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學生學書法真的有用嗎?

林也程


可以培養孩子書法興趣。由於孩子年齡還小手握毛筆姿勢有些困難,所以最好進入小學階段再學習。


南京宇振林


讓孩子從小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接觸毛筆、宣紙,感受書法藝術魅力和書寫漢字趣味,不但有用,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可是,諸多原因所致,這一美好的願景,只能說是夢想。

針對這個問題,談一下我的想法。

據我瞭解,絕大多數幼兒園,教學科目設計與日課活動主題內容,是在保障兒童身心安全的前提下,以開發智力、培養思維、感統訓練為主,目前為止,公辦幼兒園的教程中,還沒有把書法、寫字列入其中,只有一些私立幼兒園偷偷的教孩子寫漢字(教法並不正確),按照統標幼教大綱明文規定,此作法是不允許的。由於部分家長有強烈要求和超前慾望,私立幼兒園又為了維持生源哄家長們高興,於是一拍即合,暗箱操作也就在所難免了。

殊不知,在用筆書寫能力培養這方面,國家教育部門對此有專門的規定。

教育部印發的《3~6歲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藝術〉這個單元裡,欣賞、體驗、表現等主題活動科目中,沒有關於書法、寫字這項。


我專門的做過調研。大多數幼兒園老師認為,不能教授孩子寫字,理由: 兒童正處在骨骼發育和身體生長期,過早的讓孩子們拿筆寫字容易使手指受傷……網上搜一下看看吧,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還真不少。

其實,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杞人憂天,類似這種硬性規定也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請大家仔細想想,學前班的小朋友,在幼兒園裡是不是有,拿著鉛筆畫簡筆畫,拿著蠟筆、水彩筆塗鴉? 經常在兒童磁性畫板上寫畫,天天手摳變形金剛玩兒,一日三餐使用小勺和筷子吃飯……難道有誰聽說過,孩子因此手指受傷變形了嗎?


我認為,拿捏物件的指力大小是人的夭生本能反應,當達到一定的強度時自動控制住了。如果說孩子練字會傷手,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來自外部的強制性心理壓力,使孩子處於近似於被挾持狀態下,做出的不情願的舉動造成的。

例如: 在不懂書寫技法原理的成人(老師、家長)干預下,故意的給孩子施用了錯誤的書寫訓練方法,導致孩子執筆手法不正常,寫字時用力捏、使勁兒按。主要表現是: 執筆姿勢要領錯誤,指法分佈不理合,運筆動作不正確。要求孩子寫字時要用力,否則看不清楚……其不知可憐的孩子是無辜的!

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我認為,教育部門之所以規定不讓幼兒園教寫字是有道理的。因為,老師們都不懂書寫技法,甚至本身不知道如何拿筆寫字是正確的,怎麼去教孩子呢? 擔心出問題。


反過來說,不讓學前班小朋友介入書寫技能訓練活動,說明現有學前教育理念上存在誤區,兒童藝術早教體系不健全,有盲點、缺項目。所謂綱要規定不允許寫字之說,屬於霸王條款性質,表明參與立法的幼教專家,本身對書法、寫字科學訓練方法不懂,缺乏實驗研究經歷。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兒童書法興趣啟蒙〉基礎教學方法,是我的課題研究成果之一,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完成了實驗過程,並且有原創教程在手。可惜,一直閒置在那兒沒有推廣出去。原因就是,上面有規定。我曾經去過幾個幼兒園,試圖商談一下合作,園長們表示不敢引用。

我的主導思想是: 學齡前兒童學書法、練寫字、學畫畫,從使用筷子開始……如圖:


由此推理,學前班的小朋友,在學習書法、練習寫字之前,需要有一個平穩過渡期,直接教拿筆似乎有點太突然,所以,必須先通過《怎樣指導兒童使用筷子》這樣的小臺階,經過程序化的、短期的進行手法定勢、指法確職、協調動作等一系列訓練,掌握〈潘氏三指法運用小技巧〉。

這樣的話,如果把上述幾個活動規則串聯在一起,會是什麼結果呢?

需要幼兒園階段完成的任務是: 姿勢與手法、筆法動作、筆畫寫法、三四畫的獨體字。瞭解書寫基礎知識,掌握書寫用具使用方法。

這些任務分解到兩個年齡段,比如,3~4歲,熟練小勺和筷子使用方法。5~6歲開始練習操作毛筆、硬筆,掌握基本動作要領。注意,五畫以上的字不要練。等到上小學一年級之後,接著向前走。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幼小銜接。

我之所以囉嗦了這麼多,是想提醒廣大老師和孩子家長朋友們,既然上頭有規定,千萬不要盲目行事。必須要立足於幼小銜接這個切入點,比照兒童繪畫活動模式,考慮如何是好。否則,不要去冒險踩踏雷池,費力不討好。


另外,還需要慎重考慮一下關鍵問題: 幼兒園有沒有師資力量? 老師有沒有這個專業教學能力? 應該對擔任書法、寫字課的老師,專門的進行這方面的業務技能培訓。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教授學前大班的孩子練習毛筆字,或學寫硬筆字,決不能採取社會上書法班那種教學程式,也不要用指導一年級以上小學生描紅、摹寫那樣的練習方法,因為,筆法、筆畫、字形等等很多精細動作,對於學前班的孩子們來說,不是一般的難度。在校小學生、初高中生,乃至大學生和成人,都覺得很費勁呢,何況是孩子? 這種強人所難的事情堅決不要幹!

如果哪位對學前兒童藝術特長教育很感興趣,可以當作課題進行研究探討,用利自己家和親屬的孩子作實驗。而且要有一套正規系統的訓練套路,單純的帶著孩子光是寫字,沒什麼用,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厭煩寫字,非得把書法興趣弄沒了不可。

現在,書店裡、網絡上,有很多在售的兒童學書法、練寫字的資料。這類用品中,多數是字帖類,字體,有的是手寫體,帶刻意頓筆動作。有的是印刷廠體。這樣的字體不適合學齡前兒童練習。沒有正規系統的與其配套的教材。是為了迎合家長急於求成心理,名為兒童練字方法,實質是生搬硬套成人練字那種模式,張冠李戴,拔苗助長。如圖: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體會摘要(局部),僅供參考。

新學期開始了,希望大家能關注我,翻閱之前我發佈的有關小學生練字的信息,有小視頻可看,或許對您有所啟發幫助。謝謝支持!

密切關注寫字教育發展動態,志力於書寫技藝研究,努力推廣實用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要因人而異!

而且要看學習哪種書法門類,因為現在除了傳統的毛筆書法,還十分流行學習硬筆書法。

如果是要孩子學習毛筆書法,我覺得稍微有點早,雖然中國的古人,很早就開始學習書法,我覺得那是因為當時的書寫工具主要就是毛筆,並且有書寫環境,但是現代社會不同,孩子對毛筆書法是有點陌生的,並且,孩子小,手上的力度不夠,掌握工具的使用,恐怕就要很長時間,可以讓孩子早些瞭解這種優秀的文化,但是最好還是稍微大一點再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技巧上孩子也更能理解和接受!

如果是要孩子學習硬筆書法,那就和孩子的識字量有關係了,如果識字量少,練字的時候可能會迷茫,甚至產生牴觸情緒,畢竟在很多孩子心中,坐在那裡很長時間,去重複書寫一個動作,是枯燥的;但,如果你的孩子識字量夠,同時又明白寫字的好處,能夠堅持坐得住去練習,那孩子早點學習是有好處的,所以我說這個也要因人而異!

以上是我的個人淺見!


一笑巍巍


關於學書法有沒有用的問題,有的時候我都想問一問,什麼樣的用途才算有用。能寫好字算不算有用?能陶冶性情算不算有用?還是說一定要今後成名成家或者從事相關工作獲得報酬才算有用?


但是這些對於一個學前班的小朋友了來說都說得太遙遠了,所以我把這裡的“有用”理解為寫字入門。


關於小朋友的書法學習,我習慣性地分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來談,因為有的家長讓小孩子學習書法就只是為了讓孩子把字寫好而已,如果為了這一點,沒必要選擇軟筆書法這樣繞遠路的方式。

首先是,學前班學生學習硬筆書法有什麼用?


1、鍛鍊孩子的耐心,讓孩子坐得住。

有的時候幼小銜接並不是為了讓孩子真的去學什麼文化課知識,而是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寫字課是最像一年級上課情況的興趣班之一,學前班的時候能坐著寫一個小時的字對孩子來講就應該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2、識字多一點。

練字就要識字,提前多認字能讓孩子以後在做作業或者閱讀的時候輕鬆一點。


3、提前寫字,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

很多家長覺得反正以後語文課會教寫字不急著學,為了讓孩子輕鬆一點,就把寫字當做順其自然的事。

殊不知學寫規範字是孩子一生的必修課,提前學習會讓孩子輕鬆一點,進入小學之後拼音、識字、寫字一起從零開始,對於家長來說覺得簡單,但是孩子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沒有學習方法,到時候就是一團亂麻。孩子也累,家長督促著也累,督促和爭吵多了,更容易讓孩子厭學。

提前學硬筆的好處這麼明顯,但是現在卻有規定幼兒園不能提前學寫字數學等,有的說是因為不想讓孩子壓力太大,也有說孩子的手骨還不適合,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幼兒園每個班的學生太多,這麼多學生一起寫字啟蒙,拋開老師的水平不說,對於老師來說精力上也顧不過來。

在以前學前班可以學寫字的時候就出現很多孩子握筆姿勢都不對就練,結果進了小學重新糾正,加大負擔的事情。

所以,索性讓孩子再懂事一點,再規矩一點的時候再學習,老師和學生都能輕鬆一點。

接著是,學前班孩子學習軟筆有什麼用?


不建議孩子在學前班就學習毛筆。軟筆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字都不認識幾個的學前班孩子學毛筆面對的還是繁體字,對孩子來說,可頭大了。


還有一種可能是。老師不教字,整整一年都在練筆畫,這樣的練字方式太枯燥,孩子很容易就放棄了,寫字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後,一年級正式練字的時候,看到練字就心累,沒耐心。


這就真的是揠苗助長的副作用了。


如果家長和孩子都對毛筆感興趣,可以在孩子寫過一年硬筆之後再嘗試軟筆。這個時候,學過一段時間之後就能感覺到學習書法有用。

慢慢地就能出去參加比賽,獲得證書,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不小的鼓舞,即使等孩子大了,看到自己小時候的獲獎證書還是能開心很久。


明瞭了


1、非常有用。孩子從小得到啟蒙。

2、任何學術,都要看孩子的性格愛好,孩子小,不會表達,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體驗,比如先學習一個月。如果孩子非常喜歡,而且很有這方面天賦,那就可以長期學習、普及知識,為將來才藝做鋪墊。

3、最好找連鎖店知名書法學習,這樣教學質量、老師都比較安全可靠。


靈魂教練zxs


我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日久的練習,加上興趣和努力必將有所收穫。


愛的精靈110


其實6歲之前的小孩子可塑性是最強的,所以這個階段主要以練習書寫習慣為主,學前班開始學書法當然也是從這方面來講,而且重要。


生宣老墨


有用的,首先比別人起步早,提前接觸對提高孩子的能力是有好處的,書法是要不停的練習,時間越久越好,不要說寫字,如果練的好,對孩子以後想成為名人都有很大幫助。


野釣啊斌


由於教育部將書法課納入中小學課堂的政策落實後,書法熱也迎來自改革開放後的第二個春天。另一方面政府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逐漸重視起來。國家領導人在出席各種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也將書法帶向世界的舞臺。事實上,書法對一個人的影響不能說是至關重要,至少是極有能動作用的。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麼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家小孩四歲了能學書法嗎?我家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不是可以學書法了?我家小孩馬上上小學了能學書法嗎?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都歸結於一句話,那就是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學書法才更為合適。

嚴格的說孩子幾歲開始學習書法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也就是說有的孩子可以早一點開始,而有的孩子可以相對晚一點。根據我自身的經驗孩子不要過早的去學習書法,尤其是軟筆書法,比如三四歲就開始學習毛筆書法,就無異於拔苗助長。但是太晚了也不太好,比如十歲後才開始學習書法(這裡主要指的都是硬筆書法也就是寫字),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子的書寫習慣幾乎定型了,孩子的很多書寫習慣都是錯誤的,面對這種情況就很難再糾正過來,包括書寫姿勢,漢字的書寫習慣,對漢字的書寫感覺等等。 一般情況下,小孩子5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學習書法了。但關鍵的問題是,方法和老師很重要,家長的鼓勵支持也很重要,孩子的書法學習環境和一個好老師的引導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關鍵因素。

所以對於孩子的培養是需要三方面因素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幼兒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他們對世界充滿著無限好奇,同時他們又是極其脆弱的。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就以引導和培養興趣為主了。找一個好老師,來正確培養他們的書法興趣,為後續打下書法學習的基礎。事實上任何技能都需要天賦,而這種天賦主要表現在對某方面技能的一種感覺,但是有了天賦,堅持和努力才是關鍵。所以,小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書法黃金時間。

最後就是小孩書法學習路上的關鍵因素:1:找一個好的書法明師,否則一旦書寫姿勢和漢字書寫習慣定型了就很難再糾正過來。

2:小孩初學書法(包括書寫),前期應以培養興趣為要。

3:家長要多鼓勵小孩子,培養小孩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不可以急功近利。

4:營造一個書法學習的環境,必要的時候和小孩子一起學習書法。

5:帶孩子參觀書畫展,書法名勝古蹟等,來潛移默化的培養和影響孩子的書法情感。6:凡事不可半途而廢,書法學習堅持就是最好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