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前沿 他們是端州的堅強堡壘

戰“疫”前沿 他們是端州的堅強堡壘

馮熾光、駱沛玲夫妻在抗擊疫情的請戰書上按下手指模。圖/孔令濱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張玉榮 通訊員彭劍 庚子鼠年的春節,本該是萬家團聚的時刻,而有這樣一群人,為了千家萬戶的平安,把擔當融進汗水,把使命扛在雙肩,身先士卒,義無反顧,投入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在肇慶市端州區婦幼保健院有這麼兩位醫生,馮熾光和駱沛玲。12年前,他們在結婚證上按下手指模,成為夫妻;12年後,夫妻倆又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請戰書上按下手指模,衝鋒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疫情當前,在肇慶市端州區,舍“小家”顧“大家”的“逆行者”還有很多……

抗擊疫情 “端醫人”刻不容緩

“責無旁貸!我們呼吸科義不容辭,更有義務衝到一線去抗擊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是端州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優秀黨員王映夥的話語。

早在過年前,端州區人民醫院黨委已經積極行動,要求全院上下必須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擔當,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堅守抗擊疫情第一線。

战“疫”前沿 他们是端州的坚强堡垒

端州區人民醫院醫務科組織醫務人員開展院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演練。

分秒必爭,抗擊疫情 “端醫人”刻不容緩!從1月22日上午開始,所有“端醫人”的時刻以分鐘計算,投入到端州戰”疫”當中。上午9時醫院負責人程德根副院長就此次疫情傳達了市、區的重要會議精神,要求以最快速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上午10時業務副院長陳維廣組織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培訓和防控工作會議,除了相關業務科室,設備科、院辦、總務科、財務科、基建科、信息科……悉數加入其中。緊接著,物資採購和儲備的應急方案制定、肺炎疫情應急演練、各科室組織培訓等等都在有條不紊中展開……

在千鈞一髮的生命線,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線,端州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迎難而上,眾志成城,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擊戰再立新功。

把好東大門,守護一城人!

端州區“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就是位於大沖的廣佛肇高速端州出口處的查控點。

“劉先生,你的體溫37.4攝氏度,請您與乘客到醫務人員處重測體溫,並登記相關資料。”

在端州出口查控點,頭戴警帽、面戴口罩、身穿警服、手戴手套,全身大面積包裹,只露出眼睛、耳朵和後腦勺的姚志明,正引導發熱人員到醫務人員處測試體溫。

战“疫”前沿 他们是端州的坚强堡垒

端州警察一線守護著端州東大門。

姚志明是市公安局端州分局巡邏警察大隊的警察,從事公安工作已有6個年頭,去年他正式成為1名黨員,1名年輕的黨員。目前,該查控點實行三班制,對進入端州區的司乘人員實行不間斷檢查。姚志明所在的大隊,每天6:00到18:00在該處連續開展疫情查控工作。

同樣,深感虧欠家人的還有該隊大隊長羅偉雄,1985年入伍、1989年入黨、1991年參加工作的他,黨齡比工齡長,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黨員”。作為該查控點的負責人,他必須比隊員更早到達現場。每天5:00,他就要起床,5:40就要到查控點現場瞭解情況,並做好相關的交接準備工作。“注意文明禮貌、耐心解釋問題”是他工作的法寶,他執勤5天,該點都沒有出現不配合檢查的現象。

今年春節,他已經連續5天在查控點忙碌工作。下班後,還要協調、處理其他工作,回到家中就是“洗洗就睡”。

端企“三班倒”生產口罩過濾原材料

口罩和防護服是當前防疫急需的醫療物資之一,多地出現醫療物資緊缺的現象。位於肇慶市端州區俊富工業園內肇慶浚榮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和員工,自春節以來一直加班加點全力製作口罩過濾材料,供應給廣大醫療防護用品企業,誓為防疫作貢獻。目前,該公司三條口罩過濾材料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每天能夠生產300萬個口罩的過濾材料。

1月21日,在收到政府防疫的通知後,該企業三條生產線全部啟動,22名工人實行“三班倒”,輪班控制機器製作口罩材料。1月22日至今,該企業的工人基本都沒休息,按照安排、隨叫隨到,一直奮鬥在工作崗位上。

战“疫”前沿 他们是端州的坚强堡垒

工人加緊裝車,把產品送口罩生產企業。

2月3日,在該公司生產車間,4名穿著防護服的工人,正在對生產線中的口罩過濾材料進行分切,隨著機器的不斷運作,一卷可生產約4.8萬個口罩的過濾材料就製造出來了。口罩過濾材料在倉庫進行包裝後,將供應給口罩生產企業。

企業負責人介紹,口罩過濾層是決定口罩質量的關鍵部件,需要在嚴苛的環境下生產,生產過程大多采用機械化操作,保證產品的衛生安全,而對過濾層中的複合材料進行專業檢測,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

正值春節假期,該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也遇到供應鏈不暢順、物流沒開工等困難。為此,市、區專門建立了一個工作群組,及時為他們解決問題,幫助他們全力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