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民營企業開始重視財務規範化?

助你財務


主要是因為在以往的觀念中,大多數民營企業主覺得財務部門不重要,只是個記賬的,對公司沒有大的作用。這種對財務的輕視,給民營企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一、不懂財務,輕視財務人員

很多民營企業的老闆覺得財務人員不重要,所在財務人員招聘方面都很隨意,開出的薪水很低,反而給公司帶來很大損失。

因為老闆本身不懂財務,對財務人員能力缺少判斷,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不知道財務人員具體做什麼,也不知道財務人員是不是稱職。這樣公司賬務常常一團糟,在涉及到開票、節稅和成本統計等細節方面的事情,反而給公司帶來了損失。

以前有個朋友的公司是做鮮花預訂的,從雲南空運鮮花,包裝之後,在微信公眾號上接受鮮花預訂。因為公司是新註冊的,所以最初幾個股東對公司成本和利潤很是關心。朋友作為股東之一,覺得成本方面很不對勁。後來換了一個財務,才發現原來的財務做的利潤表中,成本和費用基本的統計都錯的離譜,比起真實的支出少了很多,導致在公司創業的最初幾個月內高估了利潤,也影響了股東之間的關係和公司的前途。

二、不懂財務工作,干擾財務工作

有的企業老闆不懂財務,還對財務人員指手畫腳,干擾財務人員的工作。

記得有一次到應聘到一家金屬加工的企業工作,老闆不懂財務,前期和供應商的好多年的賬目都對不上。老闆自以為是,一還指責我什麼都不懂,一邊告訴我應該怎麼做,結果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我堅持自己的方法,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到幾個大的供應商那裡和對方財務把賬目一一對清,就離開了那家公司。一個不懂得尊重員工、尊重專業的老闆,不值得跟隨。

三、不懂合理節稅,亂開發票

有的老闆不懂合理節稅,有時候遇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問題時,做出錯誤的決定,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一家做服務業的老闆,有一個月因為很多進項發票沒有及時開進來,當月需要繳納大量的增值稅,情急之下竟然接受了一家打電話售賣虛假髮票的公司,付出幾十萬購買了幾百萬的虛開發票。幾個月之後東窗事發,公司不僅補繳了增值稅和所得稅,還被罰了很多款,公司也為此關閉了。所以,老闆要適當的懂點財務,是非常必要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反思過去,才會更加重視財務的規範化。

財務規範化管理,是民營企業順利發展的重要因素。財務的範化需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實現財務人員的專業性、財務流程的標準化和財務制度的合理化。


財經黑幕


民營企業開始重視財務規範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也是企業邁向資本市場的必要條件。

企業財務規範化需要企業按現代企業制度管理的要求,權責清晰、產權關係明晰、會計核算精準、財務制度和流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有效等。

民營企業要做到財務規範化,企業老闆首先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且是真正想把企業帶到財務規範化的軌道上來,畢竟如果企業按財務規範的要求去經營和管理,短期內企業的管理成本有所增加,而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民營企業財務規範化利大於弊。

那麼民營企業為什麼重視財務規範化,主要是源於如下幾點:

1、規避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稅收風險。

已經上線和實施運行的金稅三期,是覆蓋各級國稅、所有稅種、所有工作環節的全國性稅收信息系統。依託於互聯網,集合大數據評估、雲計算功能的“智能稅收系統” ,從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銀行賬戶和應納稅額等幾個維度來判斷企業的稅務問題(多繳稅或少繳稅都有可能存在風險)。

而民營企業核算計算準確,財務規範後涉稅風險大大降低。

2、會計核算更加準確和及時。

財務規範的前提是會計核算更加規範,包括企業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成本計算和財務分析更加精準,為生產經營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3、有利於開展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

財務規範了,生產經營管理流程的設定才有基礎,ERP等內部信息化建設才有可能實施,內部管控流程的建設,方有可能有的放矢地把控企業的各類風險因素。

4、獲得金融資本的青睞。

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入最擔心的就是信息不對稱,且對民營企業的財報審核分析時,會發現做假賬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對民營企業提供的財報半信半疑,可信度較低。其他資本方也是如此。

而如果民營企業財務規範了,財務信息透明瞭,管理規範了,重要的信息準確了,這樣的民營企業金融資本也很是喜歡投入。

5、民營企業做大的前提保障。

據資料顯示,無論是世界500強還是國內500強,其企業的內部運營管理還是相當健全和規範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民營企業在企業運營管理方面很是欠缺,如果可以補上這塊短板,其發展壯大指日可待。

總之,民營企業開始重視財務規範化,是民營企業管理進步的重要表現,同時民營企業財務規範化的有效推進,定會助力民營經濟的發展,使民營企業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領導參閱


民營企業開始重視財務規範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也是企業邁向資本市場的必要條件。

企業財務規範化需要企業按現代企業制度管理的要求,權責清晰、產權關係明晰、會計核算精準、財務制度和流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有效等。

民營企業要做到財務規範化,企業老闆首先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且是真正想把企業帶到財務規範化的軌道上來,畢竟如果企業按財務規範的要求去經營和管理,

短期內企業的管理成本有所增加,而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民營企業財務規範化利大於弊

那麼民營企業為什麼重視財務規範化,主要是源於如下幾點:

1、規避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稅收風險。

已經上線和實施運行的金稅三期,是覆蓋各級國稅、所有稅種、所有工作環節的全國性稅收信息系統。依託於互聯網,集合大數據評估、雲計算功能的“智能稅收系統” ,從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銀行賬戶和應納稅額等幾個維度來判斷企業的稅務問題(多繳稅或少繳稅都有可能存在風險)。

而民營企業核算計算準確,財務規範後涉稅風險大大降低。

2、會計核算更加準確和及時

財務規範的前提是會計核算更加規範,包括企業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成本計算和財務分析更加精準,為生產經營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3、有利於開展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

財務規範了,生產經營管理流程的設定才有基礎,ERP等內部信息化建設才有可能實施,內部管控流程的建設,方有可能有的放矢地把控企業的各類風險因素。

4、獲得金融資本的青睞。

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入最擔心的就是信息不對稱,且對民營企業的財報審核分析時,會發現做假賬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對民營企業提供的財報半信半疑,可信度較低。其他資本方也是如此。

而如果民營企業財務規範了,財務信息透明瞭,管理規範了,重要的信息準確了,這樣的民營企業金融資本也很是喜歡投入。

5、民營企業做大的前提保障

據資料顯示,無論是世界500強還是國內500強,其企業的內部運營管理還是相當健全和規範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民營企業在企業運營管理方面很是欠缺,如果可以補上這塊短板,其發展壯大指日可待。

總之,民營企業開始重視財務規範化,是民營企業管理進步的重要表現,同時民營企業財務規範化的有效推進,定會助力民營經濟的發展,使民營企業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智融聊管理


民營企業在起步階段為了節省成本,大多是聘請外部代理記賬的公司來開展業務的,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開始組建財務團隊。但是,這個時候的財務團隊還是沒有受到重視,隨之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的問題,促使老闆和企業家們發現,財務不僅僅是算賬報稅這麼簡單了。財務管理貫穿公司的業務全程,從研發、採購、生產、銷售到倉儲管理等等的每個環節都滲透著財務和稅務管理。現在很多中小型企業也逐漸認識到這一點,藉助於信息化技術幫助企業實現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的升級迭代。財務管理和稅務管理都是財務工作層面的大分類,做好了無形中就會為企業帶來利潤,做不好可能會讓企業一夜之間失去生存能力,所以現在的民營企業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這是發展的必然和社會進步的體現。


天子門生Sam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民企開始重視財務規範化,必然是因為利益,我想主要從財務規範化內容及好處談談:

1、企業的財務規範是基於國家財經法規和企業內部管理需求產生的,不僅是國家的規定,更是企業管理精細化的體現;

2、財務規範化的好處:

1)精準核算:財務規範化是精準核算的保障,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進行核算,能夠準確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2)防範企業的內外部風險,規範化的財務管理,能夠有效的減少審計、稅務的外部風險;能夠有效的減少企業的內部控制風險,比如費用的報銷制度、企業的財務審批流程,能夠有效的減少費用的虛假報銷,企業的支付風險及貪汙腐敗的風險等;

3)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財務共享及財務機器人等新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化的推動,要求財務管理必須規範化,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

4)有利於企業的經營決策,可靠的財務數據,是企業精準決策的保證;萬丈高樓平地起,財務規範是基礎;

5)是企業發展的加速器,有利於企業的擴張及上市融資;企業的上市融資及併購必須要有規範的財務做支撐;


3、隨著營改增的推行,上市公司的監管越來越嚴格,企業的外部環境要求財務更加規範化。民營企業隨著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必然要求規範化的財務管理,才能剛好的防範企業風險,促進企業的發展。


星兒花兒


1、企業做大最強的內在需求,沒有規範,無以支持擴張和發展;

2、規範應該看成是投入,不應該簡單看成成本,投入是有產出回報的,規範可追溯的業績,才有越來越多的外部合作伙伴,帶來更多的外部合作資源;

3、規範意味著對員工負責,高端的員工喜歡規範的企業,高端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4、規範意味著降低了政策風險,不確定性更小


力鼎高鳳勇


長期以來,民營企業財務是問題非常集中,給自身也給他人帶來了很多問題。

早些年,法制不健全,社會環境對民營企業財務方面的要求並不嚴格,因此,不少民企對財務工作的規範化完全不重視,因此出了很多問題,相當一部分還生成了慘烈的教訓。

2002年,深圳一個很有規模的裝飾企業在南京設置了第一個異地分公司,選派了一名職業經理人全面負責分公司的管理工作。到當年年底的時候,公司發現80多萬元的現金被這個職業經理人全部私自轉移到個人名下。總公司立刻派人趕赴南京處理此事,結果發現分公司每月給總部發的財務報表中,反映出的現金數和實際現金數根本不一致,這是導致年底現金被轉移的直接原因。

為了追回損失,該公司先去公安局經偵科報案,但其提供的證據根本不具備刑事立案條件。同時,該公司還缺乏完整真實的會計賬(其內外兩套賬,本身就屬違法),更不能給公安部門提供符合規定的銀行對賬單等必備資料。因此,只能到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申請。

然而,民事追訴依然困難重重,因為這個離職的職業經理非常瞭解法律,他直接向法院提出反訴,並證明他拿走的80萬屬於上一年度總公司拖欠他的年終績效獎金。如此以來,本案越扯越遠,變成了一個久拖不決的懸案。

幾個月後,該公司無法承受拖延的損失,被迫關閉了南京分公司,而損失的80萬一分也沒有追回,而那名職業經理卻毫髮無損的去了另外一個公司繼續打工。

後來,該公司董事長在總結此事的時候,發出這樣的感慨,造成這種損失的原因其實都在自己的財務體系不健全,說到底,就是財務管理非常不規範所造成的。

由於財務部規範造成的企業損失是巨大的,有些企業還由於這個原因觸犯了法律,使得很多企業老總鋃鐺入獄。即便沒有發生這樣的惡果,但造成企業損失、股東產生矛盾、企業內部管理失控等負面事件在民營企業中數不勝數。

與此同時,近些年“金稅三期”的實施,也從外部給民營企業施加了一定的壓力,在內外疊加的情況下,財務已經到了不得不規範的地步了。

因此,未來的民營企業,財務走向規範化是大勢所趨,也是所有民營企業走向成長的必然。


他山一石


國家各個方面規範了,任何企業財務規範化是必然,否則賺的錢都有可能不夠罰的,當然要規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