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为国“抛夫弃子”30年,被人们遗忘太久

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为国“抛夫弃子”30年,被人们遗忘太久

1964年的10月份,我们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有核国家的行列。这也意味着中国再也不必受其他国家核武力的压迫。然而在原子弹成功研制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奉献。笔者接下来给大家说的这个人物,就是民国的一位传奇女子,她也是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她叫王承书。

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为国“抛夫弃子”30年,被人们遗忘太久

王承书1912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境殷实的她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虽说在上学期间王承书非常地刻苦努力,但是无奈,她的体质却并不好。曾因为生病而休学了两年。王承书是一个有好胜心的人,即便在休学期间依旧没有放弃学习,而是让自己跟上同学们学习的脚步。十八岁那年,王承书也如愿考进了燕京大学物理系。

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为国“抛夫弃子”30年,被人们遗忘太久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物理专业,王承书有着自己的想法。由于当时我国的物理水平普遍不高,王承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届的入学新生当中,只有她一个人是女性。原本女性在学理科方面就天生有一些弱势,但王承书偏偏不信这个邪,在读本科期间,她是物理专业连续三年的第一。

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为国“抛夫弃子”30年,被人们遗忘太久

1941年,王承书获得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别看她是一个瘦小的女子,就连乌伦贝克都认为王承书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很快,王承书在物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让她收获了响亮的名声。新中国成立后,王承书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国效力。为了避免美国的检查,在回国前她就把所有的资料和书籍分成几百个包裹从美国寄到了北京。

研究原子弹的唯一女性,为国“抛夫弃子”30年,被人们遗忘太久

60年代初期,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并且撤走了所有帮我国研究原子弹的专家。为了不耽误研究进度,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问她愿不愿意参加高浓缩铀的研发工作。钱三强也知道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王承书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就这样,王承书为了报效国家而选择“抛夫弃子”,这一过就是30年。30年里她几乎没有好好陪过家人。但对自己的选择,王承书并不后悔。

说到我国原子弹的研发,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钱学森先生等人。然而。王承书作出的贡献同样巨大,但她的名字却被人们遗忘太久了。1994年6月,王承书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对王承书先生,我们应当致以最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