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人世间的祸与福无不遵循一个因果,跳出循环需要这种智慧

“祸福相生”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日常生活里经常有这样的例子。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塞翁失马”的故事。

1 熟悉的寓言

高原上住着一位老人,有一天,他养的一匹马跑出去没有再回来。

邻居听说,都跑来安慰他。

老人却说,你怎么知道马不见了不是一件好事?

隔了几天,这匹马回来了,竟然还带着一群野马,老人因此发了财。

邻居又跑来道贺。

老人家说,我们家赚了一群野马,怎么知道这不是坏事呢?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老人的儿子骑野马摔断了一条腿。

邻居又跑来安慰。老人会怎么说,大家也猜到了。

他说,你怎么知道我儿子摔断腿不是一件好事?

过了没多久,国家发生战争,所有健康的青年都要去打仗,很多人受伤,有的还战死了。

老人的儿子因为瘸了腿,不用打仗,父子俩反倒可以过着平安的日子。

2 祸福相生的道理

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不过,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

故事里那些邻居是谁?

答案是:我们普通人就是那些邻居。

普通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看别人发财就可喜可贺,羡慕得不得了;

看别人倒楣,就觉着不幸,想去安慰他。

但是这类想法,有时候会落空。

故事中的老人是谁?

答案是:老子。

只有老子这样有智慧的人,能够看到事物的整体性,看到祸与福是相生相倚的。


傅佩荣:人世间的祸与福无不遵循一个因果,跳出循环需要这种智慧

《道德经·五十八章》中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意即: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潜藏在它底下。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祸福是没有一定的。

老子这里所说的,正是“祸福相生”的道理。

一个人遇到灾祸,如果经受住了考验,那么痛苦过后可能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学会珍惜,幸福感就来了。

一个人表面上什么都有,恐怕灾祸就隐藏在底下。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有钱人家的小孩,特别容易在中年之后感觉到人生乏味。

因为他从小家里要什么有什么,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样样都可以轻易到手,中年之后反而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

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打工,每一样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赚来,反而会觉得这些东西跟我内在的生命有一种关联,更值得去珍惜。

所以,人年轻时受苦说不定是一种磨练,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从小各方面都很顺利,也许将来碰到考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见,人生的福与祸是很难说清楚的。

3 结果取决于自己

《韩非·解老》解释福与祸的关系说:

“人有祸则心畏惧,心畏惧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明事理。”

人因为遇到灾祸而心怀畏惧,畏惧自己做错事、想错事,畏惧自己的行为违背规范,畏惧自己忽略了别人所在意的事情,畏惧鬼神和上天;

行为自然端庄和正直,行为端直则思虑自然比较成熟,也就是可以明白事理。

反之,“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

有福气则有富贵,富贵的人在“衣食美”之后,个个都骄由心生,一旦骄由心生,就会行为邪僻而举动悖理。

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贵加上骄傲,自己就会招致祸患。

其中因果由观察经验而得,世间少有例外。


傅佩荣:人世间的祸与福无不遵循一个因果,跳出循环需要这种智慧

因此,人活在世界上,要经常保持警觉状态,“敝而新成”。

常常让自己处在一个不圆满的状态中,就会自我要求,继续成长发展。

不管是遇到坏事还是好事,都要看长远一点。

顺利的时候,要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倒霉的时候,也千万不要灰心丧气。

要知道,没有一个人一辈子都顺利,也没有一个人一辈子都倒霉。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不会给一个人他不能够承受的苦难。”

什么意思?

假如你今天遭受苦难,就要想到:

上天给我的这个苦难,不会是我无法承受的;

我不光有能力承受,还应该从苦难中设法让自己成长,开发潜能,向前发展。

人生的路掌握在自己手上,是祸是福,终究取决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