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輪椅上的愛心


散文:輪椅上的愛心


春節過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蔓延、擴散。全市上上下下積極投入到這場針對疫情蔓延擴散的阻擊戰中。我被臨時抽調到社區服務站,負責接收社會防護、消毒物資捐助工作。早晨七點半上班,下午下班時間就說不準了。服務站規定:只要有來捐助防護、消毒物資的個人和企業,要無條件地接收,不計時間。

好像嚴寒也在故意與人作對,明天就要立春了,可是今天室外溫度竟然達到零下29度。呼嘯的西北風隨著絡繹不絕的捐助物資的人群從大門鑽進來,讓人覺得嚴冬是那麼漫長。

時間已是18:50了,社區工作人員小李伸了個懶腰,對我以及與我一樣臨時抽調來工作的小王道:“忙碌了一天,我們總算該下班了。”見沒人來捐助物資了,我們便決定鎖門下班回家。

這時,門外響起了呼喊聲:“有人嗎——屋裡有人嗎——”

我和小王忙出門一看,門外臺階下有兩輛輪椅,輪椅上分別坐著一男一女,兩人年齡大約在60歲左右,各自胸前有一隻用包袱包著的大包裹。

“呵呵,輪椅上不去臺階了。”這時候,只見那位坐輪椅的大爺笑著對我們說,“麻煩你們把我們老兩口做的口罩拿進去捐給社區吧。”說著,老兩口各自把胸前的包裹抱起來遞向我們。

“謝謝大爺大娘,咱們進屋吧,暖和一下。”我笑著迎了上去,接過大爺手裡的包裹,嗬!感覺很重。

“大爺大娘,進屋吧。按照規定,你們捐助的這些物資是要登記造冊的。”小王笑著說道。他沒有接大娘的包裹,而是向臺階上推大娘的輪椅。

“捐點口罩,還登什麼記啊?我們又不要啥,你們把口罩拿進屋吧,我們放心。”大爺大娘幾乎同時推辭道。


散文:輪椅上的愛心


“大爺大娘,這麼冷的天,你倆咋來了呢?”這時候,小李從屋裡走了出來,快步走到大爺大娘面前,驚訝的問道。好像他們認識。

大爺笑著說:“嘿嘿,這幾天電視上天天說新型冠狀病毒嚴重,需要大批的口罩。我們老兩口也幹不了別的,這幾天就趕製了1000多隻口罩送來了……我們回家再接著做……”

小李道:“大爺大娘,進屋暖和一下再走吧。從郊區到市裡,這麼遠的路,又颳著這麼大的風,多冷啊……”

“不用了,我們老兩口還要趕回去。天黑了,道上滑,不好走。”大爺說著,和大娘對望了一眼,二人搖著輪椅離開了捐助站。

我們三個人目送著兩位老人消失在寒風中,直到看不到輪椅的影子。

進屋後,小李告訴我們,大爺姓姬,大娘姓梁,大爺是煤礦工人,住在我是郊區的一個小村子裡。在一次井下作業中,大爺被砸成高位截癱,後來與患股骨頭壞死的大娘組成了家庭,兩個人無兒無女,靠大爺的一點工傷工資過日子,生活不算富裕。以前小李的婆婆家與大爺家住鄰居。小李曾經動員過他們倆寫申請,申請政府最低保障工資。可是大爺說,兩個人過日子也花不了多少錢,就沒有申請……聽著小李的講述,我不由得對兩位坐輪椅的老人肅然起敬。

“老人的心是好的,可是現在防疫口罩要求很嚴的,快看看能不能用啊?”這時候,小王突然提醒道。

“哈哈,小王你多慮了。”小李笑著對小王道,“姬大爺老兩口做口罩前還諮詢我了呢。”

原來姬大爺做口罩前曾經諮詢過防疫口罩的標準。小李當時以為姬大爺要買口罩,便細心地告訴了他們老兩口防疫口罩的標準。

於是,我們打開兩個包裹,兩堆天藍色的防疫口罩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三個人飛快地清點了一下,共有1111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