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修圖,你有哪些能讓老照片舊貌換新顏的方法?

柳侍墨


當你的審美得到一定的提高之後,回頭看自己好久之前拍的老照片再修一修你都會覺得有提升。


yveWoo51


1、 用軟件打開圖片之後,圖層屬性改為柔光,調整透明度。

  2、 圖層屬性改為柔光,調整透明度。

  3、 複製一層,去色,ps 自帶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調整數值】,然後圖層屬性為疊加。

  4、圖像改為cmyk顏色模式,分別調整不同通道的色階,然後轉為rgb模式。

  5、如果製作黑白的,做好後可以用黑白漸變映射增加通透感。

  6、做黑白的,可以選好的通道——單色乾淨通道比如紅色通道,全選ctrl+a,然後複製ctrl+c,點回rgb通道,到圖層粘貼複製的通道。ctrl+v,再調整色階等。

  7、局部選區比較灰暗的地方[選區方法很多,一般就用自由套索或直線套索,羽化後拷貝為新圖層,羽化大一點,拷貝為新圖層方法:ctrl+j,然後調整曲線色階等,如果出現和周圍區別大就用圖層蒙板,或降低透明度。

  8、如果照片很淡,曝光全面過度,可以先複製一層或多層,圖層屬性都為正片疊底,合併後處理。

  9、如果照片很暗,可以複製一層或多層,結合透明度調整,圖層屬性都為濾色。

  10、複製一層乾淨通道,調整色階後照亮邊緣,把不需要清晰的地方塗黑,點選該通道[ctrl+鼠標點該複製的通道],回到圖層,藝術效果濾鏡——繪畫塗抹。






攝影的鄭文


並不是一種色調風格一招鮮吃遍天,但是絕大部分後期處理都比較容易操作,重點是你得掌握好這個修圖調色的思路,人文/人像/風物攝影/自然風光等等,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表現重點可能有不同的修圖調色的方法。

1、我沒有修,直接用的原片,我覺得比較適合我想要表達的內容。

2、就處理了白平衡,非常簡答,幾秒種出片。原片其實也可以直接用,這種題材前期拍攝就會有些講究。

3、標準模式拍攝,原片偏暗偏灰,一方面色彩表現受光線的影響,另外數碼的寬容度當然也遠低於人眼,後期處理很多情況下其實就是還原我們眼睛所看的過程。當時的光線條件下,眼睛所見基本上就是我處理後的結果。

4、光影結構有所改變,但是也不難,但這樣大幅度的改變光影結構的修圖,在我平時正常的作品發佈中,基本上是不怎麼用到的,但是這類色彩濃郁對比清晰的圖片,很適合印刷和做圖庫資料。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廢片邊緣的照片的修飾當作學習訓練ps水平的一個過程,充分的掌握這些ps技巧,我們可以靈活的運動到其它的修圖部分。

總的來說,數碼後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們也清楚,這也僅僅只是一個工具,我們掌握好這個工具,就能恰到好處的為我們的作品服務。我們能靈活的把握好這個度,哪些照片不用處理,哪些只要輕微處理,哪些得做一些比較大的調整,哪些適合什麼樣的調整,我們能夠心中有數,靈活的運用它。

另外,大家看看上面的案例,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原片色彩呈現灰暗,但是總體來說構圖工整,光影結構可見,畫面內容完整,意境有表述可能,這樣的原片才能使得後期有一定的空間,如果前期拍攝沒有一定的基礎,後期無論怎麼做都是徒勞無用的。


劉海_1767328


處理褶皺等問題,後期加色使照片顏色調純粹一些!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1076, "file_sign": "c4918fccad112d073bdd11dcaf4f9e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