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人世間的禍與福無不遵循一個因果,跳出循環需要這種智慧

“禍福相生”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日常生活裡經常有這樣的例子。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塞翁失馬”的故事。

1 熟悉的寓言

高原上住著一位老人,有一天,他養的一匹馬跑出去沒有再回來。

鄰居聽說,都跑來安慰他。

老人卻說,你怎麼知道馬不見了不是一件好事?

隔了幾天,這匹馬回來了,竟然還帶著一群野馬,老人因此發了財。

鄰居又跑來道賀。

老人家說,我們家賺了一群野馬,怎麼知道這不是壞事呢?

結果過了一段時間,老人的兒子騎野馬摔斷了一條腿。

鄰居又跑來安慰。老人會怎麼說,大家也猜到了。

他說,你怎麼知道我兒子摔斷腿不是一件好事?

過了沒多久,國家發生戰爭,所有健康的青年都要去打仗,很多人受傷,有的還戰死了。

老人的兒子因為瘸了腿,不用打仗,父子倆反倒可以過著平安的日子。

2 禍福相生的道理

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不過,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

故事裡那些鄰居是誰?

答案是:我們普通人就是那些鄰居。

普通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看別人發財就可喜可賀,羨慕得不得了;

看別人倒楣,就覺著不幸,想去安慰他。

但是這類想法,有時候會落空。

故事中的老人是誰?

答案是:老子。

只有老子這樣有智慧的人,能夠看到事物的整體性,看到禍與福是相生相倚的。


傅佩榮:人世間的禍與福無不遵循一個因果,跳出循環需要這種智慧

《道德經·五十八章》中說: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意即:災禍啊,幸福緊靠在它旁邊;幸福啊,災禍潛藏在它底下。誰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禍福是沒有一定的。

老子這裡所說的,正是“禍福相生”的道理。

一個人遇到災禍,如果經受住了考驗,那麼痛苦過後可能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一學會珍惜,幸福感就來了。

一個人表面上什麼都有,恐怕災禍就隱藏在底下。

美國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有錢人家的小孩,特別容易在中年之後感覺到人生乏味。

因為他從小家裡要什麼有什麼,一切都是父母給的,樣樣都可以輕易到手,中年之後反而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

窮人家的孩子從小打工,每一樣東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賺來,反而會覺得這些東西跟我內在的生命有一種關聯,更值得去珍惜。

所以,人年輕時受苦說不定是一種磨練,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

從小各方面都很順利,也許將來碰到考驗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可見,人生的福與禍是很難說清楚的。

3 結果取決於自己

《韓非·解老》解釋福與禍的關係說:

“人有禍則心畏懼,心畏懼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明事理。”

人因為遇到災禍而心懷畏懼,畏懼自己做錯事、想錯事,畏懼自己的行為違背規範,畏懼自己忽略了別人所在意的事情,畏懼鬼神和上天;

行為自然端莊和正直,行為端直則思慮自然比較成熟,也就是可以明白事理。

反之,“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

有福氣則有富貴,富貴的人在“衣食美”之後,個個都驕由心生,一旦驕由心生,就會行為邪僻而舉動悖理。

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貴加上驕傲,自己就會招致禍患。

其中因果由觀察經驗而得,世間少有例外。


傅佩榮:人世間的禍與福無不遵循一個因果,跳出循環需要這種智慧

因此,人活在世界上,要經常保持警覺狀態,“敝而新成”。

常常讓自己處在一個不圓滿的狀態中,就會自我要求,繼續成長髮展。

不管是遇到壞事還是好事,都要看長遠一點。

順利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倒黴的時候,也千萬不要灰心喪氣。

要知道,沒有一個人一輩子都順利,也沒有一個人一輩子都倒黴。

西方有句諺語:“上帝不會給一個人他不能夠承受的苦難。”

什麼意思?

假如你今天遭受苦難,就要想到:

上天給我的這個苦難,不會是我無法承受的;

我不光有能力承受,還應該從苦難中設法讓自己成長,開發潛能,向前發展。

人生的路掌握在自己手上,是禍是福,終究取決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