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時期,看上海金融法院如何“隔空”審案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如何既做好防控保障安全,又讓司法服務“不打烊”?

2月4日,節後上班第二天下午,上海金融法院通過互聯網“隔空”開庭審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戰“疫”時期,看上海金融法院如何“隔空”審案

該案系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原告某基金管理公司與被告某實業公司和某電力燃料公司及第三人某銀行簽訂《委託貸款合同》,原告委託第三人給被告某實業公司發放貸款,被告某電力燃料公司為合同履行提供連帶責任保證。被告某實業公司在履約過程中未還本付息,原告於是訴至上海金融法院,要求兩被告承擔相應責任。

“原告,能聽清麼?” “清楚、清楚。”“第三人,看得清楚屏幕上顯示的材料麼?”“看的清。”

下午2時,上海金融法院科技法庭內,審判長吳峻雪法官在確認系統順暢後敲響了法槌。

庭審現場,除了佩戴口罩的合議庭成員和書記員外,旁無一人,原告和第三人代理人的高清影像圖像按時出現在審判席前方的兩塊屏幕上。相關證據材料清晰地出現在當事人的屏幕裡,當事人的各自終端均清楚播放法官的詢問語音。

戰“疫”時期,看上海金融法院如何“隔空”審案


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庭審嚴格按照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整個過程聲音清晰,畫面流暢,程序規範。隨著當事人藉助遠端的電子簽名技術完成對庭審筆錄的確認後,這場不到一個小時的同步錄音錄像庭審順利結束。

“感謝法院提供了這麼方便的形式開庭,讓我在疫情情況下不用從天津大老遠地趕過去,從實際效果看,這種新形式溝通也非常順暢。”第三人工作人員在庭後向孫倩法官表示。原告代理人也向孫倩法官表示感謝,感謝法院在疫情形勢下用如此安全的方式如期開庭,保障原告的訴訟權益。

戰“疫”時期,看上海金融法院如何“隔空”審案

據悉,為應對疫情,全市三級法院目前已暫停現場立案、訴訟服務和信訪接待工作。

疫情發生後,上海金融法院法官們在節日期間即全面排查春節後已安排開庭或接待的案件。

上海金融法院孫倩法官排查時發現,該案系公告案件,且第三人遠在天津。“如果申請延期開庭只能再次公告,延誤審判週期,又增加訴訟成本。”孫倩表示。

然而,如果不延期,則無法避免當事人行動聚集可能引起的疫情擴散風險。是否能直接網上庭審?孫倩法官主動與原告和第三人溝通聯繫,在徵得雙方同意後,最終決定啟用互聯網庭審系統如期開庭審理。

庭審前,各崗位幹警迅速投入緊張有序的籌備工作,綜合辦公室技術部門反覆調試系統和設備,提前做好庭審準備,為互聯網庭審系統正常使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孫倩法官也提前指導當事人下載客戶端,並掌握簡單的互聯網庭審系統使用方法。為提高庭審效率,當事人也可在庭審前提前登陸上載證據材料。

上海金融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法院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員聚集引發可能的疫情擴散風險,又要保障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讓公平正義因疫情受阻。

上海金融法院將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拓展應用範圍,提高應用實效,以更加高效的舉措和更加主動的作為,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記者 | 胡蝶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