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現在的攝影協會擺拍現象?

路在腳下1208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高藝術攝影”流派的攝影家們“把攝影當作技術來表現藝術”,通過扮演、安排敘事式的場景,使照片達到理想化的美。雖然這種矯飾、擺拍、脫離生活的攝影理念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對攝影藝術的影響卻一直沒有消失。

由此可見,擺拍歷史悠久。但題主問題中提到的“攝影協會擺拍現象”,其實並不多見,因為正規的攝影協會都非常尊重攝影的基本規律,即使組團創作,也會給每一個攝影人足夠的自由創作空間,除了日常生活和安全管理方面,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並不會有所謂的統一指揮。

攝影/夏雪

雖然攝影協會不贊成擺拍,但現實生活中的擺拍現象還是很普遍的,應該如何看待?我們先歸納一下平時比較多見的幾種擺拍形式,然後再逐一進行梳理分析。

1、表演式

此形式大多出現在旅遊景區景點,目的是為了吸引遊客,例如灕江的漁鷹、楊家溪的牛、東川老人、三峽縴夫、小東江撒網、壩上草原奔馬等,這些並不是因為攝影人的擺拍而存續。你拍與不拍,每天的表演照常進行。這裡本來就是一個舞臺,而你拍的本來就是一場表演。

攝影/夏雪

2、培訓式

一些攝影培訓班經常採用這種形式,讓學員集中到一個場景拍攝,老師一邊講解拍攝要領,一邊讓學員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拍出的作品統一交給老師點評,其目的在於檢視學員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面對同一場景拍攝,因為具有很強的可比性,對於考量學員個體水平的差異非常有效。

攝影/夏雪

3、商業式

主要指婚紗攝影、產品攝影、人像攝影、廣告攝影等,拍攝前往往要經過一番裝飾、擺佈,並輔於人工照明,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展示被攝對象的形態特徵、精神風貌,獲得更有美感的視覺效果。

攝影/夏雪

4、干預式

此形式指拍攝者對被攝對象正在進行的生產、生活狀態進行人工干預,以獲得自己認為理想化的畫面效果。由於對被攝對象有較強的約束性,也容易引起被攝對象的反感和不配合。此形式說得輕些,是影響被攝對象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說得重一些,就是侵犯被攝對象的人身自由。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一書中曾指出:“把被拍攝對象理想化的影像,其侵略性並不亞於那些以質樸見長的作品。相機的每次使用,都包含一種侵略性”。

攝影/夏雪

綜上所述,對攝影擺拍必須區別對待,不要一概否定或肯定。

  • 在形式上,對錶演式的擺拍應順勢而為;對培訓式、商業式的擺拍,可以提倡;對干預式擺拍,應該摒棄。

  • 在內容上,新聞紀實攝影類是絕對不允許擺拍的,除此之外的擺拍無可厚非,只要符合一般的生活常理和人們的視覺習慣就可以,因為許多人的初衷,就是把攝影當作一種休閒和娛樂的方式。


  • 在時機上,與被攝對象的交流溝通應在拍攝前完成,讓被攝對象準確瞭解你的需求;而當拍攝開始後,就該順應被攝對象的自然習慣,而不要再指手劃腳,發號施令了,這樣才能獲得更真實、生動、有趣的圖像。(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說攝影協會“長槍短炮+統一指揮+擺拍”有點以偏概全了。就算不是攝影協會,一些以營利為目的的攝影俱樂部,舉辦的很多攝影活動也是“長槍短炮+統一指揮+擺拍”的呀!

況且也不是所有的攝影協會都會舉辦“長槍短炮+統一指揮+擺拍”這樣的攝影活動吧,這也太單一了點吧?

說句實在話,我覺得提問者不像是攝影家協會里的會員,因為真正的會員,是瞭解攝影家協會是怎麼舉辦攝影活動的。

哪裡的攝影家協會會用單一的條框約束不同攝影主題、持有不同器材、不同性格的會員的?友情提示一下提問者——您這樣以偏概全,容易招黑。

我曾經參加過不少次攝影家協會舉辦的外拍活動。說句實在話,每一個攝影愛好者的器材都不一樣,長槍短炮是必然吧?攝影家協會是受官方管理的民間組織,不會統一配發槍炮的——長槍短炮很奇怪嗎?

統一指揮,嚴謹的說應該是大家都服從活動安排,願意聽從指揮。我覺得這也不難理解呀——都不聽指揮?大家各幹各的?那活動不就亂套了嗎?

擺拍或者抓拍——這個主要還是得根據拍攝題材來決定吧?風光攝影可以擺拍嗎?你打算把對面那座山擺在哪?還是你能把左邊那條公路挪到右邊?

人像攝影不能擺拍嗎?攝影家協會以官方名義組織的攝影活動,最常見的,不就是外拍跟棚拍兩種嗎?

如果,提問者問我怎麼看待,現在的攝影協會擺拍現象,我會告訴您,您最好還是瞭解一下攝影家協會是怎麼組織攝影活動的吧!


柳侍墨


標題所說的擺拍,就是指一些拿著較好攝影器材的人,也就是說長槍短炮扎堆拍攝的人,而所謂的擺拍,是有特定的拍照對象,如模特,無論模特是老的是少的,是男的或是女的。當然有的擺拍,也是指扎堆攝影的人,擺好長槍短炮等待拍某些景物。

無論哪種擺拍形式,有攝影協會組織的,有攝影器材商家和培訓機構組織的,也有攝影愛好者一起的,當然一般這種擺拍活動,都會有組織者和帶頭者,或是稱為攝影老師的,或是資深攝影者的,這些人一般負責指導過程當中的拍攝。

擺拍活動參與者一般多為老年群體,也有些中青年人,這些人必須具備三個以上的條件,一必須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二必須有經濟能力,三還要有時間,這就是為什麼老年群體居多的原因,因為這群體更有時間,更有富餘的錢,特別容易形成一個興趣愛好的攝影圈子,有了圈子才具備扎堆的條件。

因此為了興趣愛好和提高攝影水平,攝影愛好者們經常扎堆一起攝影,如果需要拍人像,那麼就是攝影愛好者自己組織一些模特,要麼就是有專門機構或人員提供模特,當然模特後面更多的就是商業行為,攝影者需要給模特一定的費用,參與拍攝者也要承擔另外一些費用,比如組織外擺過程當中的一些交通或者是食宿的費用等等。

因此擺拍,更多的是一種商業行為在背後推動,否則長槍短炮的攝影器材如何有銷量。

隨著生活水平和物質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扎堆式擺拍,已經司空見慣,這種形式的擺拍不單在風景區,還有在鄉村以及大街小巷都能看得到。擺拍是攝影愛好者提高攝影水平的一種活動組織,也可以說是一種藝術的創造,這種擺拍更講究從構圖到光線上的運用,除了要講究攝影技巧外,還要講究後期作品的處理,說直白一點,更講究的就是攝影作品的一種唯美。

擺拍不是紀實攝影,也不會涉及到一種新聞類的真實報道,只是攝影愛好者們一種興趣愛好,一起交流和共同提高攝影水平,並得到一種自我滿足感的攝影手段。

在全民攝影的時代,造就了各種攝影形式,有人喜歡獨行,也有人願意扎堆,攝影當中有人喜歡拍鳥、有人喜歡拍景、也有人喜歡拍人,蘿蔔青菜各有喜好,就如同有人組織廣場舞,也有人組織彈琴唱大戲,都是個人一種興趣愛好的參與,只要扎堆攝影不影響和妨礙到公眾,你也可以把扎堆攝影的人也看成一道風景,如果看不慣,就繼續你的獨行。

話說回頭誰是不擺拍呢,無論過去到照相館,還是現在到網紅地打卡,都是擺拍的一種形式,只是攝影當中形式不同以及所付出的經濟代價不同。


冰紅茶230255504


首先,題主的觀點有問題,不是每個拿取相機的人就想當攝影家,就想搞藝術創作,大多數人也就是玩個興趣,湊個熱鬧,充實生活而已。所以真正組織擺拍的,攝影家協會的一定不多,而是以攝影為盈利性的組織、俱樂部等等,他們瞄準的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攝影愛好者,然後實行組團活動,進行所謂的主題攝影、國內外旅遊精品線路攝影……活動是有償服務,拍攝時,會有指導老師高聲大叫:光圈多少,速度多少,ISO多少……說句實話,個人認為:很正常!人家需要的只是拍照的感覺,玩個興趣,聚個熱鬧,也無可厚非……(圖片來自網絡)






左大拾影


藝術創作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攝影創作也不例外。

攝影創作的過程是檢驗攝影師創作能力的過程。在同等攝影環境下,由於不同的攝影師對場景、光線、站位角子子、相機設置和場景細節的理解和應用不同,拍出來的作品也是由很大差別的。

關於對集體擺拍的問題本人認為應該這樣看:

一、組團外出攝影創作的,很難免地要集中對某個感興趣的場景進行圍攝,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大驚小怪。

二、一些攝影師喜歡進行攝影藝術創作,往往需要請一些當地人“再現”一些生活、生產場景。這是藝術創作的需要,並不屬於紀實攝影。

三、攝影創作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無論是集體“擺拍”創作還是個人默默地尋找和捕捉記錄一些自然的場景,均是攝影的方式之一,喜歡者各取所需,無可指責。


一品王爺遊攝江湖


攝影的擺拍是一種拍攝方式,大家聚在一起也可以交流,有老師指導拍攝有助於提升攝影水平。有的人會質疑大家拍的一樣不好玩?其實不然,同樣的模特不同的攝影師表現出來的照片都會有一定的差別。舉個例子很多攝影師在不是大師之前遇到的瓶頸,會回到拍一些基礎性的東西。看似簡單的東西越是不容易做好,擺拍都沒拍好,抓拍也不一定能拍好。最後,做只要有利提升我們攝影水平方式都可以去嘗試,前提是自己喜歡的事,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上是我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附上一張擺拍片



攝影師張老師


攝影一般分為擺拍和抓拍,這個要分不同的情況來看待。

所謂的“擺拍”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其實,也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擺拍”不是一種僵硬,簡單的模仿和令人作嘔的做作。而是對生活的一種藝術再現。不同的藝術,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手法。就像欣賞京劇戲曲這種視聽藝術表演,欣賞的就是做,念,唱,打;表演講究的就是手,眼,身,法,步和字正腔圓。特別是對於從事時裝藝術表演,健美表演,戲曲藝術表演等一切以藝術表演為依託的行為藝術,甚或形體藝術,都應該稱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造型。擺拍是很普遍的現象,比方現在很多人自拍比個剪刀手。這種形式能讓人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呈現出來,使我們能夠都到美的感受。

而抓拍就有即時性,它能夠真實的反映事物當時的狀態。抓拍要求攝影者在被攝對象毫無準備時抓取最富有表現力,具有典型性的瞬間

抓拍擺拍都要求要具備它的真實性否則是沒有價值的,抓拍的作品能獲大獎,擺拍獲得大獎的作品也不少,可見無論是抓拍還是擺拍,都有它自身的藝術價值。

拍攝者面對一個動人的拍攝主體,這時的被攝主體,雖然是固定不變的,拍攝者卻還是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照片。但是,這時的拍攝者,只有自己在進行所謂的“擺”。要根據自己的創作需求,不斷的調整拍攝姿勢,調整機位的高低等,通過取景構圖,調整鏡頭的焦距對畫面進行初步的剪裁等,以期實現理想的,最佳的拍攝效果。


阿狸的夢城堡


擺拍成為某些攝影協會的代名詞,原因有多種:一是反映出攝影協會師資力量不足;二是組織到某些所謂熱點景區季節性強、最佳拍攝期集中和大批攝影人同時聚集;三是組織者業務水平有限。四是攝影人多為入會不久,知識和經驗不足;五是追風隨網紅,沒有獨立的主攻方向;六是組織者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擺拍。每年都多次遇到幾十人的攝影隊伍,器材(某款相機+鏡頭+攝影包+三角架)是同一型號,在某地每個出N元錢,然後組織或牛或馬或羊或駱駝出場,領隊手持喇叭在一旁邊指揮,告訴隊員光圈和速度等參數,儼然一場大戲。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後對藝術的追求和攀比,也暴露出某些攝影協會的技術和水平的短板,需要主管部門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更需要“不差錢”的攝影人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攝影機構。


遼寧旅遊浪跡天涯


擺拍關鍵看出於什麼目的。

協會出於學習的目的,擺拍模特造型,給鬱金香花噴些水,讓學員掌握相機性能,瞭解拍攝用光,這都正常,也應該。

如果是新聞攝影或是紀實攝影,刻意擺拍會遭到詬病,會對編輯和作者造成不好影響;

如果違規用擺拍的假圖片參賽,則一旦查出往往會斷送職業生涯,國內外都有先例。

當然,也不是說新聞圖片或紀實圖片都必須是絕對的抓拍,下圖是本人拍攝帶壓搶險作業的一張圖片,得到搶修消息,提前找好地形,允許進場拍攝,整個過程不干擾作業,同時保證自身安全。這張新聞圖片當年被多家媒體刊發,也曾經拿過某省級大賽一等獎。(組照之一)



誼東視界


怎麼看待現在的攝影協會擺拍現象?這個問題需要把它分開來理解。

擺拍的目的是什麼?

我想擺拍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照片更好看,讓照片看起來更美。從商業的角度上來說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從新聞紀實類的照片來講擺拍就是偽造之嫌疑,從新聞類,紀實類方面來講是不提倡,甚至非常的忌諱。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的分析這兩種情況。

首先我們來說說商業方面的擺拍。商業照片的範圍就非常的廣,比如產品廣告攝影,人像寫真,小品類等等。這類照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盈利。

比如這張產品照片,它就是普通的玻璃水杯,通過擺拍和用光讓產品更好的賣出去。

再比如這張,拍的是圍巾,通過美女模特的展示,引導客戶去搭配,去購買。

再如這張婚紗照,通過模特的擺拍把女性的曲線展示出來。

還有很多例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襬拍的無可厚非的,目的就是讓顧客滿意,讓產品更有吸引力。

還有一種是情況就是新聞,紀實的

這一類的攝影最重要的就是真實性。通過相機把真實事情記錄下來,這一類是堅決不允許刻意擺拍,弄虛作假的。

我見過一些紀實攝影師為了表現一個題材刻意擺拍,比如有一位攝影師為了拍攝吸毒題材的照片,深入吸毒人群中,贏得他們的信任後讓他們擺各種各樣的姿態,最後拿這些題材去參加比賽,還有為了比賽得獎刻意找一些人假扮模特製造場景來拍攝。等等

對於這一類的擺拍就非常不提倡的,因為它們是刻意捏造出來的瞬間,哪怕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它違背了新聞,紀實的真實性。

所以對於擺拍這種情況我的理解就是這樣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