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是什麼感覺?有什麼相關經歷?

清風寨扛把子


那我覺得應該是我高中時候的經歷,我想高中的數學針對每一個高中生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我的高中數學就像開掛一樣,僅僅課堂知識,讓我非常受益,每次總是第一名,我想這是很多投入大量精力的高中生,所不能感受到的吧。但同時我還想表達:一夜成熟針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還是普通人比較多,我作為普通人中的一員,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經歷那個成長的過程,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採摘,我想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我覺得一夜成熟,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很不真實的過程,即便真的做到了,我的內心也會感覺到空虛,你覺得呢?


活在舊時光裡


如果你正面臨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如果你有很多的煩心事,怎麼辦呢?看輕看淡。為什麼要那麼糾結呢?這輩子還沒有煩夠嗎?我是已經煩夠了。

這煩惱恐怕也是有個定數,煩夠了就不那麼容易煩了,沒煩夠那就得繼續煩。因為煩夠了心態就會變化,變得能夠淡然接受,沒有煩夠那再怎麼說服自己也是事倍功半。煩夠了你就覺得世上的事情並不那麼值得去煩,就是生死大事其實也並不那麼令人驚心。

那麼好,這樣你就具備了悟道的基礎。悟道的確是需要年紀的,想那釋迦牟尼如此聰慧,也要到三十五歲的年齡才能徹悟,經歷得足夠才能改變心態。

到了我這個年紀,心態肯定跟年輕的時候很不一樣了,並不是我現在的智商就比年輕的時候提高了多少,最主要的還是心態的變化。所以解脫對我來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把那一堆經書全部推開,就這麼一個瞬間就實現瞭解脫。

道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到了這個年紀,譭譽利害已經很難動我的心了,我也不會拉著別人解釋什麼,我不需要誰理解,不需要誰相信。

如果你悟道了,你就不會說道是什麼,因為那只是解脫的經驗。人們對於道的提問讓我感到可笑,可笑至極。這些提問反映的只是人們的狹隘。當解脫成為經驗,你的思維方式就會徹底改變。所以不要帶著那顆世俗的腦袋來提問。

至於煩惱麻煩這些,就是因為你太把它們當回事了,太把自己的利益當回事了。你沒有經驗到一個更真實的自己。這解脫的經驗是神奇的,它只是經驗,它不是任何描述。如果有人覺悟了還要寫作,那只是寫給那些迷惑的人看。當你超出了一切知見,你的心靈就會生起一種獨特的感受,那種如釋重負的感受會出現。

一個解脫者首先是斷除了疑惑的,所以你要提一大堆問題,你當然可以提問,但這就說明了你沒有經驗到,你還活在大腦的層面。我這輩子不需要再看任何經典了,如果要看,那也只是為了進行遊戲。不是強求自己有這個自信,你經驗到了你就有這個自信。

外在我天天寫啊寫,內在我離語言越來越遠。假使哪一天我的名聲變得很壞,我不會感到壓力,因為我的心中早無塵世。這解脫的經驗是超絕的,所以不允許進行任何描述。冰淇淋好吃嗎?好吃就夠了,不必描述。所謂禪宗,只是為了教化眾生而設立的一個門戶。

一個禪師就是一個靈魂擺渡者,一個禪師就能夠讓一個有緣人經驗到解脫,他有這個能力,而騙子只會誇誇其談。

你要讓一個人經驗解脫,你自己就必須處在解脫境界,當你處在解脫境界,那麼當一個有緣人接近你的時候,你就能把這個經驗傳達給對方,就相當於密宗的灌頂,能夠產生這樣的作用。為什麼有些密宗學人在接受灌頂的瞬間會出現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受呢?就是發生了一種傳遞。

所以禪宗的以心傳心實際上就是灌頂的一種。那麼你的心就會被打開,什麼都不用說了,你的經驗,你就在這裡經驗到絕對的存在,這樣你就轉變了。


古城不倒翁


醐灌頂

醍醐:奶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中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這個一般是要跟他人或者長時間思考學習突然想明白一個問題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