本身是一名兒科傳染病專家。除了在加拿大不同省區和聯邦層級的衛生部門任職,她曾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多個委員會擔任專家,執行過多次國際任務。

  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的職責包括:向聯邦衛生部提供諮詢建議,同各省區的公共衛生部門,以及國際衛生機構和非政府組織聯繫與合作,以應對和改善公共衛生問題,向公眾通報公共衛生關注和風險等。

  加拿大各個省也設有首席公共衛生官。這就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防疫體系。

  五、衛健委主任要進行半年以上的培訓

  當衛健委主任,不懂基本醫學,是很可怕的事情。

  黃岡市衛健委主任“一問三不知”,就是一個案例。

  在全國還有多少這樣不懂醫的衛健委主任。因此,建議各級非醫科畢業的衛健委主任到專業院校學習半年再上崗。

  比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設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在中國教育部2012年公佈的一級學科評估中排名第1,是中國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公共衛生學院現設有6個系、1個研究所、1個實驗教學中心: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社會醫學系、衛生毒理學系,環境醫學研究所,預防醫學教學實驗中心。

  各省可以找類似的學校作為培訓基地。

  中國人常說:“吃一塹長一智”。中國人在17年前的“非典”疫情中犯過的許多錯誤,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又重演了。此次疫情過後,我們再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了。

  再過十天,武漢會怎麼樣?中國會怎麼樣?

  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