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人在三十歲之前還是一事無成,那麼他以後是不是就這樣了呢?

辣geer


30歲以後是否可以絕地反彈,關鍵在於四個字:“

個體覺醒”。

一事無成不是以年齡作為分界線的,更多的是在於你自己是否覺醒,是否有足夠的願景支撐,實現絕地反彈。

那麼怎樣做到覺醒,實現反彈呢?我覺得需要梳理以下幾點:

1.梳理你過往的職業道路,挖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2.根據過往的核心競爭力和天賦,優勢,找準自己未來的定位。

3.將未來的定位依據商業動態和未來趨勢進行動態的評估,尋找自身擅長並且朝陽的領域,穩步的投入和探索下去。


總之,30歲之前不代表未來,只要你開始覺醒,開始做出改變,並且持續的堅持下去,成功是早晚的事,所以不要灰心,繼續加油,在擅長的未來定位做一個厲害的個體,祝你好運。

趙默,知名500強企業人力資源總監,BCC職業規劃教練,資深職業瓶頸導師,資深心理諮詢師,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身職業瓶頸,走向職場華美轉身。

歡迎私信給我留言你的職業困惑,或點擊【關注我】 ,查閱更多的原創乾貨回答和文章!


職業瓶頸導師趙默


當然不是了!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好好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01

先來給你說說兩個真實的故事:


他的父親曾在國民黨工廠裡任過職,被稱為“異己分子”,他有7個兄妹,從小就過得壓抑而貧窮。


兩三個人合蓋一個被子,被單下面鋪的是稻草。


他的媽媽一到月底就向人借三五塊錢度饑荒,別人常常還不借給他。直到高中他都沒有穿過襯衣,高中3年他都沒有吃過白麵饅頭。


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工程部隊,因為父親的政治問題,一直沒有受到嘉獎,也無法入黨。


1982年,他38歲,中國大裁軍,工程部隊取消,他被迫退伍,在一家電子公司當了副經理,卻在一次生意中被騙,丟了飯碗。


1987年,他已經43歲,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心臟也不太好,仍然一事無成。秋天為了養家餬口,他和5個朋友一起合股組建了華為公司,註冊資本2.1萬。


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他是誰了,對,他就是任正非。




2003年,任正非榮膺網民評選的"2003年中國IT十大上升人物";
2005年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全球一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1年,任正非以11億美元首次進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153名,中國第92名。
2015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排名350,全球富豪榜排名1741。
2016胡潤IT富豪榜,任正非以105億元排名第35位。
2018年10月24日,入選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


從任正非的經歷可以看出,30歲之前的人生無疑是失敗的。但是這能代表他一直失敗嗎?不能。


02



國外有一位摩西奶奶,更是大器晚成,她1860年9月6日生於紐約州格林威治村的一個農場,成了一個貧窮農夫的女兒。她在別人的農場工作以掙錢。此後畢生在農場度過。


1887年,27歲的她嫁給了農場的工人,都在一個農場上工作。


在農場工作之餘她喜歡刺繡。直到76歲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繪畫。


摩西在她80歲時即1940年在紐約舉辦個展,引起轟動。此後她的作品成為藝術市場中的熱賣點,並且贏得了很多獎項。


摩西奶奶的一生都是位農夫嗎?不是的,在生命最後的時候稱為了一名畫家吧,並聞名全球。


03



我特別喜歡一首小詩叫《紐約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同時也有人已婚。奧巴馬55歲就退休,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人到底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並沒有誰明確規定。

如果我們想做,就從現在開始。不要在意年齡,30歲怎麼樣。

有人總說: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恰當的時候。對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我是劉一言,凌晨5點的寫作者,分享讀書乾貨與職場技能,關注我為你的人生加速充電!

劉一言


這觀點不對,你是在傳播負面信息,會讓30歲左右的人很焦慮的。很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己經24歲了,碩士,博士畢業也差不多30歲了。每個人走的路不一樣,經歷和際遇也不一樣!無論今天你多少歲,只要樂觀,盡力做好自己,生活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什麼三十而立,這個是古代一直傳下來的,當時的人都是十五六歲結婚,平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早十幾十二年前50歲,60歲己是老年人了,現在60也只能算中年,和現在能比嗎?

什麼中年危機,其實就是給社會製造恐慌,唯恐天下不亂,就算有些企業真的不招35歲以上的人,不能代表全部,東家不打打西家,只要敢做敢拼,肯定能有自己的天地。

思維決定行動,如果你認同三十歲一事無成,以後就那樣了,那真的只能這樣了。不管我們是什麼年齡,學習是最重要的,你不學習,就算20歲也比不上熱愛學習的老年人,鄂梅老師有句格言:熱愛學習的人永遠年輕。

不要被外界的言語影響自己,就算我真的三十多歲,還沒很大的成就,也沒多大的事。只要我們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每天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工作,每天都進步一點,那就足夠了。



滿天星內容創業


30歲,只是你生命當中的一個時間點,而不是一個節點。不要對“30歲”有誤解

人的一生雖然只有一個30歲,我們要相信只要努力奮鬥,未來會有很多可能。



一、不要對“30歲”有誤解

雖然很多人都說三十而立,但現在這個社會,在30歲的時候能夠有家有業,事業有成的少之又少。

所以在30歲之前還一事無成,那非常正常,既說明你不是超人,也說明你是正常人

現在的人都在談職場焦慮,感覺到了30歲如果還沒有所建樹,就感覺非常失敗,感覺沒有“三十而立”。

我認為這些都是對“30歲”的誤解,對三十而立的誤解。

三十而立,立什麼?

① 立價值觀。人這一輩子我感覺價值觀最重要,堅持走正道、堅持盡孝、堅持善良正直。

② 立人生觀。在這個時間我們可能還沒有太多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我們卻要樹立正確正確的人生觀。努力成為對身邊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除非你自己放棄,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30歲,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歲數。那個時間你的精力旺盛,學習力超強,還有很多的時間。

完全可以用來去學習一門技術,來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職乎哲也提幾個切實可行的建議

① 沒有太好的學歷,但也要掌握一門技術

比如汽修技術、廚師、麵點師、理髮師、美容師等,這些技術可以說基本不會失業

我的一個表弟,高中畢業之後去工廠打了幾年工,感覺自己在工廠裡邊只出勞力沒有成長,是就報了一個廚師學校。

現在在村兒裡和媳婦兒開了一個小飯館兒,也村裡的紅白喜事,靠自己的廚師手藝也在縣城買了房子,還在縣城開了一個火鍋店。

② 不要拒絕外在的信息。

要多去了解外在的一些信息,說不定那一條信息就會成為你發財致富的重要途徑。

群裡有一個小夥子,在縣城打工的時候,感覺燒烤店的生意非常火爆。

但他沒有去做燒烤,而是準備聯繫燒烤店的串兒供應商,去做燒烤店的上游生意。

於是他聯繫到這樣的供應商,並且在村裡邊開了一個代工廠,專門生產各種肉串兒。現在在市裡邊買了房子,還買了奧迪車。

③ 用自媒體的方式去開拓自己的副業

這媒體現在很火,包括我自己也是自媒體的受益者之一。

我在頭條上建立自己的自媒體賬號(職乎哲也),也在悟空問答上回答問題。

從五月份建立賬號到現在,全網累計收入差不多有15000了,粉絲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如果你喜歡拍視頻,也可以在頭條上開自己的視頻賬號,或者是發抖音。

只要你有想法、貼近生活、有創意,粉絲肯定也會越來越多,未來就會成為你的副業。



三、最大的坑:就是自我設限。

無論是能力還是年齡,都不應該成為自己成長和發展的侷限。最大的坑就是自我設限。

30歲之前沒有做好,說明你30歲之前方向還不明確或者方法不正確。

那你現在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都要勇敢地改變自己,摒棄以前的錯誤的思路,結合悟空問答裡邊大家的建議行動起來。

我們現在一無所有,不怕從零開始,就怕從未開始。

關注@職乎哲也,國際認證職業生涯規劃師,一個草根奮鬥者。


職乎哲也


首先,我們要知道成功是屬於有準備的人,而不是按年齡來分配的。二十歲也好三十歲也罷,你不時刻準備著,就是機會來了,你也許視而不見,也許知道是個機會,而因為自己力不從心無能為力,只能與機會失之交臂。三十歲一事沒成沒關係,只要你一直都在努力的錘練自己的能力,不斷的學習知識和技能。一旦有機會,被你抓住了,把握好了,人發達起來總是好事連連、捷報紛紛。也就三五年的時間的事。三十歲一事無成,我們還是沒有一點緊迫感,天天都混吃度日,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怨老天不公平,怪自己條件不如別人,這種人註定是一事無成。(點贊,轉發,互粉)



人生教父34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這麼發達,您只要抄起手機搜索一下!就會找打無數的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有很多人30歲之前一事無成的案例。因此,一個總的觀點就是:你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了”,那裡以後就真的只能是這個樣子了。甚至比現在還要糟糕!

一、三十歲了,還有這種奇葩的思想,這才是最要命的!

到網上隨便搜一搜“三十歲之前一事無成的名人”之類的內容吧!隨便找找就能找到無數的案例了!這還用什麼道理來證明嗎?

我們雖然不用指望自己能夠有古今中外那些名人的成就,但只要努力總能過的比很多人不錯吧!

隨便說一個:馬雲同志30歲的時候才看見互聯網,才知道有“信息高速公路”這個東西!

宗慶後46歲了才開始弄他的娃哈哈。馬化騰28歲了才開始弄出了QQ最原始的版本,並且為了吸引別人玩他的QQ在網絡上裝小姑娘忽悠人呢!

劉邦30歲時還會個地痞流氓;越王勾踐還被扣押著裝瘋賣傻呢!姜子牙三十歲的時候,還狗屁不是,還得等幾十年才等來了周文王請他!

三十歲,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太多人被互聯網上鼓吹的那些不到三十歲就身價億萬的那幾個名人給忽悠的腦殘了!沒有多少人能夠不到三十歲就可以如何如何!

二、三十歲時,如果還一事無成,最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自己一事無成!而不應該在這裡感慨自己的未來!

自省、自查、自我剖析——這是一個人得以改變的最大前提!

人到了三十而立的階段,最應該思考的是自己在之前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哪裡出了問題,哪裡存在缺陷、哪些方面的思想出了偏差,哪些地方的認知與判斷是錯誤的!

一個最慘的現實是:某些人到了三十歲時一事無成,卻絲毫意識不到自己出了問題,卻將所有的失敗歸結於外因!——這種人差不多以後“就是這個樣子了”。

很多人,到了三十歲,即使自己一事無成,還認為自己原來堅持的觀念是正確的,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判斷、衡量標準是正確的,認為自己的行為、決策等等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需要哪裡做調整改變。

這就形成了一個奇葩的現象:一方面自己失意、落魄、一事無成,另一方面卻在遇到任何人事物時,又鬼使神差的自信、牛逼轟轟,覺著自己的想法、行為完全正確。

說穿了,現實的結果是最好的證據,既然自己一事無成,那一定自身存在問題!這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自省!

三、三十歲時,認為自己已經沒機會、沒能力、沒精力學習、提升、改變的人,只能被定義為懶蛋!

時間不夠、記憶力變差、情緒不好......那些沒有動力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學習與提升的人,總會給自己找到無數個理由來為自己辯解。

說的直白一點:那些動不動就習慣性的給自己找理由藉口的人,老鬼真的難得搭理!老鬼沒義務掰開了揉碎了給他們講道理!他們的未來關老鬼屁事兒!

四、三十歲,一點不晚,從現在開始,很多事情同時進行,可以讓自己快速崛起!

三十歲時,其實一點不晚,因為太多人已經做到了!

1、讓自己養成更多、更好的習慣

很多人多年來一事無成,就是因為缺乏自律、內驅力,沒有養成很多職場人、社會精英應有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戒掉那些浪費時間且耗費精力的無效社交吧!

刪除、屏蔽掉那些無用的垃圾性的娛樂八卦資訊平臺賬號吧!

開始採用書籍或者網絡的形式,形成閱讀、瀏覽、跟蹤有價值知識、理念、思路、方法、技能類的系統學習吧!

開始有意識的靠近那些比自己發展更好,很多方面比自己優秀的人物吧!

減少工作之餘的牢騷、批評、指責、抱怨吧!

......

三十歲的年齡,也是一個時不我待的年齡,只要自己從現在開始約束自己、管控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很多好習慣是可以快速養成的。

2、開始思考並且逐漸梳理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

“職業生涯”這個概念看似有些高大上,其實就是對於自己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而已,沒有多複雜。

當然思考職業生涯,並非讓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一個人思考兩天就能做到的。你可以在調整個人習慣的過程中,在與那些擁有正能量並且發展不錯的人互動、交流、請教的過程中,逐漸的越來越明晰。

也會隨著你有效信息、資訊的收集整理、充實以及個人學習的不斷深入而逐漸明朗。

只要你開始動起來了,職業生涯目標會逐漸形成。

而人一旦有了目標,有了方向,內驅力會越來越足的。

還有一個“退一步”的方法:給自己設定收入或者購買物品的目標作為前期的動力之源。

例如,買最新型號手機,買車、買房.....

讓自己有一個明確的、有時間定性的目標,你的動力也會逐漸被激發出來的。

五、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之處:如果你現在就沉淪了,以後不僅不能“就是這個樣子了”,而且會比現在還慘!

我們所處的時代很特別!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四十年!

互聯網高速發展並邁向物聯網的時代;

4G網絡向5G轉進的時代,也是萬物互聯時代的節點;

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並且快速滲入工業乃至家庭的時代;

在網絡高速發展作為背景之下的高科技產品爆炸式出現的時代;

社會乃至企業運營模式、理念革命性變化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如果你不動、不變、懶惰,只會 越混越差!甚至在未來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嘍!


時代不等人,個人顧個人!時代就是如此,你自己看著辦好了!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30歲,一個尷尬的年紀,我想現在30歲的人經受著的煎熬必然是,“都30歲了,還沒房沒車?丟不丟人啊!”“30歲了,過年再不帶女朋友回家,你丫就別回來了。”“你看看某某某,你初中畢業的同學,現在乾的事業,一年都賺幾十萬了。”


三十而立,我們就在所有的對比聲中,漸漸的沉默了。你開始懷疑自己,你開始覺得自己就是個loser。好像整個社會都與30歲的人為敵,彷彿都30歲你不折騰出點動靜,你就是沒有用。是社會最大的隱患。


社會上,我們還是平凡人居多,我們每天朝九晚五,每天為了生存奔波,拿著微薄的工資,不光想著自己,還要想著家人。而這個浮躁的社會賦予了三十歲另外的含義,三十歲,你沒房沒車,你就立不住了。女人三十未婚未嫁,也立不住了。這樣的定義,真的讓人無言以對。


都知道三十而立,有多少人知道三十而立後面,還緊接著一句,“不知禮,無以立”。簡而言之,三十而立,不是現代的有房有車,而是知禮明德,認真而努力的生活。


說了那麼多,所希望的是在這個現代、多元、包容的社會里,多給不同階層的人一些理解。能立安天命,誰願意顛沛流離。正視每個階層人的選擇。

三十歲,只要我們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能做什麼,要去哪裡?這就是立。

三十歲,只要我們依然永保學習力和上進心,依然擁有面對未來的勇氣和決心,這也是立。

每個認真努力生活的人都該被尊重。


塵世迷途小青年


在生活中有兩種人是我們永遠叫不醒的,一種是裝著睡覺的人,另一種是真正睡過去醒不來的人,如果認為三十歲之前一事無成的人必然以後也是這樣的話,就是那種睡過去再也醒不來的人 ,是自欺欺人,自暴自棄的人。大家好我是嗶哩,下面我將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以及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來和大家聊一聊。


1.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自我放棄或者自暴自棄?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總喜歡躲避,躲避久了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和自信心不足,沒得承擔的責任導致沒有責任心,另外還有一種就是也努力過,堅持過,但是他所堅持的努力的情況並沒有回報他好的結果,遭受了眾多的爭議和白眼,沒有人理解不說,還有不少的人拖後腿,導致自己心灰意冷,失望至極,於是產生了既然不能成功,那為什麼還要咬牙堅持,放棄多少,順從別人多好的念頭。最後再也不相信努力了,價值觀變得不正常。


那麼產生自暴自棄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1.因為經濟條件而產生的自暴自棄。

2.因為個人能力不所及,但目標過大而導致的自暴自棄。

3.因為省體健康問題產生的自暴自棄。

4.因為感情產生的自暴自棄。

5.因為債務而產生的自暴自棄。


其中認為三十歲一事無成,而將來也一事無成就是自暴自棄的想法。


那麼如何做才能改變自暴自棄的想法和念頭,讓自己變成努力派和行動派?


1.遠離不良的環境。


其實想要從一個喪志的表現完全轉變成為一個行動派還是比較艱辛的,因為這不僅僅是意志力的精神戰爭,還是一個體力的戰鬥。所以首先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離開導致喪志的環境裡面,都說環境影響人,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一直躺著玩手機,宅在家裡看電視,睡覺。

比如不要聽悲傷的歌。

不要看雞湯的故事和影視。


2.要有計劃,小目標。


想要改變如今自暴自棄的念頭,和喪志的生活,那麼一定要有一個能夠長以堅持的計劃行為,比如早上早起看書,跑步,做飯吃,中午午休會兒,晚上夜跑會兒,練字寫文章,或者和朋友出去玩,爬山等等,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要有周月計劃。


並且制定一些表目標,比如一天看十頁的書籍,練習二張字帖等。


3.要多運動。


如果你是一個自暴自棄的人,或者是一個覺得很喪的人,那麼一定要早晚開始鍛鍊,並且堅持每天最少跑半小時的步,遠離那個一直躺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的環境;鍛鍊身體可以造就好的身體,好的身體素質不僅僅能節約到醫院看病的錢,還能讓自己的意志力變強,在執行計劃的時候,更容易堅持。


4.堅持學習。


要想改變自己一定要多多學習,這裡的學習不僅僅指的是向書本,還有向網絡,向一些令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和大佬學習,學習別怕付費,付出越多相信自己得到的就會越多,而學習的目的可不僅僅是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而是讓自己肚子裡有貨,讓自己更自信,面對挫折和磨難更從容。


MiChen影評


當然不是,但是如果真的不想30歲以後就那樣了的話,過了30歲,就要學會構建自己的專業性了。


就算擔任管理職務,也是需要專業性的。以前經常用T宇型、V字型來形容人,其中T字的豎和V字的凹陷部分代表專業性,T字的橫和V字的擴展部分代表不侷限於專業性的寬泛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說,既專業又不是書呆子的人,才是理想的人才形象。

實際上,專業性發展到極致,就會衍生出某種普遍性。營業部門和生產部門儘管價值觀並不相同,但真正的專業同行是氣脈相通的。設計者也好,研究開發者也好,技能者也好,專家中的專家就算去做營業,也是一流的。


然而,這樣的專業性並不是從事相應領域的工作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而是需要下定決心,確定自己中意的專業並立志磨鍊,並且制訂非常細緻的計劃才行。


選擇什麼領域作為自己的專業?


首先必須做的,就是確定自己的專業領域。恐怕很多人還在猶豫不決吧? 選擇標準有如下幾個:


1.儘量選擇已經積累大量經驗的領域。

顯而易見,比起毫無實踐經驗的領域,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實際業務經驗的領域更適合。不過,這可不是絕對條件。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有經驗的領域不能作為自己的專業,那麼也可以重新尋找其他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內部是否存在能靈活運用(學習)該專業的部署——例如內部調動——將成為很重要的條件。一種工作,如果想象不出積累實際業務經驗的前景,那這條道路就是很危險的。


2.要弄清楚在公司內部是否存在被估價的可能性在社會上是否存在高需求。

這裡所說的專業,是要靈活運用到工作中的,所以需要確定公司內部是否存在可供該專業發揮的可能性。你所在的公司今後需要哪種專業?公司內部是否有足夠多的這類人才?這些問題都應該提前考慮。請關注這樣的工作——公司內部人才不足,正在從外界招攬人才。


3.選擇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水平的領域。


想以專家的身份賺錢,必須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才行。請儘量避開那些需要10年甚至20年時間才能獨當一面的專業領域。什麼專業能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成果?請以這樣的視角來尋找合適的專業。


4.能想象出自己享受該領域工作的模樣。

人是存在職務適應性的,所以不要選擇那些不適合自己的領域。不擅長處理數字、不喜歡過於瑣碎細緻工作的人,即使以成為會計專家為目標,也不會順利。不妨趁這個機會,試著檢驗一下自己的職務適應性。


沙漠紫萱


如果說一個人

在三十歲之前還是一事無成

那麼認定以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這話未免太過於片面了

有的人付出了相同

或者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依然是碌碌無為

而有的人不曾想也不敢想

卻偏偏在晚年之時才有所成就

莫怪命運的捉弄和現實的殘酷

在成功的路上

天時 地利 人和

缺一不可

即便這三個條件一個也達不到

就別把想要的那個自己強加於成功

一事無成未必是壞事

可比一事無成更怕的是

——還在虛度光陰

想通了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