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 or 美好體驗?——我在新西蘭搭便車

曾幾何時,搭便車是個揹包客, 特別是披頭士們的主流旅行方式。搭便車最早起源於美國,英文名Hitchhiking, 搭便車的人也叫Hitchhiker。搭便車最早出現在20世紀30-40年代左右,那時候的搭便車,是一些人因缺錢或者缺乏交通工具,伸出順著公路的那支手,豎起拇指。而順路的司機,如果願意,剛好也有空位,就順路帶一程,這也是一種資源的合理利用。

而現在的搭便車,對於一些揹包客來說,在一些西方國家,特別是偏遠一些的城市,沒有公交車,班車時間間隔很長,要去另一個地方,搭便車便是最好的一個方式,同時搭便車也是一種同當地人聊天的很好機會。越是偏小的城市,反而更容易搭到車,一是小鎮的本地人相對更友善,二是因為公共交通缺乏,很多人往返兩地都是自己開車,所以也願意載路人一程。

而近些年來,一些國家,因為搭便車而出的安全事故後,一些人對此諱莫如深。一些國家的城市,也有禁止搭便車的。1946年,美國新澤西州還逮捕過一個搭便車者,並且在該州禁止搭便車。加拿大,為了安全起見,也在一些高速公路樹立了禁止搭便車的標誌。而違反,就意味著違法。

冒險 or  美好體驗?——我在新西蘭搭便車

而新西蘭,因為民風淳樸,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還可以搭便車的地方。因為這個,到了新西蘭後,做了好幾次心裡建設後,終於鼓起勇氣,嘗試了搭便車。

近年來,因為一些搭便車引發的安全事件的新聞,感覺本地人對搭便車的態度也是兩級分化的。我的第一次計劃搭便車是在北島,卻以失敗告終。搭便車前,我專門跑去了本地的旅遊服務櫃i-site( i-site 遍佈每個新西蘭的城市,意在為來新西蘭的旅客提供免費的指導和服務)。

冒險 or  美好體驗?——我在新西蘭搭便車

i-site 為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免費提供諮詢服務

在先是詢問了目的城市的大致情況時,我告訴櫃檯的本地中年阿姨,”我想去搭便車,您能給些建議嗎?“ 。剛才還一臉專業,滿臉笑容的阿姨頓時臉色非常嚴肅,邊搖頭,邊皺緊了眉頭:”不不不,我不建議!那太危險了!你可以坐大巴,從這裡,到前面的車站。真的不要搭便車。太危險了。”我頓時被澆了一盆冷水,走出i-site,阿姨還專門追了出來,非常認真的一字一句對我說:“不要搭便車,危險!。”

沒料到第一次的搭便車的信心就這樣被澆滅了,而下次真正的搭便車,卻是到了南島後才開始。

在同一些本地人交流後,包括搭車的司機,發現新西蘭本地人裡,尤其是年長者,對於搭便車,卻是非常不支持的。因為他們覺得搭便車的安全隱患太大,也不想看到任何與此相關的悲劇新聞。在南島Nelson住的房東老爺爺告訴我,他每次在路上,看到年輕的女生搭便車,都覺得非常擔心,萬一對方的司機是個壞人呢。一次,他看見一個亞洲面孔的女生搭便車,上了一個年輕小夥子的車,實在怕出事,他居然開著車,尾隨在後面,直到一個小時之後,看見女生平安下車後,才自己駕車回家。感覺彷彿放下了心中大石。

新西蘭年長的本地人對搭便車的態度,更像我們的父母一輩。也像新西蘭的國鳥kiwi, 看似過於謹慎小心,實際也包含著對年輕一輩的關心。

而本地的年輕人呢,對於搭便車,倒是無所謂的,他們自己也會在某些時候搭便車。而開車的時候,順路,也樂意載一下別人,同旅行者聊兩句。

不過,追根揭底,搭便車不止是一場單純的冒險,它更是一次人與人的信任的建立。在上車之前,搭便車的人和開車的人,心中也許都有一絲疑慮,而經過一路的愉快交談,放下警惕,在大家揮手道別的時候,雙方收穫的快樂,是巨大的。

冒險 or  美好體驗?——我在新西蘭搭便車

在路邊hitch-hike

而我第一次真正意義的搭便車是從南島小城Nelson到它下屬的小鎮的Motueka,比較慘的是,這兩個地方沒有公交車。打算早上去小鎮參加週末市場,然後下午回來。

冒險 or  美好體驗?——我在新西蘭搭便車

搭車路上

搭車之前的準備

一個硬紙塊,上面寫好目標地點的地址。有時路過的車不一定到,但是會載你一段。碰到過特別好心的司機,停下來告訴我這個位置不好搭便車,載我去了市中心通往目的地的必經之路,果然,之後搭車就方便多了。

為了安全起見,手機充好電。方便聯繫朋友。然後,儘量問問當地人,去目的地的方向,找好汽車經過的必去路口,接著,就是站在路邊,舉起牌子,豎起大拇指,對每一輛駛過的汽車,保持微笑,等一輛車停下來。有時在等待的過程中,頗為無聊,會給自己設個小目標,在半個小時內,成功上車!而碰到別的國家的揹包客也在搭便車時,大家就變成了相互競爭又相互鼓勵的狀態。

車停下來之後

漸漸多搭過幾次便車,也就有經驗了。一輛車駛過,緩緩的停下來。這離成功又進了一步,趕緊走上去,微笑,打招呼,簡單介紹,告訴司機自己要去哪哪,問司機是否要去這個地方。

有時司機去的地方略有差異,司機會明確告訴你他/她要去的地方,下車可能要走個幾分鐘。有時在路上聊得開心,司機就順路載你過去了。在簡短的幾句聊天中,也是雙方衡量是否要上車的關鍵,一般我會選看面相比較善良的中老年人,當然,自己也要表現得自信一點。(感謝老天,碰到的都是好人)。

上車之後

別以為搭便車就是免費的坐車,上車之後就呼呼大睡,或者一言不發之類的就太不禮貌了。作為一個搭便車者的自我修養,就是要充分利用這段旅程。同司機聊聊天,練習練習口語,很多時候,司機接受搭便車的人,有的也是開車無聊和善意,也願意在路上同一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聊聊天。

上車後,保持禮貌,主動簡單介紹下自己,是哪裡人,過來幹嘛,比如今天去小鎮是想去看看週末市場,隨便的開啟話題,而司機也會接著同你聊起來。這也是打破冷漠和相對無言的第一步。

至今搭過的便車,大部分是本地的中老年人,也樂於同小年輕們聊聊天,有跨城去看望女兒的阿姨,有去自己朋友家聚會的大爺;而跨城工作的本地人,也不少,在南島皇后鎮搭車去基督城,搭上了跨城維修因天氣冷而水管爆裂的管道維修公司的公務車,司機大叔耐心的給我講解沿途可以值得遊玩的地方;有需要跨城定期尋訪店鋪的countdown超市經理大叔,告訴我他每隔三個月需要把南島的四個城市的店鋪尋訪;也有往返城市間,去訂購店鋪貨物的英國老闆,說自己在新西蘭生活十年了,早已把這裡當成了家。

冒險 or  美好體驗?——我在新西蘭搭便車

搭便車是個很好的接觸不同人的機會,因為願意搭車的,很多也是本地人,在短則幾十分鐘,長則幾個鐘頭的開車路上,聽本地人給你介紹沿途的風景,或者大家一起聽汽車音樂,聊聊自己的生活。千人千面,每一個人都是一頁故事,既幫助司機緩解了開車疲勞,也好好的練習了口語。下車的時候,大家建立了信任,也享受也一路的聊天分享,各自祝願對方接下來一路順利,也收穫了開心。

當然,也有不是很健談或者不想談話的司機,簡單的聊了幾句話,看司機不是很想說話,就不要喋喋不休就好啦。

搭便車的安全性

一次搭便車,碰到車上兩個美國人,也是搭便車的。同他們也聊起來,他們是美國高中的老師,來新西蘭度假,兩人語氣誇張說:“要在美國,打死我也不敢搭便車!聽說新西蘭是全球最安全和適合搭便車的國家,今天是我們人生第一次搭便車啦,感謝上帝,我感覺你們不是壞人”。把本地的司機大叔也逗樂了。

近年來,偶爾因搭便車的引發的犯罪,也讓人心惶惶,新西蘭也出現了搭便車中國揹包客在剛抵達新西蘭時,被便車司機扔在加油站。偷走全部家當,包括身份證明的慘劇。

搭便車可以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也是一種信任的建立,如果真打算嘗試,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隨身攜帶重要身份證明,儘量不上自己有疑慮的車。為了保險起見,上車前,把車號記下發給朋友也是方法之一。

同時,也做一個合格的hitchhiker, 尊重司機,也尊重對方的文化。在車上分享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下車時,別忘了,真心道謝,並對司機說一聲:Have a nice trip!

旅行的方式有千萬種,選自己覺得最安全穩妥的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