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會手握重兵,他們為什麼不敢造反?

用戶68338976442


主要是造反成功的機會並不高,一般人沒膽子冒險,還有就是忠君思想造成大部分人並沒有想當皇帝的想法。鎮守邊關的將領雖然會有很多兵,但和王朝的總兵力相比並不算多,以實力非常強的蒙恬為例,修長城鎮守給了他30萬人,差不多佔到秦國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了,他又是秦將裡最能打的,要造反看上去成功的機會也是很高的。但偽造的秦始皇要殺的命令一到,他都不敢反抗,因為免職的命令已到,手下人能不能聽他的都不一定了,就算這些士兵只認他不認秦始皇,長城沿線守軍完全依靠內地供糧食,所有士兵家屬都在內地都會成為人質,所以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安祿山造反前取得三鎮節度使的地位,全面管很大地方的軍政,可以自行供應軍隊了,也要用多年經營,把手下都換成願意和自己造反的人,要有造反的計劃後很長時間準備。並且唐朝把軍隊都放在邊關,內地都沒多少軍隊,安祿山的長期掌握軍隊,士兵都是隻認他不認皇帝了,在這以前將軍都是輪換制,所以才能成功起兵造反。就算是這樣好的機會最後也沒能成功,將軍造反前當然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比安祿山條件還要好。

五代時將軍造反當皇帝的很多,成功的也多,並不是五代的將軍有多大本事,而是唐末時就已經事實上分裂了,中央政府只是名義上的皇帝,根本指揮不動軍隊平叛,當有一處的將軍造反時,其餘地方的將軍並不是趕去鎮壓,而是看熱鬧,誰勝了就跟誰,造反成功的將軍馬上就給沒參加鎮壓自己的軍官升官發錢招入自己手下,搞了幾次後都有經驗了,大家都盼著有人造反換皇帝了,這時造反並不是對抗整個國家,只是對抗一下首都的近衛軍難度小的多,所以發生了50多年換了5個朝代的笑話。一旦國家統一,形成強力的中央政權,這種事就不會發生了。


海中巖haha


這個問題,老梁有過研究!

中國古代凡是戍守邊疆者,無不是手握重兵,鎮守一方的掌權大將,其中著名人物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我會發現一個現象,為何這些戍邊大將不敢擁兵造反,自立為王呢?

首先我們會來更正一個問題,這個不敢造反肯定不是絕對的,就比如有幾個大家很熟悉的例子,比如安祿山,手握邊境藩鎮30萬精銳軍隊,直接公開造反,掀起了10年安史之亂的帷幕,甚至還自立皇帝,割據一方!

還有一人大家很熟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這廝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講不算是戍邊將領,但是也是周的一員大將了,可惜直接“黃袍加身”,然後又控制住幼主,最後盜取了柴榮的天下,建立了大宋的基業。

當然以上只是個例,那麼我們還是來詳細的講一講為何大多數手握重兵的將領們不敢造反?

  • 名不正,言不順

這年頭髮動場起義都最起碼得整篇檄文呢,更何況是造反這麼大的事情。從古至今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中國人不管幹啥都得講究個“事出有因”,不然的話肯定不會下手。就比如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是因為秦王朝的壓迫和剝削;趙匡胤能當上皇帝是因為“黃袍加身”,是上天選擇了趙匡胤成為天子……

這樣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愧疚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堵住老百姓們的口,起碼得讓老百姓們知道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這天下蒼生好,而非為了謀求自己的私利。就比如劉備以“中山靖王之後”來堵住大家的嘴,更是以“仁愛”為名積累了老百姓們的愛戴,自古“得民心者的天下”,或許這也是劉備能夠逆襲乃至最終稱王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 忠臣之心

其實每一位凡是能夠掌握重兵鎮守邊關的將領們,絕對都是皇帝非常信得過的人,不然皇帝又怎能安心的。就比如秦始皇手下的蒙恬將軍,蒙家一生只有四個字“肝膽為國”,蒙家世代為秦王征戰,蒙恬也因此深受秦始皇重視,被勒令領兵30萬鎮守長城邊關,甚至直到秦二世登基把蒙恬生生逼死,他也從未想過要謀反!

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精忠岳飛,岳飛哪怕是明知道被宋帝和秦檜召回之後必死無疑,他也絲毫沒有猶豫,風波亭的熱血染紅了大宋的江山,岳飛父子的英魂必將永存人民心間!

  • 皇帝后手

其實皇帝一般也多少都會有些後手的,特別是一些自己覺得不信任或者非常擔憂的將領乃至王侯,皇帝一般都會留下一些手段。

就比如宋朝皇帝非常的不信任武將,因為趙匡胤便是“武裝奪取政權”最後建立了大宋的朝廷,所以這宋朝的皇帝對於“武將”一詞便是非常敏感了。在宋朝武將地位極其低下,實行“以文治國”,武將的地位哪怕是同級別都是要低一等。

同時宋朝實行“監軍”政策,一般都是文人或者太監監軍,後期主要便是太監監軍了,甚至監軍使者的權利還大於三軍統帥,一般監軍者的級別是高於主將的,一系列重要的決策都得由監軍者同意後才能下達,由此可見宋朝將領的地位是多麼“卑微”了吧。

這還不算什麼,老梁將知識拓展一下,不管是武將,甚至連王侯都會面臨著被皇帝懷疑的風險魏文帝曹丕即位之後,對於自己的三弟鄢陵侯曹彰和四弟平原侯曹植非常的不放心,他們回到封地之後,曹丕派人每時每刻的監視著,而且後來更是一貶再貶,直至抑鬱而死。皇家之爭,步步驚心啊。

所以綜上所述,大多數將領都是不敢造反的,除非逼急了的或者是極其有信心的,對於他們不敢造反的原因,大家還有何高見呢?歡迎下方一起評論哦~


老梁說歷史


【優質回答】來自野史日記!

說來也是奇怪,這古代的時候,哪個守邊疆的大將軍,手底下不都得有不少的兵啊,將軍有這老些兵,他直接往京城殺去,那京城肯定擋不住啊,他們為啥不造反呢?我也很納悶,於是我找了兩天,發現了答案,給大夥說說我的想法。

經過查找歷史書,我發現問題所在了,這邊疆的將軍不是忠心不想造反,是因為他們有不能造反的原因啊,一旦造反,立刻就完犢子了,整不好還得搭上性命。

口糧問題

我查看地圖發現了一個問題,在古代的時候,這邊疆都是鳥不拉屎的地方,駐守在那邊的大軍,一般吃的喝的用的都靠中原這邊的朝廷給送去,按照他們的口糧給夠用一陣子的量,這個量咋拿捏呢?反正不給你超過可以大軍開到京城的量,這麼說你能明白了吧,邊疆的將軍他如果造反,朝廷不給他錢和糧食,他的大軍還沒走到京城就餓死了,所以他們不敢造反。屯糧的地方也都離邊疆很遠,且有重兵把守。這還造什麼反啊,安安靜靜吃皇糧吧。

風險問題

哪個鎮守邊疆的不是當地的土皇帝啊?朝廷給錢給糧的養著,造反幹嘛啊?我看了看史書,那造反的成功率也太低了,那安祿山的兵那麼多,最後不也失敗了嘛。還有那些農民起義的,都是被逼上了絕路,不是馬上餓死,就是要被逼死,都比不得不反。

那些鎮守邊疆的土皇上沒必要反啊,世襲罔替的爵位,源源不斷的錢糧,沒事打兩個小仗虛報幾個捷報,升官發財大大地有,冒那麼大風險還不一定當皇帝,就算當上了皇帝每天操心爛肺子的,根本沒有當土皇帝舒服,所以土皇帝一般都不願意造反,沒啥意思。

朝廷有防範

在邊疆,朝廷都是有眼線和心腹的,造反動用大軍很容易走漏風聲,古代從邊疆到京城,那距離可不近乎啊,急行軍不也得倆月啊,而且中間有城池阻擋,就算糧草夠,軍心也不穩啊,人家小日子過的不錯,跟你瞎胡鬧啥啊,沒準把帶頭的宰了領軍功呢。

況且你邊疆土皇上,朝廷肯定防著你啊,你沒看電視機演的嗎?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就在京城當人質,你一反,這兒子就要讓人砍了。

年羹堯當年多牛啊,皇帝有科舉,他有年選,每年年羹堯得推薦不少人當官,皇帝不敢惹他給他批了。最後咋樣了?不也弄死了嗎?一旦有苗頭,這朝廷就盯上你了,掐著錢和糧食,只要不讓邊疆大吏囤積起來,就不怕他造反。除非政治腐敗到一定程度,已經起不到管控的作用了。

結語

土皇帝反皇帝,沒必要。在不受到死亡威脅的情況下,沒人願意反,這也是受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思想影響,忠君愛國。當然了,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今天就給大家說到這,期待下次我們相遇,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我是野史日記!


野史日記


1、師出無名

古代出師征伐講究的是“名正言順”,尤其是造反這類違背道德忠義的大事,必須要有個讓人信服的口號。一個響亮的口號,不但能夠凝聚軍心,而且可以爭取百姓的支持。要知道,百姓是很愚昧的,他們認為天子是正統,其它謀反的人都是忤逆之人,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才能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力量。

2、後勤供應問題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一旦開始打仗,就需要花很多的錢來解決物資供應和武器彈藥問題。造反之後,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攻下城池,掠奪城內的物資、人口,但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很容易激起民憤。

3、邊關大將家室受控制

古時候,邊關大將在外領兵,自然是不能把全家老小帶上,他們的家屬都是留在京城,由朝廷照看。美其名曰是厚待,其實就是變相的看管起來,以防你居心叵測。要是敢造反,首先就會把你的家人全部殺死。

4、監軍制度

在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就產生了監軍制度。監軍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國君或皇帝派身邊親信監督軍隊及其高級將領行動的一項特殊制度,尤其是在宋、明兩朝最盛行。監軍雖沒有多少才能,但是權力非常的大,可以左右將領的軍事行動,甚至可以斬殺邊將,將領要想造反,首先得逃過監軍的監控,不露蛛絲馬腳。

因此,統兵在外的將領即使擁有很雄厚的兵力也不敢公然造反,除非碰上了亂世,也許能割據一方,再圖天下。正因為有這些諸多的客觀條件限制,古代邊關將領雖然手握重兵,但也絕不敢隨意有造反之心。

風雲歷史知多少


其一:古代將領並不是獨立的,一般情況只有統兵權,人事權和後勤保障都在中央。一旦中央斷了糧餉,可能你還沒出兵就被自己人幹掉了。(安祿山就是有了三鎮人事任命的權力和徵收賦稅的權力後才有資本造反)

其二:一般情況下,邊關重將的妻子兒女統統住在京城,表面上看是皇恩浩蕩,實際是人質。(安祿山造反後其在京長子被斬首)

其三:古人講究忠孝,你造反,但是你的手下不一定會真心跟隨,除非你的內部鐵板一塊,一榮俱榮(類似於李世民的秦王府),否則朝廷大軍還沒來,自己人先打個兩敗俱傷也不是沒可能。

其四:中國人講究出師有名,你如果出師無名,百姓和其他實權派對你強烈反對,那你也寸步難行。

其五:軍力和朝廷不對等,僅僅邊關一軍,遠遠不足以與掌控天下的朝廷相抗。要知道以一鎮軍隊正面對毆朝廷大軍還能勝利的藩鎮造反僅僅只有朱隸一例,這還是因為朱隸本就是先皇親子,並以清君側的名義獲得當時寧王支持,並藉此掌控了當時明朝最善戰的幾隻軍隊,並且朱隸僅僅是出奇兵猛攻南京,並不是佔領全國,如果建文帝出逃蘇州或者別的由他親信所在的城市,便可號召天下兵馬勤王,朱隸很大可能,又要退回北平,甚至還不一定回的去。

綜上所述,藩鎮造反中央的難度實在太大,各朝代的統治者都對其加以嚴格控制了的。


-Y-Y-Y


古代封建社會的邊關守將手握重兵,權力極大,但是受到各種制約輕易不敢造反,即使造反基本也沒有成功的。因為權力的結構是由上而下的金字塔網狀結構皇帝處於金字塔最頂端遷一發而動全局,邊關守將只是金字塔下的一個權力結構中的重要角色。但這樣的角色很多, 互相牽制。他們都受皇帝的任命和信任,和皇帝是權力結構中的利益共同體,一個將軍造反,看似是反抗皇帝,其實是侵犯了整個權力結構的利益,必將遭到群起而攻擊,因為你要是造反成功,必將進行權力重組利益再分配。必將遭到現有利益集團的圍攻。這也是曾國藩兄弟倆消滅太平天國後受到清庭的打壓寧肯俯首 裁軍。也不敢造反的原因。因為當時還有左宗堂,李鴻章, 曾格林沁等均手握重兵 虎視眈眈。他若敢造反,這些人不會跟從他,而且多半會反目成仇群起攻之。而且邊關守將本身是統治階層的一員榮華富貴,作威作福,造反的成功性極小風險卻巨大,一但失敗必將丟掉身家性命,整個家族都將被清洗滅絕。這就是古代邊關守將輕易不會造反的原因。


用戶75006125554


首先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改為“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會手握重兵,他們為什麼很少造反?”更為合適,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史上起兵造反的邊關將領雖然說比例不大,但還是有相當數量的。歷朝歷代的皇帝對於掌握重兵的將領都會採取一些防範性措施,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中原王朝的武人造反現象在五代十國以後基本絕跡,這與中央政權對軍隊的有效控制密不可分。

自宋代開始中央政權採取了嚴格的軍政分離政策,統兵將領的職權範圍只在軍中,決不允許其插手民事,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杜絕出現將領們手頭既有兵又有錢糧的問題。軍事民政一把抓的典型就是唐代的節度使,當將領們手中既有軍隊又有維持軍隊存在和征戰的後勤物資,並且後勤物資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時候其野心必然膨脹導致藩鎮的出現,藩鎮一旦形成必然尾大不掉那個時候造不造反就看節度使們的心情了。所以說中央政府對軍隊的有效控制首先就要將軍事和民事相分離:將領管軍隊,文官掌民事兩者相互制衡,一旦軍隊出現異動後勤補給隨時可以切斷,無餉無糧軍中自亂。

其次,宋代開始中央政府將統兵權和調兵權相分離致使將領無權自行調動軍隊。實施“更戍法”,領兵的將領常常更換戍地,基本杜絕了統兵將領與下屬軍隊抱團的現象。軍中嚴格實行“大小相制”的政策,將各種權利細化分散到不同的軍官手中,讓他們相互制衡,就算是統兵的主帥也難以為所欲為。最後,在軍中派駐宦官擔任“監軍”,這些天子家奴其權利完全依附於皇權比普通文官對天子更加忠心,他們作為天子的“代言人”在軍中就近監控並被賦予了相當大的權力,這讓統兵將領異動的可能性變得極低。


冠軍景恆侯


古代鎮守邊關的將領,敢不敢造反,是由自己的利益決定的。若是他的利益受損,甚至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他們肯定會選擇造反的。

在古代的時候,這邊疆都是鳥不拉屎的地方,駐守在那邊的大軍,一般吃的喝的用的都靠中原這邊的朝廷給送去,按照他們的口糧給夠用一陣子的量,這個量咋拿捏呢?反正不給你超過可以大軍開到京城的量,邊疆的將軍他如果造反,朝廷不給他錢和糧食,他的大軍還沒走到京城就餓死了,所以他們不敢造反。

其次,邊疆的氣候和條件非常惡劣,他們自來到這裡以來已經遭受了很多苦難,所以很多將領的家室都安置在京城,皇帝當然會善待這些人的家庭,但前提是要服從,一旦有反叛的勢頭,他們的家人就要面臨死亡,所以邊關將士一般是不會反叛的。

再次,“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種說法可謂流傳甚廣,但大部分的將領並不是如此自由的。他們雖有調兵遣將之權,但卻要受皇帝耳目監督,比如說監軍。例如戚繼光作為明朝赫赫有名的將領,卻經常被監軍絆住手腳。多虧張居正對他極為賞識,凡是對戚繼光不滿的監軍都被調走。久而久之,由於監軍都不敢得罪張居正,也就只能對戚繼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不是因為這樣,戚繼光是無法建立軍紀嚴明的戚家軍的。

一旦他起兵造反,後勤很快就會被切斷,除非他能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京城,否則的話,肯定是被滅亡的下場。所以造反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而且具有非常大的難度,所以即使邊關將領手握重兵也不敢輕易造反。


聆聽傳情音樂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古代戍邊將不敢造反的原因,是冒的風險比較大,這個風險,一個是來自外族的可乘之機。在古代,但凡戍邊,將士都是懷著保家衛國之心,一旦造反,外夷會趁虛而入,這是造反不可取其一。

二一個是戍邊軍鎮守四方,朝廷都派有監軍,你一方造反勢單力孤,四方聯合要不可能,糧草又歸朝廷供給,這是造反不可取其二。

當然古代也有“戍邊軍”造反的,如“唐朝”的“安史之亂”一直到五代,還有漢朝的分封諸侯,倆晉。

三就是戍邊軍家眷都在內地,軍隊是不會齊心跟守邊將造反的,大家都知道《三國》鍾會造反沒有成功,就是軍隊家眷都在魏國,將和士不一心就會引起譁變,這是戍邊軍造反不可取其三。

還有就是怕朝廷與外狄盟約,遭內外夾擊,這是戍邊軍造反不可取其四。如“安史之亂”唐就借了回鶻軍。

五就是在古代造反,那可是滅族的大罪,戍邊將即使手握重兵,綜合前四個風險,想造反也的掂量掂量自己項上那顆腦袋重約幾斤幾倆,不然借他十個膽也不敢造次。


夏有涼風61


這個問題很蹊蹺。

手握重兵就一定要造反?難道國家幾萬大軍打發你出去戍邊就是為了造反的嗎?如同“男人有錢就變壞”的偽命題,兩個互相不為因果的因素沒必要相提並論。

▲埋葬盛世的安史之亂

筆者回顧了一下歷史上的邊將造反事例,發現案例不多、成功者寥寥。具體來分析一下吧。

造反原因:

第一、想當皇帝。以安祿山為例,身兼三鎮節度使,親手葬送盛唐的罪人,在去長安溜達了幾次之後迷戀於楊貴妃的美色和皇帝的榮光,逐漸滋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安史之亂前後對比

第二、割據一方。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想法,比如晚唐的藩鎮割如同跗骨之蛆,哪怕歷經唐憲宗時代的中興,卻也只能採用安撫之策,中央已經喪失了收拾地方勢力的能力,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掀棋盤”式的混戰加改朝換代才能解決。

第三、被逼自保。這是邊將造反的主因。

手握重兵的大將歷來就是朝廷猜忌和防範的重點,西漢的韓信被竹籤戳死、北宋唯一的戰神狄青被嚇死,南宋的擎天柱岳飛被冤殺,清代的年羹堯被整死... ...功高蓋主的名將都難得善終,無形中給領兵打仗之人以額外的壓力。

與其被殺,何不放手一搏呢?

西漢的盧綰彭越、北宋的郭藥師、南宋大將劉整、明清之際吳三桂(情況特殊,勉強算兩次)... ...我們不能期望每個人都有岳飛狄青這樣的操守和忠貞,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以死明志,他們的選擇許多時候不能以對錯來衡量。

退一步講,憑什麼吧,為何不是皇帝老兒去死呢?

邊將造反是個危險活

邊將造反如同上了以小博大的賭桌,贏面小到忽略不計。

首先,缺乏正義性導致“失道寡助”。以“安史之亂”為例,唐朝地方軍民的抵抗不可謂不堅決,比如張巡死守孤城一年多,避免叛軍鐵蹄踐踏江淮,堅決抵抗的背後是人心對於叛亂的不認同和對戰爭的厭惡,缺乏各階層的支持所致。

▲安祿山劇照

第二,缺乏根據地的後勤支持。邊將邊軍自然自足於邊疆渺無人煙之處,沒有內地龐大的人口基礎和經濟能力,邊軍補給歷來依靠朝廷錢糧而非自籌,不足以支持長期軍事行動,而“以戰養戰”的方式又會帶來抵抗從而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第三,雙方實力的不對等。以邊鎮之綜合實力不足以跟王朝全面對抗,安史之亂如果不是玄宗、肅宗兩次戰略上的失誤,區區蠻夷和足以堅持八年?歷史上能夠“偏一隅而雄霸天下”唯有朱棣一人罷了。

造反不是必選項

▲時代的象徵--唐邊塞詩

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人追求九五至尊,有人則安貧樂道,有人梅妻鶴子,有人“娶妻當娶陰麗華”,何來“為何不造反”?為何不說“何不食肉糜”呢?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唐代雄渾蒼涼的邊塞詩正是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真實寫照,筆者感慨於"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氣魄,回味於”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豪情,嘆息於“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的悲涼,那是一個如何慷慨激昂的時代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大好年華自當在建功立業的基礎上報效國家自古,自古無數大好男兒為保家衛國而征戰沙場,縱馬革裹屍亦無怨無悔,何來手足相殘的內訌之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