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在國企還有用嗎?重要嗎?

潤風無形


別人家我不清楚,在我們單位,本科畢業工作1年以後助理工程師,研究生工作1年以後中級工程師,以後再晉升需要5年工作經驗,以及以前在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你沒有聽錯),擔任班長以上崗位的,必須是中級工程師及以上,就這看還是很有必要。另外一條路,本科工作1年考中級工,再滿兩年考高級工,以後再考技師啥的全看個人真才實幹。這些技能都是有補貼的,雖然不多,蒼蠅再小也是肉。另外像考一建、監理之類的,多多益善,都有補貼。不過就除了最後說的這些,其他的都是我們集團公司系統內認證的,不知道拿出去別人承不承認,在系統內還是有用的。僅供參考


排排坐等接班


目前我國的職稱制度主要是針對事業單位的。

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三種類型,其中專業技術崗主要是靠評聘職稱來增加工資的。

專業技術崗分為13個等級,其中1-7級對應高級,8-10級對應中級,11-13級對應初級。初級職稱的工資相當於普通科員,中級職稱的工資相當於科級領導,高級職稱的工資相當於處級領導,因此在事業單位中,對於專技崗人員來說可以說職稱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國企中,職稱就不一定有用了。

小雷以前所在的國企職稱就沒有一點作用。因為工資是和崗位等級掛鉤的,在初入公司的時候本科定崗為5崗,研究生定崗為6崗,之後的崗位上升主要看每年的年終考核,連續兩年優良才有可能升崗。而崗位能夠達到的上限是和個人職位有關係的,比如中層領導的崗位上限是12崗,而普通職員最多到8崗。而職稱在單位中,不論是升遷還是漲工資,在其中一點幫助作用都沒有。

而小雷同學所在的當地另一個國企,其中就分為管理路線和技術路線兩條上升通道,管理路線的人通過提拔來增加工資,而技術路線的人則是通過評審職稱來體現自身的價值。在這種國企中,專心技術的人就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為職稱能夠有很大的作用。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在國企,評職稱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對個人都是很重要的事!

於公司,職稱比例可以體現一個公司的技術能力。就是中高級職稱越多,技術能力越強。

於個人,這就和你個人的工資、社保退休工資有很重要的關係了。一般來說,職稱越高,你的工資也就越高。還有一個就是你職稱越高,退休後退休工資的係數就高,相對應的拿到的退休工資也就越高!


你一生的故事2333


我所在的國企任何事情感覺都和職稱掛鉤了,從升職加薪到平時的各項福利處處都是按照職稱劃分好幾個等級,職稱越高待遇也就越好。

薪資按照職稱分為五個等級:助理工程師和工程師第一級,起薪2500,封頂4000;高級工程師第二級,起薪4000,封頂6000;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第三級,起薪6000,封頂8000;公司特聘專家第四級,起薪8000,上不封頂,按工作量考核(通常專家為退休返聘教授級高工);公司領導第五級,走單位收益平均數的係數。

出差補助也是按照職稱進行分檔,坐火車飛機也是,發過節福利也是,連冬季烤火費也是……

我個人思考,按照職稱基本上就是按照工作年限分檔,在國企工作時間越長,福利保障越好,也和國企的價值體系符合,大家考慮誰都會老的,也不會有太多意見。

綜上所述,職稱在國企還是很重要的。



cammy002


我所知道的華能電力等大的央企,其員工的工資待遇從不與職稱掛鉤,好多重要崗位人員其原始學歷能是中專就算高學歷了,當然他們後續學歷不少是本科(說他們是自學成才也罷,說他們學歷有水分也好,就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上了),隨著大學畢業生的不斷進入,迫切需要完善薪酬分配製度,至少讓那些上過大學的人比那些從社會招工進入的人,不至於因為上學多而後悔,也算是對知識分子尊重的體現!


安康2020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職稱?技術職稱在國企當然有用啊。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都是職稱,越高的職稱,工資肯定越高啊,怎麼會沒有用呢?


貓哥162604536


目前來還是非常有用的。


潘81994758


只要有一點點利益他們都不會放過的,不管是金錢還是榮譽!


春秋之間1


就目前大環境來看,還是很有必要評個職稱的,在單位裡面同等職稱意味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還有個最直接的就是加薪


職稱加油站


職稱在國有企業沒用,在其它領域也沒用,應當看平時的業績,職稱評審講實話就是買賣,特別是基層特別是醫院,有哪個成果論文用到了實際工作中,而且大都是抄襲買賣論文書籍,給評委送錢,這是不公開的秘密,都知道行情,醫務人員一天沒幹過臨床,可以是高職稱,想法百計的要職稱說白的就是為了要福利待遇,工資高福利好。有句俗語,生命在於運動,職稱在於活動,實際職稱對單位是沒用,是累贅,不公平不公平應該廢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