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得剛柔並濟,太嚴厲的父母教育不出情商高的孩子,對嗎?

滬歲月悠悠


教育孩子要剛柔並濟,這是符合辯證思維的。

什麼是剛?剛,可以理解為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古代的棍棒教育,就是屬剛的範疇。不能溺愛孩子,這是教育孩子誰都懂得道理了,可就是踐行起來較為困難。

孩子不懂事,貪玩,好自由,父母必須從小就給孩子立規矩,要樹立父母的威嚴。

比如孩子不誠信的行為,父母必須嚴肅對待。撒謊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如果孩子有意識地撒謊,且反覆開導就是屢教不改,父母就該拿出家長的威嚴,給予孩子一定的懲罰,比如罰其做家務,暫停一星期的零花錢呀,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其撒謊的嚴重性。

比如孩子做事拖沓的習慣,父母必須嚴格要求。有些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起床磨蹭,洗漱磨蹭,吃飯也磨蹭,結果上學就會遲到。還有些孩子,下學後貪玩,就是遲遲不先做作業,結果要麼做到深更半夜,要麼瞌睡得做不起作業。這些壞習慣,父母只有嚴格要求,孩子才能糾正過來。有些母親太慈,在某些方面不妨讓嚴父教育。父親往往代表著陽剛和堅毅,孩子能夠多跟爸爸接觸,對於孩子的堅強個性培養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然,在實際的教育中,太過於嚴厲就會起到相反的效果。物極必反,家長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在教育中也不要過度苛刻地要求孩子,也應體現柔的一面。

比如,應該學會接受他的不良情緒,允許孩子發脾氣,給他宣洩的權利,不要過度嚴格的要求他。因為讓孩子表達憤怒就能夠充分地釋放其內心的負面情緒,孩子的心情就會變得更加愉悅。如果父母一味地壓制孩子的憤怒,那隻能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就使孩子的脾氣暴躁易怒。武志紅老師說:“會合理地表達憤怒的人,遠比從不憤怒的人更適合建立關係。”

比如當孩子犯小錯誤的時候父母也不要太過嚴厲,大發雷霆,不妨多給他一些寬容與鼓勵,這是他以後面對困難的勇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孩子一犯錯誤就嚴厲指責、嚴格處罰,這實際上不允許孩子犯錯誤的表現,這是違背客觀規律的教育方法,不值得提倡。

總之,教育孩子不能一直威嚴,嚴到讓孩子懼怕你;也不可一直溫柔,柔至讓孩子覺得你毫無威信。過於專制的教育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過於民主的教育會造成孩子的驕傲自滿。凡事都要掌握一個度,父母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給孩子積極正確的引導。


浮塵微草


十分贊同題主教育孩子的觀點。

剛,管住孩子教育的大方向。但一貫性太嚴太剛,會使孩子木訥內向無主張;個性發展受羈絆;唯命是從或叛逆;碌碌無為成庸人。孩子成為父母的“翻版”和“仇人”,肯定不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最初動機和出發點。

柔是什麼?柔,開始應該是愛心教育的啟蒙和引導,後來是遵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幫撫孩子個性發展、自由茁壯的全面成長。

而情商是什麼?說白了,就是說話、辦事的恰到火候,與人與事的分寸感拿捏到恰到好處;情商怎麼來?不就是來源於父母柔性的言傳身教、孩子興趣愛好的自身發展和個性特長張揚的成長嗎?

所以,教育孩子要剛柔相濟;太嚴厲的父母教育不出高情商的孩子。


錢德鑄


媽媽別太強勢。要放手,0一7歲時規矩做好,6個月開始每天讀繪本故事給孩子聽。聽音樂,聽故事,玩耍中學習各種常識性知識。一張白紙,你若不說不教,沒人替你教。所以一定要有遠慮。有因有果。三歲看到老。是非一定要告訴他。安全常識。有的人認為孩子大了自然會知道。但是有的人習慣養成就很難改變。所以要三歲前教育好。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有個7歲了不知道咋洗澡,不能溺愛。有的7歲了還在餵母乳。這種人長大肯定沒有用。媽媽懶一點。告訴他,需要寶寶的幫助。媽媽不懂,孩子上學多學點教媽媽。德智體全面發展。孩子一轉眼就長大了。別浪費時間。


蕾蕾283831526


個人認為剛柔並用還是好的,現在的孩子懂的多,家長一貫嚴歷會教育中判逆的孩子。一貫使用溫柔,會教育出娘娘腔的孩子。剛柔並用正好互補。並且對孩子來說也知道了什麼是對的該得到誇獎,什麼是錯的應該改正。教育孩子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是每個家長在慢慢實踐中成長。


微笑霞光s


孩子是你的鏡子,以身作則,引導為主。


草原天籟蒙古潮爾


分享一點自己的看法,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a7000aaebfe5f9be84\

李大右


光給你幾十年大米飯誰都受不了 多吸收各種各樣的養分來吸取營養 才會健康成長


永恆的遺忘者


對的 要多鼓勵孩子


ZLL1966


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